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我觉得蓝色是最美丽的颜色。海是湛蓝的,天是蔚蓝的,长江石碧蓝的,舞蹈的演出服也是蓝色的。我觉得,蓝,是最醇的颜色。看着舞台上旋转的蓝裙,那么的.引人注目,我便有了一个梦想,要当一名出色的舞者,要当一朵在舞台上绽放的蓝花。
我为了那心中梦幻般的蓝,加劲儿努力。但是命运似乎跟我开了一个玩笑,我天生骨硬,这对于一个想跳舞的人来说,是个致命的缺陷,妈妈一次次劝说我,但都无济于事,终于被我打动,把我送进了舞蹈班。
我拎着练功服,自信的走了进去,但又马上低下了头,原来,我是这个班里最胖的!我笨拙的穿上练功服,心中踏实很多。老师叫我进去,她先抬起我的腿,使劲的压,腿一点儿也不给面子,好像在说:“这已经是最大限度了,你就死心吧!”老师又帮我俯下身,把手伸向脚,“哦,太疼了”我很失望,耷拉着脑袋,“你先按这两个动作练习吧!”老师无奈的摇摇头,朝着其他同学走去。
喂,你自己快压吧,你想想你要努力去做的蓝花,相信自己,你能行,你必须自己发愤图强!
我猛然惊醒,看着窗外淡蓝的天,心中挂起的海浪渐渐平静,我开始练习了。我从最简单的体前躯开始做起,我把两腿蹬直,发尽全身力气把手伸向前去拉住脚,骨头内的筋“噌”的一下子让我再钻心的疼,我忍住要掉下来的泪,想想这舞台上引人瞩目的蓝花,我拼命地伸。“哈哈哈,逗死了!”,“嘻嘻,好搞笑啊!”旁边的同学一个接一个笑了起来,我羞极了,但是为了心中那抹蓝,我咬着腮止住泪,我必须为我的梦想而努力!我又站起来,把两条腿叉开,让腿贴着地面向两边伸开,顿时我的脸扭成了一团“痛死了”,我暗暗叹道,“他想干嘛,大肥鸭要变成白天鹅?”“我肚子都笑破了!”我伤心极了,泪水强忍着不掉出来,“你们为什么要嘲笑我,我只不过想当一朵绽放的蓝花,一个翩翩起舞的人!”
从此,偌大的舞蹈房中多了一个孤独的身影,陪伴我的只有那墨蓝色的练功服。我一遍遍的压腿,又不辞劳苦的转圈,摔了,我坚持,倒了,我爬起……
终于,一天,我成功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梦想实现了!我穿上品月色的裙子,系上炫蓝的礼带,头盘碧色丝巾,挥舞着手臂,潇洒起舞,陶醉其中。
记忆从远古拉回,那一抹蓝色的记忆至今保存在我的心中,难以忘怀。
“嘀嘀嘀……”火车冒出阵阵白烟,只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战士们!还有棉衣呐!”“我们这儿也有,接着。”“这儿,这儿……。”一袋又一袋棉衣抛入车厢,有些人甚至脱下了自己身上的棉衣。突然有个小姑娘从远处跑来,“志愿军!拿上我的红围巾吧!”一抹亮眼的中国红戴在了第六百七十七名战士伍万里的脖子上。这抛的不仅是棉衣、棉裤,还有中国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感谢与关爱。
火车开往朝鲜的路上,伍万里的新兵入连仪式正在举行,伍万里被战友捉弄气得要跳火车,打开车门看到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长城的波澜壮阔,远处红日初升、霞光万道,让人联想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钢铁意志。
“嗡嗡嗡……”,原来是美军飞机来巡逻!七连战士们迅速在石头旁趴好。飞机投下了数枚导弹。升起的白烟中夹杂着滴滴腥红的血。飞机远去后,一具具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血流遍了大地。这其中就有和伍万里年纪差不多的新兵张小山。伍万里的`眼睛模糊了,在他的眼眸中是点点红色,那是战友的鲜血,那是中国红的颜色!
在长津湖电影中随处可见中国红:是那条车站人员扔上来的红围巾,寄托着中国人民对战争的的胜利渴望和对志愿军的感谢,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是车门外万里长城上的那一轮红日,山河无恙、岁月静好;是石头堆里溅起的点点血迹,展现战士们宁愿牺牲自我也要完成任务的决心;是伍千里花名册上一个又一个红框,这一个个红框代表着为革命慷慨捐躯的革命墓碑……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千千万万的英雄为了让下一代不用打仗,而付出青春,甚至生命。黄继光,英勇无畏地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杨根思,打尽最后一颗子弹,抱起炸药包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雷睢生,七连的一个老兵,牺牲自己保全战友,把敌人的标识弹送到离敌人更近的地方……
正是因为先烈们用肉身捍卫主权,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有一种伟大,叫“中国红”!走出影院,我看到大街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路上行人欢声笑语。这就是先辈们为我们打下的太平盛世,感谢这些英雄们,今天我们的生活中有电影、有旅游,有安逸、美好和幸福。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孝”做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深影响着每一位炎黄子孙。
人们耳熟能详的《三字经》里有一句“香九龄,能温席”。说的是汉代因孝敬长辈而流传千古的小黄香。他九岁丧母,这使他更懂得了孝敬长辈。
夏季,他帮父亲把床席扇凉,赶走蚊子;冬季,他用自己的身体把父亲的床席睡暖,再让父亲睡到床上。小黄香学习刻苦勤奋,当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相传在汉代有一个叫郭巨的人,家里有一个九旬的母亲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由于家庭贫困,他只能选择赡养母亲或孩子。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郭巨和他的妻子连夜将孩子抱到山里,埋于山中。百善孝为先,历朝历代像小黄香和郭巨这样的孝子不计其数。我们对“孝”并不陌生,似乎从懂事起,我们就常听长辈们教育道:“要做一个孝敬长辈的孩子。”可事实并非如此。上小学时,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帮父母洗脚。可现在的孩子多为家中的“小皇帝”,家长也不愿让孩子受累。只是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个字应付作业罢了。
不仅是孩子,歌曲《常回家看看》更是体现了现在人们的生活特点。不停的找个种不回家的理由,空巢老人变得越来越多。老人们不图儿女回家做很多事,只希望儿女们回家看看。
前段时间电视上常播放这样一个广告:一位老母亲忙碌了一天,做了一桌饭菜,满心欢喜地等儿女回家吃饭。可她却陆续接到家儿女的电话,都说有事,不能回家吃饭。老人放下电话,独自一人坐在沙发上,直到深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我不由得问:“这是怎么了?”
现在,我们不需要孩子像小黄香一样为父母温席,也不需要成年人像郭巨一样为母埋儿。那是不是说,我们可以把“孝”抛弃了?
不!不是的!孝不只表现在这两处。孩子听从父母,少让父母操心;大人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常回家陪伴父母……都是孝的表现。
为人父母更应该孝顺于自己的父母,不能总为自己找任何不回家的理由。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赡养父母,常回家看看,不仅仅只是尽孝,更是给孩子做出榜样。
若连大人都不尽孝了,孩子念再多的“香九龄,能温席”也是无用的。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孝敬父母。
“孝”在中华大地上存在了五千年,我们都应该发扬和传承下去,不能让“孝”消失在21世纪。
知识渊博的读书人从来不会拒绝阅读,而总是在选择纷繁复杂的视野中紧紧追随经典的脚步。在自己的过程中,他们总是不言辛苦,向知识比自己渊博和一些对自己的知识面有帮助的书籍上下功夫。
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闻名遐迩的大学问家,思想家。
作为一个完全有资格来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探索吗?回答是肯定的。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
“勤奋,谦虚,好学,乐观,实事求是”这是他的学习精神。他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是我最佩服他的一点。在治国方面,他主张“仁”,他的美德核心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他提倡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他认为一个完美的人应该在诗礼乐方面修身成性。
他的人生智能谈话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这些话语时,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我们也许不会学到孔子的全部,但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