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实巴交的农民天天来守株,却天天不见有兔子撞上来。过路的人都以为他神经出了毛病,可这农民就是铁了心,坚信再会有兔子撞上来。每天朝霞东升时就坐在田边等候,直到夕阳西下才悻悻离开。亲友们苦口婆心来相劝,都没能动摇他的决心。
幸好这农民的独养儿子是当地有名的孝子,每天老爸去守株,他便将饭菜和二锅头送到田头。
不料有一天奇迹真的发生了:农民喝完了二锅头,不知不觉睡了一觉,醒来时还果然有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一家人欢天喜地庆贺了一番。从此,每天等守株的农民酒醒时,总会有兔子撞在树桩上。
这消息迅速传开,顷刻之间,整个村庄沸腾起来,家家户户派代表来取经,请这农民现身说法,介绍,大家都说这是发家致富的一条捷径。人们带了尺子仔细丈量了树桩的方位,高度和直径,回到自家田头,在差不多的`方位砍出一个个差不多大小差不多高低的树桩来。人们仿效“守株”创始人的办法,丢下农活去守株,也在田头吃饭、喝酒、睡觉,可是醒来时,连个兔影子都没看见,而守株的创始人却天天总能收获一只自寻路的兔子。大家都感到奇怪,这么多兔子好像订了什么公约,满村树桩星罗棋布,想撞的兔子怎么非要拣他那独家树桩去撞,这个问题连守株创始人也不知其所以然。
人们等他醉酒睡着时,悄悄趴在远处偷看。
一会儿,只见他孝顺的独养儿子从麻袋中取出一只活蹦乱跳的兔子,摁着它的脑袋往树桩上重重撞了几下,那兔子四脚一伸便一命呜呼了,等这农民醒来时,自然又有了收获。于是背起兔子打道回府。孝顺儿子就是用这个办法使固执的老爸能早点回家歇息。
秘密揭开后,村人快速致富的美梦也就破灭了。人们后悔盲目跟风,后悔砍了这么多树,后悔丢下农话荒了田地。
那个守株创始人,被人们当成了笑柄。
知道吗,这几天,我独立一本书,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这本书《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怎么样?看过吗?我可是很喜欢的哦!独立一边又一遍,直到读懂为止。这本书中的语言都是以前古代的时候的人们读的。不过还好,编辑社的叔叔阿姨们把我们看不懂的文字,翻译成方便我们阅读的文字。这样才好让我勉强看懂。
对坚持不懈,总能看懂!这一点我从《大禹治水》这个故事中也了解到了。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水灾。大禹为了老百姓的生活,一直w离家在外治水,有三次经过家门,却一次都没有进去过。那是因为他如果进了家门就肯定会舍不得出来,而且,还有成千上万的老百姓要“救”呢!大禹他是多么的坚持不懈。
《女娲补天》讲了:古时候天上出现了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大地上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为了拯救受苦的人们,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难险阻去采集五彩石补天。她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皮质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看吧,古时候的人们是多么的伟大,难道我就不能和他们一样成为伟大的英雄吗?不会的,只要努力,坚持不懈,冤枉就会变成现实,变得再也不是令人期待的愿望了!
写下这个题目后,发现要开头真的是非常困难。关于鲁迅是基本没有概念的,所涉及的最多的也就是他被选进课本的那些个文章。真正引起阅读兴趣的仅仅只有《故事新编》而已。且读的时候所留意的也纯粹是故事本身而从未想过更多更广的意义。
说真的,不愿意过多的接触与政治有过多瓜葛的文字。而今,在课堂上分析了鲁迅的几个文本后,又由于有了这样一个作业,才得需在浅薄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这样一个人,以及他的精神,作品。
不知用这样的浅薄笔触写下这样浅薄的文字,算不算是对鲁迅的亵渎。
但就文学本身来说。鲁迅在世的时候或者是去世后,人们对他的作品大多还是矜持的一直在赞扬,可也不乏批评的声音。可时至今日,仅仅可以从课本上被动接触到鲁迅文章的人们,所抱的态度,大约也只是除了思考以外的被动接受以及像中国古代对四书五经义务一样的赞扬,主动的思考所能引起的波澜已经很小,除了特有的研究圈子外,应该影响不到大多数的脑子。这仿佛与中国刚刚建国的前三十年情况相同。除非特别关注,否则毫无瓜葛。
顺着这个话题,就在不知道几年后,终于在文学上可以给出相对比较自由的批评空间。于是对鲁迅的质疑和攻击一直没有断过。就浅陋的所知,好象有王朔那厮。但那厮自己说自己是流氓,至少没装出一副悲痛欲决的面孔。也就不像其他人,高高在上的做悲天悯人状。再者说,就浅陋的了解,鲁迅大约是对当时社会太过关注,所以不是纯粹的为文学而文学。他同情所有被侮辱被损害的人,对人类灵魂倍加关注。这在他几乎所有的文章中都可以看出。但体现的最为明显的,还是在《呐喊》和《彷徨》中。几乎篇篇有口皆碑,成了生活的楷模和模仿的范本,批评的对象。而《故事新编》历来仿佛几乎被遗忘了。甚至落得的批评过多,或者被说为是失败之作;或者被说是生活积累没了,就从古书上找辙;或者干脆就是看不懂。
所以说大家应该只分析该分析的,分析大家分析过的,分析多的。研究研究多的。看看能反映某个时代最明显的特征的。从而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人的麻木精神。以及先驱者的孤独。
所以还是喜欢《故事新编》。不情愿去分析,不情愿去解剖,只想就这样随便说说,就好。
说老实话,真的很“好玩”,“有趣”。
譬如说《奔月》。如果有人问《奔月》写的是什么,大约只会对其中的“乌鸦炸酱面”印象深刻。可大师们会说,《奔月》写的是斩尽***绝。写的是***戮。
说真的,大部分人说《奔月》是最好懂的。是民间故事里有的,是大家口头承传的,是白衣飘飘时代的梦想。月下童年时代的画面,古老岁月里悠悠的歌声。甚至在初读的时候,觉得与悲凉有关,与无奈有关,与好笑有关,与孤独尤其有关。但惟独联想不到***戮之事。
可能是感觉。感觉到整个《奔月》都笼罩在孤独的悲凉中。从纸面上透露出的是一种凉的空气。只有后羿一个人贯穿整条凉森森的路。整个英雄形象给人展现的是一个完整的孤独的背影。没有功成名就,从来就没有。只有伴随着如迷雾一样的凄凉,散不去。
延伸到现在来看。真的是个孤独的时代,人人都孤独。都在叫嚣着寂寞,或者拿出青春挥霍,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用来奢侈。而骨子里都感觉到寂寞。不同的只是多少而已。不愿去的处所太多,无论是天堂地狱,或是黄金时代。有些是可以拒绝的,有些是无形中冲着大脑袭来的,根本无从抗拒。人与人之间从表象到本质(除了有鲜明时代与政治特征的),本就相差甚远。
然后好玩的篇目就是《铸剑》。那几个头互咬的场面给人一种华丽的诡异感。一直对这个场面的描写有深刻的印象。也并不像一些评论中所说的,给人感觉荒诞,“不成样子”。只是觉得很动态,很戏剧,很生动,很华丽。文字里浮现的是闹哄哄的现场感,是简洁直接的体现。仿佛直接从文字里击打到人的视觉中枢。
就是这样的感觉,可以让人记忆深刻。
再来就是《采薇》。《采薇》写伯夷叔奇“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故事。读的时候只觉得好笑。
后来听说那个时代在存在主义之后,尼采来过一小会儿,后来卡夫卡来过一大会儿,再后来弗洛伊德断断续续的也来过。反正全是发育不全的角儿,将完整的主角退下了台。自己演绎起来。然后小说必然要讲鲁迅的《孔乙己》。还有别的名篇,比如《祝福》等等,都是归纳人生。相对而言,《理水》《采薇》,有人说是用了“演绎”,看来不甚应手。
又有人说《故事新编》里“思想大于形象”。这话貌似很行家的样子,不便在浅陋的见识上解毒。看起来不是“误区”,就是“毛病”。读书的时候,总还是要想着故事本身是“以情动人”的,虽然要求思索,可真的要硬着头皮去解剖出忧患的意识,在有的阅读中真的是一种累赘情绪。
比如对《故事新编》,姑且认为,想轻松的读完,最好怀抱这样的心态。至于思索,乃是后话了。
鲁迅先生的杂文里,我对八篇《故事新编》情有独钟。觉得它们很耐读,在欣赏过程中也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先生文笔的幽默与犀利,读到后来,甚至想象着是一位阅历丰富的伯伯在夏日傍晚的大树底下给我讲述着不仅仅是“故事”的故事。
在这以前,我不否认我是绝对内容主义的倡导者。因为认为作品的内容是唯一的,它所传递的作家以独特的视角挖掘出的深刻的见地是其作为文学作品最重要的闪光点。同时,文学的另一组成部分——文学形式无非就是小说、散文、戏剧等几种,除去古老的诗、词、歌、赋,近现代的文学几乎可以清一色的归纳进前者所举的题材中去。而与此同时,至今被我们争相传阅的文学佳作都存在着互不雷同的思想主旨,这才是我们“为伊消得独憔悴”的部分。所以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在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剖析中,渐渐地就将它与作品内容彻底隔离,甚至时常将其在思考中忘却。
是先生的《故事新编》将我从意识误区中拉出,慢慢地又找回了辩证的思考。是的,正是这八篇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的以拾取古代传说为基础,新构人物经历以表达情感的杂文化引发我对文本形式作用的重新认识与肯定。这种非常有趣的,全新的以杂文为基础的写作手法,对于作品的意义,明显已不再局限于类似散文体裁使文章诗化,倒叙使作品充满神秘感等类似的作用。应该说它是以一种全新的表达,展现着全新的思考。它产生的作用就像是通过对未来天气的假设性预报来表达当下环保的重要性一样,放大了说,是一种新的视角。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