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好!我与2014年4月4日至4月6日入住你们七天连锁杭州南站店,期间发生了不少不愉快,鉴于我们的投诉问题已经被你们的客户经理用积分打发解决的,我们只能将这件事情以文字的形式再度反馈给你们,希望你们可以自省。
首先我先把我们遇到的情况给于概述:
1、我们提前预定了2间房,入住时间为4号至6号。因我们来自不同的省份到达的时间不同,4号下午在七天总台我们支付完一间房的房费,请求总台保留另一间房至晚上10点,如果没人入住房费由我们承担的情况下,沟通无果,发生口角,前台工作人员对我们动手,我们用背包反击。说什么:你们有钱就别来住七天连锁;老子不干了,看你能把我怎么样。。。。。。争论持续20多分钟,答应另一间房预留到7点。。
2、晚上9点40左右我们打到总台,把情况反馈给值班经理,值班经理用了10分钟为自己的员工开脱无一句道歉。在我们提醒他要道歉后,值班经理的回复是我一直再道歉。本来一句简单的道歉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再次激发了我们的怒火。同时,店内安保人员直接冲出来以很不耐烦很犀利的语言并有威胁性的动作警告我们说,他听到值班经理一直在道歉,使得事情进一步恶化。我们要求与店长对话,值班经理打电话给店长,却没有依事实描述情况,我们决定打4008740087进行官方投诉。
3、10点左右店长到达店内,我们问他是否调查清楚事实,店长回答调查清楚了,他看了录像看到了一个扔包的动作。。。。这句话再一次点燃了我们的怒火。作为一个店长是应该客观公正的,他的这句话就是不管他的员工做了什么,就直接看到了女人扔包回击。之后我们要求前台那个动手的男生道歉,店长说他已经不干了,离开了。接着我们把店内的不正常情况反馈给店长,店长以很直接的形式告诉我们说我们不正常,而且很敏感。店长最后问我们要如何处理这件事,我们回答我们平静一下再聊。
4、因通行有70岁以上的老人,我们更换到另外一间房并与店长沟通。我们要求更换房间,近距离找可以正常休息的酒店,我们觉得店内不安全,因为他们前台的员工已负气离开,我们的在此地旅游的.心情也非常糟糕。店长说无法达到我们的要求,最后一句是我无法和你们沟通,无论你们打多少个投诉,摔门离开。
5、我们只能再打电话给4008740087,里面的电话客服回答是5分钟后给我们回复。结果我们等了40分钟以上未接到电话,此时的时间已接近凌晨。我们再8740087接电话的客服回复是无法解决,12点后都已经下班,我们的投诉也没有记录。
6、投诉电话一直持续多凌晨3点,最终无果。并表示七天连锁无任何应急渠道处理突发事件,向我们这种人身安全受到为威胁的只能报警处理。这就意味着我们这趟愉快的旅行会因为七天连锁而耗费在公安局。无奈,我们只能选择息事宁人,等待客服说的上午9点再进行处理。
7、为了等客服电话我们推迟我们的行程,结果一直到10点20分左右我们才接到客服的电话,沟通一个小时左右还是无法解决问题。问题进一步升级处理,到了一个可以代表七天连锁和我们通话的客服经理那里,他说的是免4号房费,另外给我们每人一次以后入住七天连锁的机会。他的两个字:“机会"再一次让我们有了被侮辱的感受。我们的投诉就是为了让七天连锁给我们机会的嘛,我们来自不同的省份、很多年一次的聚会,大家牺牲满勤和绩效就是为了让你们七天连锁给我以后免费入住一晚的机会来了嘛。
8、本来在与你们最高级别客服沟通后我们基本已经达成一致了,5号上午我们再一次遇见对我们动手的前台工作人员,我们的被愚弄感太强了。七天连锁当会员都是傻子嘛,一切都是简单的给你点积分就能解决问题的嘛!你们的店长毫无歉意趾高气昂的告诉我们;这个店没有他(动手的前台工作人员)不行。也就是流失一两个会员是无所谓的事情,这就是七天连锁的企业文化吗?
本来简单的一句对不起抱歉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你们的管理层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以”你们不住,有的是人来住‘的心态来对待我们这样的会员,这就是七天连锁的管理模式吗?七天连锁的宗旨就是:“你有钱就别看住七天连锁”,是这样吗?七天连锁就是晚上12点以后你们是死是活找警察,明天9点以后会给你回电话的;七天连锁就是无论你怎么投诉,你的事情都无法解决;七天连锁就是客服说一套店内另一套;七天连锁就是有问题给积分,管你会员是不是真的有话要说;七天连锁就是高管信息高度保密,你再想向高层反馈问题,门都没有。
此次的杭州之旅因为七天连锁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愉快和不被尊重的感受,希望我们的情况不会在发生在其他会员朋友的身上,七天连锁你们好样的,我们惹不起,只能选择以后不住就是了。
在过去的201X年,他刚刚获得了一项“千万级”的科研项目。本来,面临退休的他将顺理成章享受“延聘”教授的待遇,继续把这个项目做完;如今,他犹豫不决了。
进入6月以来,南京市多所高校的人事处收到了教授、博导们要求7月1日之前退休的申请书。
对这些教授、博导来说,退休还是延聘,成为近一个多月最为纠结的选择。刘其的好几个教授同事都递交了退休申请书。
刘其也是多方打听消息,但尚未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
“延聘”如今为何成了“烫手山芋”?教授、博导们,为何又愿意放弃未来几年的高待遇,选择现在“平稳”退休呢?
教授的“紧急”辞呈
在南京师范大学人事处,已经有二三十名教授递交了退休申请书。
由于教授们要求在7月1日之前办完退休手续,该校人事处正处于比较“紧迫”的工作状态。
各学院的退休名单这两天就要上报,学校层面会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为他们办理退休手续。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学院等高校了解到,这些教授、博导全部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符合学校“延聘”条件的人员。
虽然教授、博导工资待遇各不相同,但退休之后待遇普遍都会大幅下降,降幅大多或为50%。因此,“延聘”对于教授、博导们来说,不仅代表着荣誉,更代表着待遇。
是什么让这些教授、博导“催促”着校方人事处尽快办理退休手续呢?
近半个月前的6月11日,南京师范大学人事处网站挂出了一则通知:关于教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申请办理退休手续。
该通知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即将实施,目前江苏省尚未有明确的文件和相关规定出台,经学校研究,退休工作仍按学校原文件原规定执行。如已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拟申请退休的教职工,经学校审批后即可办理退休手续。
正是该通知提到的《条例》,使大家颇感焦虑不安。
即将于7月1日实施的《条例》第35条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在社保顶层设计和养老改革“并轨”大趋势的背景下,这条原本属于原则性的规定却引发了临近退休的事业单位人员的广泛消极预期。
“老教师都非常关心这件事,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没办法,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老师也很纠结,大家普遍的想法是,虽然退休之后收入会减少,但为了防止以后退休比现在退休拿得还少,他们愿意现在退休。”南京一所高校符合退休条件的教授对本报记者表示。
据本报记者了解,南京财经大学已有多名教授递交了退休申请,学校虽然没有正式下发通知,但称6月25日之前递交申请的,都可以算作是7月1日之前退休。
南京大学人事处也向各个学院下发了文件,其传递的信息与南京师范大学的通知一致。 在教授圈子里还流传着一个传闻:南京审计学院已为符合条件的15名教授办理了退休手续。
本报记者致电南京审计学院人事处,该处的工作人员表示,办理完退休手续的并没有15名那么多,大约有三四个,而《条例》的相关规定确实是他们考虑退休的一个因素。
校方的谨慎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教授都倾向于申请退休,也有一部分教授选择延聘。
王云(化名)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对本报记者表示,因为还有研究生没有毕业,去年刚刚申请的两个社科项目还没有正式开始,他希望再多干两年把这些事情处理完再退休。
王云表示,这次教授、博导大规模集中退休,对于高校教育事业来说会有很大的冲击,会影响现有师资队伍的.结构,后续师资的补充等都会成为重要的问题。
“教师队伍的紧缺,对于学校来说仍然是个难题,但由于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学校也不好强留。”王云说。
延聘是指已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延期退休并继续从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延聘的教师并没有办理退休手续,他们的各种待遇和考核均与在职人员相同,在延聘期间占用所在单位的编制和岗位职数。
本报记者在梳理相关内容时发现,大部分高校的延聘管理办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延聘期间若遇到事业单位养老改革他们将采取何种政策。
只有201X年《西北工业大学教职工延聘管理办法》中提到:“如遇国家有关退休等社会化政策出台,延聘人员与其他在职人员同等对待。”
本报记者从南京一些高校的人事处也了解到,对于此次教授、博导申请退休,学校的原则是尊重教师自身的意愿。
南京多所高校对待教授申请退休这件事,非常谨慎和认真。
改革路径选择
高校教师要求“提前退休”并不是首次出现。
在200X年广东省划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之后,广东省高校曾经出现过相同的一幕。2008年12月中旬,广东省有关部门一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计划方案“广泛征求意见”,此举就已经在高等教育、医疗等行业领域,引发了一股“提前退休”风波。
如今,放弃延聘对于南京的教授、博导们来说,正成为一个现实的选择。
根据本报记者对在职教师与退休教师的待遇个案比较,虽然高校教师待遇存在地域、系别以及工作量的种种差别,但就一般重点大学而言,退休教师的收入一般只有在职的一半左右,一些比较热门学院的退休教师的工资会比在职时下降更多。
中国人民大学一位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他在职的工资是每年十三四万元,退休之后会降为每个月6000元,待遇减少近一半。
每个月6000元是北京一些重点高校退休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还有很多非重点的高校实际上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本报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人社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一直都在做调研并听取各地的意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保局局长向本报记者表示,减少阻力增加改革可操作性的选择之一,是将更多的人划为制度的“老人”,比如可以按照45岁或是30年工龄等来划一条线,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进行改革。
长期研究社会保障的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林治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并轨是一个大方向,但从哪个年龄段改起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改革年龄段越小,震动越小,当然效果也越小;反之改革的年龄段越大,震动越大,效果也越大,决策者必须在这两者之间进行取舍。
“政策的不透明导致所有的人都?雾里看花?,对各方面都不利。”林治芬表示。
本报记者还了解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或将在本年末推出,方案的具体内容官方虽三缄其口,但大体的思路已经确定——未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要像企业职工一样参保缴费,将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破除养老保险“双轨制”,同时建立体现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职业年金制度。
一、该片到底想表现啥子,我看绝对剧居然没有清楚导演想解释明白白啥子事物,影片儿想表现投资创议产业仍然为农夫拍片?想拍农家体裁、创议体裁仍然爱情体裁?影片儿一塌胡涂,啥子标题也没有解释明白白,让人一头雾水,观后感《《大有前景》观后感》。
二、影片儿中的人物演出造作,一无演技可言。王宝强依然傻不拉及,刘桦昏昏沉沉,小雨连插瓶也算不上,村长造作的要死,方中信一无作为。三、影片儿想恶搞,鉴戒了众多影片儿如《海上钢操琴人》用琴弦点烟、《夜宴》遮挡面部的东西、《越狱》王宝强的纹身、《偷天陷坑》穿过玲档、《金子甲》大方西瓜影院桌吃饭等。不过恶搞得很不了功,全场很少有看客不自主地发笑,不是笑点低,而是看客已经被恶搞得没有脾性了。不要拿小制做作为借口,拍的烂,编剧、导演、演员都有责任。如今出的影片儿是越来越多了,好电影却越来越难找了。为此,导演们应当好好反省,委托你们了,可以不做影片儿垃圾吗?你们可以把卖影片儿不合适成卖文化垃圾吗?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