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题记
在这繁华喧嚣的环境中,充斥着一种叫文化的东西。觉得迄今为止,文化生活犹如洪水猛兽般泛滥,其中不乏有庸俗之风,亦可谓文化生活之糟粕者。我们生活在这个以“酷”为时尚趣味的年代里,言情,武侠小说人气指数,蓦地,狂飙,这也是情理之中的`,悲欢离合怅惘缠绵被融溶在其中,它们让不计其数的少男少女“飞“至“理想”的极限,不能自制,最终跌至谷底。人性的弱点,往往是低俗文化的切入点。
当今文化需重新审视,用更为严格的眼光去辨析它们,屏弃那苟存中芜杂。我们有着一脉相通的文化底蕴,却不断为现代那庸俗文化所覆盖,该类文化之所以肆无忌惮地传播,原因在于有某些可怜的人类不厌其烦地充当着其中的牺牲者,竟然还乐在其中,呼吁现在的年轻人,千万不要做“垮掉的一代”。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我们要正确地辨别当今文化,不要盲目地随波逐流。人要有艺术地,有品位地生活,时间照样流逝,世界照样运转,一切都将不再重来。
文章开头以题记入手,点明了当今文化以丢魂的文章主题,形式新颖。小作者对文化需要审视进行了论述,列举了言情小说等无营养小说人气之高的现象,表达了“要正确地辨别当今文化,不要盲目地随波逐流”的愿望。
当我再次听到你的消息时,竟然是你的死讯。原来早在两年前的一个照面,就已经注定是最后一次。而那时你鲜活美丽,嫩白的皮肤里尽是绽放着青春的美好,我至少还能透过你深邃明亮的瞳孔看到未来,丝毫没有生命将要陨落的讯息。
早在八年前,我已不记得是因为什么我们如此要好,但就是因为这样,第一次专门去买了属于我们三人的专属发夹,你,我,媛媛,虽然你同媛媛是同桌,但总是我俩最为要好,媛媛属于那种上课认真专注在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而我们总是一副看起来认真的样子,骨子里却透漏着浓浓的“痞子”个性。例如在那个不允许谈恋爱的年代里,你喜欢一个男生,我替你写过情书;在宿舍不允许两人同铺的日子里,我们偷偷睡在一起,躲进被窝讲话到深夜;在那个不允许女生打扮的初中,我们总是偷偷的买着化妆品,在寝室偷偷臭美着,如果那时我们有手机,那现在一定会留下我们许多许多自恋拍下的照片;我们还在晚自习偷偷溜出学校,你意外跌倒,然后狼狈的又回到教室…这些种种影像,如同幻灯片在我脑海里轮番袭来,此时离你逝世已经几月,但我始终无法相信,你就这样消失,消失在人海里。
你总是一头自然的直发,而我总是一头自然的被同学唤作“方便面”的卷发,有一次一起匆匆洗完头发赶去教室,一位学姐问我们是否去做过头发,还被她赞说我们长得很像,我们相视一笑,她说她是自然直,我说我是自然卷,然后我俩像恋人一样幸福的牵着手去教室,慢慢的消失在那条青涩的石板路上。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天,蓝天白云裸露出最美好的肤色,空气淡淡的,淡橙色老旧砖泥包围着操场的那几堵墙外油菜花开得格外的美,我们透过旧泥砖的缝隙向外张望着,那一片嫣黄翠绿的花如同我们,你用异常平常的声音认真的对我说,向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如果有一天我们喜欢上了同一个人,我一定会让给你的。我说,如果我们俩真的喜欢同一个人的话,我也会让给你,又或者我们都不要好不好。当然,我同时又用那种意味深长讲道理的个人特质告诉她,将来的事情也说不定吧,电视剧不都有那种好朋友(那是还没有闺蜜这个词)同时喜欢一个男生,然后关系破裂最后绝交的狗血情节么。你俨然一笑,或许就当做玩笑,至少那个时候,我们彼此真的认为我们不会喜欢上同一个男生,又或者真是那样,我们都可以放弃,也许在彼此心中都想做主动放弃而成全对方的哪一个。
果不其然,我们真的同时喜欢上了一个人,你告诉了我,但我未曾告诉你,因为对我来说,对于那个男生的喜欢不足以动摇我俩的\'关系,所以我选择了沉默。初二的寒假校运会,你告诉我你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告诉那个男生,但你不好意思当面说,然后我俩纠结半天最后就用了那时最前卫的写情书的告白方式。但你心思焦虑又怕他认出你的字迹,无从下笔,所以我成了你的替笔,我用那支黑色签字笔写下了史上第一封情书,内容清丽矜持,透露你对他淡淡的喜欢,但我签下你的名字时,我们都笑了,不知道是因为别扭还是什么,总之我们都笑了。
我已经不记得你用怎样的方式递给他的,但结论是他未做出任何语言和行动上的回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用沉默替代拒绝。但你没有因此同其它暗恋失败的女生一样萎靡不振,反而做出一副拒绝就拒绝吧,无所谓的样子。同那个男生也并没有因此而尴尬,反而显得大方而主动。或许仅仅是喜欢,没有其他,所以很快就忘却了。你总是一副开朗活泼的样子,不似我天性冷漠凉薄。
我们曾经有一首我们共同编就的歌曲,说是歌曲,其实不过是几句而已,我们还响当当的为它取了一个我忘记了的名字,总之歌词大意关乎我们的友谊。我记得它是在上课时我俩偷偷写下的,然后你用那副天生的让我嫉妒羡慕恨的好嗓音唱了出来,并且在之后的几个月里,它成了我们不时哼唱的流行曲。
也许初中是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年岁,而那时我们都不曾懂得珍惜。那会儿我不多爱说话,很多时候显得羞涩冷漠让人难以靠近。我多次告诉你,好想快点结束这样的生活,快快长大,我憧憬向往过未来的日子,我会忘记初中不愉快的人和事,我想要逃离躲避那些人事,在一个新的地方从新开始。我会蜕变得更好,我不是他们眼中那个羞涩自卑不爱言语不善交际的小女生。而如今,我经历了高中大学并且开始步入社会,我的本质从未改变,因为高中时也想要逃离,大学时也想要逃离,而如今我进入社会才发现,我从未逃离开来,我一直在经历种种的不愉快的人事,但我学会了接受和改变,因为我知道,我逃离了这里,我所向往的那个地方并不比我现在好。重要的是,我发现接受和改变它并不难,虽然使我短暂的痛苦,但它让我内心变得更加强大。
好像我们90后初中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环游世界,吃遍各地的美食,看遍各地的美景。那时天性纯净美好,从未想过我们的共同梦想需要付出和舍弃多少代价才能换来,至少很明确的一点,现在能过上环游世界的90后真是寥寥可数。它成了我们心底的梦想,也许将来我们有足够的资金和时间,大半个中国我们还是会实现的吧。
我告诉你最想去日本,你却用那无限的爱国精神主义的语气告诉我,去什么日本,人家当年***了我们那么多中国人,你的爱国精神去哪里了。我撇撇嘴,不就去个日本吗?然后又用那种向往的眼神告诉她,就想去日本看看,逛逛名店,吃吃美食,然后去赏个樱花什么的,多么美好啊。你说你最想去韩国,看帅哥美女,吃美食淘名衣,一副花痴模样,真心的是韩剧第一代脑残粉。
当我得知你因白血病去世的时候,没有显得冲动和惊讶,反而是异常的平静,好像你还会再出现在我面前,后来,我脑袋一片空白的在手机上写下“生有来世,才得今安”,或许我接受了你逝去的消息。
我记得,我们曾在学校操场那块空地边上,埋下了我们用碎纸写下的只言片语,还说多年以后再翻开它,可惜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再次回到母校,那片碎泥土空地已随着经久的操场而翻新,铺上了现代化的塑料胶,那片土地和那些只言片语也都永远的埋在了塑料胶下,我们的回忆,也永远的被埋葬了,可那片天空依旧碧蓝,如同多年前的。
很久以前的一个夜晚,我想起曾经我们稚嫩而又笃定的约定,曾经怎会想到现在会那么遥远,而现在回忆曾经真的遥远了,就像你之于我,你存在于我无法逾越的天堂,我存在于你无法轮回的人间。亲爱的,愿你安好。你的离开我没有眼泪和伤痛,只有我们曾经的记忆和你永远停留于我内心深处的真实。我还记得,那些我们曾经在一起的青春碎片,清晰的消失在那片水泥地里…
说起2007年,文化不多,文化事件却倒不少,不管你是走马观花回眸一瞥,还是“侧目而视”仔细打捞,映入眼帘的大抵是“一地鸡毛”而已。漫长360多天沉淀下来的文化积累,如果用“没文化”来形容,那大概是最合适不过的,而就拿这些“不能称化”的“文化”来说,它们既不像“鸟巢”那样有个“骨架”,也不像“水立方”那般有张皮肤。
盘点2007年的“文化”,虽说寥然甚亏令人寒碜,但说头儿多少有一点:“快乐男生”一成功举办电视台就笑了,作协副主席陈忠实书会受骗就哭了;博客点击突至网络第三当年明月就笑了,众歌星的演唱会票价都超过2000元许多追星族就哭了;于丹一走上“百家讲坛”就笑了,“超女”们一看到“超级男生”举办就哭了;“嫦娥一号”成功飞入太空中国人民就笑了,韩寒看到了郭敬明被破格批准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就哭了……笑了哭,哭了笑,或真实,或虚拟,2007年中国的文化“历程”就这样了。
不过也的确,现在的我们,真的就是“没文化”;如今的中国,也就是“缺文化”。看看电视上被众人所津津乐道,且每个参赛选手个个都自称是“江湖中人”的“武林大会”,你就会明白:三分的舞蹈“干货”,原来是可是被稀释成一档30多分钟的名牌节目来做的。不愧是武术“原产国”的做法。再看看《红楼梦》再拍的准备“花絮”,其间的“龙套”走得百姓果真是“眼花缭乱”没有一点“头绪”,光一个林黛玉的扮演者都能“如火如荼”上这么长时间,在众人都把它作为一个成名机会的情况下,有关单位还像搞“学问”似的举办了一个“选秀大赛”。这作为四大名着之一的《红楼梦》也着实是名副其实的够“红”的,不仅带动了其间的演员“红”了起来,而且还带动了其相关的投资商家的钞票“红”了起来,真的是落实了“共同富裕”的伟大宏旨。如果曹雪芹先生九泉有知,不知道会不会“红”得给“乐”活过来?另外,同为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传》,那也是“巾帼不让须眉”!准备重拍的剧本连一个字都还没有“加点”,宣传的“新闻”却都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了。可是“言立”半年后,却还没见到这些爱“临时抱佛脚”的炒作者们有所“立足”。如此接二连三的“蛊惑”民心,“欺诈”百姓,不知道这些被金钱遮蔽了双眸的“鼓腰包”们到底想干些什么?中国有句俗语叫:“流言止于智者。”但屡次被“诈”之后为什么类似的“流言”还没有停止呢?可见那些自称是“文化人”的“文化人”并不是所谓的“智者”。
再看看如今被人高度追捧的“百家讲坛”,那可是独领着中国国学教育“文化”,“名家云集”的名台,别看是一座和老师上课教学并没有什么区别的三尺讲台,可那上面站的都是所谓的“名家”。“名家”们只要能站在上面“啼笑皆非”般的把孔子说成丧家狗,把庄子说成处处求人等米下锅的“乞丐”,然后再加上自己满腹经纶般的长篇大论,给台下的观众讲上几个已经“生米煮成熟饭”的`故事,然后就大功告成,名利双收。如此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风水宝台”,可想而知台下那些其它的名家对这座“台子”觊觎的颈项伸得有多么不可高攀。然而就是这种有悖于人类正常思维导向的“导举”,“名家”给“吹口气”还能在百姓中间“刮阵旋风”,这可见我们骄傲无知的现代白领人对中国家传统文化熟知的“白领”化。也可见在文化可陈的今天,“娱乐圈”都已经被我们拿来充当“文化圈”了。而单就从“文化人”的角度看,著名学者钱理群都豪不客气地说“我们这一代最没文化”,可想而知我们“君子固穷”的程度。其实,他说的“这一代”,也多包括了比他年轻的一代又一代。
美术家韩美林说过:“没有文化的文化是可怕的。”而文化和经济又是相辅相成,彼此融合的,所以说我们现代的经济也是“没文化”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许嘉璐不是说过吗:“没有文化的经济再发达也是建在沙滩上的高楼大厦。”这句话形容现在的中国经济那可是“天衣无缝”。现在中国的楼房耸立得是够高的,可那是终究只是建立在“沙滩”之上的高楼大厦。一句真话的力量,抵得上整个世界。
透过“真话”和2007年的文化“足印”可以“以管窥豹”,看出在人心浮躁的现代社会,所有人都已被名利蒙上了“海市蜃楼”般的面纱,生活在世俗的假像和权力的保姆的怀抱之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文化体制存在着种种死穴,我们的文化基因也存在着种种缺陷,但是对于那些爱管文化的“文化官”却春风得意的满以为“文化风景这边独好”的状况,我想起了马季先生的一句相声来形容当今中国的“文化”和“文化人”:吹牛的人,上嘴唇着天,下中嘴唇接地。
事实上,在这个一见噱头、一听炒作,“fans”团们可就会喜滋滋乐呵呵屁颠颠地掏出上百元钱去影院观赏“大片”的年代,谁还可以被称为真正“有文化”的“资深”者呢?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