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序里,说这是一本不日本的书,没有看过太多日本作家的作品,无法对此作出这样那样的评价,但对于日本人的表达方式,在电视剧,电影里已经有些涉猎,确实,这本书不太想在讲日本话,作者自己说,这本书之前写了一遍,由于自己对于情节和描写方法不满意,之后不得不推倒,重新来过。第二次写作的时候,开始尝试用英语写下去,再翻译成日语,意外的发现很顺手。
文章的序很长,第一次读完,特别对于其他作家对这本书的看法那里觉得非常的术语话,令普通人难以读懂。再看完文章之后,再读一次序便又豁然开朗,而且更有钦佩之感。
读完全文,最突出的感受,是一种淡淡的悲伤,但是悲从何来,又仿佛说不清楚,没有过于悲伤的事件,没有残热的***戮,惊人的意外,一切都是平淡无奇,但那抹淡淡的忧伤读者却始终挥散不去。所以,我再重读了序,序的最后一段说,距离感或疏离感,连同虚无感、孤独感、幽默感,构成了村上春树作品的基调。再仔细品味一下文章的内容。主人翁没有被写到家庭,没有爱人,没有宠物,与所有事物都存在在距离,就算是于好朋友“鼠”和中国酒吧老板“杰”,给我们的都只是那种君子之交的关系。我们在潜意识里在同情和怜悯。这种与社会保持距离甚至是逃离社会的情绪,是宣扬一种自由,而升腾出一种寂寞。
值得一说的是,村上的作品中,对性的描写是有始终有目的的侧重。有性而无爱,旨在通过赤裸裸的性,宣泄出人物那浑身满溢的孤独。那种为读性而阅读的动机,是彻底的对作品的侮辱。就好像我看过的最最忧伤的电影,《逃离拉斯维加斯》里的桥段,性对于突出这种忧伤和绝望,有着特殊的表现力。
对于能读到像且听风吟这样一部对于挖掘到人至深人性的作品我感到庆幸。
村上春树29岁写出了《且听风吟》,从此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口。村上说“写文章并非自我诊治的手段,充其量不过是自我疗养的小小尝试”,我很认同,正是这小小的尝试村上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在我29岁时重读这篇小说,仿佛看到了一种影子,更能引起一种共鸣。
文字是一种表达,而每个人的表达方式都不一样,村上正是发现并借助了小说这种表达途径。就像小说中所说,从小得了十几年自闭症,经过三个月不眠不休的讲话突然就好了,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寻找并坚持下去。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种迷惘。现代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从我们耳边呼啸而过,留下的也只是迷惘与孤独,我们无从选择。是这个时代选择了我们,而不是我们选择了这个时代,我们只能去面对,只能被这浩浩荡荡的潮流推着前进。然而生活终要继续,人也要逐渐长大,长大后我们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很喜欢乔布斯的一句话:“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唯有觉知自已,发现自己,实践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人要有勇气面对自己,并下决心排除自己的岔路。
29岁的自己也想像村上一样为了理想放弃所有,但事实是人总被束缚着,家庭、社会、环境。也渴望宗教般热忱的自我奉献,也羡慕飞蛾扑火般一无反顾,但我知道我不是。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明白,我只是普普通通一个人,像世上大多数一样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我所追求过、热血过的终究熬不过时间的磨损。
我明白,我不是村上,我只是我,万千大众中的一个。
但我至少希望还能像村上一样,坚守自己的心灵。
“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
我看过两次这本书,第一次是大一,十八岁。正是那个青春疼痛的年代,之后又看去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当时正是刚刚进入大学,个性是那种很闷的,有许多看不惯的人和事,就和村上春树笔下的人物一样,说不准是高傲而孤寂还是落寞且平庸。总之是和一般人不一样的。那时候是很喜欢这两本书的,写出了无聊且无谓的生活,但却羡慕“我”有一个随时可以喝酒的朋友,一个无意中认识的四个手指的女生,和那个放假了就可以用灌满25米长的游泳池的啤酒和铺满地面的五厘米厚的花生壳打发一整个夏天的城市。
第二次看这本书是因为入党积极分子的读书笔记活动,推荐书单里我一眼就看见了这个名字,脑海里想起的回忆居然是诗歌。于是我又打开这本书看了一遍。心境已经是大大不同了。这是的我,20岁,和书中男主一样的年纪。可是此时的我却已经不在是那个当初看似什么也不在乎什么也不需要的我了,现在的我,忙碌且充实。可是我并不因此觉得这本书不好,甚至我觉得第二次看时的收获更多。
慢慢想了想,他在里面讲了四个故事。“我”暑假回老家的十八天里,碰见一个女孩,吃饭、散步、听歌、睡觉最后回了学校,从此再没有交集,之后毕业,结婚。朋友鼠,家里很有钱,却又最讨厌有钱人,想拜托男主帮忙追一个女生,最后却没实现。后来鼠靠写小说为生,此前是一个除了体育新闻和广告什么铅字也不看的人。这中间还穿***“我”的三个初恋和一个暗恋“我”的女生的故事。全文七万字左右,我第二次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看完了。
其实想想觉得每个人应该都有那么一段时间,无聊、寂寞、无所事事。有的人也许会将这种生活状态贯穿一辈子,有的人也许也一辈子的时间都没有。当时的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我也觉得自己很普通生活也很普通,像湖一样,毫无高潮起伏。现在的我也很喜欢这本书,因为波澜平静的湖水流入了一条江河。奔腾不息。
且听风吟,合上书想了想,我真的感觉自己什么都没看懂,什么都不记得了,故事情节和吃饭睡觉一样平平无奇,人物形象仿佛就是自己。哦,自己。慢慢回想起原来的自己,青春期特有的孤独混着夏日湿热的天气随着那些岁月静好与年少懵懂在男孩子的运动鞋和女孩子的白裙子里悄悄流逝,闭上眼,仿佛能听见蝉的鸣叫、云的流动,风的声音。那就是青春的独一无二啊。其实并不需要看懂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你只需要能在里面看见自己的青春就行了。就和初恋一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特别喜欢你。
今早起床,一口气读完了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这是他的处女作,刚好也是他的成名作,这部作品让他逐渐远离酒吧老板的生活,转而走向创作的生涯。
这部作品主要讲的是主人公假期时间在家乡度过的一段时光,故事里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出场人物不外乎,主人公的挚友鼠,酒吧的中国老板杰,还有一个不知道姓名的女子,她和作者是一种很模糊的关系,从小说开始,他们便赤身裸体在床上相识,但是一直到小说的结尾,他们也没有发生过一次性关系。也许这是村上对爱情的写照。
村上的作品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用平淡的事诉说不平淡的生活,他写出的不光是一段故事,更是一种对人内心的挖掘。
一个作家对人内心挖掘的越深,他也就越成功,村上无疑做到了这点,因此他的书在日本也是最畅销的。
在我身边,我从没看见过有人看村上春树的作品,只有两个例外,我最开始了解他是从堂姐那里,因为她的书架上摆着一本《海边的卡夫卡》,这也是我读的第一本他的书。还有就是我的一位高中同学,他跟我说《海边的卡夫卡》是他们初中,学校规定让读的东西。最让我伤心的是他跟我说,同学们最喜欢的是1xx页,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有性描写。
这是让我这个略微懂一点村上的人十分伤心的,因为村上的作品不是为性而写,但性绝对是村上作品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使他的作品在挖掘人性方面更加透彻,更加真实。
总的来说,每次读完他的作品,就像是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旅行,同时也感到村上是在追求着什么,作品中并没有写出,这只是我感觉到的,有可能村上自己也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为我们活着的人,都在追求着什么。
岁月沉香,来去无痕。光阴如梦,且听风吟。——题记冬已过,春已过,夏将逝,一袭微风吹尽了惆怅。阴暗的天空,诉不尽的离殇。独倚窗前,帘席随风浮动。心情还未悲伤到下雨,只是寒风徐徐凉人透。抑郁压在心头,我们像鸟儿被困在这樊笼之中,接受着情感的考验,逃不出,忘不掉。唯一能做的是淡然,笑看着笼外的风雨,一切与我无关,走一步看一步,不奢望逃离,只盼有一天,去远方,去见见那些没见过的.景色。不奢望有人理解,更不奢望有人一生相伴,只是望有人能明白那良苦用心,悄然流逝的时光里,我只能用我的记忆来告诉自己我存在过。在这个繁华的世界里存在过,只是如果可以,我想逃离这种繁华,到一个清心的地方度余生。
我们拼搏着,奋斗着,为的是那未完成的梦,为的是那未走完的路,为的是那看不透的未来。我们都望在那无痕的岁月里,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而并非遗憾。就这样努力着,渐渐地脱离了初衷,忘记了最初的信仰,就这样一步一步如行尸走肉般过着。而我多希望在这还未开始的时光里,拥有属于自己的忙碌和闲适,在将要累垮时,坐在窗前且听风吹过的声音,不是贪图闲适,而是不愿自己如此如此的过着,我不愿为梦想的傀儡,需为梦努力,可也要给自己、自己的身心些许抚慰。我伫立于阳台,凝望远方,淡淡的风吹起青丝群摆,吹走了我混乱的思绪。只留眼睛看着稀疏的人群,和脑中幻想的对话。不去想那些别离的场面,不去应对那些刁难的问题,就这样,呆呆地站立着,如果风吹落了我的泪,请记着那只是天空在下雨。房间里传来的还是熟悉的声音,没有什么矫情的歌词,只是心想的远了,希望岁月无痕,带走你们所有的伤痕。再心烦的时刻,坐在窗边且听风吟。脑子早已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情感的文字,空洞,乏味,糟乱,将堵满我的脑袋,而我能做的就是清理这些,用文字改变这些……年华散尽,谁还能在,风雨中,念起谁?
第一次接触村上春树先生的作品是读他的《挪威的森林》,那时候没有先特意去了解村上春树先生,也没有看过他人对村上春树先生作品的评价,反正拿起来就读。
一开始读完村上春树先生的作品后,我有点说不清村上春树先生表达的东西,不知道怎的就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读后内心的感觉。反正就是有点被卷进了一种莫名的情绪,年轻里头的孤独、无奈还有一点点的不安。后来是两年前又读了村上春树先生《且听风吟》一书,大致也还是跟读完《挪威的森林》一样的感觉,读后心里面的感觉很难用一个词语去形容,总的来说我不喜欢这种感觉。大概是年轻的我内心对于这种孤独、无奈、不安以及似有非有的怀念是有点抗拒的,但没读明白最近又忍不住看了一些书评后再去读了一遍。
《且听风吟》是村上春树先生的处女作。村上春树先生用了很独特的方式去写作,读读其他的小说,就可以很明显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异所在。正如村上春树先生本人所说的一样“……总的说来黏乎乎让人不好受……”,我理解的是除了在写作内容村上春树先生有所挑之外,语言表达方面村上春树先生也喜欢简明、清爽的方式。所以《且听风吟》一书内容也给人简明、清爽的感觉,句子不长,对话简单,故事也不繁冗。
可就是在这简明、清爽的句子里面,藏着村上春树先生关于年轻时期许许多多的回忆与情绪,也正是这许许多多的回忆与情绪让我记住了这本书。
读到书后面的几节,我才感受到前面所写的,我原觉得多么寂寥的一切是村上春树先生对过去如此深深的怀念。逝去的年轻时光就如“那位左手只有四个手指的女孩,我再也未曾见过。……在人的洪流与时间的长河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虽然“等到夏天回去,我便经常走那条同她一起走过的路,坐在仓库石阶上一个人眼望大海”,但又如何?心里虽是还装着满满的怀念,但物还在人早已消殆。“想哭的`时候却偏偏出不来眼泪,每每如此”,即使想再次靠近寻回年轻的时光与感觉,可是任凭自己怎么努力却还是扑了个空,反倒像是打翻了什么美好的东西,心里满满的不是滋味。
我们年轻的时光里头有太多太多的事物,在我们还很懵懂的时光里头出现,在我们还怀着一颗迷茫的心的时光里头出现,这一切充满了整个年轻时代,让人多么怀念。就像村上春树先生在《且听风吟》一书里写到的朋友“鼠”一样,一起喝酒一起谈天说地,到后来长大后有了各自的生活;还有那三个分别与作者有三段故事的女孩,以不同的方式走进他的生活,最后又各自以不同的方式离开他,初恋、流浪少女以及不明白为什么自缢身亡的她;还有在酒吧短暂出现过的有一对美胸的女人,作者的离开断了后面可能的交集;还有修学旅行中遇到的与《加利福尼亚少女》唱片有关的女生;以及在后面情节中透出满满情欲味道又出乎意料没有下文的四指姑娘。但这一切到后来统统都消失在作者的生活里面,好像不留痕迹一般。
我们总要接受出现在生活里面的一切,也得面对一些事物的离开。
是呀,谁不是这样呢?我们都留不住短暂的年轻时光,留不住短暂的年轻时光里头以任何方式出现在你生命中的某个人,留不住短暂的年轻时光里头某个时间出现的某一份感觉,到最后甚至留不住短暂的年轻时光里头你曾珍藏过的老照片。不是刻意不去留住,而是时间像滴水穿石一样慢慢地抹淡你的记忆,或许你也没有留意这一切怎么地就逐渐变淡了,甚至还有你对这一切的心。就像“我”在抱住四指姑娘的时候任凭怎么努力也想不起前三个女孩的面庞一样。这样的流逝在成长的过程里面还会不断的增加,只是在某天你想起来这一些的时候,还是会感觉到心里面有点重量,或许不会很沉,但大概也可以让你稍稍轻叹口气罢了。
最后,“鼠”继续创作他的小说,“我”也结婚了并生活在东京,日子算是安静平和。在收到的“鼠”的稿件首页里有给自己的生日祝福,或许这份记得在流逝的一切里面能带给“我”一丝的慰藉吧。作者在书的后部分写道,“如果有人问:幸福吗?我只能回答:或许。因为所谓理想到头来就是这么回事”。这大概就像是书中开头的那个句子所写的一样吧,“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我们大概也不会处于极端之处,极其完美或是极其绝望。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