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选自《论语》里面的《为政》,这是《论语》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一句。是说:“明白了就是明白了,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这就是智慧。”这句话虽然出自春秋末期的孔子之口,但仍对现代人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包含着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谦虚诚实,切不可不懂装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报以谦虚诚实的态度去对待,有不懂的问题,应当及时向别人求教,甚至是“不耻下问”,如果不懂装懂,敷衍塞责,最后只会害了自己。
比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这时候应当找出不明白的地方,迅速向老师同学请教,而有些同学总是偷懒,想凑凑合合混过去,给自己找各种各样做错了的理由,总认为自己的错误仅仅是个失误,这样时间一长,就必然会漏洞百出。
让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做一个于人于己都诚实的人吧!
如果生活中没有那些假文盲践踏草坪、污染空气,那么山就会长绿,水就会常青,这样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就会更加和谐,整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漫画是风趣幽默的,而你只要细细品,就能明白这幅漫画所揭示的人心或道理。今天我看了这幅华君武爷爷的《假文盲》后,我不禁掩卷沉思,脑子里有着万千思绪。
一个寒冷的冬天,在母子上车处的招牌下,站着4个文质彬彬的男人:第1个男人身穿大衣,双手插兜,双眼凝视前方;第2个男人穿着军大衣,戴着棉帽,正在闭目养神;第3个男人身着棉袄,头戴鸭舌帽,还戴了一副眼镜,眼睛一直朝下看;第4个男人穿着一件风衣,戴了一个口罩,好像是个医生。
仔细看一看,还有一个抱着婴儿的妇女站在一旁眼巴巴的看着这4个男人,这个妇女穿着单薄的衣服,抱着孩子在寒风中站着,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丝胆怯和无奈,她在想:如果我想挤过去的话,那一定挤不过这几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强行给他们讲道理也不行唉!现在的人为了提前上车都去装文盲了
难道那4个男人真的不认识那5个大字母子上车处吗?不是的,他们只是为了提前上车,为了抢个座位,装了回文盲,他们都是自私自利的,是没有公德心的。如果我是那个妇女的话,我就会对他们说:这里是母子上车处,你们不应该在这里。可那个妇女只是选择了忍受,如果不是因为她的懦弱,那4个自私的男人才会一直装下去。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假文盲:图书馆里明明写着禁止大声喧哗,但还是有人高声谈笑;公共场所,明明写着严禁吸烟,却还是看见有人吸烟
我真诚地希望假文盲越来越少。其实人们只要相互谦让,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爱就会流淌在人们的心里,这样人与人人与自然就会更加和谐。
初冬的风像一个魔鬼,放肆地舔着陆地,引起一股寒气,无情地刺向着人们。
在一处公交车站,立着一个棕色的木牌,上面写着“母子上车处”五个大字。但下面却站着四位年轻力壮的男人。第一个来到“母子上车处”的是一位文质彬彬的经理,他身穿肥大的灰色棉袄,两手插进口袋,一双鼠目,一对黑色皮靴,离他最近的牌子却假装没看见。
第二位看似军人,头戴一顶厚厚的.军帽,但他却闭目养神,个子最高的他也假装没看见牌子上的字。
第三位身穿蓝色的衣服,双唇紧闭着,眼睛直视前方,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看起来有点矮,带了一副圆形眼镜,真像一位知识分子。
最后一位男子穿着长长的西装,竟然还戴着口罩,难道是想遮掩自己?可是谁不知道他这丑陋的心已经暴露在所有人面前了,恐怕只有他自己还在窃喜自己占了一个好位置吧?
被挤在一旁的一位妇女,叹着气,抱着一位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婴儿戴着一顶黄色的帽子,正噘着嘴。妇女无可奈何:这四位大男人怎么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这明明就是“母子上车处”啊。车站的管理员难道不在吗?他们怎么不管管这四位不害臊的大男人呢?
现实社会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在公共卫生间里,明明提醒大家“节约用水”,可有多少人看到水哗哗地流能及时关住呢?在公园里,草坪上明明写着“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情”可又有多少人会做到呢?
看了这一副漫画,我真想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吧!让社会少一些不良行为,少一些“文盲”吧!让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文明之国吧!
文盲?应该大家都是知道的吧,就是不识字罢了,但我今天从书上看到的漫画《假文盲》却又表达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这幅漫画所勾画的是一个寒冷的早晨,大风呼呼的刮着,一个公交站台上,“母子上车处”五个醒目的大字被写在一个高高的标牌上,而标牌旁的上车通道处却站着几个身强力壮的大男人。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怀中的孩子被挤在了一旁,风无情的刮着,这位母亲用无助的眼神看着他们,而他们,却视而不见。
你瞧,站在通道最前面的男人穿着一件皮大衣,表情非常严肃,看样子他应该是个公务员吧。紧跟着的一个人带着大棉帽,穿着棉大衣,手插在口袋里,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好像在想:管它呢,站这就站这吧,反正这儿人少好上车,再说又不是我一个人站这。第三个人鼻梁高高的,架着副眼镜,看上去像个工程师,却又更像个有知识的学者。站在最末的那个人带着个大口罩,穿着件大衣,应该是医生吧,不是说医生救死扶伤吗?怎么都当起“文盲”了呢?
这幅漫画,使我想到了社会上的类似于“假文盲”的故事:在公共场合,明明张贴着“禁止吸烟”的字样,但有些人还在若无其事的抽;在公园里,草坪上立着标牌“请对小草足下留情”可还是有人在草坪上嬉笑玩耍……他们都是“假文盲”吗?不!这些“假文盲”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管大家的感受,他们不是学识上的文盲,而是道德上的文盲。如果整个社会上都是这样,人人都做“假文盲”,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一个文明的社会是需要每个人文明的行为来建设的,讲究道德,遵守道德。让我们的社会在每一个角落都有文明美德吧!但愿“假文盲”早些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前一则,那么,他们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后一则告诉我们:聪敏而一则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这两句话虽是说:几个人在一起出自20xx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对我们的学习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己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当的时候,一经别人指出,他就会立即道歉并改正。他的弟子子贡就曾经感慨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说教师对自己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论语》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
在《论语》里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将孔门的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树苗的话,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们共同营造了一片生命的绿洲,两千多年来,我们华夏大地。这一片绿洲一直点缀装扮着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
通过学习《论语》,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更让我明白了关于学习和读书的方法、态度,真是得益非浅!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