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则新闻说的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几个镜头抄袭BBC广播电台,然后央视澄清道BBC已经授权。看罢新闻,我又看了看下面的评论,只见一片讨伐之声震耳欲聋。相当部分的人在说天朝不就是会山寨么,山寨了之后还找借口振振有词云云。当然他们说的远不止我这么客气,这幅咄咄逼人,自轻自贱的德行图真让我真看不下去。想起了鲁迅的那句问话:“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要说有,我不敢相信。要说没有,怎么这么多人这幅德行。
今天我们很多人指责我们今天的企业没有创新,抄袭或是模仿他国的产品或其他……“山寨”一词也便从而层出不穷。至于“山寨”一词典出何处我并不深知,对于类似的含义我更喜欢用另一个词汇“拿来主义”。说起这个词那可是大名鼎鼎,鲁迅就写过同名文章。我们今天很多人都在批判我们去山寨日韩、欧美等等。实际上他们又何尝不曾“山寨”过。仅举一例——日本。日本两次崛起都伴随着拿来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何以重新兴盛?除了美国支持外,拿来主义占了很大的层面。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每年引进外来技术233项目,到了六十年代达到了每年1090项,七十年代每年2091项……“拿来主义,和体西用”成了那个时代日本的.标签。日本大量引进外国的东西,在日语中随处可见的大量的外来词汇的直音,就是快速引进后的成果。拿来主义就是拿来外国的东西,引进后自己改造被超越原作。到了80年代末的日本已经超越了世界很多国家,甚至买下了美国引以为傲的洛克菲勒大厦。拿来主义的功效可见一斑。
但令我不解的是我们很少有人去嘲笑日本的拿来主义,而是佩服他们的崛起。今天我们使用拿来主义了,我们却对自己冷嘲热讽,唯恐落后。还没等我们推陈出新呢,就已经被自己同胞的唾沫淹死了。对于这种麻木的国民心态,真让人担忧。韩国是一个民族自尊心大的有点变态的国度,但是它们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他们的国民性。在90年代末的金融风暴中,韩国一万多家企业***,政府被迫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条件的援助贷款。韩国人视这一天为国耻日,与日军屠戮韩国等同。他们还每家每户都捐款给政府……而再看看我们今天的一些人们,除了谩骂和鼓噪还会什么?这幅不会雪中送炭,只会火上浇油的图景中的人们又是什么样的嘴脸?此刻用以一个感叹的词汇,曰:“德行!”
德,是内在的修养;行,是外在的行动。一内一外构成了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精神。而当轻蔑地吐出这两个字时,便是对对方最轻蔑的描述。在央视得到授权后播出电视节目,人们侮辱之。若是没有经过授权的拿来主义呢?成吉思汗的铁蹄为欧洲送去了马镫,于是欧洲有了骑士阶级。阿拉伯的航船为欧洲送去了纸张、印刷术、黑火药。于是骑士阶级被摧毁了,文艺复兴了。我们天天歌颂他们了。可是,文艺复兴的后果是什么?是亚非拉美的人民被奴役、被屠***、被掠夺、被殖民了几百年。不得不说,我们的技术输出给自己造了孽。这里我要说的是这些没有人德行的野兽们学习我们的技术时候得到我们授权了么?造纸谁授权的?火药谁授权的?印刷谁授权的?指南针又是谁授权的?……不要说那时候没有产权体制。为什么要遵守保守主义的产权体制?就为了让一个几块钱可以复制的东西卖个几千美元,让人们买不起、让某人成为伪善的世界首富么?而且更为深远的是,产权体制是在西方有能力输出造福人类的技术时候,他们设定的。而我们在技术输出的时候,我们为的是全人类,毫不吝惜的输出。
不可否认,近代以后我们的技术落后了。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拿来主义》)这里的拿来,当然并不是照搬,而是一切有益的,优秀的都可以加以辨别后的拿来主义。
遗憾的是,以今天人的德行看来,我们拿来外国的圣诞节、基督教、一神论、伪善的文明躯壳……是好的,是必须的,是必要的。可我们拿来真正有益于我们的技术,却是山寨的。要知道我们是5000年的文明的国度。在孔夫子讲内仁外礼的时候,在欧洲某棵树上,两个猴子早上在聊天。一个说古德毛宁,另一个回了一句古德猫宁。或讽之,今天我们不文明云云。我想说的是,永远记住是哪些手拄着文明棍的人让我们受了苦,也要记得我们要拿来他们什么。我们要拿来的不是他们的外在的“德行”,更不是他们内在的德行。
古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宝库,而《世说新语》则是这个宝库中一颗灿烂美丽的明珠。
《世说新语》是南朝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用文言写成,分为言语、德行、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其中的故事既有很强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篇篇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是几句话,但就在这些记录人物言行举止的文句中,我们却可以体会到魏晋时代浓郁的政治氛围和人物特色。
前几天,我读了《世说新语》中的一到三十页,其中的一则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这则故事的意思是这样的:华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避难,有一人想搭他们的船,但却遭到华歆当即表示为难,王朗说:“正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后来追兵即将追上,王朗想抛弃那个人。华歆说:“之前我犹豫不决,原因就在于此。既然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急抛弃他呢?”社会上从此便根据这件事判定华歆和王朗的德行优劣。 这个故事中的华歆刚开始对于别人的请求犹豫不决,看上去似乎品德不好,但尽管王朗答应了那个人的请求,但当后来追兵到来情况紧急时,却想抛弃协助的那个人,所以,华歆的品德是远在王朗之上的。
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犯过像王朗一样的错误呢?以这个故事为例,在开始时如果华歆和王朗在开始时没有携带那个人,那么那个人可能会有生存的希望。可要是华歆和王朗在中途抛弃了那个人,那么那个人就没有一点生存下来的希望了。
生活中的事往往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答应了别人某件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底。如果你拒绝他,他可能会受到损失。但要是你在中途忽然停止,呢么他的损失会更大。
当然,我们在生活中要尽量帮助别人。但如果的确无法帮忙,我们也要当即拒绝,荣国答应了,就不能半途而废。
《善念德行之解语》
在人性当中,善恶本是孪生兄弟。一个乖巧温顺,一个顽劣不羁,乖巧温顺者,应肯定褒扬,将其树为榜样;顽劣不羁者,则应惩戒教化,使其收敛而规矩。
当我们将我们灵魂深处的这两个孪生兄弟的品性都定位规范了之后,人性中的良心便会彰显他积极健康的风范标准。那么这个人性良心的标准风范便是道德。
良心是我们仁善心灵美好愿望的体现,但那只是一种人性自知自为的自觉行为。人们只是按照自我对良知认识的程度自行其事,没有章程可循,没有规矩可依。
然而道德则有所不同,道德是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当中,根据现实生活所发生的实践,以及我们自身心灵的感知体悟,而形成的人性伦理的基本标准。
记得我在《论道德、法律、政治的依托关系与实际意义》一文中,曾经写下这样一段文字:“道,乃人性之正途,德,乃人性之良知;法,乃维系公平之标尺,律,乃实际操作之依据;政,乃科学客观之方略,治,乃实际发生之行为;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政治的根本,而政治又是道德的最终体现。三者之间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然而,最终尚以政治为关键实施并发生的核心。”
这里所提及的道德,就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社会体系组成的公良砝码。人类只有遵循了道德的\'理念,才会端正法律的正确形态。只有法律的正确性质得到了确定,这个人类的世界才会回归正常的秩序。
人类只有回归了正常而健康的社会秩序,这个社会才可能会健康积极的向前发展。
还记得,在《观天小记》一文中,我曾这样写道:“宇宙浩渺,空旷无际,天地阴阳,方圆有序,周而复始,循规蹈矩,生灭有时,轮回依律,顺正昌吉,忤逆毁迹。”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宇宙虽然空旷浩渺没有边际,但是,其中所存在的事物,却都在遵循着一种有规律的秩序在运行着,没有谁可以与这股伟大的力量去抗衡。如果有谁逆反了这种健康正常的运行规律,那么,他就会被宇宙自然这股伟大而强悍的力量所消灭。
因此,我们生存在自然世界里的人类,就必须要遵循自然运行的规律。那么,在这个广大空间的自然世界中,人类的***需求与发展方式,会直接的影响自然世界的运行状态。
无论是废污水气的排放;还是地下矿藏的采挖;无论是人为垃圾的产生;还是森林树木的砍伐;以及为了自然资源的争夺而发起的战争等等,人类的人为行为,都要在理智科学的状态下,有节制的进行,否则,将会得不偿失。
当然,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谁也不可能像神一样,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但是,我们可以心存善意,通过我们彼此真诚的努力与恪守,使其尽量的接近完美。
所以说,我们人类只有恪守着良心,以善良意愿为出发的彼此相待;以公认的道德伦理规范,对自我的***进行理性的节制;以既定的法律法规,对彼此的行为做以规范的监督与制约;这个世界才不会有战争,才不会有欺凌和不公。
届时,我们将会在温柔、体恤、理解、尊重、同情、援助、仁爱、宽恕中,彼此友善的生活。同时,社会也将会在和谐健康的状态下平稳发展。
曾在一本书上读到过沃维纳格的这样一句话:伟大的才能比伟大的成功更不寻常。沉思片刻后猛然想起《世说新语》任诞篇中曾有这样一则故事,再次捧起书来细细品味,不禁莞尔。
故事大致讲述了东晋官员殷羡出任豫章太守,临行前,很多人托他带去他们自己渴望获得官职的书信。到了石头城,殷羡把书信全部扔到江里说:“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致书邮。”
读完这则短故后曾对“沉者自沉,浮者自浮。”这句话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在其他书中看到沃维纳格说的那句话后才恍然大悟:殷羡不推崇这种“不走正道,贪图小径”的社会风尚,认为虽然获得了官职,也就是所谓的“成功”,还不如依靠自己的一言一行,学识才略从而获得自己的成功。所以“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更深层面的含义是:无用之才自不会得到赏识,而德才兼备之人定能得到重用。
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贪图一时小利,放弃了光明和正义的大道,误入歧途,走向黑暗。这也许能获得些许利益,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更何况这是一种道德败坏的象征,一种不良的行为准则。与其走这偏门邪道还不如潜心向善,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事。虽然会比前者付出更多,但这是一次锻炼和展现自我的机会,更能使得到的成功更真实,得到也更为自豪和愉悦,何不一试呢?从小就养成这种习惯对于将来不论是发展的过程还是种种鸿图霸业抑或遭遇挫折时的心态都是有极大的帮助的。为了得到赏识,得到成功,唯一也是必不可少的道路就是学习。学习就需要有“铁杵磨成针”的顽强毅力与勤奋刻苦的钻研态度,正如童第周所说的“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当我们真正做到这一点时,也就成为了真正的浮者了吧。
不要一味地羡慕别人而自己却无所作为,更不要为了谋取利益而抛弃光明,那样只会像陷入沼泽地一般越挣扎陷得越深。唯有做搏击长空的雄鹰,金字塔顶上的蜗牛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明天。
是的,我承认,在攘攘的红尘,我也会小心翼翼或匆匆忙忙。在伧俗的生活激流,也会避重就轻或玲珑圆滑。在尔诈我虞的生意场,也会迂回曲折或单刀直入。但。请原谅,私底下我依然喜欢童话,相信童话。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喜欢童话呢?我们不也曾像豌豆公主一样晶莹剔透吗?我们不也曾向魔镜叩问那烟花一瞬的华年吗?我们不也曾在小王子的温情的眼神下变成一朵低首的玫瑰吗?我们不也曾像美人鱼那样,为了爱,百般折磨我们的脚尖或灵魂吗?我们不也曾无数次目不斜视地走过卖火柴的小女孩身边吗?
是的,我们曾经都是童话的主人。所以,我们不应该看不出一只流浪猫眼神里的戒备和忧伤。不应该不到被绳索控制的小狗,它的委屈和无奈。不应该不知道那被枝剪被异化的花草,是多么向往“山中发红萼,纷纷开且落”的自由。不应该听不到山的低叹,水的轻唱。不应该感觉不到风的抚弄,雨的亲吻。
现在呢?现在我们不也是童话的主人吗?
我们不也是寂寞的行星吗?在既定的轨迹里行走,却奢求达到轨迹之外的目标。我们以为存在就是活着的.证据,冷漠得坦然。
我们不也是那被囚禁的小鸟吗?不过,小鸟被囚禁的是身体,它的灵魂永远在悠悠长空,而我们恰恰相反,我们心甘情愿囚禁的是真实的自己,还妄想在自制的笼子里高瞻远瞩。
还好,还有童话。幸而,我还相信童话。所以,在见识了贪婪,冷酷,欺诈后,还能目光柔软,笑靥如花。所以,还会为无关的人无端的事莫名泪下。所以,还怀念前生的际遇,向往来生的重逢。
是的,有了童话,我才站在自己的三生石上,眺望得到无数次的前生,才会有那许多故人涉水而来,把隔世的相思写在朝云上装点我的玻璃窗。我的旧精魂,于魏晋之时,也曾一识渊明吧?(或抑我就是陶居前的一株柳?处盛唐之际,也曾一醉太白吧?当北宋之朝,在岭南的五月荔枝天,可曾一晤东坡否?或曾卷帘伴易安?或也奏乐倾柳永?不然,不然那些旧句在我心中幻作花开的声音,是何道理?我爱,所以我信。
来生呢?来生我愿是一株柳,拖着我长长的秀发,临水而居。不用被枝剪被规范也不会看作异类。我愿是一颗流星,义无返顾地划向黑暗,用一生的光辉去赴永恒的约会。如果,如果我有幸来生还能是一个女子,我要嫁那幽默而富想象的郑渊洁,嗳,好象来生我要嫁的人还有儒雅的余光中先生,孩子气的罗纳尔多,忧郁的童安格,似乎还有家乡那株看我长大的桂树……嗨,反正还有无数精彩的来生,让他们排队好了!
嘻嘻,不觉从我的童话梦中笑醒。
古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宝库,而《世说新语》则是这个宝库中一颗灿烂美丽的明珠。
《世说新语》是南朝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用文言写成,分为言语、德行、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其中的故事既有很强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篇篇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是几句话,但就在这些记录人物言行举止的文句中,我们却可以体会到魏晋时代浓郁的政治氛围和人物特色。
前几天,我读了《世说新语》中的一到三十页,其中的一则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这则故事的意思是这样的:华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避难,有一人想搭他们的船,但却遭到华歆当即表示为难,王朗说:“正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后来追兵即将追上,王朗想抛弃那个人。华歆说:“之前我犹豫不决,原因就在于此。既然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急抛弃他呢?”社会上从此便根据这件事判定华歆和王朗的德行优劣。 这个故事中的华歆刚开始对于别人的\'请求犹豫不决,看上去似乎品德不好,但尽管王朗答应了那个人的请求,但当后来追兵到来情况紧急时,却想抛弃协助的那个人,所以,华歆的品德是远在王朗之上的。
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犯过像王朗一样的错误呢?以这个故事为例,在开始时如果华歆和王朗在开始时没有携带那个人,那么那个人可能会有生存的希望。可要是华歆和王朗在中途抛弃了那个人,那么那个人就没有一点生存下来的希望了。
生活中的事往往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答应了别人某件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底。如果你拒绝他,他可能会受到损失。但要是你在中途忽然停止,呢么他的损失会更大。
当然,我们在生活中要尽量帮助别人。但如果的确无法帮忙,我们也要当即拒绝,荣国答应了,就不能半途而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