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我去了西安旅游。西安的土特产很不错,苹果又脆又甜,石榴又大又红,柿子又甜又软,大红枣也很甜……西安还有十大怪: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主菜、碗大桌子摆不开、手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
睡觉枕砖头、姑娘不嫁外、唱戏吼起来、凳子不坐蹲起来。怎么样,西安也真是够奇怪的吧?在西安旅游,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兵马俑。兵马俑可是我们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陪葬的宝贝。秦始皇陪葬的东西可多啦!光兵马俑就有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还有很多的坑还没挖掘呢!
看着那些整齐的土兵、雕刻精致的战车和陶马,我心中禁不住赞叹不已,没想到我们中国古代的人,就已经那么聪明,雕刻艺术的水平也那么高,怪不得西安的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呢!西安还有一个更很好玩的地方,就是西岳华山。华山风景优美,但华山很高,海拔有20xx多米。我刚开始爬的时候,还好,可到后来就累得大口大口地喘气,爬一小会儿就得休息一下,我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爬到了北峰。站在北峰上往下一看,四周都是悬崖峭壁,真让人毛骨竦然,我的双腿都发软了。
太危险了,我们就开始下山了。下山,可是我的拿手好戏,我紧紧地拉着铁链子,“蹭、蹭、蹭”地,没过多久就来到了山下。到了山下的感觉真是好,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四平八稳”。西安旅游真好玩,我还想去呢!
最初的喜欢是因他的名字——学良,汉卿,爱国壮士味十足,却又带了一点优雅的精致。
那种喜欢是遥远而空洞的,虽然当年也曾惊叹于历史书上他如少帅这称号一般的气质,但也丝毫没有兴致去进一步了解什么,从这点来看我算不得花痴。
寒假里只是偶尔出于好奇点了PPlive上的《西安事变》,我之前并没有看过胡军的剧目,并觉得这个人的长相,稍稍有点辱没了他。然而,那偶尔的一个点击,却一发不可收。以至于那时我便想,一定要写点什么,来纪念这个男人,纪念这样一种率直的,秀气的,赤诚的,高傲的光华。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觉得用淳朴率性的《诗经》来形容同样的他最为合适。
东北人,率性俊朗,浑然天成。却拥有江南人那般的皮肤,当年戴季陶曾形容他公子气,皮肤好得像个瓷娃娃。
电视剧中宋美龄一度称他为莱茵河畔的骑士,真实度虽不可考,当年宋美龄把少帅介绍进上海上流交际圈,时常相伴却是不假。
谣传更有甚者,据说墨索里尼的女儿对其一见钟情。而赵四风流朱五狂,不过是从侧面印证其威仪之表罢了。
甚至到蒋介石先生逝世之后,隐退多年已然高龄的`少帅出现于灵堂,在场的新人旧识仍要赞叹“汉公风度”。
但再胜的外表,也不过是绿叶而已。少帅被嵌入历史册页,主要是两件事——东北易帜、西安事变。那些俊朗的老照片,那些风流旧史,便如同一个重大日子的好天气,叫一切鲜明生动起来。但那日子却无法改变,正如其赤诚率性无法改变一般。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最爱的镜头是第6集,宋子文问他,对当年东北易帜可曾后悔。他说怎么可能。当年土肥原转达日本天皇的意思——支持他当皇帝。他拥有东北三省的土地,三千万人民,全国最强的兵工产业,还有自己的边业银行,若他当皇帝,就没有溥仪什么事了。却让土肥原带回去两句话:“一、日本天皇不在我之上,我与裕仁是同庚;二、我张学良,永远是一个中国人。” 一旁的赵四静默地看着他,眼里却是说不出的崇敬。那时我突然理解了赵四的心情。
我之前是无法理解赵四的。名门闺秀,花容月貌,却不惜与父决裂,与少帅私奔,得到的也不过是个情人的地位,直到60多了才算有了正式名分,据说还曾有誓言——汉卿不爱听的她绝对不说,汉卿不喜欢的她绝对不做。之前想不通,当一个女人付出所有的时候,不是已经失却了自我么?那时却突然明白,崇敬而已。必是怀有同样的崇高,却因种种而无法达到那般成就,那么面对如此威仪赤诚的人,又有何理由不做出一切牺牲呢,“你的梦想,正是我的梦想”而已。赵四对他,应是“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而张学良,我以为便是“我心匪石”了。
“不可转也”的是两件——国家、兄长。每一件皆可惊天动地,每一件皆可成就一段忠烈英名。
然而张学良偏遇上了两件,并是互相矛盾的两件,也难免会成就一段比小说还精彩的篇章。
虽然台湾和国外也有不少人对西安事变对历史的作用持否定态度,但不论手段方法,少帅对国家,对抗日之赤诚是毋庸置疑。
据说最初他想当济世良医,坚决不愿从军。张作霖却给他一把刀说,医生一次只能救一个,一把刀却可以***很多人。
他率军入关与军阀大战时,曾在即将得胜时主动撤军,因为他不愿炸掉黄河大桥。当时他写信给对方首领说,中国造一座大桥不容易,他舍不得炸毁。如若真要分胜负来个你死我活,他提议一对一决斗,免得死伤无辜。——后来国民党高层元老读到那封信也无不佩服其文采胆色。
他崇敬蒋介石,期望他成为专制的领袖,以为如此才可救中国。于是他东北易帜,率东北军入关结束了中原大战,其威其势,莫说其他军阀,蒋介石也是忌惮的。但他一心拥蒋,即便蒋先生在他失去故土之后让他去穷乡僻壤打红军,即便蒋先生在他两个师全灭之后不补充兵源不安抚其将士而是直接撤销了两师番号,即便他让戴笠经常走动时时监视。
张学良的回忆录里也说,他始终都没有想过要背叛蒋介石。他从南京到西安,三番五次地进谏抗日,不住地苦口婆心地劝说,据当时知情人回忆,到最后张学良是跪着哭着求蒋先生让他去抗日。堂堂少帅,竟为这两件事哭泣下跪,也算惊天地泣鬼神了。可惜电视剧没有那个情节,许是害怕损害胡军的血性形象。
那么照此发展,若其后没有西安事变,反而不像是少帅的作风。而事变之后他单身赴南京请罪,也在情理之中。
他送给蒋介石的挽联“关怀之殷,情同骨肉; 政见之争,宛若仇雠”便是把他一生矛盾地坚持的两件事,都写尽了。
只是他暮年之时对记者说的那句“我的人生到36岁就结束了”让人不免叹息。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英雄与美人,便能成就一段风流传奇。何况是受争议的英雄,何况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何况是扑朔迷离的纠缠。
张学良的最爱至今仍是迷,因他说过他最爱并非赵四,而在美国。但其实,这些都无所谓,六十岁的大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本身就是一个童话般美丽的传奇。
终其一生,或许最打动我的,是他的“情重”。对国,对家,对人,率性而情重。
西安曾是十三个朝代的都城,也是
5个多小时后,一座气势恢宏的城门矗立在我们面前,两个大字赫然醒目,一下子冲进我的视野,啊,这就是潼关!这就是传说中的《隋唐演义》中第八位大将——魏文通把守的关口。
就在这个关口,话说第十三位英雄好汉秦琼,与众兄弟假扮官兵、响马,骗过潼关大帅魏文通,顺畅通过潼关。然而,随后杨林率兵追来,才知魏文通错放秦琼通关,痛斥魏文通上当受骗。魏文通惭愧请命去追回秦琼等人。魏文通快马直追,秦琼策马而回阻挠魏文通,二人大战几个回合,却被正在石头上睡觉的罗士信看到,力大无穷的罗士信搬起巨石砸向魏文通,魏文通奇妙躲过。最后,罗士信生擒魏文通,将其带回。潼关口的这个故事真是精彩极了!
“鸡鸣闻三省,关门扼九州。”爷爷这样说。在这里,我不得不介绍一下潼关了。潼关守卫的是关中东大门,是历朝历代的兵家重地,因此便有了“得潼关得天下”的说法。
站在潼关城门前,我不禁想起了元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的词句:“山河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是啊,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和人民!曾经的潼关城外有黄河天险,可阻敌人;曾经的城墙高筑,作为军事要地更是守卫重重。可以想象当年,猎猎翻飞的军旗,将士们身着盔甲,毅然地站在山峦上、城墙边,双目炯炯有神地守卫着这关中的东大门……
一个潼关,激发了我对西安厚重历史文化的极大兴趣。这里,我要悄悄地告诉你,下一站,我们要去兵马俑!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