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喜剧之王周星驰——兴趣支撑了事业
2004 年《功夫》一片上映,立即取得百万票房。周星驰的演艺生涯也进入了巅峰时刻。
喜爱周星驰的观众都知道这位喜剧之王的从影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从工厂工人到跑龙套,再到若干年的电视台儿童节目“坏蛋”主持人形象等,从最初鲜有人知的星仔到影响华语电影甚至国际影坛的星爷,是什么让这位开始并不顺利的年轻人支撑下来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呢?当有人问时,星爷说道:“是兴趣让我坚持到今天。很多人都会问到我,我在影片中塑造了那么多搞笑的人物,是不是我本人就有这种天分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在生活中其实是一个很严肃的人。我的作品与我日常的观察是分不开的。记得我妈妈曾给我讲过,我在很小的时候每天趴在窗台上,看街道上走过的行人,有时甚至一坐一天。因此这种喜欢观察别人、模仿别人的爱好从小的时候就开始了。直到今天,我仍然对演戏、导演这个行当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希望下一步影片会更好。”
2.高中学历的博导——珍爱自己的兴趣
今年64岁的吕涛是四川大学数学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他告诉记者,1958年从成都七中毕业后,他就没有再上过任何大学,直到现在,他的最高学历文凭就是高中毕业证书,但他的学生中不少已经成了大学教授。
吕教授反复对学生们讲:要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珍爱自己的兴趣。
他说,自己能默默在数学领域耕耘,靠的是自己的兴趣。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做习题、整理资料时,根本没有一点功利的念头。“如果是想成名,想利益,可能我早就坚持不下去了。”吕教授说,当年的很多同学由于生活的重压,就放弃了自己的爱好,他感到非常惋惜。
3.丁肇中与物理学——兴趣是成功的动力
丁肇中对物理有浓厚的兴趣。 20 岁时,他带着仅有的 100 美元,远涉重洋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在 3 年多时间里,他刻苦读书,把全部精力都贯注于学业中去。有人问他:“你这样刻苦,你不觉得苦吗?” 丁肇中笑着答道:“不,不,不,一点也不,没有任何人强迫我这样做。正相反,我觉得很快乐,因为我有兴趣,我急于要探索物理世界的秘密。”正因为如此,丁肇中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留在普林斯顿从事研究工作。后来,又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助理研究员,与里奇特同一天发现了 J/ψ粒子,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4.找准自己的位置——兴趣成就事业
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奥托·瓦拉赫在上中学时,他的父母曾为他选择了文学之路,只上了一个学期,教师就在他的评语中下了结论: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道德,也绝不会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后来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谁知瓦拉赫既不关心构图,又不会调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很差。可是,化学教师却认为瓦拉赫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化学试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这一次,瓦拉赫兴趣的火花被点燃了,其化学成绩在同学中遥遥领先,并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瓦拉赫的成功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智能都不会是均衡发展的,如果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就会有所作为。
5.爱因斯坦沉浸于学习——兴趣是勤学的动力
爱因斯坦上中学的时候,对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12 岁那年,他好不容易得到了一本欧几里德平面几何的书。为了挤出时间看那本书,爱因斯坦上课听讲,认真复习,在课堂上完成作业。下了课,他便一头扎进书里。两个星期的日夜苦战,他终于自学完成了全书的内容,而且做完了书里的全部习题。
当他拿着习题,高高兴兴地走进办公室,请老师审阅时,老师被他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感动了,立刻认真查看每一道,然后十分满意地说:“你做的习题完全准确无误。”
6.海涅热爱文学——专一的兴趣有助于成功
还是上中学的时候,海涅就特别爱好文学了。他贪婪地阅读他舅父的藏书。他母亲让他去经商,而他对经商一点兴趣都没有,不久他的商店就***了。后来,他的母亲又叫他去学法律,可是他的心思仍然在文学上,每有感受,就写成。从此,他沉浸在诗情里,最终成为德国当时最杰出的诗人。
7.飞人迈克尔·乔丹酷爱篮球——兴趣是成功的第一步
乔丹小时候,是兄弟姐妹中最让父母操心的一个孩子。生长在棒球之家的他从小却对篮球情有独钟。乔丹认为他是家中的“败类”,不想工作,不想挣钱,朝思暮想的就是打篮球。在自家后院简易篮球场起步的乔丹, 12 岁就和小伙伴一起为自己的学校赢来了北卡州少年篮球赛冠军。
1982 年,异军突起的北卡来罗纳大学与老牌劲旅乔治敦队进行全美大学生篮球联赛冠亚军决赛。那天晚上,新奥尔良“超顶”体育馆内坐满了 61000 名观众。
那一夜,迈克尔·乔丹这个名字飞向全国,乔丹开始迅速走红。
乔丹说:“如果有一次你猝不及防地跳起投篮,结果球应声入网,那么你就能一直这样打下去。你有了信心,因为你成功过。”在比赛中,乔丹从不畏缩投那种决定胜负的球。自从为北卡大学投入那制胜一球后,乔丹就无所畏惧了。他经受住了每一次考验,凭着强烈的自信心,闯过一道道关口,终于脱颖而出。
不管退役与否,乔丹说,篮球场仍然是他能够聊以慰藉之所。“只有到了球场,我才有答案,仿佛它能与我交谈,给我回音。”
8.李清照夫妇钟情金石古籍——为兴趣,不惜财富
赵明诚、李清照是南宋著名的金石书画收藏家。尚在年幼时赵明诚就好收藏前代石刻,推崇欧阳修所撰《集古录》,以为金石文字有功于后学甚大,于是立志于金石之学。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两人皆志趣于金石典籍的收藏和研读。
赵明诚在京城太学里当学生时,夫妇两人经常典当衣物首饰以换取字帖与书籍。赵明诚为官后,则尽其俸禄收入,用来刻印书籍。他们每获得一部古书,就共同订正校勘,集成整理,题上书名。凡是得到书画或彝鼎,他们也会翻来覆去抚摩玩赏,指点疵病。每晚他们的工作时间以点尽一枝蜡烛为标准。他们还在青州筑书屋“归来堂”,以珍藏金石古籍。每遇见经史子集等各种古书,只要字没有磨损缺少,版本不是错误百出的,他们就买下来,储藏起来作为副本。因此他们不得不节约开支,菜饭去掉第二道荤菜,衣服去掉第二件锦衣,头上没有明珠翡翠的装饰,室内没有描金刺绣的器具。
9.泰勒斯掉进大水坑——兴趣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泰勒斯是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家。他兴趣广泛,对天文学、数学、气象学都有研究。一个秋天的夜晚,他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入迷地眺望着星空,没有发现前面有个又大又深的水坑,一脚踩空而掉了下去。当过路人把他救起来后,他抚摸痛处说:“明天会下雨 ! ”果然,第二天真的下雨了。别人嘲笑他说:“泰勒斯虽然认识天上发生的事情,却看不见自己脚下的东西。”他只是付之一笑而已。若干年后,黑格尔却就此事说了一句含有深意的话:“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而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10.瓦特发明蒸汽机——兴趣使人专注
瓦特邻居家的房子失火了,凶猛的火舌已伸向瓦特家房顶,一会儿就毕毕剥剥地燃烧起来了。奇怪的是,却不见瓦特出来救火。消防警员冲进他家,只见他静静地坐在桌前,正拿着笔画着什么,口里还自言自语地说:“蒸汽是水的变态,水就是蒸汽的变态……”警官对他大声叫道:“快逃跑吧 ! 火都烧到你家屋顶啦!”他似乎没有听见,仍然喃喃自语。当邻居家房子轰然倒塌,他家里也已火苗乱蹿,这才见他慢吞吞地走了出来,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靠在一根庭柱上竟又想起问题来。“轰隆!”又是一声巨响,他家房梁掉下来了。一根消防喷水管随着黑烟、尘土、火苗一起甩到瓦特面前,管子喷吐着白雾似的蒸汽,压倒了四周的火焰。“正是如此!正是如此!”他居然高兴得手舞足蹈喊叫起来:“消防管被火灼热了,蒸汽就从管子里喷出来了!”……这是他研究蒸汽机时的一个故事。
11.异想天开的孩子——爱刨根问底成发明大王
世界杰出的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并不很聪明,但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对任何事物总喜欢刨根问底。
有一次,父亲发现他趴在场院边的草堆里一动不动,问他这是干什么,爱迪生说:“我在孵小鸡呀 ! ”父亲又好气又好笑地将他拉起来,他还一个劲地问:“为什么母鸡能孵,我就不能孵 ? ”
另一次,他为了考察火的奥秘,竟在邻居的谷仓里引燃一场大火。大家都说他是“呆子”。
为了做实验,他把家中的地下室清理出来,弄来两百多个瓶子、试管,一排排摆在木架上,俨然成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室。从此以后,他把剩余的零用钱通通用来买实验用品,一有空就钻进地下室做实验。甚至他在火车上卖报时,也在行李室的一个角落里布置了一个小实验室。一次火车开动时震得厉害,他的一瓶黄磷摔在地上引起火灾,列车长盛怒之下打了他一耳光,造成他右耳耳聋。但爱迪生醉心于科学实验的兴趣仍然不变,经过刻苦努力,终于成为拥有 1000多项发明的发明大王。
12.法拉第爱好电学——有兴趣,才有创造
法拉第是英国科学家,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 13 岁卖报, 14 岁当订书店的学徒。一次,在装订《大英百科全书》时,他看到了一篇关于电的论文,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于是,他更加省吃俭用,买回一些实验仪器,小心谨慎地做起实验,他越做越有兴趣。这时期,他又读了更多关于电的书。经过长期不懈的钻研,他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创造了科技发展史上第一台感应发电机,对人类进入电力时代做出了重大贡献。
1.人生的五把钥匙
2001 年 5 月,美国内华达州的麦迪逊中学在入学时出了这么一个题目: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 5 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 5 个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他的 4 把锁在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 ? 其他的. 4 把锁在哪一只或哪几只抽屉里 ?
一位刚移民美国的中国学生,恰巧赶上这场考试,看到这个题目后,一下慌了手脚,因为他不知道它到底是一道语文题还是一道数学题。考试结束,他去问他的担保人——该校的一名理事。理事告诉他,那是一道智能测试题,内容不在书本上,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回答,但是老师有权根据他的观点给一个分数。
中国学生在这道 9 分的题上得了 5 分。老师认为,他没答一个字,至少说明他是诚实的,凭这一点应该给一半以上的分数。让他不能理解的是,他的同桌回答了这个题目,却仅得了 1 分。同桌的答案是,盖茨带的是财富抽屉上的钥匙,其他的钥匙都锁在这只抽屉里。
后来,这道题通过 E-mail 被发回国内。这位学生在邮件中对同学说,现在我已知道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凡是回答这把钥匙的,都得到了这位大富豪的肯定和赞赏,你们是否愿意测试一下,说不定从中还会得到一些启发。
同学们到底给出了多少种答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据说有一位聪明的同学登上了美国麦迪逊中学的网页,他在该网页上发出了比尔·盖茨给该校的回函。函件上写着这么一句话: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人生的五把钥匙都值得我们孜孜以求,但是财富、幸福、荣誉、成功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而是人生奋斗的回报和结果。只有兴趣是你最早必须带上的钥匙,有了它,也许你就会找寻到其他四把钥匙。
即使是比尔·盖茨,当初的创业和冲动,更多的是出于兴趣,而不是为了财富、幸福、荣誉、成功,只是高明的比尔·盖茨更善于利用这把钥匙,比任何人更快、更高地找到了财富、幸福、荣誉、成功。
2.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
1965 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 1970 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人世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放学钟声一响起,我总是第一个冲出校门,以快马加鞭的速度奔驰回家。一到家,迅速换上家居服,简单的解决晚餐,我便进入充满浓厚书香气息的空间,开始复习一天的功课;但是,“布谷!布谷!”八点的咕咕钟一叫,彷佛是天使的乐声,我马上变装,奔向六公里外的舞蹈教室。
进入舞蹈教室,是另一个忙碌的开始。从暖身到正式练舞,每项环节都不能马虎。为了一场个人舞比赛,从四月至今,几乎是紧锣密鼓地加紧练习。练习过程中,受伤破皮是家常便饭,汗流浃背也是一定的,承受老师们严厉地纠正指导更是不可或缺,因为苦或累或委屈,而泪水常在眼眶中打转,还得牺牲其它的活动机会,以及剥夺了和家人或朋友的相处时光,全是为了十一月在舞台上展现这一切辛苦努力的“四分钟”。但是我相信,凡事认真坚持,一定会收获满行囊。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习舞至今,转瞬十年,对它的热情从未间断过,我喜欢沈浸在舞蹈世界中,享受用肢体表达意境。弹指间时光的脚步走到晚上十点半,这时的我终于从舞蹈教室下课了,回到温暖的家时针已经指到十一,有如重石般的眼皮已经慢慢阖上,伴随着疲惫的身躯渐渐地看到周公的身影,就这样一天结束了。
一天之中除了跳舞就是读书,那沉重的书包和心情装满了一天所要复习的书及讲义,看到联络簿里满满的功课项目,内心顿时纠成一团。我不会拘泥于字里行间,而是广泛阅读,勤查资料,并且尝试其它多样化的题型,能够扎实地理解。为了配合晚上练舞,复习作业的时间也减少了许多,于是我会把握学校早自习和下课时间来写功课,而午休是我最好的充电时刻,这样才能精神饱满。每逢周末,其它人的Happy time,我则是拿来温习一周上课的内容,补足平日读书时间的不足。这就是我的生活,或许和其它同学们下课相约打篮球,或放学后到补习班延伸学习,或回家后连线打线上游戏的生活,比起来显得枯燥乏味,但只要是乐在其中比什么都重要吧!?
学业与兴趣是缺一不可的,有了学业,知识丰富,见闻广博,可以涵养性情,懂得待人处事的道理,提升生活品质;有了兴趣,除了在心烦气躁或心情不好时可以作为情绪的调味品,还可以强身健骨,保持健康的身体。但是它们就像翘翘板一般,施力于一边,另一边便翘了起来,偏重太多于其中一边都不好,最完美的就是“兼顾”,每个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时,利用笔记本规划每日要做的行程并一一完成,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的零碎时间,当然休息也是需要的,有健康的身体做什么都好。其实将学业与兴趣兼顾并不是遥不可及,而是透过规划将两端的翘翘板施同样的力气。
整个暑假我都在各个学习班中穿梭,从早上八点到晚上九点半回家,真是披星戴月啊!
可说起兴趣辅导班,我真能算是一位“资深的老前辈”了!四岁时我参加了人生的第一个兴趣班,学习舞蹈,妈妈说我那时的身体不太好,老爱生病,所以妈妈以锻炼身体为目的让我参加学习,我还是班里的一朵红花呢!因为,清一色的女孩子,只有我一个男生,我属于滥竽充数那伙的,但还好啦,在文化宫参加了一次汇报演出,在跳了一曲《开门红》之后,我的舞蹈生涯就宣告结束了。
结束的原因是预示着另一个开始——乒乓球班。六岁起学习乒乓球,从没乒乓球案子高,在脚下踩着一块板子时开始,一直到今天,五年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没有一天间断过,这还要得意于老妈的坚持和执着。很多时候我都有过放弃的念头,因为真的是太辛苦了,但每当妈妈骑着自行车接我回家的时候,(因为我上乒乓球课的时间都是在晚上,要九点半才能结束,)走在寂静的夜里,我常常都爱揽着妈妈的腰,把头轻轻的靠在妈妈的背上,那时,我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妈妈的坚持和执着还体现在了数学和英语班上。为了能给我找个好点的学习班,她能亲自到各个班去试听,虽然我不是很情愿,但还是听话的跟着她,真是把我累够呛,但还算学有所获吧。
期间的例如笛子,美术什么的'小插曲,就不必说了,因为时间的关系都中断了,但要说我真正的兴趣所在却是书法和素描。这两个班是我自己要求去学的,每天二、三个小时坐在那写和画,我都能全身投入,虽然学得时间不是很长,但我真的是班上进步最快的一个人,连老师都不住的表扬我呢!
在这些年的学习过程中,真是有苦有甜呀,有的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外面玩,真是眼馋,有的时候也跟妈妈装头痛或肚子疼,在家耍赖,但最终都会被老妈的火眼金睛识破。妈妈也和我谈过,如果真的觉得累的话,让我自己根据兴趣做一个选择或取舍,我掰着手指头数来数去,又好像哪个也舍不掉的样子,真是苦恼死了,但最终我和妈妈达成了共识,乒乓球由每天的训练改成了六、日的周末班,把周一到周五的时间留给了素描,虽然还是一个班都没减少,但是我争取到了我喜欢的画画,必竟兴趣是学习关键嘛!不要以为我很悲哀呀,我很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哟,我会让自己的学习过程变得很快乐,我也希望和我一样参加各种学习班的同学们都能轻松的学习,快乐的生活!
我是个男孩,喜爱运动。
我有很多兴趣:游泳,滑雪、打……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打乒乓球。因为打乒乓球可以锻炼我们手和眼的配合能力,让我们练就“手疾眼快”,还能锻炼我们身体的灵活性。
我家楼下有一个乒乓球馆,我经常和姥姥姥爷一起去打乒乓球。现在我已经打得非常熟练了,想当初,我学乒乓球时,还费了好多困难呢!
一天,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乒乓球室,那时我还不会打乒乓球,只能坐着看。旁边一位老爷爷看见我,对我说:“小同学,咱们俩来打球吧。”我摇了摇头说:“对不起,爷爷,我不会。”老爷爷说:“不要紧,学一学就会了。”于是,老爷爷就教我打乒乓球。爷爷球技非常好,而我却笨手笨脚,他耐心地教我怎么持球拍、如何发球、如何接球。
爷爷有一个孙子,比我小两岁,乒乓球打得比我好。每天放学,我便和这位小弟弟一起打球。慢慢地,打乒乓球成了我每天必不可少的运动。当然,球技也在不断提高。
我爱运动,我爱打乒乓球。打乒乓球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妈妈通常都是为了哄我入睡才念书的,所以,我都是窝在被窝里听的。虽然身为商店老板娘的妈妈并不是很会念,不过,对于小孩子来说,她却是个很好的说书人,怎么说呢?因为她会照着我的要求去念我所指定的段落。她绝不会擅自主张。对妈妈而言,只要能让我早早入睡就好了,至于要念哪里都没关系。她一定是想,只要读读我喜欢的段落,我就会早点睡着,结果,她同一个地方通常一读就要读好几遍。四遍也好,五遍也好,总之,她会为我读我最喜欢的部分。结果,最先睡着的都是母亲,至于我,则没那么快睡着。平常,我很难和母亲有类似这样的共处时光,所以那称得上是我仅有的可以独占母亲的时段,因此,我总是睁大眼睛瞧、竖直耳朵听。”
“用耳朵听应该比用眼睛读更能逼近语言的本质。很幸运的,我在幼儿时期,就通过耳朵充分享受到聆听语言的乐趣。”
这是《绘本之力》中,80岁高龄的作者松居直回忆小时候听母亲念故事书的感受。
我虽然帮孩子念了10年的故事书,却无法得知他们对于“父母念故事书给他们听”这件事的内心感受,只能暗自猜想、揣测。主动问孩子吗?我没想过这么做。我总觉得,有些事情是要经过时间的沉淀,美妙的滋味才会自然地发酵浮现。所以,看到松居直的这段描述,就像是看到了我的孩子道出他们未来的感受,而心有戚戚焉。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这本书看似以英文学习为出发点,其实对于孩子各方面的学习都有好处。我总是小心翼翼地审视他们的“动机和兴趣”在哪里,因为这才是一切事情成功的要素,不论成功的定义是快乐人生,还是飞黄腾达,或是两者兼备。
“英文耳朵”是目标,可是促成目标的动机和兴趣,却与英文一点关系也没有。孩子听英文故事书的真正动机和兴趣是故事,不是英文。
如果你很少有机会接触童书绘本,或许很难体会我的话。所以,接下来我要介绍7本兴味盎然的故事书,先让父母感同身受地体会故事的美妙,才能激发父母帮孩子念英文故事书的“动机和兴趣”。就如我所说的,有了动机和兴趣,做事情才容易成功,大人小孩都一样。
上幼儿园的我,就喜欢写呀画呀。我家客厅的墙壁上到处都是我的“涂鸦”作品,家里来了客人,爸妈还挺不好意思。
上小学了,我有一个梦想:长大后当一名画家。当我得知素描是美术的基础时,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一齐涌上心头。我决定去试试,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艺术细胞。
妈妈给我联系好了学习的地点和时间,还给我买了许多各种型号的美术专用铅笔、纸、橡皮擦和一个沉甸甸的绿色画夹,一切准备就绪。我一想起自己就要去学素描了,心里就美滋滋的。虽然我不懂素描是什么,但我仍希望自己能专心学好它。
一大早,我就乘车去市青少年宫上素描兴趣班。穿过热闹的大厅,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一切都让我倍感新鲜,心中又有一丝紧张,还好,和我一起的有一个“老朋友”刘雨欣,有她在,我就不觉那么紧张了。我们班的老师是名年轻的男老师,长长的头发,说话和蔼可亲,据说是一位专职老师。
我们上的第一节课是画直线。当我听到这个题目,感到十分轻松。不就是画直线吗,有什么难的?拿把尺,随手一画就是一条。早知道素描这样简单我就不学了,这是人人都会的呀!我正想着,老师的话打断了我的想法:“注意,我们今天来学习‘空手画直线’,也就是不用直尺画直线,这是素描的基本功,一定要认真学。”“什么?不用直尺画直线?”这不免让我有些惊讶,我常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可是它现在已经变成了事实。我认真观察老师画线,只见老师把笔抖了起来从上到下垂直有力地画下来,就成了一条直线。我也试起来,可是,铅笔好象故意不听我的话,画出的线弯弯曲曲,我反复画,似乎铅笔在和我作对,总是画不好。但是我通过认真观察老师的画线方法,逐渐掌握了画法,画出的线笔直,老师也夸奖我线画的直,还给了我一个“优”字印章呢!这是我的第一个收获。
第二节课是看书时间,翻开崭新的书本,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静物素描画,有刨子、椅子、小壶、仙人掌……这些画跟真的一样。特别还有一些只有黑白两色的石膏体,看了这些画,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摆在灯光下的真石膏体一样。我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后面有陶罐、书包、苹果等静物的写生画,但是我越看越不对劲,为什么素描和黑白电视机一样,这里黑,那里白呢?以往我画画总是涂上艳丽的色彩,看起来五彩缤纷的儿童却没有黑白两色的素描画有立体感。原来,素描画中的黑白两色叫明暗,明暗分为:灰面、亮面、明暗交界线、暗面和反光这五部分,运用打线的手法将这五部分表现出来。中间还要有过度。看到这里,我感觉到画素描的意义了。
现在我已经学了三期,三期都得到了老师的赞扬。虽然我现在只取得了小小的成绩,但是没关系。著名画家达·芬奇不就是从鸡蛋开始画起的吗,我也一定能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