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孤独?
孤独,是一种心灵的解脱。身处喧市,有时候一个人静下来,望日出日落,观点点繁星,于寂静中追寻生命的真谛,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旁人对此感到非常惊讶,为什么您能做到如此呢?他悠悠然回答道:“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将内心远离世俗的'官场,便自然投入于孤独的空间中。这位被后世誉为“田园诗人之首”“隐逸诗人之宗”的诗人,曾任祭酒、参军、县令等职位,最终因厌倦官场而投入田园,以耕为乐,以诗为伴,静度晚年。同样满负盛名、开浪漫主义诗之先河、被后人誉为“诗仙”的李白,在唐朝的官场上三进三出,终究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只得在诗酒中,想象他一个人所成的世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写出第一次入长安的失意,“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言尽了多少官场艰难的孤独。这份孤独。并不是世界上只剩一个人,而是一个人便能成一个世界。以诗酒为伴,以月夜为友,亦是沉浸于幻想中的解脱吧。
孤独,是一种人生的修行。一本书,一盏茶,一油灯,数青苔,是刘禹锡式的孤独。他将孤独当做是人生的修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居于陋室,惟吾德馨,不与外流合污,净身志行高洁。正如他自己所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同比于斯之陋室,更是如此。谈到将孤独作为修行的,便不得不提孔子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知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人无法忍受的“忧”,在颜回这里却变成了“乐”。以忧为乐,是他独有的精神态度,却也因为这样而孤独,深居于陋巷之中。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陋,或许便是大雅。
或许如今的我们,无法体验到古人的这种孤独,只能看着“高山流水觅知音”而努力追寻,却感觉这孤独的空间,愈发缥缈,愈发无形,于我们的目光中渐渐消失在阴影的深处。
一个人静静坐在街角,望着繁华的闹市,这是一种孤独;
一个人静静望向窗外,远观着大地山川,这是一种孤独;
一个人静静立在山巅,默默地注视脚下,这是一种孤独;
一个人沉浸于自然中,细品日月,仰天踏地,这也是一种孤独……
或许每个人历经的孤独不同,但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正在经历的孤独,我们称之为迷茫,经历过的那些孤独,我们称之为成长。也许多年之后,回望这些年来踏下的足迹,你会发现,唯有星空仍是那一片星空,唯有繁星依旧沧澜闪耀。
对一个人而言,没有改变不了的未来,只有不想改变的过去。——后记
对呀!竹子傲然挺立,虽纤瘦,却刚劲,狂风暴雨中尽显王者风范,这是因为它挖空了竹心,留下了生命的空间;荷花亭亭玉立,下连淤泥,上至水面,不随波逐流,也是因为它的藕茎中留下了生命的空间啊!那么,人呢?
我仰对苍穹,询问如何留出生命的空间,竹林中悠然传出:“你需要豁达与乐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失意者的吟啸,这是失意者的舒嚎。想当年,力士捧靴,贵妃研磨,剑气凌人,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李白是何等的雍容华贵,享尽“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恣意与欢谑。而后来,“脚著谢公履,身登青云梯”,骑上白鹿,在名山之间与仙人同列;在月下,邀月对酌。这是一份怎样的豁达与乐观,面对前后的巨大落差,李白没有停留,没有流泪,有的只是“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与酒同眠;有的只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放与豁达。李白盛唐时的繁华已悄然落幕,留下的是给后人的谆谆教诲,“生命的空间,需要的是豁达与乐观”。
可如今有些人早已远离了那份豁达与乐观的生命。物欲横流,纸醉金迷,霓虹灯下,闪烁的'是一张张疲惫的脸庞。他们说,他们在为理想奋斗,人活一世,不可无所作为,人光着两只手来,不可光着两只手走。他们可曾知道,时间以白驹过隙的飞速洗涤旧迹,人们为了赶上时代的浪潮,为了想要超人一步,无休止地工作着、焦虑着,留下的只有空虚的灵魂与精神,干枯的躯壳与肉体。他们丧失的是生命缓冲的空间,就像行车的安全距离,若是一遍遍安慰自己还可挨得再近一些,再近一些,留下的恐怕只有血色的悲哀与无尽的惆怅。
生活,不需要过多的矫揉造作和虚无的光环;心灵,需要努力地扩展来增加生命的承载量。生命的空间,需要乐观与豁达,我的生命,会留下缓冲的空间。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