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后,有的背着水壶,有的扛着锅子,有的抱着柴禾,口袋里还装着米呀 、蛋呀 、面呀 …… 真是应有尽有啊吃过早饭后,有的背着水壶,有的扛着锅子,有的抱着柴禾,口袋里还装着米呀 、蛋呀 、面呀! …… 真是应有尽有啊!兴冲冲地来到了学校集合。 鲜艳的队旗引路,同学们有说有笑地出发了,有的.还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欢快的歌儿。野炊的地点是长店房,一到目的地,我们点完名之后就由李海港 、王华 、王蔚等几位男同胞担当了砌灶的工作。王蔚用“狗刨式 ”将地坑挖好了,然后由王华砌围砖,李海港生火。
他们一个个累得汗流浃背,我心想:平时一个个都是凶神恶煞的,没想到做这些事情比我们女生还在行呢!砌完灶后,就开始生火了。李海港点燃了一张纸,连忙就往灶膛里塞,田娅 、田静 、陈林连忙把柴禾往里塞,然后将装满水的锅放上去。
由于火势太大,李海港又靠火太近,“轰 ”的一声,李海港变成了金{黑}毛犬——头发被火烧着了,我们所有人都捧腹大笑,李海港还全然不知呢! 不一会儿,水开了,我们把包面大把大把地扔进锅里去,然后立刻盖上锅盖,站在一旁等待我们的“战利品 ”出炉。其余的女生在一旁布置餐桌,铺上桌布,摆上冷菜 、零食和饮料。灶中不时冒出青烟阵阵,李海港和王华大喊一声:“包面出锅了! ”同学们用一次性碗乘了之后又继续煮第二锅。
有“好吃鬼”之称的朱林用他那胖乎乎的手立刻夹了一只龙虾塞到嘴里,詹爽的大嗓门立刻打开了,“朱林,你真是个好吃鬼,大家都还在做饭,你自己却先开动了。 ”说完,便上前去追打他,他们在河边到处跑,我们其他的人乐开了花。 “开饭了, ”小钱同学立刻将碗分给了大家,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
这时,我左顾右盼,有的同学在吃方便面 ,有的在吃蛋炒饭,还有的同学在为生火大动干戈,但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连一向比较严肃的教导员黄老师也是乐呵呵的。 这次的野炊活动多么有趣啊!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安奈特.L.布鲁肖的《给教师的101条推荐》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推荐,在原先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了101个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我,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状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我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下任何一个孩子。
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省自我,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他们,此刻想来感到很惭愧,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长,都有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了一切学生。
老师们!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推荐》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推荐,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忙,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一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潜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此刻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一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就应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我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我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我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持续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就应首先思考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我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我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我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推荐》,我想对自我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作为一名教师,仅有童心与爱心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师。书中这样说到: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仔细想来不无道理,回想从教几十年的自己,不正是缺乏思想吗?工作之余从未主动思考一天或几天来的工作,思考自己的课堂,思考自己的学生。在接受各级培训,听取专家讲座时,也只是习惯性的接受,很少主动去思考。近来,朱校长不断提起“做一名优雅的教师”,我想其第一步一定是要有思想,只有用思想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质,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做有思想的教师”是应该深深根植在我的心中,甚至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成为一种信念和追求。
“做有思想的教师”,除了有思想,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底气,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厚实的人文底蕴、没有创新的意识,那也只是一种空想。李镇西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视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书中李老师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杂志分类罗列出来,有古典类、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类、杂志类,样样俱全。惊讶李老师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其实他早已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回想自己,真是惭愧,每次总是以没时间为借口,放弃为自己充电。现如今,如火如荼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正在展开,我想自己应该以李老师为榜样,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素养,将阅读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要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要勤于思考,勤于钻研,并且养成习惯,从中品尝思考阅读和写作的乐趣。付出多少汗水,才会收获多少果实!
“做最棒的老师”,是任何一个做教师的人的理想,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棒的老师呢?对于老师,教学经验来自于与学生们零距离的交流与接触,而不是一堆一堆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理论。试着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你会觉得教学原来是如此精彩!
总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师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事着教育这一事业,我们应该用童心、爱心、恒心去撑起这一工作,就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象花不是花,圆润又饱满,姿态多又美,号称干旱王!你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哈哈,告诉你们吧,它就是不怕干燥的多肉植物。
今天,我和好朋友张子轩、金赛一、华钰阳一起来到夏溪花木市场欣赏多肉植物。走进阿姨的花房,只见这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植物:长得郁郁葱葱的绿萝、开着鲜艳话多的红掌、结着果实的柠檬树,还有很多千姿百态的菊花……而最吸引我的便是那一盆盆可爱的多肉植物了!有的碧绿的肉片晶莹剔透,如翡翠一般;有的披着红外衣,就象一位在风中舞蹈的姑娘;有的一串一串倒垂下来就象绿葡萄,可爱极了;还有的全身泛着紫红色,高贵典雅……看着这么多美丽的多肉植物,我们心里痒痒的,也想种一盆多肉植物。
于是在花房阿姨的帮助与指导下,我们四个小朋友挑选了最美丽的花盆,上面有两只正在载歌载舞的小鸟,便开始精心打造我们的多肉小天地了。我拿起了小巧玲珑的小勺子,一勺一勺地往花盆里填土,不知不觉土满了。接着我开始选择多肉了,我挑选了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形状不同的八种多肉植物,他们有的如鲜花盛开,有的如利剑直插云霄,有的如一丛下垂的藤蔓……我小心翼翼地把他们种到泥土里,填好土按紧,撒上了许多肉色的小石子,还浇上了一点水。最后还摆上了一个栅栏和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哈哈,这样一盆多肉植物就丰富了!这么可爱的一盆植物,给它取什么名字呢?我冥思苦想了很久,就叫“春色满园”吧!妈妈看了微笑着说:“宝贝,现在是秋天,秋色满园比较合适哦!”“好的,就叫秋色满园了!”我开开心心地把多肉抱在了怀里,舍不得放下!
今天,我走进了多肉的世界,欣赏了姿态各异的多肉,了解了它们的生长习性,还亲自栽种了一盆“秋色满园”,真是太有意思了!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老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 + 反思”的成长公式。作为一名老师,想要自我完善、不断提升,就需要不断反思。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只有在反思中总结出规律和经验,才能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发展;只有在反思中提炼出精华和真理,才能不断地修炼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教学反思是老师做的最多的也是最切实有效的反思活动。翻开杂志,打开网页,可以说每一个优秀的教师,成名的教师都有一个写教学反思的好习惯。可以说教学反思是一个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它一方面让我们在教学中的正确的行为予以肯定,不断的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使我们自己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改正、自我完善。教学反思使我们拒绝平庸,使我们的教学经验得以升华,使我们吐故纳新,每一天都是新的。
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写反思都是在查找教学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教训,而在发现自己的优势,肯定一节课的亮点上花的功夫相对少了一点。同时,我们在反思时,往往写的都是教学反思,而忽略了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的反思。所以,对于平日里与学生接触时的一言一行,我们都要认真地、耐心地反思,从中找到某种教育规律。再者,我们进行教学反思往往仅仅满足于获得教学经验,而没有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虽然做了好多年教师,偶尔也进行过教学反思,但创新方面是少之又少。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写教育日记让老师终身受益。”教育随笔,不是为了晋升职称而炮制的论文,也不是为了课题交差而拼凑的“成果”。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全纪录,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介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只需我们抓住一天中的一个火花,可以是上课,也可以是听课,也可以是网上,杂志上看到后的灵感。
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迷失在书海中,阿基米德和秦始皇手拉手经过,拉齐斯和伊本·西那争论不休,雅典与斯巴达常年战争……我崩溃了,可又不能抱怨,只好强压着烦躁的心,忍痛继续读思品那些感化心灵的大道理,怎么办?怎么办?我近乎抓狂,考试迫在眉睫,我却在原地踏步了,思路乱得像纠成一团的毛线一样,我多想考出一个好成绩啊,但现实迫得我无法呼吸。
不经意的抬头间,一抹清新的绿色出现在眼前,与书桌的.深色相互映衬。多肉是多么可爱啊,它像个羞涩的小姑娘,总是无忧无虑地笑着,将快乐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但多肉又是坚强的,无畏的。它不需要很多的阳光和水,更不需要他人过多的关注。它活在自己那个和谐美好的小世界里。在浓妆艳抹的百花中,在喧闹浮躁的世界里,它似一股清流,将乐观和坚持传递到远方。它也许不像兰一样忠贞高洁,它也许不像莲一样洁身自好,它也许不像梅一样不畏艰险,它也许不像竹一样秉性端正。但,我爱的就是它。我爱它的活泼乐观,我爱它的无忧无虑,我爱它的生机勃勃,我爱它的坚强无畏。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它保留着一份属于自己的岁月静好。似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睿智地站在古寺里,在一片悠悠的炊烟中含笑品茶……
我明白了,所以我静心复习;我明白了,所以我不急不躁;我明白了,所以我保持微笑。
我明白了,所以我晒出我的多肉,分享这一份快乐,这一份宁静,这一份欣喜,这一份坚强。我明白了,所以我在此书写下我的心得,希望能将多肉的快乐一直传递下去。
这星期,我和表弟一起去体育馆看了多肉植物展。
刚进馆内,一束七彩的光芒照在我们的身上。我抬头一看,一把把色彩鲜艳的伞挂在头顶,真是美不绝伦。我们跨进大门,满场的多肉植物便映入眼帘,淡绿色的“财路”象朵莲花;挺拔的八千代绿得沉郁;娇小的桃之卵美丽可爱……
最引人注目的就要数“鸡蛋美人”了。只见她的叶子肉嘟嘟的,滚圆滚圆,还蒙上了一层白霜,摸上去软软的,滑滑的,上面还长着几粒美人“痣”呢!
当然,“卡洛塔”也不逊色。看那,它的叶片红绿相间,上面是鲜嫩的绿色,下面是血一般的红色,越往内层颜色就越浓,真是奇妙!每一片叶子都卯足劲往不同的方向伸展,象一只只小手在向我们打招呼呢。我和表弟被深深地吸引了,两人立即各买了一盆。
快看,这盆,它可真奇特:青翠欲滴的叶片上满是短短的,细细的白色绒毛。叶子的顶端还长着四五根小刺。“它叫什么呢?”我好奇地问管理员。管理员说:“这叫熊童子。”哦,怪不得它的叶子那么象熊掌。
我们继续往前走。哎?这盆植物怎么这么奇怪?一根根又细又长的茎蔓延到盆外,一颗颗豆子大小的“佛珠”串在细细的茎上,象一条条绿色的项链盘踞在盆子中央。表弟歪着头问:“这个里面到底是什么?种子吗?”“也许是吧。”我不确定地回答道。后来,我们查了资料才知道,原来它的名字就叫“佛珠”,“珠子”只面根本没有种子,把叶杆插在土里就会生根发芽了。
多肉植物的品种多着呢,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你想更多地了解它们吗?那就赶紧也去养几盆吧,走进它们的世界,你一定会收获无限的惊喜和快乐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