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读了教育名家李镇西写的《做最好的教师》,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多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颇有感触。
有这样一段话:“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发展。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书育人的动力。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 ;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读到这里不禁问自己,在两年的工作中,我有没有达到自己最初给自己设立的目标呢,有没有超越自己呢?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爱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爱,对教育对象的爱。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要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一生负责,所以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只喜欢学习优秀的孩子,而忽略了后进生,他们更需要关心。只有那些“不可爱的德孩子”、“后进生”才最需要你的爱,他们就像迷途的“羔羊”,需要温暖,需要阳光。对于“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教师必须给他们一个空间,给他们更多的关怀,让这些饥渴的花朵,沐浴阳光,健康成长。
并且真正的教育之爱,并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而是要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我们要给与学生的,是他们走出校园多年以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习惯和性格。这种带有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并然带有“强制性”,离开了严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爱。
老师也只是个普通人,也有自己普通的感情,教师要怎样拥有“师爱”呢?李镇西老师用一句话告诉了我们:“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工作以来我都是担任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总是要求孩子们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总是觉得他们错误很多,例如上课迟到,不讲卫生,上课讲话,路队不好……常常会责怪他们,这样对改正错误并没有太大成效,反而我用鼓励的'方式,用允许他犯错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孩子们的错误越来越少了。
要做最好的老师,那就要带着“爱”这个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爱教育事业,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爱学生,用真正的爱——师爱,去对待学生,为学生的的未来服务!
有一位老师,他是我认识的一位有才华,风趣幽默,能与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同时又是严厉的,无私,公平的老师,他就是我的语文老师郭老师。
郭老师长着高高的个子,不大不小的眼睛炯炯有神,一头黑发虽然不长,却梳理的整整齐齐。这位老师不止跟我们聊学习上的问题,只要我们感兴趣的',他都会讲一讲。
那次郭老师送放学路队时,我和同学们在路队里聊天,出学校后,我们聊起了游戏中的情节。我们聊的正高兴,许老师却突然过来,问道:“聊什么呢?讲给我听听。”他见我们都不说话了,就说:“是聊游戏吗?没关系,要学会放松!我也很感兴趣,讲给我听听!”我们便把正在聊的游戏讲给郭老师听。他听后反而非常高兴,问我们:“你知道那个游戏中的过场动画是怎样做出来的吗?”我只知道是哪一个公司做的,却不知道是怎样做的。他有详细的给我们讲了三维电影制作等等科学知识。我们都听的非常认真。 郭老师和我们关系好,对我们的要求却一点也不放松。 有一次召开一个卫生知识讲座,那天恰巧轮到郭老师当值勤老师,而我们班主任又出去了,没人管纪律,只有郭老师每过一会儿过来一次。我们一看是郭老师,心想:没关系,郭老师这么好,一定不会给我们班扣分的!于是,我们便大大方方的开始说话。没想到,过一会郭老师就过来了,他看见我们在说话,便提醒我们集会时要安静,不能出声。我没有在意,仍然和旁边同学说的起劲。郭老师又来了一次,这次却直接在记录表上,扣了我们班的分。我当时非常生气,认为郭老师太不近人情,直接扣我们班的分。后来,我想起数学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明白了郭老师为什么要扣我们班的分。“一个幽默的老师也是个严格的老师。一个与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一定是一个公正无私的老师。”
郭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老师。他从来不包庇任何一位学生,但每个学生犯了错误他一定会想办法让犯错的人去弥补和改正。他十分有才华,经常给我们讲一些古诗、名句。他又是公正的,每次我们被批评全都心服口服。这就是我的老师,最好的老师。
面对后进生,李老师似乎更加偏爱。当学校安排李老师担任“六年一贯制实验班”(即优生班)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时,他却给学校领导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将分班考试中最后几十名的学生编成一个班,也由他担任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实验。在李老师看来,转化后进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只有让每一个后进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这才是真正的“名师”!因此,李老师在后进生身上倾注了更多的关爱,选取特别典型的孩子,每天观察他们的变化,每晚坚持写教育手记,体验教育过程的艰辛和快乐,从而积累教育经验,为日后研究转化“后进生”的规律提供素材。在这些教育手记中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我和万同的故事》,当发现万同偷了同学的随身听,李老师不露声色,骗他说暂时支走了公安局的人,自己想当一回福尔摩斯亲自破案,从而击溃了万同的心理防线,坦白承认了自己的过错,事发后李老师千方百计保护万同的自尊心;当看到万同课堂上实在听不进去却调皮捣乱,李老师对他深深地同情,认为听不懂课而又必须坐在教室里,而且还不许做其他事,这是多么痛苦的事!于是李老师别出心裁,竟然破例让万同上课时可以抄写《烈火金刚》,让他在练字的同时识字认字,脑子里多装些抗日英雄的形象;当发现万同与“同病相怜”的女生早恋时,李老师推心置腹,给他讲自己中学时代的经历,让他懂得什么叫责任心,后来在万同的请求下,亲自帮他回绝了女生的“情书”;当李老师用“报喜单”的办法不断激励万同取得的点滴进步,万同的自信心、上进心越来越强,主动为班级、为学校增添荣誉,成了光荣的国旗下讲演者……
谁不希望班上多些好学生,轻轻松松取得各项骄人的成绩?谁又希望自己班上有成群结队的后进生,整天跟在他们后面处理那些琐碎的烦心事?因此我们闲谈时常常羡慕别人班上优生多差生少,可事实上毕业后想起小学老师却更多的是那些曾经让你操碎了心的后进生,这又是为什么?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往往只注重“优生”的分数,“一好遮百丑”,无意中夸大了他们的优点,却忽视了他们的思想偏差、人格缺陷等;而那些学生时代的后进生,因为常常生活在别人歧视的目光中,所以只要你老师对他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好,他就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了。李老师的教育理念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因材施教”的含义,作为教育者,我们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尽可能挖掘并发展每个学生的潜力,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在各方面都获得理想的发展,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可以说,成长记录,见证了生命前进的足迹,为生命敞开了一片天。做教育的有心人,必将实现师生的双赢。
也许一棵草就能教会你坚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虽历浴火磨难,仍不轻言屈服;也许一朵花就能教会你坚定,“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虽独呆墙角,却依然坚定着绽放最美的自己;也许一棵树就能教会你坚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坚韧的走下去之后是最美的前方。
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更多的是诗和远方,更多的是熏陶与感化,更多的是启迪与受益。
“滴答滴答……”淅淅沥沥的雨水在不停的下着,寂静笼罩了整个城市,被告知不能被家长来接的我拿着一把从保安室里借的雨伞,“吧嗒吧嗒”的踩着那些令人讨厌的雨水,一路上低着头走向了家。“砰”一声巨响划破了整道天空,而这座城市也被惊醒了。抬头一看,我把一位中年大伯给撞倒了,一边连忙道歉的我一边抱怨着大伯走路“不长眼睛”。在扶大伯时与大伯近距离的接触便让我意识到他是一位盲人,我的负罪感油然而生。“大伯,对不起,您没事吧?”“听这声音像小姑娘啊,没事没事,大伯就是擦伤点皮,那个,小姑娘,你能把大伯送回家吗?雨天路滑,大伯的眼睛……”“好好好!”还没等他说完,我就立刻答应,为的是减轻我的罪恶感。就这样,我扶着大伯走向了他所描述的地方。
“咦,你怎么停下来不走了?”“没事,就是有些不道德的人把井盖搬出来了,我们绕过去吧。”说罢,我便搀扶大伯绕过井盖。就在此时,大伯挣脱了我的搀扶,跪了下去,用手一点一点的寻摸着井盖,一点一点的又吃力的将井盖往回挪,同时低喃着:“万一别人不小心,掉进去咋办?”雨水打湿了他的背脊啊,泪水盈满了我的眼眶,一个跪地挪井盖的身影定格在了这城市之间,温暖着整个城市。
是的,我在回家道路上搀扶了一位大伯一小段,而大伯却搀扶了我人生的一大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等良剂,如春风拂面般吹入我干涸的心灵,生机盎然。
这就是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是人生之洗礼、心灵之沐浴。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