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猫,总觉得“猫”这个字眼带着些柔媚与矫作,故我从来不养猫。
乡下奶奶家曾养过一只猫,那是爷爷在山上捡到的一只快要饿死的小猫崽儿,奶奶看着不忍心,便收留喂养,没几天,小猫便恢复了活力,一双眼有了光彩,而我仍是不喜欢猫的,尤其是,毫无野性的家猫。小猫渐渐长大,滚圆滚圆的,因为特别乖顺,所以也很讨喜,它喜欢趴在人膝间睡觉,懒懒地在太阳底下睡觉,已没有丝毫作为野猫的气性,我知道动物野外生存的法则:弱肉强食,优胜劣汰。而一旦被淘汰,付出的便是生命的代价。而它,本应是被淘汰者的一员,但它却存活下来,学会迎合人类。
之所以不喜欢猫,大概是看不惯它们的乖顺与媚态,它们用自己可爱的'姿态去迎合人类,以博好感。我觉得,作为宠物的,大抵都有些可怜。虽然我没有权利也没有必要发表对动物们的看法,但由此及彼,人亦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伪装,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虚伪的一面,这点毋庸置疑。生而为人,便免不了阿谀奉承,生于尘世,便免不了做个俗人。但伪装总要有个限度,不然,连真实的自我都迷失了,即使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又有何乐趣可言?我不喜欢迎合,也不喜欢被迎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我们何必屈就自己去迎合别人的喜欢,又何必接受他人的假意迎合。逢场作戏,上下敷衍,也许在俗世生活便能如鱼得水,但却是失了本真与自我,活在别人的世界。失了个性的人亦如同那失了野性的猫,太过屈膝卑颜地活着,一生走尽,负的还是自己。我不喜欢猫,自然,我承认怀着些偏见;我不喜欢一些人,自然,我承认我不过也俗人一个,但毕竟入世生活,也就自己原谅自己了。
想李白一代诗酒谪仙,也曾迎合皇帝的乐趣,为皇家的绮靡欢乐作诗写文,但他内心又何尝不会痛苦?直到最后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潇洒离去,做回自我时,才觉身心舒畅,逍遥自在。与其一味以迎合荣华富贵。不如坚持自我而清平自得。有人曾言:“功夫在书外,这学问那学问,敷衍人事才是一门真学问。”但我认为,敷衍不等同于处事,敷衍人事,屈迎他人,退而求其次,将就的是自己的人生。
那只小猫最后的结局是被一只山猫咬死,那一刻也有些忧伤。若它不溺于安乐的生活,还有属于野猫的利爪,也许结局会完全不一样,即使它再得人类喜爱,在生命的危急关头,人类终是顾不了它的性命存亡。生命不完全等同于生存,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总有人想要用种种理由消灭幸福所需要的参差多态。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可以决定自己以怎样的方式生活,既然如此,那何不撕下假意虚伪的面具,跳开左右逢源的大圈,为自己,个性张扬地活着。
最近我总是在想一个问题,假如不上学了,我能去做什么。我绞尽脑汁却还是没有答案。我现在17岁了,刚刚初中毕业。我若现在就不上学了,我肯定就得去外面打工了,然后一辈子就这样度过。可是我真的不想去过这种生活,我有我的理想,我最起码得为我自己的将来负责。这几天一个问题总是在我的耳旁萦绕,我不想上了。虽然我不是救世主,但是让我听到这样的话,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去挽留他。尤其是我的好朋友,我的同学,身边最亲的人。我问了他们一个问题,假如你现在不上学了,你想去做什么,你能做什么。我们现在可还都是未成年人啊。
说实话,我身边有很多人都已经不上学了。男孩子大多数都去外面打工了,如果他们不再进行学习,这辈子人生的高度就这样了。女孩子有的去超市工作,有的去理发店等等,这有什么前途吗。在农村,大多数女孩子不上学之后,等到21岁左右家里人就把她嫁人了。一辈子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过了。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我不愿这样的事情发生,可是事与愿违,偏偏有很多人前仆后继地走这条路。我真想拉他们一把,可他们有各种原因拒绝我。我也真的无能为力啊。事实上,的确有很多实际情况。经济就是一方面。虽然说现在的社会是小康社会,但毕竟是初级的,不平衡的小康。我们之中还有很多经济上比较弱的家庭。可是我们家里无论有多贫穷,这相对于自己儿女今后的生活,前途来说,这些就算是咬着牙,那也要坚持下来。尽管父母有时会热心地供自己的儿女上学,但是儿女没有好好努力学习,最后上完大学或者是上完高中又回到了农村,家里,还是一无所成。就算是这样,只要子女想继续上学,父母应该支持。可能很多父母都不能理解这一点,觉得上来上去还是没事情做,还得回到家里,这样还不如趁早去外面挣钱。男孩子父母认为不上学了,赶紧去挣个钱,一给儿子结婚,他们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女孩子父母则等到女儿成年后一出嫁,自己也就完成了任务。其实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想的生活。
此时父母受了一点累,吃一些苦,继续供自己的子女上学。就算他们没有考上学,父母自己也尽全力了,也不后悔了。子女若后悔,那也不会去埋怨父母的。假如子女有办法考上一所学校,而父母并不支持,导致子女不再上学了,以后子女肯定会后悔的。到那时,子女也会恨父母,埋怨父母的。然后父母也会后悔终生的。其实像比尔‘盖茨那样的人很少,我们都是普通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改变命运。现在的我们只有上学,不断地上,那样就会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家庭的命运。我们自己的.路都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别人只能提一个建议。因为一个人的大部分生活都是要靠自己的,现在自己就放弃了别人肯定也就放弃你了,只要自己不说放弃那一切就都还有可能。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过路人,但有一点自己永远是最真实的。人生中的每一步选择都很重要,自己的人生价值有多高。
那就是取决于自己的每一个选择,尤其是重大选择。我们不要是在十字路口已经看到了自己的目标,而害怕穿行的马车。勇敢地去吧,不去争取怎么知道不行。其实,我们走的每一步都要付出一些代价的,舍得嘛。不舍哪有得呢。我们已经走了这么久了,有什么理由现在放弃啊。别人有的想上还没有机会呢,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没有理由逃脱呀。人生短暂,可以奋斗的也就是那么几年。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我们有这个机会去上学,当然要抓住了。就算没有结果,我们也不会后悔的,人生也会又少了一个遗憾。人生不可能没有遗憾,但我们可以尽量少一些遗憾。当我们可以消除一个遗憾时,为什么不尽力去消除呢。人没有什么坎过不去的,只要你心里不放弃,就一定有办法过去。我曾说过一句话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阻挡我前进的脚步我希望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与自己内心相符。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不一样的上学路(观上学路上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下雨的周六,我观看了电影《上学路上》。从电影院出来,我的思绪仍停留在那个叫做王燕的女孩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山里孩子对于上学地无限希望。在黄土高原上,生活着一群朴实的人们。故事讲述了一个名为王燕的女孩在暑假里挣得24块8的学费。
由于家中困难,若王燕无法在假期里赚到学费,就必须像好友三花一样嫁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催促着王燕开始了她漫长、艰辛的一个假期。在相亲男孩的帮助下,王燕终于凑够了去枸杞园采枸杞的车费,而她也终于看到了上学的希望。开学那天也是三花出嫁的日子,王燕用挣来的钱买了一枝笔,赶在三花被接走前送给了她。接着她奔向她最向往的地方——学校。
看完电影,我深有感触,特别是那几个饱含蕴意的场面令我印象深刻。如王燕追赶接三花的迎亲车,将笔插入三花为那只笔准备的空笔套时,我强烈地感受到,王燕送给三花的不仅仅是一只普通的笔,她赠予三花的'是一份最好的纪念品,留恋三花最后的少女时光,用一只带着知识光芒的笔填补了三花最遗憾的地方。山村的女孩是多么地无奈,她们不能留在课堂上,十三岁,正是我们吸取知识地时候呀,但三花却无法上学,她必须挑起一个成年女性才需承受地担子,那场面是何等令人心寒。
还有一个场面,就是王燕手攥学费气喘吁吁跑向学校时,我可以理解她的心情,整个暑假过后,她终于成功了,返回那个能够圆她的梦想的地方,她心中是多么地快乐,这是我们无法感受到的。我们城里孩子,过得衣食无忧,有些在家中还是小皇帝、小公主,哪个不是白白胖胖,高高在上?而片中的孩子,皮肤粗糙而健康,他们奔走在黄土上,快乐地唱着歌,王燕的笑容简直是本片的“招牌”,那充满童气的稚脸,可爱至极。和他们相比起来,我们实在是太幸福了。不就是24.8元钱吗?一掏口袋就是十几或一百的,可那在我们眼里可怜巴巴的24.8元钱,是王燕的希望啊!
上学路上,同样是孩子,我们走的是宽阔的大道,而山村孩子,他们不是奔走在泥泞的小路上么?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