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有一间小屋,我要在窗边摆上绿色的植物,我要在钢筋混凝土的构架里触碰自然。
如果我有一间小屋,我要放置一个大书架,在午后温暖的阳光里,闻着油墨香,与知识为友,与真理为伴。
如果我有一间小屋,我要窗外的风景有蓝天,都市再怎么喧闹也能有这一片宁静。
如果我有一间小屋,我要她充满亲情,使它成为我和父母疲惫时最温暖的港湾。
如果我有一间小屋,我要让它包裹友情。友谊能带给我真诚的建议、温暖的鼓励,分享我们的喜怒哀乐以及成长岁月里点点滴滴的甜蜜与青涩。
如果我有一间小屋,我要在里面装上信任。因为信任是一切的'基石,相信别人相信自己,未来才有无限可能。
如果我有一间小屋,我要在里面塞满勇气。每天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麻烦,然而唯有以勇气去迎接挑战,生命中的每一天才会精彩纷呈。
如果我有一间小屋,我要让它贮藏等待。守候一个承诺,等待一份诺言,永不褪色的期待保持心灵的湿润。
如果我有一间小屋,我要让它藏着大大的梦想。每个人、每一天都是不平凡的,执着希望,坚定脚步,为明天努力。
我的心里有一间小屋,那里有欢笑也有泪水,有希望也有失望。现实是我的第一世界,梦想是我的第二世界,可我却活在我的第三世界里,那是现实与梦想同构的世界。这便是我的精神小屋。
我的小屋,从我一出生便陪伴着我,走过十二个春秋,走出了童稚,走出了那个幻想的年代。它是我小时候的挚友,从中,我走进了想象与知识的海洋。
外面的`门帘,是粉白相间的。粉色的桃心,与白色的水滴交相呼应,不时发出清脆的叮叮当的声音,给这个房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让人不由的想去一探究竟。
刚进门,一张大床便映入眼帘,它几乎占了整个卧室的三分之二,卧室也变得狭窄起来。不过想想,晒着温暖的阳光,躺在那如草地般舒适的大床上,也算是一种享受吧!卧室的右手边是一个大书柜,它是一个高足有两米,宽为一米的大书柜,里面一本本精神食粮拥挤着,就像一个浩瀚的书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还不够,两侧也是如海的书籍,窗台上也七零八落的摆满了各种书籍。这便是我的卧室,拥挤但又是知识的海洋。
触手可及的,还是那几本童话书。一本本童话书,就像一个个故事的王国,其中那一篇篇煽情的《灰姑娘》《海的女儿》不知让幼时的我留下过多少感动的泪水。这些故事,带我进入了一个个想象王国,坐着阿拉丁神毯在其中飞驰抬头望去,洁白的墙上也是充满了奇趣,墙上挂着两幅图画,一幅是海底世界图一幅是青鸟捕鱼图。童稚的我总爱呆呆的愣着,似乎这个房间的一切都是动的,充满生机的,隐约,还存在着青鸟的一声声啼啭。这便是我的卧室,想象的海洋!
远处,窗口吹来的微风轻抚着我的脸颊,回眸,转身,才发现,我已离不开它,它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的卧室那个想象与知识的海洋!
在我们的心中也有三间小屋。
第一间,盛放我们的苦难。南太平洋的小岛幼龟,只有经老鹰不断地啄食,在竞争中得以生存。而没有丝毫苦难意识的龟群,终将成为雄鹰的腹中之食。没有经过流水冲蚀的卵石,不会发出夺目的光彩;没有经过风雨洗礼的树木,不会在风雨中愈益苍翠;没有经过苦难洗礼的人类,不会在自然面前更加挺拔。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多次遭贬,但他的心中总是将苦难承载。“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的.苏东坡,依旧乐观地迎接苦难,在给友人李常的信中写“虽遭贬于此,遇事者有尊主泽民者,则为之录”。这才是一代伟人文豪的处世之学,将苦难放在心底,微笑面对生活。
第二间,盛放我们的思想。接受错误信息的幼龟,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就争先恐后地涌向海滩,等待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对于一个人来说,进过思考,再作出决定,才是智者。法国作家帕斯卡尔在他的《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中说:“人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一根芦苇,但是,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古有言:三思而后行,充分地思考,才有扫清行进之中的障碍,庞涓未经深思,轻信孙膑所设之计,才有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遗憾,可马懿未经熟虑,轻信孔明空城之计,才有了拥有重兵而致大败的千古遗恨。而正因为有了多次思考,敢于否定前人,才有了给阿基米德一个杠杆,他可以撬起整个地球的佳话,才有了给卡文迪许一杆巨称,他可以称出地球质量的传奇。
第三间,盛放我们自己。即使是年幼的龟,也可以在危难时刻缩回去,重新审视世界,作为有成熟心智的人类,更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即使有苦有难,也可以进过思考,找寻出路。坚信,我是自己的主宰,虽然失望,但不绝望。
晋朝时代黑暗,朝廷****,都自有“竹林七贤”在一片乱世之中吟唱自己的生命价值观。于是有了嵇康的竹林打铁,广陵绝唱,有了阮籍的“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高呼,有了刘伶抱杆栏而舞,把盏而歌的吟唱。
这精神的三间小屋,需要能够承受苦难的心灵作柱,能够遇事三思的大脑作梁,最后以自己为墙,建成窗明几净,阳光四溢的三所小屋!
这篇文章的题目比较新颖,有几许新意,吸引了阅卷者的眼球。文章开头用著名作家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引出“我们心中的‘三间小屋’”:一曰盛放苦难,二曰盛放思想,三曰盛放自己。而这三点都没有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的范围,考生总是有意识地把它们与材料内容联系起来进行论述。你不得不承认,他的联系是有道理的,绝非胡拉乱扯,毫不着调。由于题材料的立意是开放的,因而对材料进行思考的角度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这位考生在对材料意义的挖掘上,显示了较好的发现能力、选择能力和探究能力。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