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书上看到了一则漫画,两位同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个垃圾桶旁堆满了垃圾。其中一个叫小红的女孩子二话不说就俯下身去准备把这些垃圾给扔回垃圾桶里,让它们回到自己的“家”去,另一个名叫小明的男孩则从书包里拿出纸和笔摊在地上,趴下身去在纸上写出了几个大字:“文明——只差一步”并且粘在了垃圾桶上。女孩竖起了大拇指微笑着看着男孩。
这则漫画不禁让我想起了在生活中的一些不引人注目的小事。在我们学习的校园里,地面上总会是不是出现一些垃圾,许多同学就这样大摇大摆、风风火火的走过去了不曾会注意这些小细节,当然肯定会有同学看见,但他们却是当看不见这些垃圾或是在心里想到:这又不是我扔的,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要是每位同学都能把地上的垃圾纸屑捡起来,那校园就会变得美丽整洁,“弯弯腰”就会成为校园的一道美丽的流动风景。
我还想到了一句谚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你可别以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就不值得去做,而一件不怎么会伤害到别人的事做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事实是往往相反的,要是每一个人都做一件好事,那世界上就会多几份快乐和温暖,要是每一个人都做一件坏事,那世界上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也无论是家庭、国家还是世界,环境都是我们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自己。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小做起,更要从现在做起。愿这道美丽的风景能一直住在我们的心田里。
我从这则新闻中发现,不当的好奇心常会使自己受害,女童就是因为好奇心驱使,才会想把手放在封口机上试一试,结果却使自己遭到截肢的命运。有很多意外的发生,不少就是因为当事人好奇心造成的,像我就是一个例子。有一次在大卖场,我看到一个我不曾见过的哑铃,结果我就很好奇的把它拿起来把玩,一个不小心,哑铃打到了我的手指,我的指甲整片掉落下来,我痛得哇哇大哭,也把爸妈吓得惊慌失措。
人对新奇事物感到好奇,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若在不该好奇的地方好奇,就可能发生无法预知的意外。像是碎裂掉的'玻璃,有的人可能好奇,便伸手去摸,就被割伤了。但如果把好奇心用在对的地方,例如在时,遇到问题,因着好奇,怀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这种求学态度便是值得学习的。
我因为经历过因为好奇而受伤的事件,我渐渐学会如何分辨什么事情可以去尝试,什么事情只要知道即可,不要被好奇心牵动着,因此现在的我不再因为好奇心而受伤。
希望大家都能以报导中的小女孩为借镜,懂得克制自己的好奇心。就算对某些新奇事物感到好奇,也要清楚是否可以去尝试,不要在未弄清楚前就轻易尝试,如果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那可得不偿失啊!
国庆节的一天,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到巴中去玩,在山上捉到了十三只蜗牛。这些小家伙既动作慢,又胆小,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就缩进壳里躲起来。
回到家后,我立刻给它们换了一间漂亮的新房子——一个特制的塑料盒。蓝色的屋顶,顶上还有一个天窗,四周都是透明的塑料玻璃,还有透气的小孔,保证它们随时都能呼吸新鲜空气。为了照顾好这些小家伙,我还给它们专门采摘了一些新鲜的青草和花朵,保证它们吃饱喝足。
在这群蜗牛里有一只特别大的`,我给它取名叫大蜗。其他小蜗牛爬的慢吞吞的,可大蜗却是动作快许多。
早上的时候,大蜗特别爱爬到天窗上。当睡觉时,小蜗牛们都睡在房子的底部,有的把树叶当做被子钻了进去,有的把花草当做毛毯躺在上面。可大蜗却与众不同,它偏偏要爬到房顶上睡觉。
最有趣的是,有一次我想捉弄大蜗。趁着它在房顶上轻轻地打着呼噜,呼呼大睡的时候,悄悄地打开天窗,把它跟小蜗牛放在一起。等它懒洋洋醒来时,先伸出细细的触角,再伸出头左顾右盼,好像感到莫名其妙:“咦!明明刚才我在房顶,怎么现在跟这些小家伙在一起了?”
就在这时,大蜗发现个头最小的小小蜗爬到了自己的背上,这下子大蜗火冒三丈,好像很不耐烦,于是狠狠地翻了个身,好像在说:“你这个小东西,我本来就很生气了,你还敢爬到我背上,真是无法无天。”
小小蜗被甩了下来。因为受了惊吓,它像一个胆怯的小姑娘,立刻把头和触角缩进了小小的壳里,再也不出来了。
过了一会儿,大蜗好像知道自己错了,把触角伸到小小蜗的壳里,好像在向小妹妹道歉。小小蜗这才慢慢伸出触角,爬到了大蜗的面前,轻轻地碰了碰大蜗的头,好像在说:“没关系!我会原谅你的。”就这样,大蜗不再嫌弃小小蜗,并且成为了好朋友。
看着这些小家伙亲如一家,我真高兴。
《论语》一书可谓是“圣人之言,行身之则”。如果你认为《论语》已经过时,那就大错特错了。
《论语》第一篇学而,第一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众人耳熟能详的,因为已经列入了中学语文课本。
《论语通译》是这么翻译的,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抱怨,不也是君子吗?”
《论语》一书实在是博大精深,它是我们人生永远的灯塔。孔子其人更是难得的圣贤,他更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在我读的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论语》中《季氏十六》那篇文章。它说人可以分成四种;一种是生下来就懂得的人;一种是经过学习才懂得的人;一种是经过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才懂得的人;最后一种是要经过刻苦努力学习才能懂得却偷懒不肯学习的人。
我认为这个世界上第一种人几乎没有,第二种人也很少,大多数是另外二种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可不要做第四种人,不学习就想成功。也不要高估自己的实力,自以为是第一种人而不去努力学习,变成了第四种人。一辈子都一事无成。
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上下五千年,数不尽的风流人物,说不完的英雄故事。绘制成了一本本经典名著,丰富了后来人的精神海洋。
在我读过的为数不多的国学经典当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论语》。古人皆说:“读半部论语,可以行天下。”这句话放在现在虽然有些夸张,却也足以说明了《论语》的好。
第一次接触《论语》是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抽早读的时间带着我们诵读国学经典。从《弟子规》到《千字文》,从《大学》到《中庸》,然后就到了《论语》。我们从一开始的被“之乎者也”绕晕头,到后来慢慢学着去领悟其中奥义。
还记得第一次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一个个都不知所措,明明是“shuo”,为什么要读“yue”呢?为什么那个时候的“说”和“悦”是一个意思呢?那为什么不直接就写“悦”字呢?我们的'脑子里装着十万个为什么?因为无法理解,诵读的时候只能是呆呆地念、死死地背。
慢慢地,我们逐渐找到了它的韵味,一边跟着读,一边摇头晃脑,就算是被老师点名站起来背诵,也能从容自如的来上一段:“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有一次,我和一个同学在讨论问题时产生了分歧,在讨论的过程中我已经论证了是他错了,可他却还要与我争执,我当时心里就有些瞧不起他,甚至不想跟他玩了。可我突然想到了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想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不过是这一个看法与我不同而已,他还有那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呢,我又怎么能轻视他呢?
越读《论语》我就越发感受到孔子的伟大。《论语》里的每一句、每一条都在教导我们人生的道理。孔子教我们修身养性,教我们为人处世,教我们做人要具有“君子”人格。品德高尚、待人诚信、谦虚好学,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虽然一直到小学毕业,我们的《论语》都还没有读完,但这样一部伟大的论著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读完的。它在我们人生的每一刻都能给我们以不同的指引。正所谓学海无涯,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会把《论语》一直读下去,还要继续读更多的好书,就让我沉浸在中华经典中肆意徜徉吧!
这是一幅看上去简单,又有点夸张的漫画,但是,它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画中描绘的是,在拍卖会上,主持人拿着一个瓶子,这个瓶子李装着一滴水,他对坐在下面的买者说:“这是世界上最后一滴水!”顿时,全场沸腾了,大家都争着要买这滴水,最后,这滴水以高价出售了出去。主持人又用夹子小心翼翼地夹着一片绿油油的树叶,手上拿着一瓶装满空气的瓶子,又说:“这是世界上最后一片树叶和最后一点新鲜空气!”结果可想而知,这片树叶和这些新鲜的空气,也拍出了天价。
看完这则漫画,你可能感到一些可笑,这怎么可能呢?但仔细想想,其实,这是在给人类敲警钟。
现在,人们乱砍滥伐树木,一片又一片的树林从地球上消失,鸟儿也变得无家可归,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空气受到污染。没有了大树的阻挡,沙尘暴就来袭击人类了。我国就在这四年中,就已经发生了53起沙尘暴了。
乱砍滥伐树木的危害还不止这些呢!一次次的洪灾冲毁了村庄,冲毁了树木,在街道上汇成了一条长长的河流,许多人也在洪灾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自然灾害,让人类看到了破坏生态平衡,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如果我们再继续这样乱砍滥伐树木的话,那在过不了多久,我们的地球也会像这幅漫画上一样,闻不到花香,听不到鸟叫,看不见天空,连一滴平时不起眼的水珠到时候也会变得那么珍贵;一片普通的树叶,也会变成稀世珍宝。
这就是破坏大自然的后果,为了不让悲剧重演,让我们多植树环保,节约身边的每一张纸,每一滴水,少用白色塑料袋,少用汽车。让我们的家园绿色多一点,烟雾少一点,共同来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