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
在一个乡村里,到处堆满了垃圾,整天洋溢着臭烘烘的气味。忽然,垃圾堆里发出一个声音:“哎呀,臭死啦!”冒出来一个脑袋,原来是小猫。它气愤地说:“喵――,你看我浑身上下又脏又臭,都怪你们,啊呸!”“这可不能怪我们呀!我们天生就是这个样子!”一个空可乐罐为自己辩解道。“哎呀――,这个我知道!你们……你们简直就是个臭巴佬!”边用手指着那些垃圾,边叫道。“不对,不对!你胡说!这都怪人类,是他们把我们生产出来的!我们原先有的是一些食品,有的还是人类的生活必须品呢,可有的却是有害的,就比如说……”没等苹果核说完,一个声音突然响起:“就比如说是我!”别的垃圾见了都吓得纷纷躲开,“我是十分有害的电池!”
所有的垃圾都无奈地说:“可别让它们伤害了你的健康啊,人类!”
“这可怎么办呢?我们快想想办法吧!”着急地说。所有的垃圾都连连摇头。“我有办法!”忽然,天空中飞来一只小鸟,对说,“我们应该让人类学会把垃圾分类,这样,不仅不会使环境受到污染,更不会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你说得太对了!”高兴地说,“可是,那应该怎样分类呢?”“这个吗――,有了,这个问题由我来解决!”小鸟胸有成竹地说。“那我,我来找些朋友来帮忙吧!”“好啊!”说完,它们手拉着手,跳起了舞。
过了一段时间,小鸟高兴地找到小猫,对它说:“,我知道垃圾该怎样分类了!你呢?”没等小鸟说完,也高兴地说:“我找了好多朋友来帮忙,你看!”可不是,身后站着好多小动物,有小熊胖胖,小松鼠欢欢,小狗逗逗……小鸟高兴地对大家说:“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小动物们按照小鸟的指挥,把垃圾分成一堆,一堆的,接着,小鸟对大家说:“我们把每一堆垃圾都起个名字吧!”说完,它指着一堆垃圾说,“这些,我们把它称作可回收垃圾,它们都是些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而这些,则是厨余类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他又指着另两堆垃圾说,“这两堆分别是有害垃圾和其他无害垃圾,其中有害垃圾是对人体有害的。大家都记住了吗?”“记住了!”“那我们赶快告诉大猩猩伯伯吧,让他把这个好办法告诉人类!”
大猩猩把这个办法告诉人类后,人类悻然答应,很快,传遍四方。他们把垃圾分类后分别处理。可回收垃圾可以重新利用;厨余类垃圾送入填埋场;有害垃圾专门处理;其他无害垃圾进行焚烧。从今以后,再没有发生有害垃圾所造成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城市的小朋友们手拉着手,念起了儿歌:“垃圾分类,我知道!”“保护环境,我能行!”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们身边的环境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不知你们有没有注意,现在城市居民的家庭每天都会产生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现在城市科技的发达每天都会涌出的废气污水越来越多;现在城市生活的快捷每天都会堆积的白色垃圾越来越多。这些环境每天都在自己的身边转来转去,难道我们不应该尽自己的责任去保护她吗?
据说,目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与发展,大量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可见,城市的污染对地球已有严重的危害,处在如此环境中的我们觉悟了: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即使得到了改善,但我们依然要保持这样的佳绩,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科技的发达,城市生活的方便,身边的垃圾必然日益增加。
在此时此刻,我们就要有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理念:垃圾分类、减量环保、低碳生活,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做起。当然,生活垃圾在环境中还是个相当严重的问题。首先要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第一步是家庭,不要以“垃圾扔在自家垃圾桶就行了。”的想法去处理垃圾分类的问题。厨余垃圾、生活垃圾、白色垃圾,放在适合的地方,各家各户在扔掉垃圾时,社区已率先设立了分类垃圾桶,按分类扔进不同的垃圾桶。如塑料瓶、盒子,这些可以回收变卖,挑好整理好,其次是尽可能地减少垃圾的产生数量。自己家里的妈妈、奶奶去菜市场,手里会提着一个环保袋吗?平日去买菜,少用一个塑料袋,多用一次环保袋,从而减少一份“白色垃圾”。出外,多乘公共交通,欣赏更多的城市风景,少驾私家车,减少二氧化碳的***扰。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二选一,你会选择什么?
我们身边的环境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不要以为垃圾分类、减量环保、低碳生活是很麻烦的事,只要你不在大街上乱扔垃圾、乱吐痰、多用环保袋,那么此时的你已经为环境做了每个公民应尽的一份环保义务。这些事情不要不屑,你在大街上把地上的垃圾扔进垃圾桶,大家会向你投来赞扬与欣赏的眼光,而那些认为你的做法很假的人,是因为他们嫉妒。不能因善小而不为,更不能因穷富而不为。低碳、环保、等理念,几乎人人皆知,但不能只挂在嘴上垃圾分类、减量环保、低碳生活,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尽自己一份力,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近几年来,我国环境污染尤为严重,保护环境已成为人人关注的问题,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做为城市中渺小的一员,也是需要尽到这份责任。趁着暑假时间,小队活动来到了——庆丰环保宣传站,来了一次“跟着垃圾去旅游”的活动,让我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新的认识。
看了宣传站的资料,让我觉得垃圾在人们心中可能是没用的废物,令人讨厌的东西。但是,你们知道吗,如果把它们进行分类与加工,可以变成我们所需人的东西呢!
首先垃圾需要分类,主要是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玻璃,塑料,金属和布料,经过处理比如塑料瓶可以回收起来打碎做一级回料,废纸也可以重新造纸,废金属可以融化再生成钢材。不可回收垃圾包括:瓜果皮、蔬菜、剩饭菜、变质食品等。比如垃圾袋,塑料膜,集中起来可以焚烧发电,贝壳,花生果壳打碎可以用做钙化肥。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但是有害垃圾如果不能好好处理,危害很大哦,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过期药品等。像被称为“白色污染”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掩埋在土里,要200年以上才开始降解。若将废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于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真是叹为观止。
参观过程中,让我不断回想起,之前在外面玩的时候,喝完的矿泉水瓶,吃完的零食包装,随手就混着扔了。家里遥控器里用尽的电池,也和生活垃圾一起,没有分类处理。看到小区池塘里有人随手丢弃的塑料袋漂在水面上。不知不觉中,竟然犯很多错误。
参观完了宣传部,让我懂得了垃圾分类并不难,但最重要是要有这意识,而且是人人有责任,所以我们走访了不少居民,对他们进行了垃圾分类宣传,希望让更多的人能参与。为了我们生活的地球。从我做起,垃圾分类,环境更美好。
光线昏暗,空气不流通,垃圾桶周围的气味难闻,桶周围还散落着三三两两的垃圾。这里正是我们小区的垃圾投放点。
可那个穿着绿马甲的身影——我的外婆,却不嫌脏,不嫌臭,迅速将周围清理干净,看见前来扔垃圾的居民她都热情地迎上去,接过垃圾袋仔细检查,指导邻居们正确做垃圾分类。晚饭时,外婆笑容满面地分享着她当志愿者的一天。我越听越起劲,内心蠢蠢欲动,急忙跟同学们联系,报名了参加小区垃圾分类志愿活动。
一在明媚阳光的照射下,我们向日葵中队博文小队的志愿者有幸来到水清一村与弘毅小队的志愿者们一起进行垃圾分类的学习及志愿活动。穿上绿马甲,我们开启了今天的活动。
在居委阿姨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垃圾投放点,四个标识清晰的巨型垃圾桶已各就各位,空气中也弥漫着一些腐烂的味道,同学们拧起眉毛,捂住鼻子,个个止步不前。正犹豫时,从远处走来一位年迈的老奶奶,一手拿着两个垃圾袋,一手拄着拐杖。由于我们穿着醒目的小马甲,她径直向我们走来。我和同学相视一笑,迈着小步走向老奶奶,可惜刚刚壮起的三分胆量瞬间又消失不见。我转身拉了拉同伴的衣角,小声地问道:“要怎么帮呢?”“对哦,好尴尬啊。”“你先去?你去试试?”就这样,你一言我一句,最后我两都成了缩头乌龟,呆呆的立在了原地。此时同学的妈妈迅速前来援助并说道:“千万不要扭扭捏捏,勇敢一点,顺便考验一下自己,赶紧去吧,你们可以的。”听了这番话,我们再次打起了精神,跑向老奶奶,接过她手上的垃圾袋仔细检查了一番,确定没有错误后,才依次扔进了相应的垃圾桶。老奶奶笑呵呵的说:“不会分错的,我可是很早就开始学习垃圾分类了……”
完成了第一个志愿活动,我们的胆大了,干劲也足了,不再害羞,不再退缩。太阳越升越高,亮黄色的阳光直射在地面上,微风吹过树梢,使我们信心十足。看到前来丢垃圾的都冲在前头去帮忙,有错误以及模糊的垃圾分类,我们也积极的请教专业的叔叔阿姨,协助居民正确归类。环顾四周,其他同学有的在小区四处奔波着,此时的我们多么像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啊……
“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共同守护绿色家园,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垃圾分类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大家持之以恒,互相监督、积极配合……”“小小的行动,大大的收获。绿色家园,从你我做起……”同样的话,一天中不知重复了多少遍,但同学们依旧乐此不疲。
夕阳西下,一天的垃圾分类志愿者活动顺利结束。我用手抹去了脸上大把的汗,看着同学。我们相视一笑,笑声在小区里久久回荡……
看着满纸垃圾的图片,心中不由得感慨,我们城市垃圾何时变得如此之多了。
我们每天都在制造垃圾,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有几千万吨的垃圾从城市运到垃圾处理站进行焚烧、填埋,可是哪有那么多多余的空地给我们来填埋垃圾呢?
答案当然是没有,也不可能会有,土地那么金贵,人类住房都快没有位置了,动物们的家也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在杭州一所垃圾处理工地,在拣厨余垃圾的工作间,除了大批量的残余饭羹,还有数不胜数的塑料袋以及日用品垃圾,这些不应出现在厨房中的垃圾,只能由工人一样一样的挑拣出来,大大的增加了人工成本,而这些都是因为我们随手一扔造成的。
还有一个触目惊心的画面,这些剩饭剩菜都是满车满车的被当作垃圾运出去,这些都是一车一车的粮食啊,过去的中国,温饱没有解决的年代,吃饭时候一粒米都不愿剩的年代,那么珍贵的粮食如今却被人们一车车的倒掉。看到这里,忍不住留下了泪。这是多么珍贵的粮食!如果当今中国仅靠自己国家所种之粮仅仅能撑三个月,粮食远远还没有达到富余的状态,如果真的不能再生产,到时候后悔怎么来得及。那我们又要重新回到贫困国家苟延残喘。
其实在我们学校这样的情况也很多,一桶一桶剩饭菜运出去倒掉,农民会说些什么呢,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被无情的浪费,会哭吧,会觉得受辱吧。
越是便捷就越是有人在背后辛辛苦苦的付出。这句话被深深的映入脑海。
而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垃圾分类?
不乱扔乱丢?
还是说不停的宣传?
举手之劳我们都不能做到,每天都在不停的制造垃圾。这,对得起谁?
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用实际行动为打造绿色城市而努力。
暑假里我们假日小队组织了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我想,我一定要做一个垃圾分类的小干事,为美化环境出一份力。
开学前,我已经把家里的垃圾桶分成四类: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厨房垃圾。我在垃圾桶上贴上了标识避免爸爸妈妈不注意丢错了垃圾。我的这些些行为受到了妈妈的大力支持呢!
记得有一次,妈妈把餐桌上的虾皮丢进了“其他垃圾”的桶里,过后妈妈发现不对了,赶忙把虾皮拣到“厨余垃圾”的\'桶里,还边拣边说:“保护环境是大事,是造福后代的事,你这么小就有这样的觉悟,我没有不支持的道理!”其实在没提倡垃圾分类之前我家就有一个“宝贝箱”,那里放的全都是废旧电池,足足有多半箱,看看就知道是攒了些年头的了,妈妈曾告诉过我电池是有毒垃圾乱丢会破坏耕地、破坏水源,这类垃圾随便丢掉是有罪恶感的。看来我们家人在保护环境的意识方面还很强呢!
上周六,有一次不愉快的经历,这天上午我和妈妈出门时顺便带着一袋垃圾准备丢掉,当我们要把垃圾丢进绿色(厨余垃圾桶时,不远处的清洁工阿姨向我们边摆手边说:“去丢到黄桶里,去丢到黄桶里。”妈妈这时怔了一下说:“这是厨房垃圾。”随后丢进了绿色(厨余垃圾桶里。那位阿姨已经走向了我们,气烘烘地把绿色(厨房垃圾桶里的垃圾放进了黄色桶里,边说:“绿色桶是刚清倒过的,是干净的,你们就不能把垃圾放进有垃圾的黄桶吗?”一时间我和妈妈都很尴尬像是不懂得理解他们工作的人了。
回到家里我制作了一份垃圾分类的宣传小报,随后又拿去复印了一些,准备在假期里派送掉,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这样的误会就不会在发生了。
继上海出台法规实行强制垃圾分类后,北京也要推动垃圾分类立法,但垃圾分类标准与上海并不完全一致。近日,垃圾分类相关话题在网上持续引起热议。网民对垃圾分类普遍表示支持,但在具体执行中引发的讨论,也值得关注。
垃圾分类政策好不好,十个人里可能有九个人会竖起大拇指。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还在于是否在推行上动了真格,是否让每个人都切实感受到垃圾分类的紧迫感,是否都认识到了这项举措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是否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全国46个重点城市将在2020年底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认真梳理舆情,回应群众关切,也是目前这项工作能否顺利推进,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垃圾分类动真格值得点赞,但不能忽视执行过程中造成的生活困扰。比如,有的地方推广扫码扔垃圾,但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个人隐私与公共事务之间的越界;有的小区投放时间限制太死,早出晚归的上班族无法按时按点倾倒垃圾;更不用提不同城市垃圾分类标准不一,好不容易养成的意识到了另一个地方需要从头再来……这些现象都说明,垃圾分类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较真碰硬,关键还得循序渐进。从“你是什么垃圾”的网络段子,到“吃饭10分钟,分类半小时”的日常吐槽,再到“干湿垃圾”的品类之争,可见垃圾分类是一场从理念到行动的全方位变革,需要付出相当的认知、沟通和执行成本。分摊垃圾分类的制度成本,只依赖志愿者短时间的提醒远远不够,单靠强制手段集中推行也不现实。让参与主体更加多元、更加广泛,才能更有效果。比如,厂家可以在商品包装上添加垃圾分类建议;再比如,将垃圾分类的.理念浸润到教育当中等等。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施行,都需要一个臻于完善的过程。重点在于,如何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减少群众的困扰、降低转型的成本。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北京地铁开始实行安检,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城市地铁道路上进行安检。10多年过去,从奥运会的特事特办到变成常态保留,地铁安检已经成为北京百姓的日常。如今不断改善和提升工作效率的北京地铁安检,用十年检出116万违禁品的成绩,为民众树起一条安全保障线,更培养出了坐地铁配合安检的日常习惯。可见,任何政策的推行都需要规范和完善,任何习惯的养成都要靠自发和自觉。
说到底,垃圾分类不只是一个文明意识的问题,也是一个基层治理的命题,既需要细密周全的考虑,也需要灵活人性的执行。从上海到全国各地,有经验也有教训,有掌声也有怨言。比起简单的通知和要求,规范标准统一、更多主体参与才能营造出可持续的氛围。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