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拾《优势谈判》这本书,是暑假时从地摊上买来的盗版,当时觉得自己有可能成为一个法律人,或者至少人活着总是要和人打交道的,说话是相当重要的,而从说话中获得说话本身以外的一些东西更是值得高兴的事。于是就花了十元钱,买来读读。
本来早就该读完的,但是中间发生了很多事,始终静不下心来。刚好最近闲下来,今天看完整本之后,其实发现并不需要细细品读,也只不过是快餐文化的产物而已。
内容主要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包括日常买菜的砍价还价,以及教育子女时套用的技巧之类。不过最使我觉得推崇的,是作者对于各国文化的了解,即如何面对一个陌生顾客的时候,尽快的进入状态,很值得思考。当然,作者在此处使用的不是读心术,没有那么的玄乎,而在于其对于信息的大量掌握。
作为一个徘徊于政界和商界之间的罗杰道森来说,细心的观察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是其谈判之所以被人崇敬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必须有广袤的知识背景,特别是对于各学科的了解,以及自然人文的了解。
其实这一点的好处我在暑假期间便有所体会。
当时我在挂职锻炼,遇到一个老乡,当他以发音我便知道他是哪里人,于是一种关系便建立起来了,而这就是其方言将其出卖。也正是这样,其在工作方面便必须保持对我的忍让,否则就是对不起老乡。
作者正是通过一种比以上例子更为高深的建立关系的手段,摸透了来者身上所存在的价值,甚至判断出其要通过此次谈判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或者结果。正如生活中买东西一样,当我们知晓了店主的最低成本价格之后,我们的讨价还价能力便会增强很多倍,否则便只能等着被店主宰割了。
而如此能力的培养,需要个人素质加上后天大量的阅历。正如作者文中很多所谓经典经验,事实上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也正是因为我们将这些人为仅仅是生活中的小经验,所以不敢用在大事务上,而作者恰恰相反。正是这样一些很小的生活经验,成就了一个谈判高手。
之前读书就有一种疑惑,我从书中要知道什么呢?很多人回答说是知识,而知识又是什么呢?一些知识是直接来自生活的,对于这部分知识,其实并无必要去通过呆板的文字而获得,完全可以通过活灵活现的现实场景和人生阅历而得到。而对于另一些所谓原本的知识,我认为对于其的学习,更多的是感悟,是其中的思想。
于是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读书要学习方法,学习作者的思想,学习一种可以万变不离其宗的东西。这才是读书的精要之处。
而读完这本书之后,特别是看到如此高的评价,无论是对其作者,还是文本本身。总之,我认为书中所体现的思想和方法方面的价值远远高于那些可以通过自己的总结而在生活中寻求到原型的所谓知识的生活经验的价值。
读书是一种享受,而享受是成体系的一个过程。如若夹杂一种煎熬,或者是别的与读书本身无关的心情,或许得到的最多只是可能过时的所谓知识。
众所周知,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词性是指词的语法特性,包括词的词法功能和句法功能。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特性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根据词的语法功能,词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词,一类是虚词。实词是指能充当句子成分,具有一定的词汇意义的词。虚词是指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能帮助实词造句,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的词。根据各类词不同的词法功能,实词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虚词可分为介词、连词、助词等。语法学中的词类分析法是西学东渐后,中国现当代语言学家借用西方语法学的研究成果来解剖汉语,研究汉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文检测,高中。它就如数形探索中的坐标,化学变化中元素周期律,生物学研究中的细胞分析法、基因探究法一样,是我们学习汉语,研究汉语,解读汉语的一个突破口,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遗憾的是受高考语文科重对语言的理解运用能力的考查,轻对语法术语概念的考查的影响,中考很少考甚而至于不考词类的相关知识,以致于初中语文教师很少讲解有关词类的基本知识。如果讲,都是浮光掠影泛泛而谈,讲得不全,讲得不透,以致学生进入高中后,对词类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给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基础性的障碍,羁绊了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那么在初中词类教学的基础上,高中语文词类教学的重难点是什么呢?
一是词的概念的界定。绝大多数刚跨入普高大门的学生,都搞不清楚字、词、语素、词组这几个语法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因此,教师有必要澄清这几个概念的关系。其中,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汉字是汉民族的文字,它是汉民族用来记录本民族语言的书写符号,是汉民族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从书写形状看,汉字是方块形文字;从造字的来源看,它是表意体系的文字。论文检测,高中。汉字都有一定的形体,都有相应的读音,但不一定有意义,如“孑、蜘、朦、葡”等字,就只有形体和读音,但没有意义。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备用单位。任何一个语素都是形、音、义三者的结合。“风、云、雷、电、山、河、湖、水”等都有形、音、义,可以称得上语素;“孓、蛛、胧、萄”等只有形、音而无义,就只能称为“字”而非“语素”。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单纯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合成词。“猪、牛、羊、马、金、木”等字都有形、音、义,它们都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一个单音节单纯词。“孑孓、蜘蛛、朦胧、葡萄”等尽管有两个读音,两个形体,但组合起来才有一个意义,因而只能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一个双音节的单纯词。同理,“俄罗斯、歇斯底里,布宣诺斯艾利斯”等,尽管有几个字,但只能算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一个多音节的单纯词。而“土地、教室、板凳、法律”等就是由两个字、两个语素构成的双音节的合成词,“对台戏、对流层,对外贸易,对抗性矛盾”,则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字(或者说是语素)构成的多音节的合成词。词组又称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黄叶、坐好、三次、所想”等就不是词而是词组。词一旦形成,其形、音、义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其句法功能和词法功能不会轻易改变;而词组是词与词的临时组合,具有可变性,多样性。
二、词类的划分,词性的确定。很多刚跨入高中大门的学生,一看见“风”就说它是名词,一看见“把”就说它是介词,一看见“流”就说它是动词。其实这些看法都是孤立的,片面的,不准确的。词类的划分,词性的确定,首先要根据词所承载的意义加以判别。如果一个词没有词汇意义,那它一般情况下就属虚词;如果有词汇意义来,我们就可根据其意义判断其词性。如“流”这个词,在“流血”、“流汗”、“流鼻涕”中,“流”是指液体移动,那它就是一个动词;而在“洪流、急流、中流、开源节流”等词组中,它是指江河的流水,显然是一个名词。“风”这个词,在“寒风、暖风、热风”等词组中,它是指“由气压不均而产生的流动的空气”,显然是个名词;在“风干、晒干风净”等词语中,它的意思是“借风力吹”,显然是一个动词;在“风言、风语、风闻”等词中,它的意思是“传说的,没有确切根据的”,因而是一个形容词。可见词的意义不同,相应的,其词性就有可能不同。其次,词类的划分要根据词的词法功能来加以判断。论文检测,高中。如动词,它具有如下两个显著的语法特征,一是动词前能够加副词,但多数不能受程度副词“很、非常”等的修饰。二是动词经常作谓语或谓语的中心语,多数能带宾语。与之相区别的是形容词,它也有两大语法特征,一是大部分形容词都能受程度副词“很、非常”等的修饰,二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据此我们就很容易划清“深刻、深入”的词类了。我们可以说他的发言很“深刻”,但不能说他的.发言很“深入”;我们能说“深入”敌后,“深入”人心,但不能说“深刻”敌后,“深刻”人心。据此我们就可以判断:“深刻”是形容词,而“深入”是动词了。再如叹词,它是表示感叹、呼唤或应答的词,具有极强的独立性,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常作感叹语或句子,是其显著的词法功能。而与之相区别的是,语气词是放在句末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的词,它总是附着在句末或句中停顿处,永不独立。据此,我们就很容易判断出下列语句中“啊”字的词性了。
①荷叶啊(语气词),是青蛙的摇篮。
②啊(叹词),我们的祖国多美啊(语气词)!
由此可见,根据词的词法功能,我们很容易确定近义词、同音词的词性。再次,词类的划分要根据其句法功能,根据其在句中的位置来确定。如“在”这个词,它在如下三句中的句法功能不同,其词性就不同。
①他在家。
②他在家学习。
③他在学习。
第一句中“在”充当句子的谓语,故为动词。第二句中“在”与“家”组成介词短语表处所,故为介词。第三句中表时间状态,修饰“学习”,作状语,故为副词。再如“把”这个词:
①他把住车把不放
②他把两把扇子都弄坏了。
第一句中的第一个“把”字充当“他”的谓语,意为“握”的意思,显然是一个动词。第二个“把”是指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作“把住”的宾语,为名词。第二句中“他”为主语,“弄”为谓语,“坏”为补语,“把两把扇子”这一介词短语作状语。其中第一个“把”为介词,第二个“把”为量词。由此可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的位置不同,充当的句子成分不同,其词性往往就不同。
总之,在词类的划分、词性的确定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灌输三大理念。一是不能孤立地判断词性,认定一个词就只有一种词性,一定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多角度,多侧面地全面把握一个词的多种词性。如“花”这一个词语,在下属语句中,词性就不同。
①梨花开了。“花”,指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名词。
②文艺之花绚烂夺目。花:比喻事业的精华,名词
③她是一朵交际花。花:比喻年轻漂亮的女子,名词。
④他喂了一只大花猫。花:颜色或种类错杂的,形容词
⑤别在我面前耍花招了。花: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的,形容词
⑥该花的花,该省的省,一定不要浪费。花:用,耗费,动词。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一看见“花”就孤立地说它是一个名词,它除了作名词外,还可以作动词、形容词。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一个词词性的发展演变。如“朝”本为一个会意字,甲骨文象日出草从中而月亮还没有下去的形状,本义是“早晨”。论文检测,高中。“朝闻道,夕死可矣”“朝不虑夕”“朝令夕改”“朝辞白帝彩云间”等中的“朝”都是解释为“早上、早晨”,为一名词。论文检测,高中。后因人臣每天早晨要拜见君主,所以引申为“朝见”,成为一动词,如“盛服将朝”(《左传·宣公二年》。现又由“朝”的“朝见”义,引申为“向着”,“对着”的意思,虚化为一个介词,介绍动作的方位或趋向,如“朝前,朝后,朝着共产主义社会迈进”。三是要有词类活用的理念。词类活用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其通常的词法功能、句法功能的语法现象。如“端正”,本为一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但我们经常说“端正态度”。此处的“端正”一词就属词类活用,由一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使态度端正”的意思。又如“悲伤”,本为一表心理活动的动词,是指伤心难过,但在“悲伤着你的悲伤”一句中,就发生了词类活用。前一个“悲伤”为动词的为动用法,解释为“为……而悲伤”;后一个“悲伤”由一个动词活用为一名词,指悲伤的事情。由此可见,社会在发展、语言在发展、词所承载的意义在发展,其词法功能、句法功能就相应地发生变化,我们切不可用静止的眼光来审视词性,而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词性变化。
三、重视文言文中的词类分析教学。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古代汉语多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多双音节词。有时古汉语是两单音节词连用,而现代汉语中这两个连用的单音节词,恰好变成了一个双音节词。初学文言的学生往往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解释,结果就歪曲了原意。如“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句中的“形成”,本为两单音节词连用,“形,形势;成,形成、产生”。这两个连用的单音节词发展到现在恰好成为了一个双音节词,其义为“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具有某种特点的事物,或出现某种情形或局面”。又如“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地方”为两单音节词,地:土地;方:方圆。现代汉语中“地方”为一双音节词,意为,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再如“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中“因为”本为两单音节词,因,于是;为、写、创作。现代汉语中“因为”合用恰好变为一双音节词,是表原因的一连词。可见利用词类分析法,我们能更深入、更准确地解读古汉语。二是现代汉语词类活用少,古代汉语词类活用多。我们只有运用词类分析法,才能更透彻,更精细地理解古汉语的词义。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事”本指“事情、事件”,为一名词;在该句中,“之”这一代词充当其宾语,“事”就由一名词变为了动词,解释为“侍奉、侍候”。兄,本义为“兄长”为名词;但它放在谓语“事”的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作状语,其解释就变为“以对待兄长的礼仪”。又如“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中“伏”字,本义为“埋伏”,是一动词。但在该句中“伏”用在“有”这一谓语动词后面,充当宾语,其词性就发生变化,为一名词,应解释为“伏兵”了。再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忘讽齐王纳谏》)中的“美”,本义为“美丽好看,与丑相对”,是一形容词,不能带宾语。但在该句中“我”充当“美”的宾语,“美”就由形容词演变为动词。联系上下文,“美”就只能解释为“以——为美”,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见利用词类分析法,我们才能把文言中的词类活用解释得更精细、更准确。三是与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有独特的兼词现象。兼词是指古汉语里用一个字兼有两个字的读音或意义的词,如“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中的“诸”就是“之”和“于”(“于”古音wū)的合音,“之”是代词,指搬运的土石;“于”是介词,释为“在、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中“焉”用在动词后,相当于“于之”,“于”是介词,解释“从”,“之”是代词,指代积土而成的山。其它如“子曰:‘盍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盍”为“何不”二词的合音,义为“为什么不”。成语“居心叵测”中“叵”相当于“不可”,义为“不可以”。要读懂文言文,首先就要我们准确地解释翻译好文言语句,为此我们就要充分地利用词类分析法,以此来帮助我们解读古代汉语。
像生物学的研究要从研究细胞、基因入手一样,研究汉语也应从词类分析入手来解析相应的语法现象。在高中阶段的词类教学中我们应引入探究式学习方式,因为词类的划分,标准不一,归类不一,不同的语言学家有不同的看法。如实词的划分,黄伯荣和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就把副词、叹词归为实词,并把表语气的词作为一个独立的词类单列出来,称为语气词。而刘燕、邱学东等人主编的《高中语文教材知识资料包》则将副词、叹词归入虚词,把表语气的词归入助词,称为语气助词。论文检测,高中。此外,按一般语法学观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对词类的划分也不一致。如代词,现代汉语法学家将其归入实词,而古代汉语语法学家将其归入虚词。副词,古代汉语语法专家一致把它归入虚词;而现代汉语语法学家对其归类就有争议,有的把它归入实词,有的把它归入虚词,争论不休。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尽可能地去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进行比较斟酌,这样就更能加深学生对词的语法功能的认识。其次我们应重视“讲、练、评”三者的结合。对刚跨入高中大门的学生来说,词的词法功能、句法功能、词类活用、词的归类等知识都是相当抽象的,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只有先剖析一些典型的语法现象,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去探究,然后让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中加以巩固,对学生的分析解答作出客观、公正、有理的评价,才能提高学生的词类分析能力。在教学的时间安排上,教师可以把词类教学作为初高中衔接教学的内容之一,在学生一跨入高中大门就集中讲授,然后在以后各年级的教学中加以巩固。也可以把词类教学的相关内容,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分割在各年级各单元之中加以讲授。总之词类分析法是我们解读语言的一把利剑,一种烛照语言内部的微观结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必须熟练地加以掌握。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刘燕、邱学东等《高中语文教材知识资料包》北京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王朝忠、王文学《常用汉字形义演释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最近读了一本书,罗杰·道森的《优势谈判》,很经典,非常具有实战价值,简直就是谈判学的圣经。
本书共有五部分,十一章。前半部分写得十分给力,主要聚焦在优势谈判技巧上,分为开局、中场、终局,可操作性很强;后半部分就显得罗嗦了,主要在讨论谈判的艺术和各国人的谈判特点,以及一个谈判高手所具备的特点和力量。
老实说,这本书的前半部分让我啧啧称赞,非常精彩,我因此做了大量笔记。而后半部分,就不太给力了,或者说我不怎么理解,看不懂啊,特别是后面两章,我琢磨不透。不过,瑕不掩瑜,这本书还是难得的好书。
其实,没读本书之前,谈判技巧我还是略知一二的,只是不习惯运用罢了。我以前读过的《影响力》,里面的有些策略,和《优势谈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包括像“开出高于期望的条件”、“白脸——黑脸策略”等之类的技巧。这不奇怪,事实上,谈判谈判,其实就是心理博弈,你来我往,暗流涌动。谁能深谙其道,谁就能控制局面,更胜一筹。
早前,李开复先生在微博上发表了一些谈判的技巧,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网友都参与了讨论,包括我在内。大家各抒己见,评论很精彩,我都看了,并且还和一位网友进行了互动。大家讨论的范围很广,包括开放式和封闭式的话题,十分精彩,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后来,很多网友在质疑,这些谈判技巧真的有用吗?怎么用?过后我也在思考,如此经典的技巧,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无用武之地,甚至质疑?不久我就找到了答案。其实,这是生活习惯导致的。生活中,大多数人没有谈判意识,也就不具备谈判思维,更别说谈判的习惯了。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去地摊淘货,一件商品卖家叫价10元,而我们的心理价位是8元,那么,很多人会直接说,老板,8块钱吧。运气好的,可能老板会推托,但最终会8元成交。不过,我想大部分人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应该都会9元左右成交,甚至是10元。你看,生活中的我们还真没有谈判的意识。按照优势谈判技巧,想要8元成交,我们应该叫价6元,然后逐步退让,这样在心理价位成交的概率才会比较大。当然,说归说,很多人包括我,下次买东西,原来怎么讲价还是怎么讲价,一如既往,压根不会运用优势谈判技巧。为什么呢?因为几十年的购买经验和讨价习惯,强大惯性作用下,使我们很难一下子改变过来,因为思维定势了。
《优势谈判》确实精彩,但我不知自己掌握了多少,会灵活运用吗?我不知道。这就好比一个想学游泳的人,他看了世界冠军编写的游泳技巧,然后似懂非懂,不知自己会游泳了没?其实这是很可笑的。纵使他书看得再熟练,如果他不去试水,他永远都不会游泳。其实,我就像那个想学游泳的人,若不去实践,一切技巧都将是纸上谈兵。
罗杰·道森应该是一位集理论和实践于一身的大师,书中的技巧相信是源自他多年的实践经验之谈。我突然想起,最近韩寒等知名作家在联合讨伐百度,控告侵权,双方进行了谈判。但是,作家方出师不利,谈崩了。既谈谈判,我很好奇,如果韩寒他们请了罗杰·道森,并且罗很熟悉中国法律中国国情中国潜规则,那么,财大气粗的百度,会输了这场谈判吗?呵呵,当然这是个不可能发生的问题,我假设玩的。
其实,人生处处有谈判,为人处世,商海浮沉。谁会优势谈判,谁能炉火纯青,谁定能纵横四海,海阔天空。
平时工作或者生活中,我们总是不敢提出高出自己预期的条件,甚至害怕提出自己的条件。为此,我们失去很多机会,失去本来可以属于自己的优势,只因为我们不敢提出高于自己预期的条件,甚至你连想都不敢想。在销售过程中,开出高于自己期望的条件,这样才会有更大的讨价还价的空间。
思路,就是文章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的脉络、路径。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思路。而思路并不是什么抽象的东西,事实上,文章的思路隐含在文章的结构之中,一篇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
因此,要想把握住文章的\'总体思路,就应该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从归纳各段段意入手。给文章划分层次,理清段与段之间以及一段之内各个句群或句子之间的层次关系,是把握文章思路脉络的手段,也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观点态度的手段。
【出题形式】
1、 为文章划分段落结构
〖补充知识点〗
如何划分段落层次呢?方法如下:(不同的依据可有不同的划分法
1按时间推进划分(时间词语为标志
2按空间变换划分(地点词语为标志
3按感情的变化划分
4按选材角度或内容的变化划分
5按逻辑关系划分(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