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的孩子》这部微电影时长不到15分钟,我之所以看了N次不是这部微电影拍得有多好,而是我在秋老师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屏幕中那些可圈可点的细节总让我情不自禁地思考"爱"这个话题,观《迷路的孩子》有感。
大学生秋恬去山村支教,面对这些"野孩子"她总是茫然无措,时刻想着逃离。随着镜头的推入,伴随着"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读书声,教室门上钉着两块木牌,一块写着二年级,一块写着三年级……一个小男孩读着课文将手指头伸进嘴巴吮吸口水滴答流,不到下课却打报告要拉尿喊着‘我憋不住啦’。面对这些"野孩子" ,秋老师满脸嫌弃的表情,满口不耐烦的语气。
可爱的孩子惹人爱,有各种问题的孩子总是让人爱不起。如果我不是老师,我或许会觉得这个细节是微电影的一个笑点。因为我是老师,我却无法做到仅仅把这个细节当成笑点,更多的是面对问题生如何去爱思考。我有17年的教龄,一直在村小任教,像二三年级坐在一个教室上课这样的"复式教学",我上了五年半。那时的我还是个只有职业高中的文凭代课老师,课余为自考而看书,习惯每天写日志激励自己……影片中的秋老师也是一边教书一边看"考研"书,喜欢写。那时的教学生活和秋老师要面对的是何其的相像啊!不同的是我是土生土长的村姑,没有任何的不适,每天打了鸡血似的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总感觉和孩子在一起就是和快乐在一起。有着相似的教学场景,熟悉"复式教学"之难,所以我不认为秋老师的表现有多差劲,因为偏爱优生是老师的通病。作为老师,我们无法选择学生,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当茫然无措的秋老师被善良淳朴的"野孩子"感动后,她与孩子们相处时露出的灿烂笑脸让我相信:当老师的爱如同阳光般普照学生时,学生定会如花儿一般亮出盛开的理由。
"你来这里支教是为了方便考研,还是真心教育这里的孩子?孩子彻夜不回,就是为了帮你找一瓶花露水,你不配去读研究生,更不配当老师!"
影片中校长出现了四次:送书给秋恬、火根一夜不见来教室了解情况、夺过火根手里的录取通知书训斥秋恬、带火根来教室向秋恬道歉,《观《迷路的孩子》有感》。校长对秋恬说话一直温煦有礼,唯独见火根拿着录取通知回来而对秋恬进行了伤人心的训斥。
众所周知,获取教师资格证的条件是:大专或大专以上的毕业证、普通话过关、教育学合格证、心理学合格证。来山村支教准备考研的大学生秋恬无疑具备了当老师的资格。如果单从"……你不配读研究生,更不配当老师"这句话来理解,我会觉得校长不通人情严厉有加。配不配当老师岂是一个山村校长能论断的?但把这句台词放在总部微电影中一次次回放,我更会觉得校长是在为老师为家长为社会代言。——如果你不是真心教育孩子,你就不配当老师!这里的"真心"表现一个"爱"字,是师德中的"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最好的诠释。现实中有多少老师在教学生涯中磨练成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单单疏忽了师德中"爱"的`修炼?又有多少专家教授在追名逐利中忘了初心被百姓戏称为"砖家教兽"?影片中的校长让我想起了我校的叶校长。叶校长从教30多年至今没有教师资格证,但在我的心目中他是用"爱"从教的典范。不必说他的学生期末统考成绩总在全镇名列前茅,也不必说他是如何赢得了"叶校长是全镇最好的校长"这样的口碑,单是以"一个老师一个班,种菜煮饭靠大家" 的条件还能让老师对红光小学恋恋不舍的事实就令我肃然起敬。
在山村小学,有千千万万像影片中这样的校长。他们评价一个老师是否合格不单单看教师资格,更加看重教师是否真心对待学生。为山村小学的校长点赞!
"大多数人认为,支教志愿者如同福音般地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点亮希望,为他们指明前行方向,但我的支教故事恰好相反,朴实的孩子们教会我放下功利,真诚生活。这群可爱的孩子们就像是我的指南针,当我在人生道路上迷路时,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空荡荡的教室,一本《教师博览》静静地躺在讲台上,随着镜头的推入,先以"迷路的孩子"为题的文章定格在屏幕上,再切换了几组秋老师和孩子们开心相处的画面,最后以风儿轻吹翻动《教师博览》定格"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的文章标题上。伴随着这组唯美画面的旁白就是以上这段话。个人以为:这段话是对微电影《迷路的孩子》内涵的高度概括,也是宣传《教师博览》的点睛之笔。
初识《教师博览》是在十几年前的黎村小学,黎村小学的古校长获得了教育部颁发的"烛光奖",随之而来的福利是一年的《教师博览》。"读《教师博览》,做教师博览"这样的话在那时就深入我心。《教师博览》对我影响深远,它使我认识到作为教师光有"爱"还不够,还要有渊博的知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等我拿了自考的大专文凭,转正为公办老师后,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就订阅《教师博览》。每到一期《教师博览》都是我的节日,每篇文章我都会去细读,读到有所触动时也会偶尔提笔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还记得那时县教育局下发的评职称的通知,通知上的一个条件阐述不明,引起众多老师的争议。恰好负责聘职称这块的陈主任来我村小检查工作说到此事,我立马拿到《教师博览》刊载的内容让他看并说了自己的理解。陈主任高兴地点头认同了我的看法,还让我将这段内容剪下来让他带回中心小学作为参考。看着被自愿剪下后留下的空白,我还心痛了好久呢!可以说《教师博览》是我的教学帮手,是我理解教育政策的一个窗口。
学校有图书室、村部有农家书屋、家里有电脑、手机有"掌阅"……太多的免费阅读让我忽视了曾经珍爱的《教师博览》。后来在QQ群看到邱益莲老师转发的原创《慢火熬炼出的优秀》,知道这篇文章刊发在《教师博览》原创版2016年1月。心里很纳闷——《教师博览》还分原创不原创?和邱老师Q聊后心里亮堂了许多,在她的推荐下关注了《教师博览》微信公众平台,订阅了《教师博览》(原创版)。空闲之余翻看,心里头满是失而复得的欢欣。我想对自己说:做一个有"爱"教师,《教师博览》你值得拥有!
《迷路的孩子》这部微电影最大的漏洞就是"录取通知书".前一天秋老师还在写日记说"离考研就近了一天",过了一个晚上,火根就拿到 了秋老师的"录取通知书".试问:秋老师是何时考研的?再说,"录取通知书"这么重要的东西岂会最先落到火根的手上?
看了N次《迷路的孩子》,不是因为它有多完美,而是因为它有"爱".而"爱",恰恰是师德的最高境界!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危险,而我们就要正确地面对这些危险,在危险中寻找脱险的方法。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大夫山骑单车。(.我和妈妈骑着骑着,渐渐进了山里,人也越来越少了,我一见人少了,就要玩一下“飙车”,于是,我对妈妈说:“我先骑一下,你快点跟上来。”说完便头也不回地向前骑去。我骑得飞快,转眼间就来到了一个荒无人烟得地方,我心里一惊,赶紧停下车来,等待妈妈赶来;等了一会儿,我便开始不耐烦了,这不耐烦中还夹杂着几分害怕,“妈妈。”我叫了声,可这附近一个人也没有,回应的只有几声鸟鸣。我觉得我迷路了,可又不敢想,我带着害怕、烦躁的心情四处乱闯,希望可以找到一条出路。我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开始回想大人说迷路了改怎么办:1、找警察帮忙,2、问路人借手机,3、呆在原地,让大人找回来,4、找到来时的路,原路的返回……我想了想,觉得只有第4种方法可行。于是我找呀找,终于找到了来时的那条小路,慢慢地往回找,生怕怕错过了妈妈。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在一个路口,找到了正在焦急地寻找我的妈妈。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出行安全的重要性。所以以后出门一定不要单独行动,要跟大家一起走;如果走失了,也要冷静下来,寻找方法与大家会合。
小明来到公路旁,看到许多汽车在公路上奔驰,路边的柳树垂下长长的如丝的枝条,花坛里的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几只小鸟在枝头唱歌,火红的晚霞映红了天边。小明伸开双臂欢呼起来;"春天太美了!"小明就像一只出笼的小鸟,跑啊,跳啊,唱啊,真快活。小明玩的太入迷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天黑了,小明的肚子"咕咕"叫了,小明才想到回家,小明眨巴着大眼睛,看看四周,除了马路上的路灯,什么也看不清,抬头看看深蓝的夜空,觉得月亮和星星都变得很可怕。小明坐在路灯下用手捂着脸,"呜呜"大哭起来。小明的奶奶做好饭来到房间看到小明不见了,急得满头大汗,问邻居们看没看到小明,都说没看到,奶奶又急忙回家找出小明的照片跑到路上问行人"请问看没看到我的`孙子?"找不到小明奶奶急得眼泪都出来了,急忙给小明的爸爸打电话,小明的爸爸闻讯连忙骑着摩托车赶回来,奶奶一边抹眼泪一边说:"他本来在房间里玩的好好的,谁知我做完饭一看就没影了,这可怎么好?"爸爸安慰奶奶:"妈,别着急,我去找。"说完爸爸立刻骑上摩托车去找小明了。此时路灯下只剩下小明和他的影子了,小明哭得更伤心了,他真害怕了。"小家伙,怎么啦?"一位警察叔叔来了,把小明扶起来,"小朋友为什么哭啊?"警察叔叔问,"是不是找不到家了?"小明点点头抽抽搭搭地说:"叔叔我迷路了。""没关系,我送你回去,你家在什么地方住?""我只知道我家住少年宫附近""你爸爸叫什么名字?妈妈叫什么?你叫什么名字?"小明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警察叔叔,警察叔叔让小明坐在摩托车上,来到派出所,只见警察叔叔在电脑上查了一会儿,就说知道了,又让小明坐上摩托车,就一溜烟地开走了。
警察叔叔载着小明来到他家楼下,小明迫不及待地冲上楼。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奶奶小跑着去开门,看到她的宝贝孙子,一把搂在怀里,妈妈又高兴又生气,爸爸握住警察叔叔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妈妈和奶奶急忙说:"同志,请屋里坐。"警察叔叔摆摆手,三步并作两步跑下楼,骑上摩托车准备开走。爸爸妈妈和奶奶还有小明急忙跑到阳台挥手和警察告别,小明眼里含着泪水扬起小手喊:"叔叔谢谢!叔叔再见!"
也常见这种现象,一旦有的学生不小心触犯了学校或教师制定的规则,教师常常就行为而论行为,简单作出判断,把这类行为归位到校纪班规当中,给予当事人一定的惩罚意见。即使是采取宽容的处理方式,也会因各种理由无暇思考事件之所以发生的本质原因,不懂得去捕捉、运用行为背后的教育契机。
教师根据学生行为处理问题时,教育并没有发生,真正教育的发生,是在行为出现后的时间里。因此,当不良行为发生时,最好不要马上干预,直接处理。所有做父母的可能都能回忆起这样一种场景,当你的孩子被你管教训斥以后,孩子会抹干眼泪,主动走进自己,表现出对父母的爱,而此时,才是最佳教育机会。
在第31个教师节那天,我认真看完《教师博览》杂志首部微电影——《迷路的孩子》后,更加理解了我提出的这一观点的内涵,到了这一教育智慧的力量。
微电影中有这么一个事件,女主人公秋恬是一名到大山深处志愿支教的女大学生,她喜欢在上课时包里装一瓶花露水,用来提神。有一天上午下课时,她忘记拿回花露水了,等下午上课时,发现花露水不翼而飞。
秋老师在处理该事件时,采用的是常规的办法,在课堂上直接当着全体学生的面,问大家谁拿花露水了。使用的策略是用一句话"诚实的孩子,应该自己承认,不应该偷偷拿走别人的花露水".秋老师要求拿花露水的同学明天自觉放在讲台上。但是所有的孩子都怯生生的望着秋老师,没有一个站起来承认的。
接下来发生了这样一幕:从男孩小辉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好像知道内情,想站起来说话。但是旁边的男孩火根却突然说:"你不能乱讲话。"此时,秋老师说:"我知道就是你拿的。"火根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辩解道:"老师,我没有偷你花露水",说完离开了教室。
其实真相是这样的,几个女孩课间拿花露水互相传递着玩,不小心掉在地上摔碎了。
随着剧情地推进,学校校长到教室告诉秋老师火根失踪的消息,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找火根,花露水又回来了。
这一件件事情的发生,原来都是火根不想让老师伤心,发动同学集资买花露水,因为去山外购买,结果因天黑迷路而耽误上课。
秋老师因"花露水事件",同学们的'纯朴而善良的行为,被深深地打动了。她说:"大多数人认为,支教志愿者如同福音般地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点亮希望,为他们指明前行的方向,但我的支教故事恰好相反,朴实的孩子们教会我放下功利,真诚地生活。"
孩子们行为背后的故事最终融化改变了秋老师起初支教的动机:表面支教,实为考研。
可见,学生的一些看似不能让人理解、甚至让人气愤的行为,其背后却隐藏着一些感人的故事,隐藏着一些高尚品质、一些敏锐的情感、一些极其珍贵的正待孕育成长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我们做教师的应该时刻记住:永远用理解的目光看待孩子的各种行为,关注他行为背后的思维、观念与故事,甚至有必要还要追溯到他的童年生活和生命背景里去理解教育,寻找教育的机会。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