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作者是80后博士生王磊光,如今在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上学。他平时喜好文学,对乡土问题比较关心,本科毕业后曾在某中学担任语文老师,随后继续考研深造。在这篇笔记中,他描述了自己返乡的见闻:交通没有以前那么拥挤,但家乡人与人之间联系渐渐疏远,而农村里年轻人的婚姻受到了物质的压迫,知识的无力感也十分强烈。
没想到,就是这些在他眼里看似普通的乡村生活见闻,却触动了一大批读者,在春节返乡之际引发了人们对乡土的思考。许多网友都用“感同身受”四字评价,但也人指出返乡笔记有“美化”嫌疑,网友“Walter”评论道:“什么素质,绿皮火车脏乱差,打牌外放音乐严重影响他人,居然还好意思美化……”
对此,王磊光感到很奇怪:“为什么有人读出了美化,我身边的朋友都为我担心,觉得我将家乡不光彩的一面说出来了。至于我提到慢车及其生活状况,从来都没有赞美———我讲述记忆中的交通时,已经说到了慢车上的那种糟糕的情况。我这里提到慢车,目的在于说明它在当下存在的必要性;同时,指出慢车上的那种人与人的联系,是人间应该有的自然联系。”
8月26日,我和爸爸一起去上海参观世博会。早上9点,我们来到世博园门外,这里已是人山人海。于是,我们随着人潮涌进园内。
我一进园,就看到有许多造型各异、色彩斑斓的馆在向我招手。“啊,这些馆真大、真漂亮啊!”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我们到底该去哪个馆呢?”我有点不知所措了。“事不宜迟,我们趁早快去C区最好的馆—德国馆。”爸爸当机立断。于是,我们就像一只离弦的箭冲向德国馆。当我们气喘吁吁地排进长长队伍中时,就听到喇叭里说:“现在德国馆排队时间较长,要三四个小时才能进馆。”我一听,就懵了。好在我们没有改变主意,只排了二个小时的队,就进了德国馆。
德国馆分为上下两层,第一层,是一个长长的、迂回曲折的画廊,详细介绍了德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我还饶有兴致地与一个热情友好的德国年轻人合了影。然后,我们就上了二楼。二楼(第二层)是一个大的立体式展厅,以各种优美的造型陈列着德国的名牌产品,如:汽车、音响、机械、家电等一些物品。二楼还有一个圆形的演出厅,厅的中央悬着一个巨大的金属球,球的四周是观众席。演出的时候,哪边的'观众欢呼声大,球就神奇般地滚向哪边。当四周的观众都一起欢呼的时候,金属球就会飞速地沿着四周旋转。更为神奇的是,这个金属球还是一个可以放电影的立体大屏幕,四周的观众都可以通过这个球看电影。播放电影的时候,金属球则变成了一个五光十色、变幻莫测的大彩球,就像一个能观测未来的夜明珠。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许多人愿意排这么长时间的队来看德国馆。因为,德国馆设计得既现代又美观,每个角落都做得很精致,体现出德国人认真、严谨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德国馆。
下午,我们又陆续看了一些馆,如:造型奇特的卢森堡馆、五彩缤纷的哥伦比亚馆和气势庞大的美国馆等。
短短一天的游世博让我增添了许多知识,更让我了解世界。
春天来了,春天像一位美丽的仙女正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她用手中的魔法棒轻轻一点,万物复苏了。
小河清澈见底,河水缓缓地流着,发出“哗哗”的声音,好像在说:“这里真美啊,我真舍不得离去。”河岸两边开着各种各样的小花,有白的、红的、蓝的,还有橘色的,散发着浓浓的香味,引来了许多色彩斑斓的蝴蝶,这些小精灵一会儿和这朵花交朋友,一会儿又和那朵花说悄悄话,满天飞舞,到处展示着它们漂亮的外衣和优美的舞姿。阵阵春风吹过,大树妈妈身上的叶子沙沙地响,好像在给可爱的小鸟宝宝弹奏着美妙的摇篮曲。
远处,一座座青山层层叠叠,连绵起伏,天上的白云有时像一群群小银鱼,在湛蓝的大海里遨游,有时又像一只只白鹅,在清清的小河里游来游去。
啊!春天真美呀!
想起窗外有下雨了,雨丝慢慢地飘落下来,织成了一张恬静的帘子。我的心,便也被这景致所感动,欣欣然走出户外,再次在雨中行的滋味。
鲁迅先生曾说:“不料积习从沉默中抬起头来,于是写下了上面的那些文字”。而我一遇到下雨天,那份执拗的积习便也会从心底不可遏制地滋生出来,从来不撑伞地走进雨的世界,领略那不可言说的妙处。
毛毛细雨的时候,我喜欢。我习惯于走在那少见行人的道路上,仰着脸接受雨丝的爱抚;伸出双手接住上天的馈赠。于是有些故作乡悉地吟起了“亭出言,花无声,只有旅人独自行”的诗句。
倾盘大雨放学的时候,我喜欢。我习惯于站在门前,看着那白亮的水带将这个世界好好清洗一番。那灰暗的天空中那有些阴沈悲凉的`气氛。可是雨过之后,天空便会变得更晴朗;那树、那草都被冲洗得清新碧翠,便是那花吧,也都更添就一段含羞带层的风致了。
哎,窗外的世界,又是属于的雨神的了。雨能荡涤这世上的不平和人心的不善,该是世间多么自在的牵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