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外出采访,我们来到了世界之窗,参观风车节。
穿过了一个刻上精致图案的墙壁,上面刻着的有人、有狮子…雕刻得十分逼真。然后。我们便来到了电影院观看电影,我们带上立体眼镜,这场电影十分精彩,又刺激又有趣。椅子上有各式各样,功能齐全的设备。估计工作人员费尽了心血才设计出来。之后,我们来到了日本樱花园,远远望去,一片片粉色的',蜡红色的樱花。
在那之后,我们又来到了最好玩冰雕的世界,哈哈,好久没有见到这么冷的地方了,我们的情绪异常激动,一个个飞快奔向里面,玩滑滑梯、扔雪球、玩雪、好奇地摸摸冰雕,一个比一个高兴,最刺激的,还要数高空滑坡,我们一个个,抱着专门定做的轮胎,可重了,但是,为了最后那一点刺激的时间,硬是把轮胎拉了上去;那里的冰雕惟妙惟肖,跟真的一模一样,有店铺,有珊瑚,有酒吧…都是按照现实生活中的样本来细细雕刻的。地上铺着布,用于防滑,里面可冷了,大概在零下六度差不多吧,手都能动僵,要20—30分钟左右才能恢复,冰雕闪烁着彩色的光芒,一块快冰雕,形态各异,就算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这次风车节十分有趣,我很开心。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 敬送灶君上西天。 有壮马,有草料, 一路顺风平安到。 供的糖瓜甜又甜, 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 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为我们寒假正式开始之日。因为,这一天是祭灶。老话说,祭灶不能祭在外面,应该回家。也就是在外读书、打拼或游玩的人们,在祭灶这一天必须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一同吃麻糖,吃灶饼。
儿时,是很巴望祭灶的。因为,祭灶这一天,家人会给我们孩子一点儿钱,充其量也就是块儿八毛的。我们一拿到钱,就立刻冲出家门,来到大街上,东瞧瞧、西望望,甚至爬到高高的杨树上,翘首以盼卖糖人的出现。
如若看到卖糖人挑着箩筐走来,那么就立刻从树上滑下来,像长了翅膀的鸟儿飞奔到他的身旁,顿时会把他的担子围得水泄不通。许多只小手举着钱,七嘴八舌地喊道:“我要五毛钱的。”“我要八毛钱的。”“给,六毛。”“给五毛。”……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卖到麻糖以后,会立刻钻出人堆儿,掰下一丁点儿麻糖,先伸出舌头去舔,而后再放进嘴里去嚼。那麻糖的香甜能顿时浸润我们的心田,整个人都会变得如大肚弥勒佛一般——开怀大笑。
儿时,很是巴望祭灶的。因为,祭灶的晚饭,是要吃灶饼的。灶饼是奶奶亲手烙的,是玉米面和小麦面两掺的。那饼是发面饼,放在炉灶铁鏊上,翻几番后,那饼的两面都起很多花,如云朵般美丽。另外,灶饼的大小如烧饼一般,烙好的灶饼要先让灶神吃,即先供香,而后才轮到我们吃。因为,儿时是吃不饱、穿不暖的,平日里,玉米面馒头或高粱面馒头,都不能任意吃,更何况是两掺面呢,吃的机会实在是屈指可数啊!
现在,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得好起来,那天如果蒸个玉米面馒头或者窝窝头,都抢着吃,真是反了过来呀!祭灶年年过,灶糖年年吃,只是感觉这灶糖无论如何,都没有儿时的香甜可口啊!
今天祭灶,愿天下人都能与家人团聚,过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
章老师告诉我们一个特大好消息——金湾小学又要办童话节了,我们高兴得跳了起来,我回家睡觉的时候,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想着明天的童话节,该多有趣啊!多么希望时间过的快点儿,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看到穿着童话服装的同学啊,他们该有多神气啊!
早上,我们走进了童话一般的学校,我一走进教室,我们班的同学都变成了王子和公主,女孩子穿上漂亮的公主裙,就像童话里的公主一样美丽。你们知道我穿了件什么衣服吗?我披上了一件黑的斗篷,就像在战场上的战士一样威武。
童话节开幕了,操场上人山人海,我们在听童话作家讲童话故事,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童话作家还讲了《屁屁超人》的故事,我们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我们还看了精彩的模特走秀,一个个都精神抖擞的,真是太好看了。
我真喜欢童话节,下一次我还要参加。
在游玩节这一天,所有玩的场所都是免费的。大人们必须放下手中的'一切工作,陪孩子一起游玩。全国的孩子都要在这一天玩个够。
在各大商场和超市里,孩子们可以随意地选择玩具。商场里玩的东西都是免费的。琳琅满目的玩具可以尽情让孩子们玩耍,孩子们都可以拥有自己心爱的玩具,大人们不必阻止。
我真想这一天快一点到来!这样为玩而哭的孩子一定会感到快乐。游玩节快点来吧!
前几天,爷爷买了两袋祭灶果,看着那些个红的白的,我馋得直流口水,刚想去“偷”一两个来解解馋,却被爷爷喝住了:“现在可不能吃!那是先祭了灶王爷后才可以吃的。”
祭灶,也就是祭灶王爷,是十二月二十三的一个民间习俗,它的到来意味着一系列年庆活动的开始。旧时的灶台都不象我们现在用的那种炉子,都是自己生火的那种,所以家家户户都供奉着灶王爷神像,它坐在厨灶中间,看这户人家是怎么生活和行事的,把他们都记录下来,到了十二月二十三那天回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保平安”,人们逐渐形成了在这一天祭灶并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献上,“粘”住它的嘴巴的习俗。
各地过祭灶节的习俗都不一样,但在我的记忆中,我们过祭灶节的习俗就是吃祭灶果。祭灶果是多种多样的,一般都有麻枣、红白双色球、油果、黑白芝麻糖,寸金糖、白麻片,冻米糖等。我最爱吃的是红球,颜色漂亮,一口咬下去,里面绵绵的,甜而不腻,仿佛又回到旧日时光。长辈们在小年这天给小孩子吃祭灶果,是希望他们能象方言所说的“祭灶果,吃了乖乖过”,同时也祈求一家人在新年的生活能如这些糖果一样甜蜜。
其实很多习俗传到现在,只是一种纪念意义了,就象老人说的,以前是因为家里没有好吃的,小孩子都盼着逢年过节的,能穿上新衣服,吃上好东西。而现在,用爷爷的话说,天天都象是在过年了。但是正是因为有这些习俗,过年才有了过年的色彩,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对每一个节日都还是那么企盼!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