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从事教师教育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讲师赵萍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需要探讨的,不是‘园丁’与‘导游’孰是孰非,而是在现代社会,教师角色变化的问题。”
我们对教师的理解本来就是多元化的。总比喻成园丁其实是一种语言的惰性,以至于这些比喻本身反而成为一种阻力和局限,把内涵丰富的教学工作和多元立体的教师形象压缩成了单调的意向表达。赵萍表示,孩子能提出来老师是“导游”,说明他关注的角度同离开学校的成年人是不一样的,是他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期待。
赵萍说,在这篇作文中,我们应该欣喜地看到孩子是在主动思考,也说明我们的教学在进步,孩子开始质疑一成不变的'答案;同时,他们班主任能够开微博把这样的一篇文章放到网上,也体现出我们的学校在走向开放、多元和包容。这篇文章最大的意义在于告诉很多人,今天的教育已经不是我们读书时候的样子。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到教学过程当中去,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远观教育,隔靴搔痒。西方还有过这样的一个专门的比赛,让孩子画出心目中的好学校、好老师,孩子们的内心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评判好老师、好学校,我们要更多地倾听孩子的意见。我们的教改往往是成年人的,我们老师的,但是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观点。
园丁与导游
幼儿园时,老师说:“老师就像园丁,哺育你们成长。”小学低段时,试卷中出现“老师就像园丁,哺育我们成长”的句子;高段时,会出现“老师就像(),()”这类的题目,深受“园丁”思想教育的我们,大多数都会不假思索地写上:园丁……
用园丁来比喻老师,用花草来比喻孩子,每个人都知道。可是,园丁这个词真的适合老师这个职业吗?
去百度上搜“园丁”,第二种解释就是“可以比喻老师”,但去输入其他词汇,恐怕很少有“可以比喻老师”这种解释。由此可见,中国的“园丁思想”被牢牢锁住,连百度、字典也承认了它的“功劳”。但我始终觉得,人的想法不可以是统一的,正如人们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某一天,我发现我们脑中比喻老师的词,几乎都被“园丁”战友(占有,编者注)了,难道,没有其他了?嗯……肯定还有!哈!我想出来了!导游!是个挺合适的词,以后再有这种问题,我就填“导游”,可以摆脱“园丁”的缚束(束缚,编者注)啦!
导游……真的真的挺合适:他们带我们去参观一个地方,或许,我看见树,你看见鸟,他看见草地,每个人所发现,拍的景色都不一样。老师教我们的内容是一样的,但在某些人看来,这个对自己有帮助。另外一群人呢?感觉那个适合自己,同样的知识,而我们对它们的理解不同,也就造就了不同的人才。
反观园丁,花草,就不一样了:这些花草的命运都已经是安排好的了。牡丹不会变成玫瑰,百合不会变成月季,在风雨中,也有园丁的保护,自己所努力的,也不过是发芽,汲取营养罢了。它们只需要接受,而没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我希望老师像导游,带领我们去游览各种美好的风景,而不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最终让我们长成了只会听话的植物。
亲爱的郑老师:
您好!
周一就是您的节日一一教师节,所以,这周末我一定要格外专心致志地把作业写好,让您开心。可是这事也有赖您的配合,我想这也是全班梦寐以求的,作业少布置些!少而精嘛!这样,我们便可以挖空心思尽情投入了!你也一定猜到我们的小心思了吗?那便是为老师们准备一些惊喜,特别是为您。相信您的办公桌上一定会堆满鲜花和礼物,看到您欣喜的眼神、莞尔一笑的模样,同学们忍不住会欣喜若狂,就连我常丢三落四漏做作业而被您留下来饱受"折磨”的孩子都恨你不起来,而您,则欣慰万分……
相信希望在周一给您惊喜的同学多不胜数,我们盼着这周未有足够空闲时间来构思别出新意的礼物。周五一放学,我已一鼓作气做完了所有作业。此刻,我赢来了大把时间心静如水地绘作一张给您的贺卡,精心挑选一朵盛放的康乃馨或包扎一个您称心如意的礼物:香水、闹钟还是一盆植物?您一定会说,别想太多,寄我一封信就够了!
您总主张我多阅读,但我还是沉醉于《七色花》、《西游记》、《水浒传》一类的漫画或连环画,偶然翻箱倒柜,找到一本妈妈小时候看的小人书,便爱不释手,带去学校忙里偷闲地看。妈妈常说,这丫头,就知道看这种书。相信您知道了,也会这么批评我。我偷偷带去学校传阅给同学看,被火眼金晴的您发现了,我心想完蛋了!可那天你居然表扬了我,又批评了我,或者说语重心长地启发我,并且列了一些我可能会喜欢的名家书目,鼓励我读了后分享阅读心得给全班。那一刻我又惊又喜又羞又愧,百感交集这个成语在那一刻我有了切身体会!自打那之后我渐渐爱上了阅读……我的思绪回到展开的贺卡上,蓦然我明白了,原来,最好的礼物是我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啊!
我明白,老师,您就是那一缕清风,推送着点点帆影,让我们鼓起帆,扬帆起航;您就是那一只火烛,照亮着他人,却燃烧了自己;您就是那一位园丁,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您都不忘照料你的小苗们。在教师节之际,我真挚地想对您说声:”教师节快乐!”
敬祝
心情愉悦!
一个自认为顽皮的孩子
20xx年9月8日
原来这座城市里有很多园丁机器人,它们正在帮助工作人员做很多事情。园丁机器人的外形有高有矮,有胖有瘦,看上去都是卡通的样子,很受人们喜爱。
高的机器人负责种树,它们会伸出长长的手臂,剪掉枯萎的树枝。矮的机器人负责种花草,它们把花草修理成一个个图案。浇水机器人的身上有防水功能,水喷到身上对它们自己没有任何影响。根据一年四季花草树木的`不同生长时期,园丁机器人的工作也会发生变化,它们会变成播种机器人、捉虫机器人等等,这些都由人们用电脑来指挥。
园丁机器人会自己就用树枝搭一座房子,让自己住在花草树木中间,监视着花草树木,还会根据花草树木的生长情况来变化感情。如果花草树木长得茂盛了,它会笑,如果花草树木枯萎了,它会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就会指挥机器人添加肥料。如果有人破坏花草,园丁机器人就会发出警报,管理人员就会及时赶来制止那个人。园丁机器人还会修建篱笆,防止别人破坏。
美丽的城市大花园非常干净,没有枯萎的花草和树枝,它们都到哪儿去了呢?哦,是被园丁机器人“吃”掉了,然后转换成能量。这样它们不用充电就能不停地工作。
瞧!有了这种机器人,人们就会轻松多了。
尊敬的刘老师:
你好!
从前有这么一故事:再一个百花齐放的花园里,住着一位辛勤的园丁.每天都用自己的经历与汗水浇灌着每一棵花苞,让他们茁壮成长.啊!这不就是日日夜夜为我们操劳的刘老师吗!在这里我先要跟你说声对不起,由于我天生好动,倔强.有时上课说话,你使眼神我还不领情,在这里我向你道歉.
你还记得吗?那一次我们市里有流行性感冒.因为你熬夜改我们的试卷不幸染上了,但你没有请假而是背负着沉重的身躯来到学校,毅然的踏上了讲台每当听到你那"咳咳咳......"的"***"声我的心便隐隐作痛.想到你身体不舒服,也不怕苦累地给我们上课生怕我们落下功课.我心里感动极了.
刘老师以及以前教育过我的`老师,你们在课堂上的教诲我一刻也不会忘记.正如古人说:春蚕致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当三十年后某人站在诺贝尔的颁奖台上,千万不能忘记以前为我们操劳的老师.
此致
崇高的敬礼
你的愚生:
啊,像那位女工,年约四十,身材矮小,饱经风霜的脸庞过早的刻下了道道岁月的皱纹;白皙的皮肤没有粉饰,没有化妆,一双娇小的.玉手本该涂脂抹油,捏针绣花,而今却显得干裂粗糙、丰腴厚实。她,天天来到自己划片分包的区域内,不是蹲下一颗一颗小心翼翼地剔草摘草护坪,就是手持水管龙头或弯腰或站起浇灌草坪花木,就像伺候自己心爱的儿女般地精心地养护它们,不让受半点委屈。不是吗?为预防草坪生虫,赶紧定期喷药洒药;为保持草坪常年绿茵,经常喷施叶绿素,剔除杂草,增强草纯度;为保护花草不被肆意践踏,她在人行甬道的两旁,用竹披一根一根编织成篱笆,就像在精心地保护着自家的菜园!
还有她的其他女同伴,年龄相仿,分工不同。有的一手持长柄钳,一手持自制搓兜,专门捡垃圾、拾废品、除污垢,把公园里游人随时随地胡乱扔掉的废纸屑、废饮水瓶、废果皮,随口吐的口香糖等,及时地保洁卫生,尽量做到全天候干净整洁。有的给花圃松土拔草、浇水施肥、修剪花木、整枝打杈,还攀绳拉线,挂牌保护花木,提醒人们不可逾越雷池半步。有的打扫南北两个园内公厕,保证无蚊蝇、无异味,干净清洁。
再看那位男工,年过半百,霜染两鬓,脸膛黝黑红润,身板结实硬朗,一看就知是一位神采奕奕的壮汉,后边紧跟一位拉着架子车的小生。只见他手提电锯,系在腰间,来到一棵大垂柳前,双手攀援“唰、唰、唰”像猴子般爬树那么快,飞速解开电锯绳,一手抱紧一根粗枝,一手持锯,对准要伐的蔓枝,“刺、刺、刺 ”一阵折腾,锯起枝落,偌大的枝蔓一眨眼的功夫全部落地,慌得小生在树下赶紧折枝捡枝,装车满满,拉到堆放指定地点。一棵剪枝完工,再上一棵,又是如此那般。很明显,他俩今天的工作任务就是修树护木,整枝修杈,保护好树冠造型。
尤其是有两位男工,臂带袖章,一面担当巡逻任务,用笤帚打扫路面,维护正常的园内治安安全和游园须知事项,发现游人中涉及公园的问题及时解决,一面经常手提水泥灰,把甬道上被行人散步快走时踢掉的铺路小瓷片立即填补上,保持道路平坦整洁。还负责公园两个宣传栏的内容充实、张贴、标语悬挂,普及科学卫生、文明礼貌等常识,把公园建成市民的精神家园,成为广大市民天天愿意去的休闲娱乐、健康体魄、精神寄托、环境优美之文明公共场所。
啊!辛勤的园丁们, 伟大寓于平凡 ,创造来自奉献。尽管您们都是普通的劳动者,但是在我的心目中,您们就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编织中国梦和幸福之花的护花使者,您们就是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绿草茵茵万木葱茏的园艺师,您们就是改革开放新时代创建文明城市的美容师,您们就是城市公园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保护神!
总之,您们: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幸福千万家,脏累您一人!世人要向您们学习,向您们问好,向您们致敬,真诚地道一声:无私奉献的园丁们,您们辛苦了!
我很羡慕那些勤劳的园丁。所以,我要成为一名勤劳的`园丁。
假如我是一名勤劳的园丁,我回种下许许多多的树苗,让人们增添多一些新鲜空气,让世界增添多一些“绿”!
每天,我都要早睡早起,“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来种下这些下小树苗,来晨炼人们都夸我勤劳、能干。我的心里就会很自豪!
每当有人问我:“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就回骄傲得告诉他:“我是一名园丁!”
每天,我看见我种的小树苗一天比一天大、一天比一天高,我的心里就会特别地高兴,慢慢地,花园变成了绿荫,人们都来这儿孙锻炼、游戏、休闲,也越来越多小鸟来这儿唱歌,在这儿安家,多么和谐、美丽的大自然啊!慢慢地,小树长成了参天大树,挡住了沙尘风暴,击退了洪魔,天底下粮田万顷、牛羊成群,人们幸福安康!
啊!我就要成为一名园丁,为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出贡献!
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六年的小学生涯即将结束,我将离开哺育我多年的母校,离开与我朝夕相处的同学,离开和蔼可亲的老师。我想在离开母校的时间里送一份礼物给我亲爱的老师,以表达我对老师的无限热爱的心意。送什么给老师呢?我左思右想,想了半天,终于决定把自己写的大字送给老师。
光说不做有什么用,不如行动起来。我从书房里拿出文房四宝,我想了一会儿,在洁白无暇的宣纸上写下了园丁二字,写完后,我浮想联翩:老师啊!您白天给我们上课,课间给我们批改作业,晚上您在灯光下专心致志地备课。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您总是不辞劳苦地工作着。昨天,您培养着祖国的花朵;今天,您又培育着祖国的幼苗。老师啊!您真不愧是祖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还是祖国辛勤的园丁。老师!这每一个字,渗透了我对您的感激,每一笔流露出我对您的热爱,每一划洋溢着我对您饱含深情的爱,这两个苍劲有力的园丁二字让我不得不热泪盈眶。
写完园丁二字后,刚想写教诲二字,我的耳边响起了您对我说的话语。记得那一次,我练硬笔书法时,我刚学了几天,觉得老师要求太高了,我无法接受,想不练了。老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就把我请到了办公室。我心想:这次肯定被老师批评。但是,到了办公室后,老师并没有责备我,而是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学习是无止境的,你学到的知识是你自己的,别人想抢也抢不到,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老师,为了家长而学的。你要明白,做什么事都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绝不可半途而废,这样才能到达成功的顶峰。想到这里,我写下了饱含深情的大字教诲。老师啊!您说的话虽然不多,但是,您句句都意味深长,您对我的循循善诱,我今天不会忘记,明天不会忘记,将来更不会忘记。老师啊!您洗刷了我心中的污点,清除了我懒惰的坏习惯,老师是山,呵护生命的火,老师是火,点燃希望的灯,老师是灯,照亮前进的道路,老师是路,引领我的一生。您对我的教诲,我受益匪浅。
写到难忘二字时,我心中涌现了老师对我的关心,是啊!老师对我的关心,我永远忘不了。那一次,我生病了,老师带我上医院看病,照顾我。那一天,我在病房里呆着,外面那无情的风呼啸着,雨像豆子般落着,我在朦胧中才找到您的身影,一股温暖立即涌上心头。老师!您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我没齿难忘,您对我的关怀,胜过天上的繁星,海底的沙石,树上的枝叶,我难以言说,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老师!真的非常感谢您!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花香;叶从夏走过,留下片片阴凉;果从秋走过,留下丝丝甜蜜;雪从冬走过,留下粉妆玉砌的世界;老师您从小学的中走过,留下博古通今的知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您为我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就算加减乘除也算不尽您对我的关怀,诗词歌赋也颂不完您对我的恩情,就算千言万语也道不尽我对您的感激。园丁这两个字让我热泪盈眶,教诲这两个字让我深受感动,难忘这两个字让我刻骨铭心。老师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像粉笔,牺牲了自己,留下了知识;像蜜蜂,辛劳了自己,甜蜜了别人;像道路,奉献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老师!您知道吗?这六个大字倾注了我的全部感情,它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深切的爱。
“抛开学生对词语的定位准确与否,我们应该看到孩子对教师的需求。”北京市特级教师、史家胡同小学教师万平这样说道。在她看来,“园丁”这个比喻并非只是灌输,更多的时候也是陪伴、播种、观察、帮助、给予、呵护还有收获。“导游”确实能作为辅助者、引导者和帮助者,但是“导游”的游览路线都是规划好的,这种缺陷恰恰是这名学生没有想到的地方。或许,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园丁”和“导游”这些词语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完整精确的认识,但是这却折射出孩子们期待的好老师的形象:他们能给予孩子们更多爱的关怀和帮助,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在成长中给予孩子们温暖的陪伴。万平表示,孩子做出这样的比喻只是体现出他们的期待,而对于“园丁”或者“导游”,我们没必要上升到对教育工作者定位的高度来解读。无论我们称呼老师为“园丁”还是“导游”,老师都应该“传道、授业、解惑”。
“如果,是我的学生,他们一定会觉得园丁是一个温暖的词,是一种激励和陪伴。因为,我一直就是给孩子们温暖的陪伴。这折射出身边的老师的教学方式,引发出他个人的思考,给他带来的思考,也是对老师工作的一种呼唤。”万平老师说。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