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之后,我抽空回了趟东北老家,选择铁路运输,尽管从北京到老家仅400多公里路程,因为没有快速铁路经过老家的小县城,我所坐的火车要行驶将近9个小时,尽管满心期盼着京沈高铁的开通,但是这次旅途却也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放下了心中的焦急,享受这段旅程,随身带了本《离开北京去大理》,这已经是第二遍读这本书了,书中IKO的文字并没有多么华丽,可以说是朴素。IKO讲述着她和老公虫子每天的简单生活,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听到了什么,看见了什么,絮絮叨叨,仿佛一个老朋友在和自己聊天。贯穿始终的是,放慢速度,用心体会当下生活。
《品味四讲》一书中也说,现在的人们每天都在忙着,一个“忙”字,让多少人“心灵死亡”。在我们日常的行进中,过度地追求速度,忽律了沿途的风景。呼吁人们把自己的速度放慢后,会有不同的感受从心底生出来。
写到最后,要和大家分享一段蒋勋先生的话:
如果从诞生到死亡是一条笔直的高速公路,那么我宁可慢慢地通过,或者甚至放弃高速公路,我去走省道或者迂回的山路,这样是不是可以看到更多的风景?我的生命可以拉到更长的距离。
读了蒋勋的品味四讲,有关于衣食住行,很是欢喜。
蒋勋讲吃,很多人,没有用心的做,用心的感受,用心的吃,即便是一个肉丸,因为掺杂了几代人的心血,所以我们家的肉丸是不一样的。吃是一门学问,可是更是一种心情。从选择食材,感受食材成长的过程,想想他的味道,从形状,颜色,大小感受是不是一个好吃或者成熟,然后是料理过程中的味道,各种烹饪的方式方法。有时候会发现,一样的食材,尽管是一样的料理步骤,可是过程是慢功,细活,有没有用心感受体验整个过程,做出来的味道,其实是不一样的。
讲住,有些人有房子,却不是家。不在于大小,不在于租的还是买的,居者有用心收拾,带了自己的气息,有了家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又由小家,链接到周围环境的和谐,又到大的城市规划,住也是文化的传承。生活的美学是一种尊重,生活的美学是对过去旧有延续下来的秩序有一种尊重。
又讲穿,是人与衣物的链接,“这件衣服跟我皮肤的触感,那双鞋子跟我的脚走路形状产生的感觉,或者一顶帽子带久之后,好像慢慢变成朋友的关系,我称之为服装的体温,去感觉一下服装的体温,我相信这是服装美学一个非常不同的开始。“蒋勋讲穿,要了解衣物的由来,历史,选择自己喜欢的,爱惜自己喜欢的,就像之前所讲的英国贵族一样,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又如断舍离里面,不是乱买一通,而是选择自己喜爱的,有品质的,那么当一个人穿上自己喜爱的衣物后,那种心情,欢喜是不同的。我总觉得,人与物其实是相互影响的,一样事物,到了你的手里,便有了与你一样的气息。
蒋勋讲行,其实更加是讲人生之行,“我们的一生,从生到死,可以走得很快,也可以走得很慢。如果匆匆忙忙,好像从来没有好好看过自己走过的这条路两边到底有什么风景,其实是非常遗憾的。我觉得这一条路可以慢慢走得曲折一点,迂回一点,你的感觉就不一样了”。蒋勋所言之生活美学,是“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视觉、你的听觉,可以听到美的东西、可以看到美的东西,甚至你做一道菜可以品尝到美的滋味,这才是生活美学”。
蒋勋的品味四讲,最主要的,是慢下来,用心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好自己身边的事情,进而影响到小家,环境,一个城市。我想这也就是大学礼记里面的格物的精神吧,格物也是对事物的尊重,深入和极致。也是最近大家常常提及的匠人之心,如庖丁解牛,已是大美。
有关于此,我想美或者幸福,大概就是生活里的细节,是松弛有度的自我掌控和把握,是心慢下来,细细领悟的一种能力。
我自小生活在农村,小学时老师为了激励我们好好读书,总会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意思是努力学习,将来有一天,走出这个贫困的农村,到大城市里去生活。然而事实证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在我刚刚小学毕业那会儿,家里就安上了电话,尽管依然是平房,尽管依然住在乡下。
上了大学后,还曾经一度认为,乡下还是不如城里方便,用水还得自己挑,冬天自家烧炉子,遇到风向不对的时候,各个房间烟雾缭绕,呛得人鼻涕眼泪直流,而且温度比不上楼房,当时立志要给爸爸妈妈在县城里买套楼房去住。但是爸爸妈妈却一直认为,住在乡下非常好,又宽敞,又清净。
随着认知的不断提高,我现在终于体会到父母嘴里住在乡下的好,村头的沙子路早已修成了柏油马路,一日四、五班公交车,到县城只要十几分钟;家门口有一大片菜园,春播秋收,父母不会太累,还能锻炼身体,夏天到秋天的大部分时间,不需要下班去跑菜市场,自己的菜园就能解决,保证新鲜。夏天在自家的院子里乘凉,冬天在自家的火炕上取暖,悠然自得。
住在乡下,没有上下班交通的拥堵,没有喧嚣的车水马龙,夜幕降临,点点灯火,一切归于平静,这是多少住在大城市的人们向往的生活!
盼望着,盼望着,西风紧了,冬至来了。窗外是飘飞的雨丝,窗内是欢乐的歌声:“金风送喜来,紫荆花已开……”妈妈正带着妹妹在挂一个硕大的红色中国结!我心里不由得一阵窃喜:“又快过年啦!”
想到过年我不仅可以收到许多压岁钱,爸爸妈妈还会送我一份大礼物,我萌发了一个念头:“假如时间可以跳跃,一下子就跳到新年,那该多好啊!”当晚,我正要入睡时,一个绿精灵突然闪现在我面前,眨着眼对我说:“你的时间可以跳跃,从明天起你可以选择未来的任何时间,再见!”我以为眼花了,谁知第二天醒来后发现真的就是新年,妈妈还送给我梦寐以求的模型船!哇,原来上次绿精灵所说的都是真的。日子一天天在继续,这几天的我很痛苦,嘴里长了几个口腔溃疡,疼痛难忍,饭吃不下,话也说不了。每次吃饭看到我痛得龇牙咧嘴,爸妈都心急如焚,想尽办法做容易吞咽的饭菜给我,可我依然不想吃一口,正当我痛得想把嘴巴割掉时,突然想到我可以让时间跳跃,话刚说出口,嘴里立马痛感全无,我立马喊老妈给我炒了一碗蛋炒饭,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那感觉真是一个爽啊!此刻的我多想让所有患有病痛的人都能让时间跳跃,摆脱病魔,早日康复,不再经历病痛的折磨!
假如时间可以跳跃,在浮躁、忧伤、抱怨的时候,踮一踮我们的脚尖,随时间一起轻轻跃起,将它们甩在身后;假如时间可以跳跃,在宁静、喜悦、感恩的辰光中,放平我们的双脚,与时间一起静静漫步,将它们捧在心尖。
老公和我的老家,一个湖北,一个东北。每逢过年,都是一年一家轮着来。今天回的湖北,工作还没结束之前,就和老公计划着,回家要吃热干面,红菜苔,萝卜丝……
热干面是湖北的一大特色,将事先已经煮熟的碱水面再次下入沸水中,稍微煮一下捞起,然后淋一勺麻酱,撒上葱花和豆角咸菜,吃之前拌一拌,唇齿之间,酱香四溢。偶尔有一次逛家乐福,在超市一角居然看见有热干面卖,包装像袋装方便面,买到家后,按着说明操作,吃到嘴里,就像方便面拌了些麻酱,哭笑不得。尽管时代在进步,但速食并不一定能完全复制那些美好的味道。
红菜苔是冬季里湖北乡下田间地头的一种菜,作为一个北方人第一次见到这菜,就被它的口感吸引了。婆婆在做这道菜的时候,并没有添加各种调料,仅仅是油和盐就烹饪出了美味。更有意思的是,红菜苔是紫色的,但是在炒过之后,绿中带紫,非常神奇。在北京时,我也曾经在菜摊上买到红菜苔,但是口味却始终不及婆婆家的味道。
所谓美食,并不一定是山珍海味,大鱼大肉。我们思念的或许是一种田间地头的青菜,或许是一种街头巷尾的小吃,这些不仅是口感上的享受,甚至会把我们拉回到某个片段中,带到当时的那段回忆里。
春节之后,我抽空回了趟东北老家,选择铁路运输,尽管从北京到老家仅400多公里路程,因为没有快速铁路经过老家的小县城,我所坐的火车要行驶将近9个小时,尽管满心期盼着京沈高铁的开通,但是这次旅途却也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放下了心中的焦急,享受这段旅程,随身带了本《离开北京去大理》,这已经是第二遍读这本书了,书中的文字并没有多么华丽,可以说是朴素。书中讲述着她和老公虫子每天的简单生活,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听到了什么,看见了什么,絮絮叨叨,仿佛一个老朋友在和自己聊天。贯穿始终的是,放慢速度,用心体会当下生活。
《品味四讲》一书中也说,现在的人们每天都在忙着,一个“忙”字,让多少人“心灵死亡”。在我们日常的行进中,过度地追求速度,忽律了沿途的风景。呼吁人们把自己的速度放慢后,会有不同的感受从心底生出来。
写到最后,要和大家分享一段蒋勋先生的话:
如果从诞生到死亡是一条笔直的高速公路,那么我宁可慢慢地通过,或者甚至放弃高速公路,我去走省道或者迂回的山路,这样是不是可以看到更多的风景?我的生命可以拉到更长的距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