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高考作文800字左右

劳动的高考作文800字左右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3-03-22 23:24:38
劳动的高考作文800字左右

劳动的高考作文800字左右【一】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劳动驱散了清贫的阴霾,让生活变得富足,劳动拓展了生命的宽度,让生活丰富多彩;劳动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让人生更有价值。

有一次经历我还记忆犹新。大约是在初春之时,空气中夹杂着甜蜜的花香,头顶的天空湛蓝而深远,十分空灵。我和家人同去乡下买蜂蜜,却无意间进行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参观。

养蜂人所处的地方比较偏僻,门口摆着一排排的蜂箱。蜂群嗡嗡地躁动着,响作一团。看见我们的到来,老人那几近干涸的红而黑的脸上闪过了一晃明意。他领着我们参观了蜂箱,告诉了我们一些事情,言语中流露出了一丝自豪之情。他说:“我这不是人老了不中用了吗,然后无意间听到了我那上大学的儿子说蜜蜂作用可大了。它帮助传粉,如果没有它们,我们人类活不过四年嘞。所以这才想养个蜂,赚点小钱,补贴家用,充实一下自己生活,也为社会做点小小的贡献。”

我吃了一惊,第一次听到小小的蜜蜂也有这般用处!居然和人类息息相关!听了这番话,我的心中凸起了一座高楼般的敬意。即使是这样一位普通养蜂的老人,也在无时无刻用自己的劳动回馈着社会和自然。正是无数像这样的劳动者兢兢业业,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我们转了一圈,老人这才想起自己还没做完蜂箱,便用那宽大长满老茧的手摸着脑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转身就回屋了。紧接着一个热情的女人走了过来,虽然带着帽子,穿着纱衣,但还是可以感受到她的喜悦。这是老人的老伴,她带着我们看蜂蜜。长期和蜜蜂打交道,又顶着时而恶劣的天气,使得她的手红肿而粗糙,脸颊也被闷得发烫。刹那间,又瞥见老人额头上细细的汗珠,一种复杂酸楚的情感涌上心头。这一对夫妻是那样的平凡朴实,但他们那种吃苦耐劳,用双手创造价值,用劳动奉献社会的精神,却让深深地敬佩。

没有想到,无意间邂逅的一对养蜂夫妇,给我上了一节意义非凡的人生大课。是他们让我意识到,不管是什么人,不管多么平凡,不管从事多么简单的劳动,都是极有价值的。只需要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就可以拥有繁星般灿烂的前景!

劳动的高考作文800字左右【二】

姐姐问我劳动和努力哪个重要?“努力呗,不努力劳动有什么意义?”姐姐的脸色立马变了。她意味深长得说:“嗯,你能做到不努力劳动吗?”

我信心满满:“能!”

我坐在写字台上,咬着笔头,望着漆黑夜晚上,仅能看见的几颗星星,沉思起来。什么才能不劳动就努力呢?有了!我猛一拍桌子。

写作业,写作业不会吧?只有脑子努力了,哪来的劳动?姐姐这下没辙了吧!

我便从杂乱的书包中拽出一本折了角的练习册,边对着姐姐坏笑。“嘿嘿嘿”我不禁发出了生。

我垂着脑袋,皱着眉头,脸贴在本子上,对着眼睛看本子,上面的字就像蠕动的虫子一样,让我心烦意乱,写不出半个字。瘫坐在椅子上的我想,罢了,为了努力就加把劲吧!我认真的把题审了一遍又一遍,分析了题意,搞清了等量关系,但那还不知道设谁,我抓抓脑袋。

姐姐得意洋洋的看着我,说:“呦,刚刚是谁很自信的说能呢?”我不好意思的吐吐舌头。

“这样做的'。”说着,姐姐就拿起了我的笔,在本子上圈圈画画,说了好一阵子,我才搞清楚意思。

“劳动不止拘泥于手和脚,也不是单方面是表面上的。”姐姐突然说。

“什么意思?”

“劳动是在帮助别人的前提上完成的,你看,大脑在运动,它是在运转,在帮助你顺利地写完题。帮助别人也进了自己一份力,这才是劳动,每一件事都不缺乏别人的劳动。”

现在的我为了考试在灯光下复习,这是我为梦想拼搏的精神在努力。

劳动的高考作文800字左右【三】

人的一生是用双手来创造的,只有勤奋地劳动着,才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我的太奶奶就是一个特爱劳动的人。

记得有一次,我和妹妹一起去乡下看望太奶奶,却不见太奶奶的身影,叫了半天,也不见她的人。于是,我们就走进太奶奶家边的那片竹林,看一看她是不是在那边挖笋。我们刚走进竹林,果然看见太奶奶正弯着腰,双手紧握着锄头正挖笋呢!豆大的汗珠早已布满了她的额头。过了一会儿,一颗粗粗壮壮的笋便被她从地里挖出来。我们看见了,高兴地叫了起来,因为这笋太大了,足足可以装下两大碗呢!太奶奶听到了我们叫喊声,突然抬头来,惊讶地看着我们,说:“我们是什么时候来的呀?我怎么会没发觉呢?”我们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中午吃完饭,客人们便打起牌来,可太奶奶又不知去哪了。我想,反正太奶奶等一会儿会回来的,我也不用管很多,于是就和妹妹一起去打水漂了。我们拿着瓦片,来到河边,却发现太奶奶蹲在河埠头,头戴草帽,在烈日下洗衣服。看着她聚精会神的样子,我们不忍心去打扰她,于是便悄悄退了回去。

太奶奶不但是个热爱劳动的人,而且做起事来还那么专心致志,我们要向她学习!

劳动的高考作文800字左右【四】

我们经常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却经常无心去探究那些问题的根源。谁提出的对这个现象的疑问?谁,凭借什么方式,得出这个结论?这一定是真的吗?纵使现行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在教学活动中也往往流于形式……

“钱学森之问”至今还回荡在教育者的耳边,我们的学生是怎么了,怎么一个个都不去质疑书本。老师说的话,从来都是奉为圭臬。冯骥才先生有次在美国某高等学府听课,那是堂哲学课,老师先提出的书本上的观点,最后却被学生驳倒。冯骥才大惑不解,他问老师:“您不觉得丢脸么?”老师却说:“我认为学生给我上了堂课,我承认他们说的是对的,我准备致函给书的作者与他讨论。”流于形式的探究,往往是重复一遍书上的实验,最后才得出符合书本上的结论。学生们非常少去问:“明明我的实验无法印证书上的结论啊,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往往沉默地接受现成的结论。

如果探究成为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那么学生必定经过了似科学家那样摸索着前进,经历着从无到有的过程,最终得到真理。这个时候,真理是什么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了解了“怎么得来的”这个过程,学会了质疑、猜想等。然而现今尴尬的是,“探究”往往演变成“验证”,学生们知道,如果实验得出的结果与书本吻合,那么实验就是成功的,如果不符,那么实验就失败了。这样索然无味、没有新鲜刺激感的探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别说成为辅助他们的工具。

我们倡导探究,是因为它们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未来可能有所建树。但限制我们的过多:器材的缺乏、应试教育的压力……在《开讲啦》青年公开课上,一位中学老师对北京第十一中学的校长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他举了个例子:在国外,一个对数的概念老师讲了一节课,从它的诞生的来源,使用的历史意义,推动了什么领域的发展……而在国内,一堂课要研究对数的概念、运算、应用、引申……这同样是许多教育工作的困惑,条件不允许,探究也就无意义。

让学生多问“怎么得来的”,老师想法帮助解决“怎么得来的”,探究才能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成为学习的助力。

劳动的高考作文800字左右【五】

时间,能带走一切,从来没有什么能够永垂不朽。

古往今来,多少楼台烟雨中,而今剩下几座?昔日的古罗马,是何等的强大与辉煌?而今只是历史上一朵比较大的浪花。再看看身边的人还跟往昔一样吗?不朽,看上去不过是个笑话。楼台在时间中湮灭,什么都没留下。古罗马也抵不过时间的侵蚀,辉煌过后,只剩下一片荒凉。而我们身边的人终有一天都会离我们而去,那时我们便要承受孤独。

我从来没有想过不朽,由于我深知那是不可能的。作为亿万平凡人中的一员,不朽对我们来说太过遥不可及。终有一天,青春的热血将会冷却,曾经的理想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就像这向东流逝的水一样,不可抗拒,无法逃离。

西方的庞贝古城,中国的楼兰古国,哪一个不曾在历史上叱咤风云过?秦国的始皇帝,汉代的汉武帝,哪一个没有追求过长生术?他们想要不朽,可现实是残酷的,他们都不能挣脱自然的法则,最终只成为一抔黄土。

想要不朽的人,请醒醒吧。岁月不饶人,更不必说其他东西了。可是正是由于我们不能不朽,因此我们才更要珍惜当下,过好属于自己的每一分钟。

活在当下,不去考虑自己能否不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这才是生活的真谛。一个只想自己不朽的人,是不会享受生活的,也不会真正不朽的。

抗日战争时期,多少人的青春的葬送在那段黑暗的岁月里。那时的他们风华正茂,正值青春年华。望着满目苍凉的大地,毅然决定参军,去抵抗疯狂的日军。青春的热血挥洒在生他、养他、哺育他的祖国大地上,曾经的少年不是倒在了抗日前线,就是已成为一名成熟的军人了。青春已经离他们远去,而他们则被冠上了人们英雄的头衔。青春虽然远去,但他们还有一腔热血,不朽的信念支撑着他们,陪他们度过黑暗,迎接光明。

到如今,英雄们早已离去,可他们的精神和信念却是不朽的。由于他们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春少年,教会他们青春很短暂,唯有做出于自己、于国家、于社会有意义的事,正能量才会被传递下去,一个民族才会不朽。

青春就像东逝水,水最终不会回头,会一往无前地走下去。青春也是如此,但你别忘了,流水经过的地方,树木丛生,绿草如茵,而树木和绿草会在这片有水的地方生生不息。青春的生命是充满生机的,他们长在青春的河畔,汲取养分,壮大己身,或许有一天他们会凋零,但他们的根不会死,根会积蓄力量,重新开出青春的光芒。

青春者,纵万难,亦不惧。锈蚀肉体,不朽灵魂。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