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给“法不责众”以机会,来一个罚一个,来一双罚一双,把每个人从“群体”当中剥离出来,每个人都必须独立地为自己行为负责,实际上,这些基于“闯红灯”而临时结成的“违规共同体”,便不攻自灭。
并不是说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天然就“素质高”,人家只不过不喜欢集体生活与集体主义,也难享受到集体氛围带来的催眠一样的野性唤起而已。另一方面,人家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该罚就罚,毫不手软,大大地提高了干缺德事的风险。
共享经济这种事,不能指望全民忽然提高素质;只能建立起良好有效的追踪与惩罚机制,只要盗用与损毁的,都能得到严厉追究甚至法律制裁,那么,还用担心使用者素质不高吗?
现今的街头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一辆辆摆放整齐的ofo共享单车。它们成为了这个城市流动的一道风景线。但是共享单车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可避免的交通烦恼。
有时候,共享单车没有按照规定停放在它所应该停放的地点,而是随处乱扔乱放,这样就给车辆安全及行人带来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经常看到这样的报告,有些骑车子的人在路上,突然紧急刹车,不慎撞到街边一辆乱停共享单车,到了导致车毁人伤的事例比比皆是。另外,共享单车对年龄的限制也不是很严格。网络上频频传有有一位十二岁的儿童骑共享单车玩,最终导致了交通事故。这样的事例并不罕见,其实共享单车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相关的制度限制方面还是有待加强。
还有,共享单车是检验人品道德的一个重要标尺。有些农民或者是百姓,以自己的经济困难买不起车子为幌子,私自将共享单车上了锁,涂了二维码,把锁破坏以后都带回家,当做了自己的私人财产,这样是很不道德的!甚至有人将共享单车卸掉轮子或者卸掉骨架,将它们私自卖掉。或是扔在偏僻的地方,挂在树上,我们生活的环境,经常存在这类不道德的行为。社会本来就是一把天平,有道德就有光环,有光环就有人性的底线,这样做既违反了道德,也违反了法律,是得不偿失的,难道一辆自行车就能贱卖了良心?我想,这是国人最大的、最大的悲哀!
共享单车,在当今的中国十分的流行,这是中国发展的见证,也是中国制度创新的一大创举。共享经济像春风一般,刮遍了神州九地,人们骑着共享单车,乘着微风,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享受着共享单车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共享单车所应该遵循的规章与制度。因为早有古话讲,没有规矩,也不成方圆——只有在遵守的共享单车所应遵守的规章制度下,才能将共享单车的利用价值达到最大。
共享单车在中国各个城市火了。不到1个月时间,大街小巷已经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这些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骑走的单车,解决了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赢得了不少市民的喜爱。目前,多家共享单车运营机构已在中国各个城市投放了超过数十万多辆共享单车,然而在数量飙升的同时,各种问题也日益突出。不少市民呼吁,共享单车虽然很便民,但是使用起来更要文明。
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共享单车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共享单车的亮点在于共享二字,它既意味着资源的共享,也意味着文明的共担。共享单车就是整合,整合也是节约,既方便自己也方便别人。通过科学统筹配置各种资源,既可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用,也可协调各方互通有无,避免重复劳动和无谓的浪费。如果多一些整合意识,注意统筹兼顾,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我们可以减少许多浪费。的确,共享单车为人们出行提供了诸多方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最明显的就是随便乱停,以及共享单车变成了私享单车。
当然,任何新兴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其实很多时候,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比谁厉害很多,大家都是在一个层次上探索,存在问题不可怕,关键是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找到解决办法。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共享单车运营方都要主动作为,及早出台管理办法,规范管理。如福州多家共享单车运营方采用信用奖惩的方式来管理乱停车的`问题,乱停将扣信用分,当用户信用分较低时,就需要支付更多的租车费用,当两次因违规被扣分,将会被封号1周。所以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发挥主观能动性,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些问题并非无解。同时,享有共享单车便利的市民,也要注意自身文明素质。即:共享单车虽然很便民,但是使用起来更要文明。只要大家都秉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共享单车,就是一种共享文明。
在这方面,深圳的做法值得效仿。针对共享单车乱停的问题,深圳明确界定了政府、企业及市民的责任和义务,并对自行车停放区域、用车秩序、停放要求、道路规划等方面作了说明,由公安交警部门、城管部门等有关单位按职责执法。深圳还建立了深圳交警自行车用户诚信平台,对于存在交通违法的单车用户,统一纳入平台黑名单中,共享单车企业依据黑名单的信息,调整用户信用分、提高车费,而交警部门也能通过企业的大数据对违规用户进行处罚,实现政企信息互通。
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共享单车的发展,也要经过一个曲折的过程。正确看待共享单车这一新生事物,我们就能够对这一新事物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在它不遵守相关非机动车交通法规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规范管理,在它遇到挫折时不是绕道走而是满腔热忱地支持它。它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是改变城市公共生活的互联网+新事物,它的成长需要良好的水分、空气、温度、光照、土壤、春风等,而这些养分的提供,需要运营方、市民和有关部门各方共治、合力共推,用新思路解决新问题。
相信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能给市民带来便利,也能为共建共享社会带来新思路,新突破。
共享经济推动着各种共享项目,当今最火的无疑是共享单车,看看满大街那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小单车就知道,彩虹单车装点的城市的风景,也被誉为互联网的又一个风口。仅仅一年的时间覆盖全国几百个城市,投放单车过亿。
共享单车规模惊人
大家都知道使用共享单车,首先得用手机注册,交一定的押金,才能够通过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开锁骑车《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2条规定明确: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也就是说,12周岁以下的小学生是不能骑车的。可是大街上小学生骑共享单车的比比皆是,那么他们是如何能够解开单车的密码锁的呢?
万能的小学生,不仅仅能坑你到青铜,还可以不借助二维码不借助手机纷纷中解除密码,坑死单车公司没商量,那么是怎么做到的呢?
OFO的单车锁
像这种小黄车,可以说是市面上见得最多的,这种锁是很普通的机械密码锁,密码基本上是固定的,也就是说一次知道密码,以后这辆车可以用同一个密码打开,我们的小学生们发现这种机械锁,使用时间稍微长点,车锁上就会留下不均匀的痕迹,小学生们不需要手机就可以根据这些痕迹解除密码,知道密码后,小学生还会想办法把单车藏在不容易被人发现的角落,以后这辆车就属于他的了。
更有甚者,把单车二维码直接涂抹,甚至刮花,让这一台单车彻底属于自己,对于这种坑人的行为,我想可能就不一定是小学生***出来的了。
总之,共享单车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也承载和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光环,不要让这道美丽的风景线成为检验一个人素质的杠杆。
每一个跨时代产品的出现,都伴随着血泪和风雨声。任何一个创业者,看见自己的产品身首异处,被刮花腰斩,被上锁拆解,或是被肆意丢进河中,恐怕都会有一种身在凶***现场的错觉。有人说,共享单车的爆发式增长,恰好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中国人丑陋的一面。这句话不完全对,却有现实摆在面前。
从全国范围看,自行车交通模式近几年有复兴之势,这对城市管理者来说堪称深刻教训。曾几何时,很多城市公开宣称,自行车作为城市交通工具已经过时,并将自行车道改为机动车道。当人们重新意识到自行车交通的必要性后,一些城市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发展市政公共自行车,而共享单车的爆发大有使之成为“烂尾”项目之势。
有关部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弥补、纠正过去城市规划短视造成的过错。没有规范的自行车停车处,租车人自然就“随遇而安”。现在共享单车爆发式普及,理应向这种出行模式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与服务。
共享单车被盗,被破坏,被恶意涂改的新闻,遍布全国各地,就连区域歧视的喷子们也喷无可喷,家门口就这样,再去说别地区的不好,不是打自己脸吗?所以在这件事上,聪明的网民选择高度沉默。但同时也一定会好奇,到底是哪些人在做这种丢分的事?
共享单车这面“照妖镜”照出的是国民素质
一篇《共享单车,真是一面国民照妖镜》的文章在朋友圈里火了起来,共享单车从一种出行工具,变成了一面“照妖镜”。
有人说,这面“照妖镜”照出的是国民素质。原本应该乖乖停在路边的共享单车,有时竟横七竖八地挡了行人的必经之路;有时竟会出现在树上、绿化带、河里等匪夷所思的地方;有时甚至被脱去“共享”的衣服,出现在一些人的家中,变成她或他的独家坐骑。
有人利用破解开锁密码方式不付费使用共享单车;用加挂车锁方式将共享单车变为私用品;破坏甚至盗取共享单车等。这些使用陋习,极大的提高了共享单车的维护成本。
共享经济一词也许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词,在共享这一问题上也许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接受。近来,有多家媒体报道,在公共场所,有相关管理人员对周边单车进行了集中收缴,理由很简单,乱停乱放影响了公共场所的秩序。
但同时,有共享单车用户接受在采访时表示,随地还车本来就是共享单车一个最大的卖点,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地方无停车点,停放就是乱停乱放。这种情况下,用户不得不到相对较远的地方去停车,便利性大大降低。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看?新事物的超常规发展,往往会暴露基础的薄弱。
媒体近日报道了多起破坏、霸占共享单车的新闻。从狂飙突进,到遭遇倒春寒,共享单车面临的尴尬警示我们:拥抱共享经济,我们可能还没有做好准备,特别是文化观念上的准备。
按照经济学家的解释,共享是指使用而非拥有,是在不改变物品所有权前提下的分享模式,其优点在于使资源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这种模式与我国当前努力推行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恰相契合。顺应潮流又开风气之先的共享单车,自然而然地受媒体热炒、资本热捧,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新事物的超常规发展,往往会暴露基础的薄弱。共享单车频遭霸占、破坏的事实,就印证了这个道理。
首先,共享单车面临着制度支撑不足的尴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共享单车要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内外部的制度支撑。从企业来说,共享单车运营公司要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比如,建立诚信用车的奖励机制和不当用车、无序停车的惩罚机制。从政府部门来说,对于适应发展趋势的新形式、新业态,应该扶持与规范并重,主动介入,制定规则,加强监管。对于扰乱道路秩序和城市管理秩序的乱停乱放问题,一方面要兼顾便民和城市管理两个方面利益,提供单车停放区域,另一方面,对于故意毁坏、窃取单车的行为,也要依法处罚,在维护企业利益的同时,放大警示效应。客观说,从媒体反映情况来看,这两方面做得都不够。
其次,共享单车面临着观念文化基础不牢的尴尬。大爷大妈将共享单车圈起来收看管费,孩子肆意破坏单车,这可能不单单是个别人私德缺失、私欲作祟的问题,而是反映出我们在公民素养和公德教育上还有薄弱环节。共享是使用而非拥有,共享的前提是对他人权利的承认和尊重。权利意识和诚信意识,是共享经济得以充分发展的观念根基,法治文化和诚信文化是共享经济繁荣发展的文化土壤。如果忽视了思想文化的土壤培育,共享经济的发展就会成为沙上建塔,共享单车的单兵推进就会夭折。这才是应对共享单车发展难题最需要直面的问题。
面对突出的新问题,不仅仅是提供国民个人素质这么简单,更关注到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等其他方面。今日关注的重点不仅仅只是共享单车这一新事物,日后与共享经济相关的其他新事物都会层出不穷。
我们期待中国未来的共享新生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