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化装
在古时候,如果有旱灾或是其它重大的灾难,人们便会带上丑陋的面具,因为他们害怕深夜还在外面游走的恶灵,如果晚上必须出门,便会戴上面具或用动物的皮毛装饰自己,希望恶灵认不出他们来,或被丑陋的面具吓走。
后来敬畏鬼神的宗教意味逐渐转薄,慢慢开始有小孩穿上鬼和精灵的衣服,出去吓邻居 trick or treat(不给糖,就捣蛋,要大人请吃糖果的趣味习俗。
南瓜灯
在万圣节还有雕刻南瓜灯的习俗,这是一则趣味的爱尔兰的民间传说。据说有一个名叫杰克的酒鬼,他有一天邀请恶灵来一起喝酒,但喝完后却没钱付账,他就设计要恶灵变成六便士 ( six pennies 来付酒钱,可是杰克又没拿它来付钱,反而用一条银纸镇住恶灵让它出不来。
恶灵苦苦哀求杰克放他出来并答应不来吓他、***扰他,于是杰克就它出来,到了第二年万圣节,恶灵又与杰克达成协议,答应这一年不会来***扰杰克,但没过多久杰克就过世了,这时天堂拒绝收容他,杰克只好到地狱报到,可是因为恶灵已经答应他这一年不***扰他,所以也无法收容杰克。
天堂地狱都去不得,杰克怎么办呢?而且路实在是太黑了,杰克也找不出路离开,这时恶灵就丢给他一块已经烧得通红的煤炭让他在黑暗的地狱中比较能看清楚路,杰克将这小块媒炭灰烬放在一个打了许多洞的菜头当中,好让它烧久一点。
公元前55年,罗马人入侵英国时,把纪念果树女神帕莫娜的果树节习俗溶入庆丰收的活动中。克尔特人的新年为11月1日,它标志着冬天的开始和死神统治的\'开始。克尔特人中的巫师召来魔力降妖。现在万圣节前夜出现鬼怪、妖精、巫婆、骷髅、黑猫、面具、篝火等均出自自这一习俗。
在万圣节前夜,人们还讲鬼故事,这一习俗也出自古代克尔特人的巫师之术。他们在高山上燃起大堆大堆的篝火,以感谢太阳神,同时也为了吓跑恶魔。他们坐在篝火旁,边观看通红的火苗,边讲述自己可怕的经历。巫婆们也占卦算命。黑猫被认为是巫婆带来的吉祥物,也有的认为是巫婆的化身。
现在的万圣节前夜习俗虽然欢快热闹而不枯燥无味,但却与古代的祭鬼习俗有着紧密的联系。孩子们穿鬼怪的服装,戴假而具,戴巫婆帽,咬悬挂的苹果,吃玉米糖,手提南瓜灯笼,边走边说:“不给糖,要倒霉”等,这些习俗都是早已消失的古代习俗的继续。
南瓜灯笼是万圣节前夜的最重要标志,它起源于爱尔兰。传说是这样的:有个叫杰克的人很是吝啬,被上帝赶出了天堂,但他又由于捉弄撤旦而被驱逐出地狱,罚他手提灯笼照路,永远行走在人间。在爱尔兰,灯笼是挖空了的大土豆和萝卜制成的,中间点燃极细的蜡烛。同样,“不给糖,要倒霉”的用语也出身爱尔兰。那时,孩子们以Muck Olla的名义挨家挨户乞讨食品,以供万圣节前夜的庆祝活动中食用。英格兰儿童则在万圣节前夜穿着别人的衣服,头戴面具,乞讨“鬼魂糕”。
对中国孩子来说,西方国家的万圣节毕竟是一种新鲜事物,适当过一下万圣节并无不可,就像外国人过中国节日一样,让孩子们在万圣节前夜,通过“闹鬼”等活动,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壮大“胆量”,了解万圣节的来历传说。
我国没有万圣节,万圣节更多是一种社交的舞台。在我国一个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到两个孩子的背景下,孩子的社交范围以及与其他孩子的沟通越来越少。而万圣节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间的交流,寻找一起玩耍的乐趣,了解国外的文化。偶尔过一次“万圣节”这样具有社交意义的节日,可以让孩子们放下家长紧逼的课业负担,放松心情,对于孩子的身心成长很有意义。
万圣节是个舶来品,近年来,万圣节来到中国,并为青少年所青睐。在不丢失传统文化的同时,过过万圣节,扮成鬼怪的样子,制作个南瓜灯,点上蜡烛,互相嬉戏,增添生活的快乐,也是对平时紧张生活的一种解脱,应该说是好的。在西方节日越来越热的趋势下,挡是挡不住的,与其围堵或敌视不如顺其自然发展。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传统节日都承载着人类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过节的真正含义,应该是对这些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不断重温、强化。当前,强调推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强调借鉴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勇于面对包括西方文明在内的
这里张灯结彩,装饰着大大小小的南瓜灯,仿佛走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我正专注地看着,一个清晰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嘿!伙计们!”原来是西瓜老师,她的着装让我们大吃一惊,西瓜老师装扮成了小丑,头上顶着一个五颜六色地大卷发,鼻子涂成了一个大大的红圈圈,脸上这涂一块那涂一块的,让人看了觉得滑稽可笑。西瓜老师还装起小丑滑稽地声音来,让我们哭笑不得。
“小丑”老师递过一本册子,让我们填好姓名,之后她又拿出几个萤光手环在我们眼前晃动,我们一拽,手环便属于我们了。
到了活动区后,又陆陆续续的来了一大群的大人小孩,他们有的扮鬼,有的扮仙子,还有的竟扮成了超人!真是姿态各异,我和郑圣榆扮成了女王,每个人见了都会叫唤一声:“女王!”心里特美!
第一个任务是化妆,我们用的可不是女士们用的\'化妆品,而是一种天然的笔,看似油画棒,可用湿巾一抹便可擦去。我和郑圣榆一组,相互给对方化妆。一开始两人蛮认真的,后来就开始乱涂乱画了,结果一个变成了花猫,一个变成了花脸。“小丑”老师说我们涂得不错。便发了几颗糖果奖励给我们。
下一个任务是闯关,我们先到了第一间教室,闯关内容是“一线天”。我们要从纵横交错的线中穿过,但不可碰到线,到达终点可以取一小袋零食作为奖励。我们奋力向终点走去,一会儿扭腰,一会儿低头,一会儿卧倒,一会儿仰头,总之千辛万苦才到达了终点。“机器人”糖果老师递给我们一小袋零食。我们赶紧向第二间闯关教室走去。第二关更惊险——“吻球”,要两个人吻住一个乒乓球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终点,不能用手扶,也不能咬住乒乓球,更不能让球落地。我和伙伴嘟着嘴把乒乓球吻住,然后一小步一小步向终点走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球送到了终点,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一小包的零食奖励。于是我们又来到了第三关的教室。第三关相对简单些,是“画汽球”。郑圣榆好不容易抢到一个气球,老师一说开始,她就卖力地吹起了气球,吹好后,打了个结,我一等结打好,就飞快地转动手中的画笔。不一会一个气球就画好了。我们得了第一名。
闯关完了,我们又向“小丑”老师要了一些奖品,便依依不舍地挥手道别了。
万圣节活动真有趣!
不给糖就捣蛋
万圣节前一天夜里是一年中最“闹鬼”的时候,各种妖魔鬼怪、海盗、外星来客和巫婆们纷纷出动。在基督纪元以前,凯尔特人在夏末举行仪式感激上苍和太阳的恩惠。当时的占卜者点燃并施巫术以驱赶据说在四周游荡的妖魔鬼怪。后来罗马人用果仁和苹果来庆祝的丰收节与凯尔特人的10月31日融合了。在中世纪,人们穿上动物造型的服饰、戴上可怕的面具是想在万圣节前夜驱赶黑夜中的鬼怪。尽管后来基督教代替了凯尔特和罗马的宗教活动,早期的习俗还是保留下来了。孩子们带着开玩笑的心理穿戴上各种服饰和面具参加万圣夜舞会,这些舞会四周的墙上往往悬挂着用纸糊的巫婆、黑猫、鬼怪和尸骨,窗前和门口则吊着龇牙咧嘴或是面目可憎的南瓜灯笼。
万圣节前夕,孩子们会提着南瓜灯,穿着各式各样的稀奇古怪的服装,挨家挨户地去索要糖果,不停地说:“trick or treat."(意思是:‘给不给,不给就捣蛋’要是你不肯给糖果的话,孩子们就会很生气,用各种方法去惩罚你,例如:把垃圾倒在你家里等等的方法去惩罚你,直到你肯给他们糖果为止。
万圣节面具
自17世纪起,庆祝万圣节的传统在南部英格兰逐渐消失,代之以在11月5日举行的火药阴谋(Gunpowder Plot纪念会。但在苏格兰,爱尔兰和北部英格兰万圣节依然盛行。直到21世纪初,南部英格兰人才重新开始庆祝万圣节,只是方式完全美国化了。
万圣节前夜最流行的游戏是“咬苹果”。游戏时,人们让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让孩子们在不用手的条件下用嘴去咬苹果,谁先咬到,谁就是优胜者。
万圣节源自古代凯尔特民族(Celtic的新年节庆,此时也是祭祀亡魂的时刻,在避免恶灵干扰的同时,也以食物祭拜祖灵及善灵以祈平安渡过严冬。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
节日活动
纽约市也特别在万圣节晚上举行巡游,让一群吸血鬼,僵尸(zombie,女巫,科学怪人等齐齐现身,还欢迎市民到场参观,到会者不限年龄、性别,不分阶级、国籍,即使你是胆小鬼,也可加入他们的行列,来个热热闹闹的人鬼嘉年华会。
其实这些鬼怪都是人扮的,所以并不可怕,相反有些小鬼脸更非常可爱,令人置身其中,就如参加大型化装舞会一样。
在各式各样的装扮角色中,以女巫僵尸一族最多人扮演,而那些专卖万圣节用品的店铺也特别准备这类衣饰出售,以迎合大众所需;与此同时,生产商每年更会把当年大热的人物造型包括面具及衣物推出市场,务求令更多人投入西方传统节日的热潮里,如在电影<哈利波特>的小巫师造型,已是许多孩子必选的扮演角色。
格林威治村的万圣节巡游﹝Greenwich Village Halloween Parade﹞始于1973年,由一位面具工匠兼木偶演员Mr Ralph Lee发起,据说最初他带着朋友和孩童一起在邻居处游行,后来渐渐演变成整个村的大型活动,而活动中当然少不了大型木偶表演,同时,巡行的目的更希望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所以即使人们只是抱着想看热闹的心态,当你踏进村子里,很快便会被邀请参与巡行,成为他们的一份子。
纽约市的万圣节巡游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纽约人和游客参加,而巡游会在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举行,各队伍约在夜晚上七时从第六大道与春天街交界﹝6th Avenue & Spring Street﹞起步,一直游行至第二十三街﹝6th Avenue & 23rdStreet﹞为止,全程大概多个小时。
南瓜糕饼
无论是来自亚洲,南美,非洲,欧洲,以至中东地区的参观者,都可以把自己装扮成各式各样的人物,亦可带备简单乐器,即时演奏本土的独特音乐,融合无疆界的风土文化。可能我以前从未参加过万圣节的活动,更莫说这么精彩的巡游,所以特别觉得有新鲜感。
早于十月中,曼哈顿市已开始“闹鬼”了,在繁忙的街道上,已看见四处悬挂起万圣节的鬼怪装饰,很多百货公司也忙着把应节礼品及衣物堆放在橱窗里,吸引不少途人驻足观看,而超级市场及街市亦摆放大大小小的南瓜售卖,供市民买回家布置家园或制作南瓜灯之用,当然嘛,也有主妇烹煮南瓜作菜肴或糕饼,完全依足节庆传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