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到博物馆参观。
来到大厅,我看见指示牌上左边是宜昌出土文物展,右边是宜昌民俗文化展。
我想了想:还是先参观民俗文化吧!走进民俗文化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嫘祖文化展,嫘祖是5000年前西陵部落的首领,她出生在四川省盐亭县金鸡镇青龙山嫘祖穴,据说嫘祖降生时云雾笼罩凤龙腾空。
嫘祖在丝织坪开创了丝绢制衣发祥地,从此开启了西陵部落衣着时代,结束了穿树叶,披兽皮的时代;第二个厅展示的是屈原文化,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人,他一心想富国强民,主张任用贤能,厉行法制,但遭小人迫害,当楚国面临亡国危机时,他悲愤无比投汨罗江而死,因此每年的端午节人们会将粽子等食物抛入江中喂鱼,来纪念屈原。
我又参观了出土文物展,有金老虎、各种铜鼎、各式各样精美的陶器……但我最喜欢的是金老虎。
金老虎是1972年在宜昌当阳出土的,是东西汉时期的佩饰,重量不足七克,但做工相当精巧。
在博物馆三楼还有魅力文化展,由于时间的限制,我没有去,之后我在一楼回顾了一遍民俗文化就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这次八艺节博物馆的展出,让我感受到古文化以及文物的精妙之处,我很高兴能有这次机会一饱眼福,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再去参观。
旅游”二字让我们惊叹山山水水的鬼斧神工,回味名胜古迹中人文景观的无限风情。今天,我再次见证了它的魔力所在!
今天,我和家人们一起去到了一个美丽繁华的县城——沙县。它是应该大名鼎鼎,风靡全国的好地方。我们经历了千山万水总算到了那里。急急忙忙的寻找着我们的.免费导游——姑姑。我们先是来到了她工作的地方。可不久之后,天公不作美。外面下起了大雨,正当我们垂头丧气感到失望时,或许是我们的真诚受到了老天的垂怜。外面的停了,太阳公公扬起了她的嘴角。几个小朋友高兴得活蹦乱跳,喜出望外。
出发咯!川流不息的车辆贯穿了马路,两旁的花草树木,香气扑鼻。整洁的环境为我们增添了无限的好心情。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公园。走进公园,放眼望去各种娱乐设施应接不暇,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看得我们眼花撩乱,到底该玩哪个呢?“空中单车怎么样?听起来还不错。”“好把,就这个了”经过我们一番商议后,决定玩空中单车。坐上单车,早已心急如焚的我们,迫不及待的出发了,因为车子是用人力的,加上有三人,所以累的我们气喘吁吁。而且车上有小妹妹,我们必须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掉了下去。让我们欲罢不能。车上的小妹妹坐在中间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无忧无虑的享受着。哎!这不得不让人羡慕不已啊!苦命的我们如同: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玩完了空中单车,我们又找到了好玩的东西,噔噔噔噔!就是它:摩天环车。看着别人玩得尖叫连连,叫苦连天。自身更是毛骨悚然。起初,我们犹豫了好久。在去与不去中徘徊不定,但后来得知爸爸要和我们一起去玩时,胆量瞬间就有了。坐上车后,不久它缓缓地启动了!上下,上下。一直来回转。开始自我感觉还不错,但是到了后面几圈,就开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了。越到后来悬空的时间就越长了。“啊!救命啊!”我惊慌失措的呐喊着,那种在死亡边缘的感觉油然而生。终于停了!下车后,整个人恍恍惚惚,还沉醉在环车上,直呼不过瘾。
短途旅行也有无限乐趣,我爱旅游。让我们背起行囊,走出家门,投进大自然的怀抱吧!
今天,田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三峡博物馆。冒着蒙蒙细雨,我们满怀激动的心情来到展馆大门口,高高的`玻璃墙上写着繁体字“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回头望去,壮观的人民大礼堂隔着宽广的人民广场与我们遥遥相望,在这雨雾弥漫之中如仙境一般美丽。
漂亮的讲解员姐姐带领我们依次参观了“壮丽的三峡”、“远古巴渝——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重庆城市之路”“抗战岁月”四个主题陈列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重庆城市之路”主题展馆中的“山城漫步”展厅,绕过巴渝人家典型的石门,漫步于山城古老的石板路上,领略到老重庆特色的巴渝风情和商贸街区的市井百态。“人道美”是重庆有名的油蜡铺,油盐柴米酱醋茶,这些东西在油蜡铺里都能买到。“人道美”始建于1936年,今天依然存在于解放碑。 沿街第二家店是裁缝店,“裁缝、裁缝”——自然裁比缝更重要,老板在墙上挂了一把张小泉的大号剪刀,他是想告诉客户他的剪裁功夫非常了得。
由于地理与气候的影响,重庆夏季高温而冬天阴冷潮湿,于是重庆人爱吃辛辣,用以祛风除湿,就有了重庆人重麻辣爱油荤的饮食习惯,重庆火锅也成了重庆饮食文化的代表。讲解员姐姐告诉我们,以前吃火锅在锅里会放格子,是因为以前吃火锅不相识的人会坐在一桌,自己点自己的菜,在自己的格子里烫着吃,吃完以后只需要付自己点的菜钱就行了,也就在现在流行的AA制,真是太有意思了。还有卖合川桃片的店铺,现在都是机器切,很薄的一片,当年的都是手工切割的,那可是需要相当的手艺。我们还参观了棉花店、古玩店、打铁铺、剃头铺、铜元局、茶馆等展区,各种店铺琳琅满目,让我们对旧重庆城区的概貌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三峡博物馆真是个既好玩又能学知识的好地方。今天的收获很大,我们不仅了解了重庆三峡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民族生活习俗,还仿佛带我回到了过去,看到了多年前的家乡生活场景。我也要学习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走多看,增长见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