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文化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唐诗、宋词、元曲……古诗词是文化的精髓,多少年,多少人为其倾倒。李白的浪漫、苏轼和辛弃疾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马致远的思乡情怀……多少诗人,多少词人,多少作曲家,闻名或隐逸,富足或落魄,都为古诗词的发展画上不可磨灭的一笔。
对古诗词的学习与理解,让我沉醉其中。古诗词中的一些词句,可以让人明白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感情。不少的送别词仍让人记亿犹新,王勃的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出真心朋友的真正定义,真正的朋友即使分隔两地友情也不会改变,描写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也让人看清世上酒肉之交,小人之交的丑恶。还有那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又描写了为友人饯行时因即将分别心情不快而与友人畅饮,隐含着朋友离别的思念与无奈。
同送别诗一般,诗人也喜欢以乡愁为主题。李白的《静夜思》即写了景又写了思,表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老树上缠着枯萎的藤蔓,黄沙漫天的小小古道,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牵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行走着。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写尽了在外漂泊的人辛酸与无奈和浓浓的乡愁,让人不由得融进诗中那个荒凉萧瑟,令人心中觉得凄凉的场景,在外游子,哪有不思乡者?思乡的诗词,随口都可以吟诵出来。还有亲情和团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我最熟知的诗词。这首词传诵至今,中秋佳节,无法归家与亲人团聚的人都会想起它,可见它流传之广。
送别、思乡、团圆,围绕这它们的古诗词都带着那么一丝淡淡忧愁,却又包含着对未来的希望。
江山美景几多爱,在景色的描写上,也可以在诗词中找到不少。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用一个“肥”字突出了绿叶的饱满,开创了诗词中的先河。烟雨迷蒙的江南,楼台、行人都在雨幕之中被模糊了,《江南春》一句“多少楼台烟雨中”令人身临其境。泰山的高大雄伟,险峻绮丽,在杜甫表达自己志向的同时被展现出来。江山美景、在古人笔下是如此多娇!
古诗词中也有许多启示人的句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告诉我们新旧总会交替,新事物总将取代旧事物,一昧守旧,是无法得到成功。这些句子被传为千古名句,其中的意义需要像品茶般细细品味。
世上优秀的古诗词灿若繁星 ,星罗棋布,让我们追寻古人的足迹,古诗词的魅力。
时光之美,正是童年。 童年的甜蜜是大白兔和硬话梅糖。牙齿里似乎总缺少一种甜的味道。也不能说是缺少,应该是不满足吧。小时候的奖励,是妈妈糖罐里的“大白兔”。糖罐放在两米高的酒柜里,对于我来说好像居于云端。拿到糖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撕开包装塞进嘴里,而是小心翼翼地将糖纸展开摁平。奶糖总裹着一层薄薄的透明衣,人口即化,妈妈告诉我这层是糯米纸,防止糖和糖纸粘连的。每每我都觉得这层神秘的糯米衣比浓浓奶香味的糖更吸引我。妈妈总是奇怪,觉得“大白兔”是她们小时候的记忆,她不知道这神秘的薄膜于我是多么的稀罕。外婆也爱吃糖,她喜欢的是酸酸甜甜的话梅糖,那糖纸的包装是深紫色的。渐渐地,我也迷上了话梅糖。只要我一去外婆家,总能看到外婆给我专门准备的“紫色小精灵”。吃后,我将糖纸收集到盒子里,于是这些小纸片随时飞进我的书本里畅游,让我的书本总是被这酸甜味浸泡着。糖纸书签的习惯至今被我保留着,那份甜也在我的味觉细胞上烙下最美的记忆。 童年的游戏是空竹和皮筋。七岁进小学,放学、课问,拉上自己的好伙伴,就去操场上撒野了。女孩子跳皮筋,男孩子抖空竹。皮筋的颜色如同天上的彩虹,所以每个女生都会有至少三四根属于自己幸运色的皮筋。我们将皮筋系在两棵大树上便开跳了。“燕子翻”、“牡丹开”、“鲤鱼跃”,花样繁多。时间久了,皮筋换了一串又一串,口中的童谣也流传到下一个年级。空竹则是男孩子们的强项,女生们躲得远远的,心惊胆战,担心空中翻腾着的空竹不能落到线上,但自信的男孩们总带给我们一次又一次惊喜的尖叫。 童年的出行是自行车。上学、回家路上的30分钟是我每天最大的享受。清晨,披着金色的阳光,伴着鸡蛋饼、葱包烩儿的早餐味,大人的自行车后座上载着嘴里塞满食物还聊个不停的我。从家到学校的两个街区,闭着眼我都能感受到自行车载我到哪儿了:刚过了卖油条烧饼的早餐摊,闻到那一片盛开的栀子花,听到小鱼在西溪河里的翻跃柳树成荫,我在车上,赏着春景;烈日如火,我在车上,赏那夏日;落叶纷飞,我在车上,看那秋色;傲骨红梅,我在车上,身披冬雪。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