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议论文500字作文带评语(初中议论文范文十篇600字)

初中议论文500字作文带评语(初中议论文范文十篇600字)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12-06 23:16:12
初中议论文500字作文带评语(初中议论文范文十篇600字)

初中议论文500字作文带评语【一】

1、这是一篇议论文。全文主题鲜明,立意深远,论证层次清晰,结构有序。论证材料的选择上,作者将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历史典故信手拈来,足见其深厚的阅读功底和文化底蕴。尾段更是巧用排句,暗含史实,一气呵成,极富感染力。

2、这是一篇精彩的议论文,作者从“安步以当车”这句话谈起,开门见山提出了论题。接着解释含义,引人思考。过渡自然,举例典型。论证层次清晰,结构明朗。由个人到国家,论述深刻、发人深省。

3、这篇议论文观点明确,题记就亮明自己的看法,正文部分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有力的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论述条理清晰,是一篇成功的习作。

4、本文是一篇规范的并列式结构的议论文。全文由三个分论点组成:“信念是石,敲出星星之火”、“信念是火,点燃希望的灯”、“信念是灯,照亮前方的路”,比喻形象,表述精炼。首尾照应扣题,使得全文浑然一体。

5、全文气韵流畅,衔接与过渡出自然,不露斧凿之痕;表面看像是对众多才子佳人其人其文的评论,实际上恰恰是作者灵魂的洗礼过程;文笔简洁,感情真挚深厚,是不可多得的有文采,有思想的文章。

6、“争出胜利”,就是用争气的心态不断超越取得成功。作者运用童第周、詹天佑、海伦·凯勒、刘翔等正面事例和刘禅、清末皇帝的反面事例论证了人要争气的观点。语言精炼生动,富有感染力。

7、这篇议论文观点明确,开门见山提出了“我们做事情关键在于合作”观点。作者在论述时举实例,讲道理。正反两方面论述合作的重要性,特别是作者过渡自然,最后联系实际论述学习也应该讲究合作,这样才会有长久。

8、综观全文,描述真切,情理交融,既注意了辩证性,又不乏较强的感染力。

9、这是一篇关于挫折的议论文,开门见山,以反问的形式提出中心论点。论证层次清晰,结构明朗,引起读者的思考,先后有序,层次分明,层层深入,结尾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10、说理是议论文的根本。这篇文章注重“摆事实,讲道理”,从生活实际出发,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提出“敬畏生命,别让蝉声鸟鸣鱼越以后只存在于我们的诗句中,而是存在于我们的身边!”的观点,入情入理,让人信服。语言朴实无华,给人以简洁、晓畅、率真的审美感受。

11、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开篇语言整齐,颇为简练。论述部分先总后分,中心句之下运用的主要是举例论证,事例典型,角度不一,很有分寸。结尾思想意义积极,催人进取。

12、和谐是一首歌,优美动听;和谐是一首诗,深沉平静;和谐启发自然,和谐铸就世界;自然需要和谐,世界需要和谐;和谐是一种魅力,自然的魅力,人文的魅力……

13、牵挂,是一种萦绕心头的情丝,“剪不断,理还乱”;可是没有了牵挂,人还能称之为人吗?本文谈古论今,表达了对牵挂的深刻理解。作者对比古今人们表达牵挂之情的方式变化,表现了对质朴纯真感情的怀念之情。

14、本篇议论文,精彩之处在于,立意角度新颖,“我们可能永远也赶不上我们崇拜、羡慕的人,但是我们可以不断超越自己,做一个最棒的自己。”论证过程中引用了丰富的事例。

15、本篇议论文是一篇非常少见的驳论文。作者首先提出一些人口口相传的观点,再通过自己独特的审视问题的角度并加以丰富的事实论据进行辩驳。“播种加耕耘不等于收获”小作者更加强调了根基的重要性。论述有理、有力、有节,是一篇极其难得的佳作!

16、这篇议论文题目提出“生命价值”的论题,开头运用一组排比句引出下文,正文部分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进行论证,结尾又用一组排比句呼应开头,说服力强,有教育意义。

17、本篇议论文的话题非常有时代气息,围绕最近困扰大众的“老人倒地扶不扶”这一观点进行了冷静而全面的综合分析,考虑的角度也很周详,最终从自身以及社会道德两方面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法。笔调深刻,论证有力。是难得的佳作。

18、这篇议论文开篇点题,论证充分,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述有理有据,逻辑严密,文章多次运用反问,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激发人们思考,结尾更是蕴含哲理:有舍才有得,舍弃也是一种美!

初中议论文500字作文带评语【二】

说起田园风光,也许很多人会想起一两个农民在农田里卖命地干活,太阳在空中越晒越有劲儿,农民伯伯满头大汗。田园风光并不是这样的单调,乡下的生活也象我们城市一样多姿多彩!

春天,田野里一片金黄,油菜花这儿一朵,那儿一朵,个个都向你微笑,花儿中怎么有一些不一样呢?噢,原来是大名鼎鼎的迎春花来比美了,一眼望去,一片金黄色的花儿随着微风的吹动个个都向你展现它们华丽的舞姿。这时,麦苗已经探出小小的额头在向世界撒娇:我不要出来,我想回到冬暖夏凉的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夏天,是我期盼已久的季节,因为奶奶家的樱桃熟了!一个个红红的小樱桃在树上急地跳来跳去:快摘我!快摘我!你要快点摘下它,否则风姑娘会带着它们游转世界呢!夏天的田野空气清新,柳树姑娘也开始扎小辫,准备新的一年里怎样生活。燕子则在计划去世博看看,到故宫转转,怎么也看不够!

秋天落叶翩翩起舞,冬天白雪一望无际。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季节,田园都有一个独特、迷人的风景。

初中议论文500字作文带评语【三】

1、全文叙事集中,不枝不蔓,语言朴实流畅,感情真挚感人。

2、本文语言虽然并不华丽,但却极为准确生动,情感丰富而真实,读来津津有味。

3、文章语言清新活泼,描写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读。

4、这篇作文取材新颖,构思奇妙,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透露出清新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

5、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的事,语言比较流畅,层次较清楚,自始自终显得其乐融融。

6、全文节奏明快,语言清新,始终洋溢着诙谐与风趣,读来其乐无穷。

7、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

8、通篇文章语调轻松幽默,显得妙趣横生,读来令人爱不释手。

9、作者构思巧,善于选点展开,行文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10、全文可圈可点的佳句不少,给文章增添了些文学情趣。

11、文章能过清新有趣的语言,描写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童年真童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失为一篇佳作。

12、详略得当,虚实相生,是本文的两大特色……内容更丰富、更生动。

13、全文清新秀逸,亲切委婉,朴素而不落俗淘,值得借见。

14、全文语言生动准确,情节精彩曲折,仿佛将读者带进了开心乐园,令人眉开眼笑。

15、全文通俗易懂,趣味性强。

16、全文眉目清晰,生动紧凑,趣味性强。

17、注意观察具体事物,并展开合适的想象,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18、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

19、文章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流畅连贯,自然通达。

20、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

21、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2、文章对……的气氛渲染充分而恰到好处,对文章重点…作了细腻而传神的刻画。

23、…切合实际,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24、这篇文章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小作者对…的喜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

25、事例叙述生动、具体、趣味性强,且与前面的比喻……一脉相承。最后,作者用寥寥数语,表现出了自已对……的情感,令人感动。

26、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27、特写镜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

28、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29、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30、文章的结构简洁合理,作者对原文的理解也十分深刻透彻。全文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初中议论文500字作文带评语【四】

我今天看到了一幅漫画,这幅漫画使我印象深刻。

看到这幅漫画时,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块牌子,上面醒目地刻着:母子上车处。然而,候车处却站着四个彪汉。第一个人,穿着名牌棉袄,双手插着口袋,一看就是个当大官的;第二个人,戴着军帽,穿着军衣,是个军人,但是他却闭着眼睛,对牌子上的字视而不见,他可能在想:我是军人,为国家做出那么多贡献,站在这也是应该的。第三个人是位教授,戴着鸭舌帽和博士镜,穿着发亮的皮鞋。第四个人好像是位医生,戴着口罩穿着白大褂。和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站在角落一位从乡下来的妇女。她抱着哇哇大哭的婴儿,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用惊诧的目光望着他们,好像在说:我这个乡下人都认识这几个字儿,难道他们这些大人物还不识得吗?

我刚看完,觉得很好笑。这几个看起来这么有文化的人为了更快的上车,闭着眼睛站在牌子下,被一个农村妇女质疑,不觉得很没面子吗?

想着想着,我就笑不出来了。这幅画说得不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吗?草地上插着禁止踩踏草坪的牌子,可还是有人在草坪上肆意的玩耍;电影院、图书馆禁止大声说话,可还是有人大声喧哗;湖内禁止扔垃圾,可还是有人随手往湖里丢垃圾;十字路口禁止闯红灯,可还是有人不顾人身安全的乱闯这幅画就是讽刺这些自私,没有公德心的人。

我想,这些人并不是不识字,而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忽视了他人。他们缺少公德心,对需要帮助的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并不是真的不识字,而是不讲文明。社会上有许多假文盲的缩影影响了社会的秩序。

我沉思了,如果大家变得无私,有公德心,守秩序,那些坏的社会风气就会没有,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