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学会了很多,学会洗袜子,学会整理自己的书桌……其中我最难忘的是——煮面。
三年级寒假的一天,天格外寒冷。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我睡了一个大懒觉才起床,洗脸刷牙完了后,准备吃早餐,可在厨房里找了几圈,都没找到吃的,怎么办?这个时间点楼下的早餐店都已收摊了。我眼珠提溜一转,想起了妈妈平常给我做面条的样子,于是自己当起了“大厨师”。
说干就干,我先将小奶锅用清水冲一下,然后将小奶锅装水,装到三分之二的样子,将锅盖盖起来,放在燃气灶上,开始点火,可点了两次,都没打着,我急得满头大汗,不知道该怎么办,脑袋里尽可能的回忆着妈妈给我煮面条时的画面。哦,对了,妈妈曾说过,我家的燃气灶点火时需要长按4——5秒的样子,哈哈,再试试。咦,真的长按4——5秒就可以了!在等水开的时候,我将油、盐、味精放在同一个碗里,过了六、七分钟,小奶锅里的水开始不停地冒泡泡了,水开了。我用毛巾包着小奶锅的把手,慢慢地倒了一些开水在盛着调料的碗里,然后把小奶锅继续放在燃气灶上慢慢地沿着锅边,将面条放到锅里,拿着筷子不停地搅拌,盖上盖子,等面熟了,大约三分钟的样子,我揭开锅盖,看到面条都浮上来了,于是我关上火,又慢慢地将面条捞起来放在放有调料的碗里,再把妈妈做好的坛子菜放在面条上,哈,大功告成了。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味道很不错哦!
妈妈下班后,我飞奔过去,告诉妈妈我今天的成果。
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妈妈当时跟我说的一句话——说一百遍,不如亲手实践一遍。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我要勇于尝试!
今天是个好日子,天空蓝蓝的,白云柔柔的,很适合来一场足球赛。
小足球队员们一放学就来到了一片空地上,地上干***,队员们很高兴今天遇到了这种好天气。他们唱起了歌,唱完后,把书包和帽子当做球门。然后严肃的摆好架势,准备来场激烈的比赛。
正准备开始,一位又高又瘦的大叔来到了“球场”,坐到了一旁的大树干上。
他们迅速分为了两队,一边是白队,一边是黑队,比赛开始了,白队队员在前方把黑队的球截断了,白头队员带着球上黑队的禁区前进着。黑队守门员紧紧的盯着球,手放在膝盖上,连膝盖上的伤的也不在意。
这时观众也多了起来,来的大叔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也不停地喊着“加油加油!”一个拿着洋娃娃的小女孩儿那两只眼睛紧张的看着赛场,好像为黑队捏了一把汗呢。也不知谁家的小狗也来看比赛了,它趴在地上聚精会神的看着。在白队那边,支持白队的观众也为他们加油着,欢呼着。
终于白队队长进入了黑队的禁区,他充满自信,大力一脚,球似乎像箭一样飞了出去,黑队守门员也很敏锐,他跳起来向球的.方向扑了过去,可球好像不如白队队长的心意,被守门员扑到了门外。
1:0,2:2,终于5:4黑队赢得了比赛。
时间到了,虽然分出了胜负,但他们一样是朋友,一样是伙伴。激烈的足球赛,在消声下结束了。
到了家里,已经很晚了。爸爸就开始动工了。只见爸爸拿出锅,在锅里放入热水,又放了两包面进去。我问爸爸:“为什么要 用热水烧面呀?”爸爸说:“我先把面过滤一下,这样烧出来的`面有韧性,就比较好吃。”我说:“哦!原来,是这样的呀!”不一会儿,水就开了,爸爸把水倒入水槽里,只剩下面在锅里。接着,爸爸又拿出另一只锅,在锅里放入油,过了一会儿,油冒烟了,爸爸就把刚才过滤好的面放入锅里,用筷子炒了起来,其实,就是翻炒一下。炒了一会儿,爸爸就关掉煤气。把面条放入碗里,一个一个盛好。然后,在碗里又放了些麻油等材料,搅拌了一下。这样,拌面就烧好了。迎面扑来了一阵香味,真是好香呀!
我拿了一碗,迫不及待地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真是好吃呀!爸爸都快成一个烧面高手了。
翠绿的香菜,黑红的豆瓣,在深棕色的汤里游来游去的牛肉片……没错,这就是兰州风味小吃——兰州拉面。
在青口,有十几家兰州新的一页面馆。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一家新疆人开的“清真”兰州拉面馆。暑假,我和爸爸游完泳后经常去那里吃兰州拉面。
那里的拉面香气扑鼻,牛肉味、酱味和香菜味融合在一起,形成一股说不出来的香味,闻一闻都称得上享受。
兰州拉面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技术含量还很高呢!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拉面也是如此。
制做兰州拉面的第一步是选面。这个选面可大胆学问哦!一般选择新鲜的高筋面粉。兰州有牛肉拉面专手粉。然后就要和面啦!和面可是拉面制作的基础,是做好拉面的关键所在。水的温度很重要,冬天要用温水,其它季节则用凉水。因为面团的温度易受自然气温的影响。通过和面时用水温度不同,使和好的面团温度始终保持在30℃然后再经过30分钟的`醒面。对了,你们是不是经常在拉面馆里看到有几个膀大腰圆的小伙子用面“嘭嘭“的敲打面板呀!他们那是在溜条呢!最重要的一步到了,这一步可是花样最多的一步——拉面:将溜好的面条放在案板上,撒上防止面条粘连的清油,然后随食客的爱好,拉出大小粗细不一的面条,有粗有细,有圆有方。做拉面的技术含量很高,做出的面条柔韧绵长,粗细均匀,又不断裂。初学者就很难做到。经过这复杂的几步,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兰州拉面就完成了。
兰州拉面的面、配料固然重要,可是你们可别忘了淳香的汤。可以说汤是兰州牛肉面的灵魂。兰州人吃牛肉面,只要先喝一口汤,便知是不是地道。
吃兰州拉面当然是最惬意的了。我喜欢先用筷子夹上一堆牛肉面,然后绕在筷子上,吹一吹,送进嘴里,把留在下面的两三根面咬断,然后慢慢咀嚼,让牛肉面的气味在嘴里慢慢化开,之后再缓缓咽下,再喝一两口汤,面味与汤味融合在一起,让人感受飘飘欲仙。
这就是兰州拉面,怎么样,有时间欢迎到我的家乡来品尝。
热干面是武汉的一道名小吃,它以它独特的味道和口感赢得了武汉人的心。
刚捞出来的热干面热气腾腾,放上各种佐料后香味扑鼻,芝麻酱、小麻油的那股浓浓的香气老远就闻得到,真是令人食欲大增。吃起来又香又干又有嚼头让人百吃不厌。武汉的餐馆里、食堂里、大街小巷到处都有热干面的踪影,在外地工作的武汉人,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吃一碗香喷喷的热干面。
说起这热干面的来历还有一段小故事。据说,三十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人,在关帝庙一带卖凉粉和汤面。有一天,天很热,面没卖完,他怕发馊变质,就把剩下的面钉煮熟捞起来,晾在案板上。不小心将油壶里的麻油泼在面条上。李包灵机一动,索性把麻油拌合到面条里,然后将面条扇凉。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油的熟面条放在沸水里烫几下,滤出水,放在碗里,然后加上卖凉粉用的佐料,弄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诱人食欲。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他卖的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从此热干面的大名传遍了武汉的大街小巷。
这热干面的制作工序也不简单,还有许多讲究。先要在头天晚上把面条煮熟,捞起来摊开晾凉,拌以麻油。第二天吃时,烧一大锅滚水,将面放在笊篱里烫热,再拌以芝麻酱、小麻油、榨菜丁、虾皮、酱油、味精、胡椒、葱花、姜米、蒜泥、辣椒等。这个学期劳动课第一节课就是学做热干面,我还没试过,等有时间,我也来做一碗正宗的热干面。
正是因为热干面的味道这么可口,这么受武汉人的喜爱。使它与山西的刀削面、两广的伊府面、四川的担担面、北方的炸酱面并称我国的“五大名面”。
小学时,曾兴致勃勃地学写过一首诗,并且在学校的“国庆特辑板报中刊出了。在小小自得的驱使之下,几次来到板报前细细读它,心里还翻动着新的写诗的念头。几日后,一个我喜欢的老师猛然找到我,间我那首诗是从哪里抄的,那严厉口吻和眼神吓得我无力辩解,哭得很委屈、很伤心,关于出刊的自得和写诗的念头也在抽泣间远离了我。之后我再也没有写过诗。
事后,那位老师还是一如既往地对我好,她也许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她无心的一句话曾在一个孩子的心里翻起了波浪。稍大后,心平气和地认识到自己当时的幼稚,我从未抱怨过她,只是,这件事引发了我许多思考,尤其在自己当上老师之后—老师有意无意的言行,对学生竟有这么大的影响,我该怎样小心翼翼地面对那些让我又爱又恼的孩子呢?
身为老师,自然不会忽视书本知识的重要性。但同时认为在信息极为丰富的今天,只要掌握了方法和工具,填补知识点的空白不是太难的事。而一个人的心灵一且受到伤害、性格一旦扭曲,要改变就太困难了。即使是时下受到重视的挫折教育,也不能以损害学生心理为代价。虽然老师只是学生生命中一个小小的组成,我希望,在有幸和他们相伴的日子里,不会因自己无意中的急躁、冷漠伤害到这些幼嫩的心,希望自己的爱能像一阵阵轻风,滑过他们心灵的湖面,留下一片使他们轻灵生动的涟漪,荡漾开去。
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忙于应试而有些急躁,不觉中离弃对学生亲近和气的心态,幸而一件小事提醒了我。一天,办公室一个语文老师告诉我,她班上有个学生在里说我像他的妈妈。乍一听,我脸红了,一个刚毕业的姑娘,竟被比自己还高的大男孩w·妈妈”。看过他的作文之后才知道,缘起是在一堂复习课上,我发现他没有书,便间他怎么回事,在他怯生生的回答“丢了”之后,我没有责怪他,只是轻轻地告诉他下课后到我办公室去拿一本。若不是读这篇作文,我早就忘记这件事了。
平平常常一件事,随随便便一句话,竟让一个失去母亲的学生感到了温暖的母爱。无意的和善意的爱竟能给人如许的`温暖,试想我有没有因无意的粗暴伤害过学生,只是自己不知情呢?有,一定有。想到这一点,我感到了一种并非空穴而来的不安。这种不安一直警醒着我,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忽视学生的内心细腻的感受,直到我离开讲台的那一天。
经常忆起从教的日子,但能唤起心底温馨的不是赛课的获奖,不是学生或活动夺魁这些成功的喧哗,而是那些如轻风般掠过心底又无迹可循的爱的琐碎;那个说我像妈妈的沉默男孩,那个拉着我的手说心事、日渐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女孩,那张在教师节悄悄来到抽屉里的自制卡片,在春游路上围在身边的叽叽喳喳。在我劳累时抢着帮我发作业的那些小手……老师付出的爱的回报,学生对老师的爱。学生的爱也像一阵阵轻风,拂过我的心湖,泛起阵阵涟漪,荡漾开去,满心温馨。
蒙蒙细雨或炎炎烈日,徐徐微风或吵闹的环境,什么也遮挡不了这些少年拼搏的光彩。这是我来到足球场旁的感叹!
你瞧:比赛开始,双方队员们便拼抢起来,你一脚我一脚,队员们一会儿就争得大汗淋漓,谁也没占到丝毫便宜。在我们的注视下,我方队员一个背后铲球,球便轻飘飘地滚到了我方队员脚下,周围虽是对方队员的“虎视眈眈”,但他依旧从容不迫,轻轻将球往左脚脚一踢,就在对方以为他又要耍虚招时,他大力一踢,球便飞到了另一个队员脚下,惹人阵阵叫好。
对方队员的目光迅速赚到了这个队员脚下,他东躲西闪,结果被对方球员拦下,形势逆转,对方球员向我方攻来,我们的心都随着球而紧张不已,对方球员一个个漂亮的假动作,闪过了一个又一个队员,我方队员千方百计地阻拦,却还是让对方躲了过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傅文豪一个铲球,球便生生被拦下,真是看得大快人心。
灵敏的他带着球“***”出一条“血路”,却依旧无法躲过对方球员齐心协力的“阻挠”,这时,对方队员一个传球,谁知球不仅没有踢到他队员的脚下,反而被我方队员拦下了,他带球向前跑,巧妙地避开了对方球员的铲球、拦截、包抄,‘砰’地把球往对方球门踢出,我们都盼望着能够进球,谁知球还是不听话,往一边的门柱上滚去。
就在我们大呼可惜时,那个球却“咕噜噜”地反弹回了球门,“好!”我们大叫起来,与刚才的沮丧大相庭径,仿佛刚才那样惋惜不已的人不是我们。这个球可把我们好好地耍了一把。
比赛继续进行着,愈发猛烈的阳光似乎想与这些少年一搏,而我则意犹未尽地离去了。这场球赛不就是少年该有的拼搏精神么?不就是那种我们该有的团结精神么?燃烧吧,少年!用你们的努力,证明自己!
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风味小吃,洛阳也不例外,洛阳的风味小吃是什么呢?当然是浆面条了!
浆面条的主要材料是浆汁,浆汁分绿豆浆和黑豆浆两种,绿豆浆最佳,呈乳白色的绿豆浆为最好。浆汁不能太酸,太酸会倒牙,又不能太淡,太淡则没有味道,适中最好。
浆面条的正确做法是:浆在火上时,需要先在锅里滴几滴香油,待浆汁鼓起小泡泡时,用筷子把浆末打下去,继而在后面放菜,或者把菜炒熟后在搁进锅里。浆面条目前已经被评为中华名吃之一。
浆面条吃起来味道鲜美,有十分粘稠,还有一些酸,既开胃又好吃,民间谚语说:“浆饭热三遍,拿肉都不换”可见其多么的好吃。
关于将面条,还有一段来历呢!相传,东汉年间,光武帝刘秀为躲避王莽追***,日夜奔走,数日水米未进。一日深夜行至洛阳附近,见到一户人家。便想讨些饭吃,可主人很贫穷,只有几把干面条,一些已经放酸的绿豆磨的浆水。刘秀饥饿难忍,也顾不了许多,主人就用酸浆,把面条、菜叶、杂豆下入锅内烧熟。刘秀狼吞虎咽,竟然觉得香气扑面而来,吃得那叫津津有味。日后刘秀当了皇帝,虽然有山珍海味伺候,却依然对当年落难中的浆面条念念不忘,以至于御宴中就有了浆面条这道菜。
这就是洛阳名吃浆面条,你们喜欢么?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