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换位思考,当他人迷醉与自身的功就、喜怒中时,你是否也迷醉其中?如果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淡漠这一切,那又何必迷醉于自身?莫让思想桎梏了自己的心境,莫以忧伤的眼光看待世间。
消极,往往是失败者的根源,而失败者往往又是多数人。受家人的影响,从前我的'人生观绝对且极端,我认为这世上只有好与坏、黑与白的区别,经过时间的沉淀与洗涤,我渐渐感觉到:这世上有好多说不明白的道理,人世有黑也有白,而更多的是处在中间的灰色地带。于是我开始柔和,开始以阳光的心态面对人世。我也希望世人都会以积极的心境笑对一切。
然而丑恶不回断层,现如今社会风气已被人评头论足到毫无积极意义的一面,身边的人们大力抨击社会、抨击制,抨击他们道听途说的一些消极现象。他们想改变社会、想改造世界,很少有人想到改变自己。我所知道的——真正的快乐是在看清社会后依旧热爱社会。
依稀记得多年前在地方刊物上登载的一幅漫画,我来描述给你看。那里是一间不太大的草房子,旁边参天的大树被昨夜的暴风雨折断,而树梢不偏不倚得倒在了草屋顶上,压坏了房顶的青苔碧瓦,莫想主人却在断了的那截树干上荡起了秋千,心满意足地悠荡着。
你一定会敬佩那人的乐观,我也是从那时起开始想要乐观地度过生活。或许那人就在想:反正都如此,事情也无力挽回,不如化悲伤为快乐,享受上天赐予我的条件,而他也就别出心裁地挂了个秋千。我想说,世上若真有这人,尽管高官厚禄与他无缘,那也必定是因为快乐占满了他的心灵。这就是我所倡导的积极思想。
积极,一件说来容易做来难的事,尽管我竭尽我所能来倡导人人积极,人人阳光,我也毕竟不够成熟、也时常不能够做到豁达、开朗,但无妨,今后我必定好好修炼自己,不让消极思想桎梏我的心境——“就是打破了头,也要保持我灵魂的洁净。”
还是那句话:“莫以思想桎梏你的心境,也莫以消极取缔你乐观的天性。”
听了毛老师讲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和良好习惯》的网课,我受益匪浅。
有位教育名家曾经说过:“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一个纯真无邪的世界。”也就是说,父母只有放下成人的架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做老师的更应该放下架子去倾听孩子的心声。
第一,我们要做一名倾听者。孩子一犯错我们会利用惯有的思维去判断孩子,然后一顿斥责,最后总会补上几句“听懂了吗?知道自己错了吗?改了就是好孩子?”自以为做好了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做错了,我们应该先去倾听孩子,通过倾听了解孩子是不是真的错了。要是真的错了,就应该通过孩子的诉说来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出错?因为有些时候孩子出错并非本意,所以我们不应一味地斥责,而是要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而引导孩子认识到错误并改正。
第二,我们要尊重孩子。孩子的隐私权是天生的,“没有隐私的孩子是长不大的”,这句话很有道理。孩子虽然是父母创造出来的,但孩子仍然是不同于父母的独立的个体。因此,父母要想走进孩子的小世界,首先要充分尊重孩子,给孩子一片自由的空间。在学校,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要充分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实际上就是爱护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爱护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真诚地热爱学生。事实上,凡是优秀教师,无一例外都是关爱学生的典范。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当教师真正从内心关爱学生时,才能使师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让学生更喜欢教师,更乐于接近教师,喜欢和你谈心,爱听你讲课,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在不知不觉中,教师 的言行就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第三,积极参与孩子的活动。作为班主任,班级是我们的家,班主任作为“家长”绝对不能置身事外。如果班主任能和学生们共同参与活动,对孩子们来讲是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同时,也助于我们更好地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孩子们会从心底里热爱和尊敬我们。
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情况,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关爱孩子、尊重孩子,遇到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孩子们把事情干好了,既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也能提升其自我价值感,还能养成认真干事情的好习惯,真是一举多得啊!
听了毛老师讲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和良好习惯》的网课,我受益匪浅。
有位教育名家曾经说过:“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一个纯真无邪的世界。”也就是说,父母只有放下成人的架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做老师的更应该放下架子去倾听孩子的心声。
第一,我们要做一名倾听者。孩子一犯错我们会利用惯有的思维去判断孩子,然后一顿斥责,最后总会补上几句“听懂了吗?知道自己错了吗?改了就是好孩子?”自以为做好了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做错了,我们应该先去倾听孩子,通过倾听了解孩子是不是真的错了。要是真的错了,就应该通过孩子的诉说来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出错?因为有些时候孩子出错并非本意,所以我们不应一味地斥责,而是要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而引导孩子认识到错误并改正。
第二,我们要尊重孩子。孩子的隐私权是天生的,“没有隐私的孩子是长不大的”,这句话很有道理。孩子虽然是父母创造出来的,但孩子仍然是不同于父母的独立的个体。因此,父母要想走进孩子的小世界,首先要充分尊重孩子,给孩子一片自由的空间。在学校,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要充分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实际上就是爱护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爱护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真诚地热爱学生。事实上,凡是优秀教师,无一例外都是关爱学生的'典范。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当教师真正从内心关爱学生时,才能使师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让学生更喜欢教师,更乐于接近教师,喜欢和你谈心,爱听你讲课,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在不知不觉中,教师的言行就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第三,积极参与孩子的活动。作为班主任,班级是我们的家,班主任作为“家长”绝对不能置身事外。如果班主任能和学生们共同参与活动,对孩子们来讲是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同时,也助于我们更好地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孩子们会从心底里热爱和尊敬我们。
比如:卫生区打扫、大课间跑操、特色课程学习、办黑板报等,我经常参与其中。每次大扫除孩子们打扫得都不干净,玻璃擦了不如不擦来的干净,看到这种情况我便把孩子们训斥一顿,嫌他们不好好干,可是等到下一次还是干不好。于是我决定和孩子们一起干,在***过程中我发现不是孩子不认真干,而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去干,于是我手把手地教给他们干,不一会儿孩子们就学会了,争先恐后地干了起来,还比比谁擦的干净、漂亮,有的学生还说要跟老师比赛。在一起劳动中一下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室的窗户亮如明镜,地面拖得干干净净,我们班的卫生受到校长的表扬,我和孩子们的感情也更加深厚了。
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情况,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关爱孩子、尊重孩子,遇到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孩子们把事情干好了,既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也能提升其自我价值感,还能养成认真干事情的好习惯,真是一举多得啊!
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成,希望孩子有好的品德。于是,我们总是想把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希望他们能够服从我们的安排;希望他们……但是他们好像并不喜欢这样。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喜好,他们不买我们的帐,我们的口干舌燥和辛勤付出,换来的却是孩子们不理解的叛逆……我想,这是我们大多数家长的苦恼所在。
听了毛樾漫老师的讲座,好像答案自在其中,感受颇多。课程中,毛樾漫老师告诉我们需要对孩子肯定的赞许和鼓励,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教会孩子对与错。静心想来,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师长的信任、理解。现在的孩子个性很强,很多时候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独立看法。我们一味地唠叨,一味地指责,非但不能教育孩子,还会增加他们对我们的厌恶。换种方式不是更好吗?他们思维灵敏,思想活跃,上进心强,自尊心强,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加以正确引导,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融洽,就能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我们,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也同样重要。全面地认识孩子,走近孩子,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是一种无私的爱,有时候,面对孩子的失误,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我们不必耿耿于怀。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太过精细,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一看到孩子有了什么问题,就"噌"地跳出来,或苦口婆心,或声色俱厉。其实,做一个轻松的家长并不难,不妨适当"装傻",给孩子一个自我修复的广阔空间。
在这个物欲横流、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孩子视野开阔的社会里,再用祖辈们的教育方式去对待当今的孩子,的确不再奏效。当老师也好,做家长也罢,我们不去学习,不去成长,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进步呢?教育是每个家庭的日出,是一门很有学问的艺术,因此,我们必须探索有效的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引导孩子们攀登人生高峰的引路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