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有更多选择,就不会有这么多咄咄逼人的***。但是我们只能沿着这条狭窄的小道,麻木地走过去。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可悲。
我也懂得做人应该积极乐观的处世至理,读余华的小说《活着》,我的人生观却没有特别大的改变。要说收获,则无非是在感叹之余,再一次被提醒:人应该知足。
我认为之所以有一部分人像我一样没事胡思乱想,无非是因为人的软弱,因为人的不懂得知足,总是想要得更多。
《圣经》中提到:天然人的生命是十分软弱的,人的体内人的.成分使人易怒,冲动,不能自制。这一点我是相信的。人的软弱,使人面对困境时往往无力支撑自己走向新生,使自己陷于泥潭而不能自拔,使自己明知善恶却无胆反抗。人若敢地在黑暗的旷野独自唱着歌走路,在烈日炙烤的峭壁无声地攀爬,在无桥无船甚至无人的野渡泅过冰冷的河面,充分显示自己的勇气与智慧,那么在现实的世界里,人的日子会有更合理的安排。
但同时,人又不懂知足。追求太多总是难以得到满足的。未经沧桑的人总是容易在现实的捆绑中藉着心灵的不满足幻想着换个环境,一味认为物质的困境使自己忙于无意义的奔波,无暇顾及精神享受。于是,在不如意的现实边缘,痛苦地接受一袭又袭虚无的冲击。却不曾想到,若真有一天,你活在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中,过着看人脸色甚至随时可能遭人毒打,随时可能朝不夕保的日子,你还会为曾经的生活尽不如意吗?或许那时,更多的便只剩下懊恼和追悔了吧。
生活从来都不容易。读了《活着》,我想,接受现实,努力成长,好好活着,活着,活着……
秋天,落叶纷飞的的季节。这个时候,有树的地方,就有落叶:有树又有风的地方,就会有金黄色、灰色的“蝴蝶”优雅地随风飘舞。
落叶,作家眼中悲伤的典型代言词。他们看到落叶,总是会勾起一些悲伤的回忆或是其他一些事物。可是,他们大多都忽视了落叶的那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精神。叶子纷纷扬扬地落到了土地上,经不过时间的推移,便化作泥土。来年春天,已化为泥土的落叶为新生命的.诞生作出自己最后的一点贡献。
秋天,不只属于落叶,它还属于其他的许多事物,但是似乎都与落叶有关。比如说:果农收获完果实,剩下的就只有叶子们被挂在树上,没过多久,就带着对树的深深依恋之情枯黄,落下。农民在不太猛烈的秋日阳光下辛勤劳动,落叶便以它独特的方式告诉农民们:要注意身体健康,不要太辛苦、太劳累了。
在学校里的叶子们,也赶潮流,纷纷落到地上,飘散到其他的地方。经过教室的窗前、门前,来不及赞扬学生们认真学习,教师尽职尽责,便跟大地母亲来了个大大的拥抱。
秋天,总是会有风在吹。吹散了地上的落叶,吹来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游子不能在中秋佳节回家与家人团圆,那落叶便帮他们完成心愿。叶子投大地母亲的怀抱中,不正代表着游子归家的情景吗?无数的落叶代表着无数的游子,带给无数的家庭,一丝慰藉。可见,落叶是感情的纽带。
落叶,还是季节变化的显着特征。夏天过去了,落叶就开始举办大型舞会。这告诉人们:秋天来啦!大家要多喝水,要注意保暖哦!不要一不小心就被感冒请去作客!
可爱的落叶,缤纷的季节。秋天,落叶纷飞。
《活着》是一本有生命、有感染力的书。我深深记得初读《活着》的感受,从初始的悠然到其后的凝重,翻动书页的手指愈渐迟疑,我感到心中似乎有一种隐秘的期待——呼唤着一个转折,一个让主角福贵走向幸福的转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么的残忍与吝啬,我几乎是一路心痛地读到最终。当我满心酸楚地合上书页,猛然望见封面一袭鲜血般的暗红:刺目一如长长伤口上的血淋淋,却又宛如生命勃勃的涌动……我的泪直直地落下来了。
从一个少爷吃喝嫖赌到最终败坏家业,沦落到为糊口而下地,他挚爱的亲人一个一个地逝去——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聋哑女儿凤霞难产而终、女婿被钢板所夹意外惨死,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孙子苦根,竟也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里,活活噎死。他布满老茧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亲人与泪水,最终只孑然一身与牛相依。他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应是一个杯具吧。然而他淡淡地讲述着,没有大悲大恸,这个被厄运磨砺了一生的人居然嘿嘿地笑着。
这种生命的韧性似乎讲述着人生绝望的不存在。福贵的人生,仿佛是一株盘剥的冬笋——一层层褪去人生的虚华、一层层撕扯掉人生幸福的依靠,一层层摧毁着人的坚强。可到最终,白嫩嫩的,却剩下一个人最柔软、最纯净的人的秉性,只剩下人生存在的唯一的理由——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执着地活着——已成为一个唯一能描述福贵的形容,也是对福贵的最好的肯定与颂赞。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