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即人在了解自然并且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如今的小学学生正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因此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科学素养的提高不仅对自身产生巨大作用,对于全社会全民族的意义也同样深重。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外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对科学素养的提升进入嵌入式教学,这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是十分有效的。学生通过对课外说明文阅读的搜集和吸收,可以有效地扩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有重大的作用,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甚至会大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说明文教学如何“识文辨体”,特级教师姜茗芳老师在执教《太阳》一课所用得“比较法”则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课始,姜老师就出示巴金的《海上日出》片断,教师满怀深情地朗诵了这段优美的文字后,让学生畅谈感受。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感受文字的优美,同学们沉浸在文章优美的“画面”中。如此品味,实则在学生心中树立了一面镜子。
接着,姜老师话锋一转:“那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太阳》,它的语言又会给我们什么感觉呢?大家走进课文好好地念一念,感受一下。”学生兴致盎然地自由朗读了课文之后不约而同地有了这样的感受:整篇文章感觉硬梆梆的,很单调。于是,姜老师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感知《海上日出》是篇写景散文,而《太阳》是一篇说明文,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姜老师开课即选了巴金的《海上日出》这样的美文让学生感受,通过与《太阳》的一番比较,引领学生发现两者在体式和风格上的明显差异。我在教学《太阳》时,也采取了姜老师的方法,通过两篇不同文体的阅读,没有说教,也没有灌输,不经意的安排中,学生通过比较明白了:什么是科学家,什么是文学家;什么是科学小品文,什么叫真正的文学散文。
教学说明文,关键是弄清说明文的教学目标。我认为,说明文有两类教学目标:
1、一般教学目标。即识字写字、学句写句、朗读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等,这是教学任何一篇课文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学说明文也不例外。
2、特殊教学目标。即学会阅读、写作说明文这种特殊的文体。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说明文教学提出如下明确要求:“阅读说明文,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这句话对说明文教学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抓住要点,二是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抓住要点”与课标在中年级提出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要求有近似之处,但要求更高一些,要分点说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及分点说出某些段落的主要内容。因为说明文大多是按若干要点组织文章思路的,抓住了要点,就抓住了文章的纲领。抓住了纲领,就大体把文章读懂了,把文章的结构弄清楚了。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是了解“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等方法,并初步学会运用。
最近,老师为了防止我们上课说悄悄话,偷偷找了几个人在后面记名,我连续几次被记,结果是被老师罚抄写课文。
被罚的滋味可不好受,于是我天天找人问是谁记的名,经过反复查询才知道是最后一排的某某。他学习好,自然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所以自然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因为害怕被罚,再上课时我就不敢说话了。
谁知那天上数学课,我以为讲题不能分神,某某就不会记名了,但他还是准确无误地把说话的同学记了下来。我忍不住好几次回头瞅瞅他,他也瞅了我几眼,我怕他记名,所以急忙把脑袋转了回来,没被记上。
后来在一次科学课上,科学老师正在做实验,很有趣,我忍不住想说话,于是就情不自禁地和同桌说了一句,再看看某某正盯着我呢。心想这下完了,肯定又得挨罚了,吓得冒了一身冷汗。
唉,我怎么也板不住,这臭嘴巴就没个把门的。忽然我看见同桌拿了一卷透明胶。我想,如果把胶贴在嘴上,不就板住了?于是我向她借了一条贴在嘴上,那胶带黏性较大,贴上后我用手捂着,嘴怎么张也长不开。同桌以为我在吃糖,就说:“程沛田,你上课偷吃糖,我要把你告老师。”我由于不能张嘴,就拽着她看我的嘴,她看到后忍不住笑了,也学着我把胶贴在嘴上。我俩都扑扑地笑,却出不了声,班里其他爱说话的同学都用我这种方法封嘴巴,上课几乎没人回答问题了。老师知道后责令我们揭下,否则罚无赦。
多亏有了胶布的帮忙,使我在课堂上板住自己不再说话,后来不用胶布也能板住了。同学们也改正了,他们还感谢我的特殊发明呢。
1、抓说明方法的多样性。说明的方法是一篇说明文的表达技巧因素。常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资料、列图表等。教学说明文,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弄清说明方法,掌握说明技巧,形式说明能力。
一篇说明文,往往灵活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在教学时要根据文章的特点,分清主次,着重分析在文章中占主要地位的方法,探讨其精妙所在。例如《麋鹿》可重点分析作比较、列数字的方法;《神奇的克隆》可以主要分析举例子、作比较的方法等。
进行说明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能找出文章中采用了几种说明方法上,更重要的是把特定的事物、特定的说明目的和相应的说明方法联系起来,探讨文章为什么使用这种说明方法。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大量采用数据说明埃及金字塔的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既准确地反映了事物本身的情况,显示了科学研究的严密性,又给人以翔实可信之感,还避免了抽象、浮泛以至于冗赘的说明。此外,还可引导学生探讨怎样综合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更好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
2、抓说明语言的灵活性。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简洁、明晰,并且要尽量生动形象,富于情趣。
准确、严密。说明文的语言最根本的特点是准确、严密,因为只有用语准确严密才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才能保证内容的科学性。例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陨石的水分比较少,而彗星本身大多是些大冰块,含有丰富的水。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这里运用了“大多”、“也许”、“数亿年”等词语,就准确严密地说明了火星上水可能的来源。
简洁、明晰。无论是介绍浩瀚的宏观天际,还是解释纤细的微观世界,欲清楚明白地述说古今中外之事物与事理,就要有简洁、明晰的语言。如《学与问》一文,作者在总结观点时,用了“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用语简洁、明晰,使读者对文章的观点有了清楚的认识。
记忆犹如蒲公英,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虚无。——题记
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曾镶嵌着这样一件事。那天,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让人心情舒爽极了。我正漫步在街头游览这番大好景色时,突然看见一位老奶奶被车撞了。虽然撞得不重,但却昏倒在地。我正想跑过去时,突然想起了以前就有不少人假装被撞昏,以骗取他人的同情,...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引用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传说,谚语俗语,诗词句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
好处: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引用古诗:是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岁月如烟,飘然而过。我经历过的事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大多已忘得一干二净了,但有一件事在我心里深深地扎了根。
那件事发生在一节语文课上。我觉得陈老师讲课讲得津津有味,没有注意我。于是,不由自主地从抽屉里拿出温度计,低头玩了起来。
正当我玩得忘乎所以时,“卢亚真子,请你回答这个问题!”陈老师响亮地叫道。顿时,我心头一慌,缓缓地抬起头,只见陈老师的眼睛瞪着卢亚真子。同时,一道严厉的目光落在我的身上,似乎在说:“上课时不能做小动作呀!”我马上把温度计放进抽屉里,拿起书装作认真的样子,心里难为情地想:“这是上课时间,我真不应该玩呀!”没过多久,我的整个脑子里都是想着那支温度计,根本没法认真听课,老师讲什么我一句也听不进去。终于,我又情不自禁地拿出它玩了起来。
“丁零零……”清脆的下课铃响了。“陈海广,你过来一下!”陈老师笑微微地说。我实在不明白老师的意思,还以为向我要什么东西或让我干什么。
我来到陈老师面前,陈老师温和地说:“你上课玩什么东西?拿给我看看。行吗?”我提心吊胆,慢吞吞地走下讲台。那时候,我真希望地上有条裂缝,恨不得马上钻进去。但这是不可能的!我回到座位拿起温度计,赶快回到陈老师面前。
陈老师接过温度计,低头玩弄了几下,又抬头望着我,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全部消失了,我低头做好了准备,等待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没想到陈老师没批评我,反而语重心长地说:“上课不可以做小动作,要做学习的主人。时间就像河中水,只能流去不能回,我相信你会改正的。对吧?”我抬头望着老师充满希望的目光,重重地点了点头。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是我却记忆如昨。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