“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我们一家四口热热闹闹的包饺子。
妈妈擀皮、和馅儿,我和爸爸还有哥哥包饺子,妈妈和的馅儿真是独一无二呀!既好看又可口,绿油油的韭菜,金灿灿的鸡蛋作文,再加上一点儿粉红色的虾皮,再把它们切碎,然后把它们拌到一起,看着就有胃口,包成饺子一定很好吃。妈妈把饺子皮擀好了,大家一拥而上,争先恐后的抢饺子皮,热热闹闹的包起了饺子,妈妈包的饺子最漂亮,爸爸包的饺子挺着个“将军肚”排列在当中,哥哥包的饺子软塌塌的,我包的饺子大小不一,但是,样子我挺满意。
我悄悄地跟妈妈说:“以后,包饺子的活动能不能多安排一点儿,大家在一起多快乐啊!”
今天是冬至,是冬眠的动物要回家睡觉,一直要到明年春天才睡醒,冬至也吃饺子的日子。
今天回到家,看见姥姥在包饺子,我看着一个个小饺子在姥姥的手里诞生了,于是我跑过来说:“姥姥,你教我包饺子吧。”姥姥说:“好呀,你学会了就去写作业,”我连忙点点头。姥姥先让我把手洗干净,我看姥姥把一个饺子皮平放在手心里,然后再把一些馅放入饺子皮里,再把饺子皮的张口捏住,一个饺子就包好了。我感觉饺子好像一条小鱼哦。我学着姥姥的样子包了一个,可一点也不像小鱼。于是我多捏了几个,捏的越来越像。姥姥说:“捏的差不多了,你写作业吧。”我洗了洗手就去写作业了。
我正在写作业时,姥姥喊了一声:“吃饺子喽。”我一蹦一跳跑过去,闻着饺子散发出的香气口水都出来了。这是姥姥把一个小碗递给我说:“这是你包的饺子,尝尝吧。”我吃了一个还不错,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老祖宗摸出来的这些个节气,一定费了不少劲,这么费劲,为的是嘴上一口吃的。靠天吃饭的年月,不明白节气,很可能就要饿肚子,要送命。而这些节气慢慢转化为节日,用来纪念它们最直接的办法,仍然是吃。比如,立春吃春饼,冬至吃饺子。我觉得这是再单纯不过的庆祝了。吃饱了吃好了,是我们最初的快乐。
有遁世者说:“我在世上已经了无牵挂,只对于时序节令的推移,还不能忘怀。”——《徒然草》
梅花满树,又是一年冬至。早晨醒来,第一个念头就是今天冬至,脑海中响起了一首曲子,莫扎特的《魔笛》,同时响起的还有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20xx年11月7日22点20分,这个平静小镇中一个普通的家庭里,一个普通的中年男人沉浸在莫扎特临终前最后一部也是最为辉煌的一部歌剧《魔笛》的吟唱声中。这样的一句台词来自于电视剧《冬至》。
冬至,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对于节气时令的变化,我们总是很敏感的。时令变了,皮肤感触到的温度变了,眼中看到的风景也变了,从枝桠新抽一直看到黄叶满地。徒然草中写道:“我在世上已经了无牵挂,只对于时序节令的推移,还不能忘怀。”不能忘怀的,是看到眼中,记在心里的自然的美丽吧。
明刘基有首诗:“日薄云阴雪在山,夜寒溪静客舟还。乾坤簸荡逾三载,风俗乖张似百蛮。废井衰芜霜后白,空村乔木晓余殷。独怜节序逢冬至,不得安息学闭关。”诗中闭关的意思就是“闭门谢客,断绝往来,不为尘世所扰。”如此说来,不知闭关者是否可以算是遁世者。时序节令的推移可以使他们感到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又是一年芳草绿。
今天讲到了一首皇甫松的《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游。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可以想见到的江南风光,可以想到的大胆热情却又娇羞可爱的江南姑娘。这首诗使我想起了《天龙八部》一书《向来痴》一章中后半部分阿碧的出场:
便在此时,只听得(矣欠)乃声响,湖面绿波上飘来一叶小舟,一个绿杉少女手执双桨,缓缓划水而来,口中唱着小曲,听那曲子是:“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晚来弄水船头滩,笑脱红裙裹鸭儿。”歌声娇柔无邪,欢悦动心。”水面上全是菱叶和红菱,清波之中,红菱绿叶,鲜艳非凡。见过荷塘,但是这样的景象我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的,只能想象了。
于是,在冬至之日,在朔风呼啸彻骨寒之时,我向往着一个江南采莲的梦。
我们纷纷围成几组,开始包汤圆了。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如火如荼。有的人手忙脚乱,一会儿把汤圆弄碎了,一会儿把汤圆掉到地上了。有的人非常娴熟,做汤圆是有条不紊,飞快地搓起一个个晶莹剔透、小巧玲珑、凝滑如脂、洁白如玉、大小各异的汤圆。我迅速地抓起一大块面团,搓成条状,再敏捷地捏下一小块面团,放在手中心,另一只手轻轻按住面团,就像搓橡皮泥似的揉起了小面团。可是,我一揉起来,小面团就如疾风扫落叶之势分崩离析。
我气冲冲地把粉碎的面团紧紧地捏在手心,又变成了原来的面团。这回,我变得小心翼翼。我炯炯有神的双眼紧紧盯着手上的面团,另一只手慢慢盖上去。我气运丹田,使出全力,像打太极拳一样柔柔地揉。“嗯……”我一下子怒不可遏,眉毛微微颤抖着,一下子又无奈地看着手中的糯米粉。我抬头仔细端详柳凯强,嗬,柳凯强驾轻就熟,两只手像横置的自行车踏板,来回快速转动,小面团在中央滚动。
过了良久,班级里人声鼎沸,盘碗碰撞声,讨论声,时高时低,此起彼伏,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酷似一曲曲变化多端,粗细各异,长短不同的交响乐。汤圆的品种也很多,应有尽有,有块状的,条状的,球状的,还有大的,小的,小贱人型的。一盆盆、一碗碗白如雪的糯米粉堆成一座座小山,盘里的汤圆我挤挤你,你挤挤我。
“哦!”开烧了。我们抱着兴奋的心情围着锅,刺啦一声,汤圆带着我们的希望和努力跳入“温泉”。
刚开始,汤圆都在玩“潜水”,一个个在水里嬉戏玩耍,一个裹着桂花大衣的汤圆把汤圆向上,好像在炫耀自己的大衣有多帅。
过了好一会儿,一些汤圆在水下玩”潜水“玩腻了,都缓缓地升到水面上,好一群“初升的小太阳”!可有些还没有升起来。
最后,汤圆们一个个赶潮流,纷纷浮现水面,水中冒出很多泡泡,一瞬间消失,一瞬间又出现。锅的上空聚集起了一朵“桂花云”——装桂花的袋子,一下子打开了,扑通扑通,下起了一阵桂花雨。哇哇哇,真是太香了,浓郁的香气漫步在全班!
“开吃了!”刘凯强张大嘴,用勺子舀起一个汤圆往嘴里送;我把嘴靠近碗,用勺子推到嘴里。第二口,柳凯强边笑,边舀起一个汤圆,往我嘴里送,还说:“小羊,吃!”我灵机一动,也舀起一个汤圆,往柳凯强嘴里推,还阴险地笑着:“哈哈哈,小强,哈哈,吃,哈哈……”我笑着,柳凯强也被我感染了,哈哈大笑起来。
还有一次,柳凯强正好把勺里的汤圆“关”到嘴里,我大叫一声:“吐了!”柳凯强一边笑,一边强忍着嘴巴没张开,但,桂花汤从嘴里喷涌而出,地上流淌着满嘴的口水与汤的混合物……
一缕缕桂花与汤圆的香气逐渐散去,冬至走过了,但,在我心中,这冬至将成为永恒!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