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无处不在,今天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让我深有感触。
家住湖北土家族的11岁男孩王帅康,他爸爸患严重的心脏病,两次手术无力回天,最终撒手人寰。在沉重打击下,王帅康的奶奶患上严重的心肺综合症,因为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妈妈改嫁他乡,为了挣钱养家,年近七旬的爷爷跟随同村的年轻人一起到几十里外的工厂打工,而小帅康留在家里,承担起照顾奶奶的重任。王帅康眼睛高度近视,每次放学路上总是弯腰捡路边的瓶子,家里的瓶子都用麻袋装着卖钱。每天奶奶吃药帅康都会提醒,也总是抢着做家务,不让爷爷奶奶伤心。
看了这个节目,我十分感动。我们有多少人可以像他一样孝顺父母呢?我们是温室里的花朵,享受着父母对我们的爱无忧无虑,但我们有时还让父母烦恼,还抱怨父母。而这些少年像是在苦难中存活的野花,但他们依然像父母倾注着自己的爱,他们从不抱怨父母,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家人,孝顺着父母。我们应该以最美孝心少年们为榜样,孝顺父母,感恩父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孝”为先,“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就连动物都知道,孝敬父母,何况是人呢?
16岁的女孩黄凤,在自己12岁时花光家里仅存的二十七元钱,为自己高度滩痪的父亲制作了一个可以随时推动的床,带上自己的父亲,离开了老家踏上了赴上海之路。几十千米的路程,他和他的父亲走走停停,遇到好心的司机载她们一段路,若没有,自己就推着父亲上路,天黑了,躲在附近的山洞或有好心的家人收留他们一晚,第二天,又继续上路,就这样不知经过多少天,终于到达了上海这个不管什么都走在中国前列的大城市,上海虽然到了,可困难的事又出现了,小黄凤推着父亲进到了上海大大小小的医院几十家,可最终的结果是:“你父亲太严重了,我们也无能为力”,可她并没有放弃,她始终坚信父亲总有一天会好的。
东西失去了,可以再买;精神丢了,可以再找回来;可是一旦父爱与母爱失去了,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世上固然可以当你父母的很多,可是能给予你生命与爱的人却只有一个啊。回望过去的岁月,你不知道因为父母唠叨而和他们吵过多少次架;你不知道因为怨恨父母不满足你的要求而多次不理他们;你不知道自己多次出手伤过他们,却还愤然离开出走……
你部回首看过,当你和他们吵架时,他们总是保持沉默;当你不理他们时,他们曾多次的抹过眼泪;当你离家出走时,他们为了寻你,额角的皱纹都多了,头发上又多冒出了几缕银发……朋友们,若你还处在父母的冷战中,主动的去说声“对不起”吧,这不费你多大的力气,只是一点口水的问题,可是,你并不知道,当你这样做时,他们多日悲伤的脸上布满了笑容,学会多做一些这样的事吧,这会让他们的心灵给予莫大的安慰。你或许会认为回报是以后的事,或回报他们就是要干一番大事,你错了,早上向他们微笑地问句好,或说一声“我去上学”,这就是回报他们的方式,做错事了,主动承认错误,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用自己的好成绩去回报他们。
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可以去学会感恩,记住父母的生日,到来时,说上一句“生日快乐”这也是感恩,它不需要体现在多么伟大的事中,用心去做一件事,就是对他们的回报。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学会感恩应该也不算太难时,让我们用心去感谢他们吧!
我十多年前读本书的时候,因为是顺着谭伯牛第二本书《天下残局》读过来,所以后半部分的八卦反而是我更感兴趣的。现在看看,也许这恰恰反映出网络文字到实体书的一个显著特征——趣味性。从专业性的角度来说,《战天京》是谭伯牛的第一本作品,功力还是弱了些。
这本书里引用了很多第一手的所谓的史料,出自当事人的信件和来往公文。需要注意的是,他所引用的史料不是从故纸堆里自己扒出来的,而是别人整理好单独发行出版的。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刚好同时读止庵的《神拳考》。止庵也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写这么一本书关于义和团的泛历史类作品,他的研究方法跟谭伯牛有些共通,也是利用些现成的整理合并后的义和团史料,也引用了很多原文。使用别人编辑好的史料合集有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很方便,主题很明确。但缺点也同样明显,那就是材料往往很片面很孤立。作为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太平天国有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内战,在当时的很多事情都与此关联,并且,从微观的角度或者“地方史”的角度影响和折射太平天国事件。但这其中的史料,因为并非直接相关,是不太可能被收录进任何史料合集的。
这个问题说到底关乎历史学研究的视角。历史研究有广度和深度。从广度来说,关于太平天国,或者说太平天国失败的很多背景,都需要考察。谭伯牛应该是已经意识到想谈“攻占天京”,必须从湘军的崛起开始,但因为他关注的重点在于湘军,所以相对而言忽视了太平天国的发展这一重要背景。其它相关的重要历史背景,比如祺祥政变也需要单独考察。从深度而言,作为一部十几年前的普及型历史作品,也没必要在历史研究的深度上苛求太多。但每个读者在阅读历史类书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研究的视角这个问题。
在做此次分享之前,我专门检索了《战天京》的读书笔记。非常有意思,十年前,关于《战天京》的读书笔记非常少,而在“罗辑思维”把这本书炒火之后,读书笔记就很多了。多数跟罗的口径一致,都在说这本书好,有些不懂的人,竟然说这本书可比《万历十五年》。我检索到的,只有一个人说,买这本书上了当。那个人是真正地正儿八经读过历史著作的,他以为《战天京》是一部严肃的著作,但读了之后吐槽说,注释怎么如此粗糙,表述怎么这么随意。关于这两点,我相信任何一个读者在阅读本书的时候应该都能体会到。
考虑到在这读《战天京》的朋友们,有部分也同时在另一个群里一起读《大门口的陌生人》。翻一下两本书的注释部分,就可以发现魏斐德的作品,所引用的史料不仅仅是第一手资料,而且很多资料的来源渠道复杂,为的就是可以相互印证。其中的巨大差异,在对比《战天京》和《神拳考》的引用后,显而易见。
当然,以蜚声中外的汉学家的作品来对比《战天京》并指出其不足,这本身就存在严重的不公平。谭伯牛是一位历史爱好者(业余研究者),《战天京》是他写的第一本书,这两个先天不足说到底也就决定了这本书不能作为严肃的历史作品来读,更不能以此为标准苛求之。另外,从成书的起源来看,这本普及性的作品来自给朋友们讲的故事,很多史料相信也是他在落到文字的时候,想尽可能地让文章严肃起来,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努力。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不但更好地帮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身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学生不断增长的语言学习要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了提高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开发与应用微课,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让微课成为他们的好助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