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1、找出主要动词。
2、删除句子中“的”“地”前面的,以及“在”“从”“得”后的修饰成分。
3、看句子是否还含有其它修饰成分,若有,删去。
4、读改好的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子意思是否与原句意思一致,句子是否保留了“名+动”或“名+动+名”的形式。
小练习:
1.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儿波浪。
2.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
3.听到这个消息,王明高兴得跳起来。
4.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那一年,梨花纷然,年少无知,只一眼一撇,她的一颦一笑便落入心中,再也不曾离去。鹅黄色的裙角带起纷飞的梨花,似玉,似画。他也是一介少郎,墨绿长衫,硬挺俊朗,眉宇间露出一丝霸气。那一刻,他(她相信了一见钟情……
亭台楼阁,交相掩映,风吹动花吹动夜生香,红绸帐暖,罗带轻分,缘定今生。
奈何时光一去如梭似她穿针,魁星未拜却遇战火,他对她说,男儿只当保家卫国,等我回来…….她便每日倚栏翘望,盼他早日归家。不知是不是她感动了上苍,他果真早早回来。然而,却是另一番光景。
露宿垓下,兵临池下,四面楚歌。他是将军,带领众多人马,怎能不忧虑?
夜黑风急,月悬中天,群星隐匿,更声又起。他让没有入睡,侧身望着身边的她如婴儿般的面孔。战争在所难免,他又怎舍得她陷入绝境呢?长叹一声,小心翼翼的离去。小园内,她最爱的梨花早早盛开,月下弹琴跳舞的场景仿佛还在眼前。而今,只剩铜质的酒壶一次次的被拿起又放下。今宵有酒今宵醉,明日愁来明日忧。恍惚间,身边多了一抹红色。她缓缓坐在他身边。夜风习习,风掀起她的红裙,墨发如布,摇曳风中,这样的她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她长大了,他也是。一身玄黑,脸上多了分成熟,还有掩盖不住的傲气。这一刻,他们望着对方,却无言以对……
时光不会为你我停下脚步,该来的总会来。她亲手为他披上银白战甲,目送他离开。自己匆匆返回小榭换上男装,从后门急急跟上,眼前却突然一黑。他望着在怀里的她,手下来报她在后面时,他就知道她想干什么了。眼泪不自觉的划下,“奈若何?奈若何?”他命部下送她出城,自己却默默转身向原方向走去,只留下一个孤寂的背影…….
许多年后,渔乡小镇,私塾堂前,一白发老妇立于树下,看眼前梨花扬扬洒洒,飘落在地上一朵又一朵,她早已流不出泪了。她恨他,恨他不带她一起走完余年,恨他独留她一人看花飞漫天。此恨绵绵无绝期,天长地久时有尽。
邮递员鸵鸟阿姨,给棕熊奶奶送来了一封包装精美的信。
棕熊奶奶高兴极了!她盼信可盼了好几天了,她是多么想念她的小孙子啊!可是,奶奶老眼昏花了,她看不清楚信上到底写了什么。
于是,她就只好去找邻居河马博士了。河马博士知识渊博,可他的声音不好听,读起来粗声粗气的,就好像有东西卡在了嗓子里。他读到:“奶奶您好!”棕熊奶奶顿时就没那么开心了。“我小孙子是这么粗声粗气的称呼我的吗?连‘亲爱的’都不加,这个没礼貌、不懂事的小东西!”她愤愤不平地说道。
当信中说道他想吃奶奶做的甜饼时,棕熊奶奶更不高兴了,“他就用这样的口气,让我给他做甜饼吗?这可办不到!”
棕熊奶奶气鼓鼓地从河马博士那里拿回信,步履蹒跚地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奶奶遇到了黄莺小姐。“哇!她的声音真好听!”奶奶赞叹道,她被黄莺小姐的歌声迷住了,她决定请黄莺小姐帮忙再读一次信。这时,黄莺小姐也看见了树下的棕熊奶奶,她问道:“您有啥事呀,请说吧!”奶奶说:“我想请你帮我读读我小孙子的信。”“好啊,我很乐意帮助您。”说完,黄莺小姐接过信。她念了第一句“奶奶您好!”时,棕熊奶奶就觉得浑身舒服多了:“小孙子你好!虽然你没有用‘亲爱的’这个词,可是我能从语气中听出来,这比‘亲爱的’还要更亲热。”
当黄莺小姐念到他爱吃奶奶的甜饼时,奶奶的眼眶都湿润了:“这多好哇,我可爱的小孙子,居然没忘记我,还记得我做的甜饼,你真是一个有良心的好孩子!”
棕熊奶奶从黄莺小姐手里接过信,迈着轻快的步子,欢天喜地地回去给她的小孙子做甜饼去了!
这真是奇怪,为什么同一封信,奶奶竟能听出完全不同的感觉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