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人口最多的大城市。许多人认为,在大城市过的节日,习俗没有在农村过得那么“有声有味”。中秋节,农村的月光总是比城市的皎洁;重阳节,在农村轻松就可以找到的山岭和茱萸;但在城市中已变得奢侈;在元宵节,农村独有的鸟叫,元宵节才过得更有情趣等等。但是,在我心中,重庆过春节时也有着一种独特的风味。
春节,热闹非凡,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迎接春节的到来。远远望去,一幢幢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灯光,这灯光不是一般的色彩,而是五彩斑斓的,将春节的到来和团圆的喜悦如春雨般——“绵绵情义”洒向了大地。
在春节这场“戏剧”中,主角的位置非鞭炮莫属了啦!在小区里,总会不时发出震人心扉的爆竹声,让人心潮澎湃。放下手中的作业,带上老爸老妈,一起到楼下小区指定放鞭炮的地儿玩上几回合。瞧去!一发接一发的烟花如飞天银龙般直冲云霄,一个个爆竹如昙花一现,照亮我们的心灵。相信在这么强大的力量下,被天神锁进深山的“年”肯定不会再来祸害人间了吧!
春节,不论是什么地方,做着怎样伟大事业的人们,总是会回到家中,与家人,亲戚朋友聚一聚。每到饭点,走廊上的酒肉味沁人心脾,让人防不胜防,垂涎三尺,真想对那些美味“大开***戒”。吃完了晚饭,五湖四海的朋友,亲人们开始在一起谈天说地,聊家常,其乐融融。夜深了,我们连睡觉的影都还没有。
说起春节,怎么可以少了“压岁钱”这出压轴戏呢?每当孩子们收到长辈们用红包装满祝福的沉甸甸的“压岁钱”的时候,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同时,为了表示对长辈们的敬意,我们做儿女的也不望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婆这些至亲献上一杯热茶。
春节就如浮云朝露般悄然而去了。但是在正月十七的夜晚,孩子们面带微笑地睡了,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因为在那“压岁钱”的保卫下,在新的一年中会平平安安;父母也面带微笑地睡了,你也别问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相信在晚辈那饱含温情的茶水的祝福下,新的一年必定会一帆风顺。
中国古代文化不仅仅是传统的习俗,而是一种精神文化。小时候爱春节,为的是那些让人爱不释手的压岁钱;现在爱春节,为的是与家人们多聚一聚,多聊一聊,发扬一种孝、礼、敬的优良品质。
我们访游的第一站是微山湖湿地。一到那里,一股水气便扑面而来。水时有时无,一片片的芦苇簇拥着小桥。我们走在小桥上,突然眼前一亮,水面渐渐开阔了。只见一片片托着晨露的菏叶漂浮在水上,荷叶中间还亭亭玉立着花中仙子--荷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然盛开,个个像婀娜的少女,向人们摆弄着她们多姿的身材。通过导游的介绍,我还知道了美丽的蓝荷花和稀有的菊荷花。
坐船穿过湖水,再走过一片茂密的芦苇地,我们来到了小李庄。走在茂密的芦苇地里时,我眼前突然浮现出了穿行在芦苇地中打鬼子的场景,不知不觉感觉自己也成了游击队的英雄,走起路来也就有了精神。在小李庄我们观看了吴桥杂技,看到了有趣的狮虎表演。训练有素的狮子和老虎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时而站立、时而爬梯子,这些对它们来说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了,它们还做了不少高难度的动作哪,比如:钻火圈、鞠躬等。吃过晚饭,我们入住到宾馆后,便和小主人报枣庄站的小记者们一起学唱红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歌的曲调并不复杂,却很感动人心,我们大家一起唱响时,不禁能让人感受到铁道游击队热血沸腾地与日伪展开殊死搏斗时的那种英勇精神,这种精神很是激励我们。
第二天的访游,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泡温泉了。温泉各式各样,有清水温泉、红酒温泉、牛奶温泉、芦荟温泉、瓜子油温泉、玫瑰温泉等等。有室内的,也有室外的。我们最喜欢玩水了,不会游泳的同学坐在浅水里用脚拍打着水,而我们这些会游泳便像小鸭子一样在水中钻上钻下,潜在水中嬉戏打闹,蛙泳、自由泳、仰泳,尽显风采,好不开心。
第三天一大早,我们便乘车去了枣庄最有名的小庄--台儿庄,因为在那里曾经发生过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听老师说,台儿庄战役是继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又一次巨大的胜利,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灭了侵略者的威风。我们在战役纪念馆中观看了很多当时战争的图片和那些老式武器,很英勇、很激烈。时过境迁,却依然能鼓舞我们的士气,都想像他们一样做时代的英雄。关于台儿庄名字的来历数不胜数,小庄古香古色,木式建筑随处可见。我们还参观了台儿庄的酒楼馆,酒楼馆里有很多酒器,形态各异,但最有趣的还是象棋酒杯,表面上看是象棋,其实里面装的全是酒。两个人下棋,赢对方一颗棋,就喝一象棋盅的酒,一盘棋赢了,赢的人也就醉了,这就叫作“赢棋醉酒”,很有趣吧?
短短的三天红色枣庄之行让我记忆尤深,我要把这片红色的记忆永远留在心中。
提起我的家乡,是一个大省,那就是齐鲁大地山东。家乡的风俗还真不少。
这里只说说过年时的习俗吧,从腊月23开始就算过年了,到没出正月还是年的说法。到了腊月二十三,是民间“辞灶”的日子,人们称之为“过小年”了。一家人在一起吃饺子,到了大年三十的早晨,人们开始贴春联,请福字。
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这天被定为春节,以区别公历新年的元旦,但一般人们仍习惯把它看作年节,俗称“过年”、“过大年”。
旧俗春节从初一零点开始,山东各地一般开门前先放一挂火鞭,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一年象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
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许多地方初一吃素馅饺子,取“素静一年”之意。
春节拜年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不衰。首先进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互相拜年;尔后进行近拜,就是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商人拜年,除了问好外,还要互道恭喜发财。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到了初一早晨,孩子们都在忙着数着给谁拜年,能得到多少押岁钱。
初一忌讳很多,各地大同小异。临沂则初一忌扫地,忌动针钱,忌吃荤,最忌初一打破东西,万一打破东西,要在打破器物之后,念吉语“岁岁(碎碎)平安”来破解。初一煮饺子,破了不可说“破了”,要改说“挣(赚)了”。
春节的庆祝活动,从初一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四。要摆贡品,焚香烧纸,鸣放鞭炮。接连不断地鸣放鞭炮,十分热闹。祭祀时,烧香叩头,街坊邻居也带着香纸,到商人家祭祀财神,祝贺生意兴隆,主人则以酒肴招待,表示感谢。
串亲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串亲拜年的顺序各地不一,春节串亲,都要带一些礼物。新婚女婿给岳父的礼物十分讲究,一般是四色、六色、有的甚至八色、十色。四色就是酒、肉、鸡、鱼。此外,香烟、糖块必不可少,但不算一色。鸡要带两只,鲤鱼要带两条,各色礼物,均要双数,切忌单数。新婚夫妇串亲一般都在双日,意为成双成对,大吉大利。
春节期间开展娱乐活动,在山东民间极为普遍。秧歌、龙灯、狮子舞、跑旱船、武术表演等形式多样。柳琴、大鼓、评书等地方戏表演,有卖木璇玩具、卖花炮、卖花鼓、捏泥人、卖泥哨的,卖油炸糕、爆米花、糖葫芦、芝麻棒的等诸种摊贩。
我爱家乡的习俗,更爱我的家乡以及勤劳纯朴的父老乡亲。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