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而至,每当这个时候,靠近北方的城市早已大雪飘飘,人们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才能出门。南方的城市就算不下雪结冰,气温也会一夜之间下降,白霜爬到了树儿草儿上。
冬至时节,每当我起床时,基本上都能看见窗子上出现了一层水雾。挣扎出暖和的被窝,那寒冷的空气就让我一激灵,瞬间清醒了许多,不禁感叹冬天起床也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儿。
窗外,三棵银杏树的叶子都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在那些叶子还没怎么黄的绿树旁,显得那么格格不入,确也昭示了冬的来临。地上的雨水差不多快干了,一阵寒风吹来,树上的叶子在枝干上无助地瑟瑟发抖,最终等待它的是化为泥土。
冬至的时候,人们最快乐的是窝在家里,煮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火锅,一家人围着暖呼呼地吃着。外面北风呼呼地吹着,屋里人们把自己吃得热乎乎的,这是多么舒适惬意的日子啊!
传说中,冬至在历史上是新年元旦,也作小年。有着不一样的期许——对来年甜蜜生活的期待!
春节,是我国一年当中最热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早早的,街上“展览”的对子、“福”字、窗花、糖果等年货给我带来了一丝丝“年味”。
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官”吃芝麻糖开始,大家就开始准备过年了。这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我们小孩馋的总想先尝尝又酥又甜的芝麻糖。可是总要等到奶奶先到厨房的灶王爷前祭祀一翻,才能吃到哟。据说,这样灶王爷才能上天言好事。
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扫房子。妈妈要早早的把屋子收拾干静,这是为了新年有一个新气象。过了二十四大人们忙着***鱼、肫肉、蒸花馍,准备年货。
每当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春联也叫门对、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到了大年三十,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把节日的气氛装点的更加浓厚。吃过午饭后,端出香喷喷的肉馅,一家人就包起了饺子,男同志擀皮、小孩们当运输员,妈妈们就负责制作精美的水饺。奶奶还要在饺子里放进硬币,看谁最有福气。当一盘盘挺着肚子的水饺端上桌时,大家找到自己满意的饺子,张口就咬,希望自己能走好运。最后,那个带有福气的饺子还是被爸爸吃掉了。
除夕,家家户户吃的都是饺子,我们早早的吃晚饭,守在电视前看春晚,也是“守岁”。
初一到初六这几天,就是我们小孩子“挣钱”的最好时机。天天不是呆在爷爷家,就是泡在姥姥家,用妈妈的话说,就是“整天不着家”,但我们仍然乐呵呵的东跑西窜。
我们这的春节一般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才告一段落。虽然濮阳不算大城市,但是它也与许多大城市一样,热热闹闹的迎来春节,又热热闹闹的把它送走。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
我的家乡在湖南,那里过年的习俗很有趣。在腊月二十九(除夕夜,我们一家大小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我们的团圆饭可讲究了:我们吃饭一定要有三大样:鱼、鸡、肉。鱼一定要蒸着吃,在鱼上还要放大把大把的辣椒,这样象征着财源滚滚来、年年有余的好兆头。鸡一定是公鸡。肉是腊肉,我们的腊肉不像四川那里蒸着吃,而是用豆角炒着吃,这样吃特别美味,特别有嚼头。吃完饭后,我们就要进行守岁,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说说这一年经历的酸甜苦辣。
在初一的早晨,我们像爸爸妈妈请安(拜年说些吉利的话,这样可以获得一份橘子和一份利是,这样象征着大吉大利。然后我们会出门向别人拜年,别人会放鞭炮来迎接我们,这样表示湖南人们的热情似火好客、友好。
看,我们过春节是不是不跟你们一样呢?你们想来我们湖南过春节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是王安石之作。每当读到它,我就会不由地想到春节。它可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各地的习俗也都不一样。今年我来到了我的家乡——浙江丽水港口村过年。
在瓯江边,座落着一个美丽宁静的小村庄。那里的水清澈见底,那里的山绿得发青,像一块块碧玉。对了,还有一座大桥耸立在大江之上。没错,这就是我的家乡——港口村!
腊月二十七,我和妹妹随着爸爸妈妈一起兴高采烈地回老家过年。一推门,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面而来。一看,啊,原来是爷爷奶奶,正在做我最爱的美食——冻米糖呢!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帮忙了!首先我们把糖浆倒入大锅中,等到糖浆变得粘稠时,就把事先准备好的炸大米、炸花生、炸面条、熟芝麻等食材放进糖浆里,继续翻炒,等到一锅的东西都融为一体时,就把火关了,把翻炒好的食材一股脑儿倒进撒满了黑芝麻的模具里,然后用滚轮把糖浆滚平,再静等一些时间,等到糖浆变硬,你就可以去掉模具,最后,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切成你想要的形状。冻米糖制作起来很方便,而且非常美味。我和妹妹两只小馋猫一口气吃了四、五块,停都停不下来。“别吃了,要不,年夜饭该吃不下了!”爷爷笑着说。
吃完了冻米糖,已经快六点了。只见奶奶已经准备好了一大桌年夜饭,我们一大家子围在一起,个个喜笑颜开,一边干杯,一边互相祝贺新年快乐。
年夜饭过后,我们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一年一度的春晚。春晚的节目依旧那么的丰富多彩,有搞笑的小品,有激动人心的歌曲,有优美的舞蹈,还有见证奇迹的魔术……各个节目都非常精彩,我们的眼睛被牢牢地吸引住了,生怕漏掉了最精彩的地方。
“三、二、一,到!”随着春晚主持人一声呐喊,一声声鞭炮声也响了起来。我和妹妹跟着爸爸也该去放鞭炮了。这里不比杭州,放烟花是允许的。我们兴奋地放着各式各样的鞭炮,有会飞的火箭鞭炮,有会转的转盘鞭炮,还有惊天动地的“红地毯鞭炮”……但是最震撼我的还是“黄金万两”鞭炮了。一开始,它喷的火花又小又低,像一座“没力气”的火山,但是最后,它又“大发雷霆”,每一点火花突然爆发成了好几点,“劈劈啪啪”的声音好像再说:“哈哈,竟敢小看我!”五彩的烟花直冲夜空,带走了我们的烦恼,寄托着我们对20xx年无比的企盼,愿所有的人都健康、快乐、幸福……
朋友们,这就是我老家的春节习俗。那你们老家的春节习俗是什么呢?赶快告诉我吧!
周一,我一翻日历,冬至到了。啊,真正的冬天迈着冷冰冰的步伐来了,只见家中的窗上都盖上一层浓浓的雾气,我感觉浑身都有一股要被冻住的感觉,在家里都那么冷,更何况在外面呢?于是,我像迎接冬天似的在浓雾笼罩的窗玻璃上写下了:欢迎冬天!
下了楼,我准备去上学。忽然,我被眼前突如起来的冬天那异常景色给吸引住了,那样子,说不上美也谈不上寂寞,只是感觉心里凉丝丝的。虽然这是冬天,冷是理所当然的,但总觉得冷的太异样了——前两天还是阳光明媚的,冬至一到,天气也突然对人们翻了一个脸,生气似的。小道上只听见电动车的暗响声,别的声音几乎都绝迹了。这让我感到了古典边塞那儿的悲壮与苍凉,这也许是我的观点改变了吧。继续走在上学的路上,不时地哼着几首小曲,快活一下自己。冬天的“情境”,似乎让人昏昏欲睡,它给大部分地面披上了一件雪白的外衣——厚厚的霜,让人看一切都是白色的、模糊的。
进入校园,感觉校内空气格外的清新,因为我有点儿兴奋——我又要在学习的跑道上起跑了,充实而愉快,充满知识、友谊的一天又开始了。想到这里,我加快步伐,满怀自信地走向了教学楼。
冬至的景,真是苍凉、别致的景啊!
按照洛阳的老规矩,春节一般都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准备的。一般这个时候,大人们就会买很多芝麻糖,说是要让灶王爷的嘴像抹了蜜一样,光说我们的好话。在小年这一天,我们就要把整个屋子打扫一遍,直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还要买好多好多吃的放在家里,因为商店和店铺都要过年了,也都不开店。家人一般都会买些葡萄干、瓜子花生什么的在除夕晚上吃。
我们孩子到了过年,都可高兴了。因为一到春节,都可以穿新衣新鞋,最主要的是我们都可以放鞭炮了。我们男孩都喜欢往别人脚下扔鞭炮,我都被炸过好几次呢!在我们快乐的时候,大人们也忙乱着,他们要给我们买鞭炮,给家里买糖买衣服买吃的,要在年里显出万象更新的样子来。每天一黑,天空就像一个魔术师,变出无数烟花,地上虽然没有天空那么炫丽,但是也很快活:一挂挂的鞭炮在地上响起,火光好像也想爬上天,声音大得震动了整个天空。
到了除夕,除了最小的孩子,我们都要看春节联欢晚会,看到十二点新年钟声敲响,再到楼下放上一通鞭炮,这才算能睡觉。除夕一过,就真正要开始过年了,除夕过后的第一天,大人和孩子都会早早地起来,到楼下再放一挂炮,有的挂在树上,有的摆在地下放。一回家就到了我们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候了,我们可以拿压岁钱了。每次拿了压岁钱虽然都会交给妈妈,但是心中依然会有说不出的喜悦。
领完压岁钱就要跟父母一起去串门了,其实我并不喜欢串门的,但既然这是洛阳的老规矩,也是中国的老规矩,那我就勉强跟吧。其实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还因为串到姥姥家也能有一笔压岁钱呢!到了亲戚家,一进门,我们都会拱着手说一句:“新年好!”、“新春快乐!”当然,“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这句话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我的老家洛阳,每一到春节,我们这的办公楼和街道都会挂起灯,把自己的公司打扮得红红火火,好像代表着祝福今年一定发大财一样。
过年的时候,所有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每到这个时候,哥哥姐姐不管再忙都会来家里住上一到三天,这段时间我最高兴了,因为有哥哥回来,我就可以一直跟在哥哥后面跑,追着让他陪我玩。
一眨眼,春节就过去了,所有的一切都变成平常的模样。春节每次一过完,我都会像期待这个春节一样,期待着下一个春节。
虽然我们家乡的冬天严寒无比,但雪韵无声的冬天依然让人很期待。
昨天是冬至。傍晚,先是太阳渐渐暗淡了起来,失去了昔日的光辉。接着狂风呼啸,下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一整天,狂风都呼啦啦的吹,使人感到心惊胆战。
今天清晨起来,一个银装世界便映入眼帘。落光了叶子的树上挂落了银条儿。田间的小麦、林中的树木、校园里的屋顶都被盖上了一层薄薄的棉被。小河、池塘的水面上也结了一层冰。
尽管气温很低,也一定抑制不住孩子们迫不及待玩雪的兴致。冰天雪地的世界可能早已经是他们的天下了吧。放眼望去,家家户户的门口一定都摆放着可爱的小雪人。随处一定都可看见孩子们在打雪仗、滚雪球。父母们一定心疼极了,会时不时送上一双手套,递给一条围巾什么的,生怕自己的孩子被冻着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农民伯伯也许正高兴地坐在自家的火炉旁边,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呢。口中一定会说:“真是个好兆头啊!”不是吗?“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农谚不正好形象的说明了“瑞雪兆丰年”的道理吗?明年的庄稼一定是丰收在望了。
突然,随着雪花一起飘飞的思绪让上课铃声打断了,我依依不舍地走进了教室。
中午,我坐在教室里,查找到了一些关于雪的资料:……在1918年,人们第一次在格陵兰目睹了彩色的雪——绿雪;接着,人们在奥地利看到了黄雪;在西伯利亚也看到了绿雪和青雪;1959年,人们在南极看到了鲜红的大雪;在苏格兰,人们还多次看到过黑色的雪;在我国天山东段与沙漠相连的地方,时常飘落桔黄色的雪;人们还见到过紫色的、褐色的雪……我由此知道了,雪也不仅仅是白色的,真可谓赤橙黄绿青蓝紫色色俱全呀。雪花的世界原来也是如此奇妙啊!窗外,雪还在下着。雪花已变成了雪片,越飘越多,像一只只展翅纷飞的玉蝴蝶,像一个个来自上苍的宠儿,像一位位冬天的明星使者,把高洁洒向人间,昭示严冬的来临。
江南各地过中秋节,有钱人家吃月饼,穷苦人家有吃南瓜的风俗。
“八月半吃南瓜”的风俗是怎样来的呢?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南山脚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双亲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黄花,美丽、聪明、善良、勤劳。那时连年灾荒,黄花的父母年老多病,加上缺衣少食,病在床上,奄奄一息。那天八月十五,黄花在南山杂草丛中,发现两只扁圆形野瓜。她采了回来,煮给父母吃。香喷喷、甜滋滋,两老吃了食欲大增,病体也好了。黄花姑娘就把瓜子种在地里,第二年果然生根发芽,长出许多圆圆的瓜来,因为这是从南山采来的,就叫南瓜。从此,每年八月十五那一天,江南家家户户流传着八月半吃老南瓜烧糯米饭的风俗。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