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情绪不好,气得不轻。你却起了哄:“哈哈……”我气急了:“猪朱!”“嘿!”你应和到,我想到你以为我说朱朱,心中偷笑,还怪高兴,像一股神奇极了的力量:我的`怒气烟消云散了,总觉得每次纠结“外号”时,这力量都存在。我装神气:“不要叫我紫菜!”
“那叫什么?菜鲜?”你笑起来,还眨眨眼,吐吐舌,一副不正经的样子,我一副要爆发的样儿,心中却有一种亲切感。
半天挤出一句:“雷锋做好事不留名!”
“取个笔名也不错,李白——诗仙,梓钰——菜鲜!”你做出要跑的样子,我便大嚷:“站住,臭朱猪!”便追你去了。
真是让我哭笑不得,一会儿叫我紫菜,一会儿又和我玩乐。
过了一段儿,外号不纠结了,倒是拿校徽开起了玩笑。“紫菜笑得光彩灿烂。”“朱朱也笑得光彩灿烂!”“我才没笑。”“朱朱现在就笑了。”你抓住机会,说:“彼此彼此!”
很久了,女生们就习以为常了。朱朱人缘很好,成绩很好。你和子子讲绯闻,和思颖上厕所,和靖欣对答案……中午常围成一圈说笑起来。
“紫菜”这个名字,我慢慢默认了,还挺自豪的——我有一个亲切的外号。女生们一起围在走廊的一点小空间,你总能将气氛炒热,和女生胡闹成一团,我们好像也被感染了一样,手舞足蹈起来。
我们不是闺蜜,不是死党,不是知音,不是同桌,又不是生人,不知我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但是与你在一起很开心,分别的时候,那一声外号越来越亲切。
1.在今后的`教学中,精简课堂,删繁就简,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
2.重视阅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
3.重视每单元中课与课之间的联系。
等待即是整个生命,有时是盲目的,有时是清醒的。
当希望来临之前是等待,当它到来以后还是等待,因为当它实现的时候,你又会有一个新的希望。但有些希望的东西是不会到来的,于是生命在不断等待中还有希望。不过不用担心,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不止一个希望。
在人生中,我们避免不了等待。等得太久,也不免会令人灰心丧气。——这世界真的这么昏暗么?那阳光,白云,蓝天又是什么?是心情的自欺?还是风景的“独特”让我深深窒息?自然?不自然?迷惑?清醒?轻盈?沉重?是飘?飞?还是浮?沉?
解释不清,又何必解释?"等待”本来就是个不可名状的东西,无法想象,更无法猜测。那还不如不说,不去解释,只等默默地走过,走过岁月,走过时空,走过许许多多,走过一切的一切,不用说话,只用心地等。
等待其实是很随意的。等待的时候可以什么事都不做,也可以做任何事情。可以做每天都在做的事,也可以做从未做过的事。
不过,朋友们,要记住,无论你希望什么,等待什么,也无论你在等待时做什么,都不要忘记在等待中不停的问自己,我希望什么呢?我希望的东西是否真的.会到来呢?或许这问题太重太重,会失去一些勇气,一些致趣。有时反而会因此变得勤奋起来。
既然等待是人生之不可避免的事,那么我们应该先择什么样的等待呢?
雨什么时候下?风什么时候起?我不知道,唯有“等待”。
等来的或许是初春夜里杜甫笔下的及时雨,或许也是六月份里苏轼眼中的暴风雨,那都必定给予心田一方滋润。
学会等待吧!
等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题记
那些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像褪了色的电影。荒草被时间无情地焚烧而过,只剩下照片里清涩而纯真的女孩。一切俱变,惟一不变的,是陶渊明的千古名句和我如同他一样干净透明的心境。
我一直生活在陶渊明的引领下。
五岁。
有了浅淡的记忆和不完善的意识。爸爸捧着书本教我背唐诗宋词,他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也跟着念,也许下意识里存在和陶渊明一样的快乐与悠闲,我很快学会了这首诗,出于小孩子的炫耀心理,我逢人便背。不标准的发音引得众人欢笑和称赞,我就更喜欢这两句诗了。
十岁。
年岁的跨度和知识的引领。再次翻阅小时候的书时充满欣喜,随手一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闯入我的视线,两句诗触碰了内心最温暖潮湿的地方,拉着爸爸讲述诗句含义,爸爸说着说着便忆起老家,心情无比激动,他说:“老家也有这么美的地方,一望无际的稻田,清澈见底的水塘,连绵不绝的山和感动惟美的夕阳,没有勾心斗角和社会烦琐,快乐得很。”以时差为横轴,发展为纵线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我身在其中却不知道身在何处,迷茫晕开一片,只知道那一定很美。
十五岁。
独特的思想和个性的见解。课本上正式出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老师提问:“你读懂了什么?”我举手,把十岁的记忆连着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老师笑逐颜开,表扬了我,我格外兴奋……
十六岁。现在。
记得十五岁时,我好像是说:“陶渊明远离尘嚣,内心不是空旷的荒芜,是满载的纯净,没有繁杂的思想,只有单纯美好的小幸福。我也要像他一样,做简单真实的自己,抛掉所有污秽的杂念,享受单纯的美好,用真诚而挚意的新对待每一个人。”是的,做单纯、美好、简单、透明的自己,好孩子不说谎话。
我在陶渊明的引领下,渐渐长大。
一千年以后。
一个小女孩跟着她的爸爸在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有一种干净透明的心境正在轮回。
[评点]本文脉络清晰且以时间为序,描述“我”的成长历程,真正体现“我在……引领下”这一主题关键所在。
主体部分以“我”“五岁”、“十岁”、“十五岁”、“十六岁”等四个不同的年龄段,依据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阐释了自己的金色童年和风华少年生活。
更值得称道的是,“一千年以后……”到结束的三节文字,看似蛇足,却给文章又拓展了一个层次,让人感受到伟大的文化传承,孕育着我们伟大的民族,生生不息。文章视野更为开阔。
1.课堂设计内容过多,不利于学生吸收。
2.缺少“读”,孩子读得少。
3.拓展练习环节课删减。
2014年,立春过后,长江中下游一些地区,受冷空气入侵与暖湿气流的共同作用,在大范围雨雪天气中,还发生了冻雨,给交通安全、越冬作物生长均造成一些不利影响。不少公众质疑,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立春后怎么还出现这类冻害?
立春在天文意义上是入春,但在气候意义上,一般2月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滑动候平均值不会稳定通过10℃,故仍处于冬季,发生此类灾害性天气现象,不足为怪。人们所称的冻雨,气象学名叫雨凇。
这一不速之客,是来自天空低于0℃但未冻结的过冷却水滴。通常大气温度从地面向上随着高度的递增而递降,但产生雨凇的大气层结,是自下而上呈冷暖更冷的分布,即过冷却雨层暖层冰晶层,通常存在0℃或以上的逆温层是雨凇层结的'重要特征。近日出现的雨凇,是来自于气温在零下十几度5500米上空冰晶云层中的雪花,在下降中遇到3000米左右高于0℃的气层,使其冰容销魂沦为雨滴。又当其以重力加速度下降到1500米以下时,再度进入了低于0℃的近地层,此刻一部分可能还魂冻结成冰粒,大多数因来不及冻结,成为低于0℃过冷却雨滴,在低于0℃的地物上安家落户,冻结成为雨凇。
雨凇的形成,还与冷空气南下所带来的降温、大风、降水等天气条件相关。
像江汉平原,是从汉江河谷南下冷空气首当其冲的地方,发生雨凇的几率就大。如武汉市年平均雨凇为2.8天,最多年达19天。其冻结在电线上的厚度较大,直径一般可达25~40毫米(荆州2014年2月6日为26.8毫米),严重雨凇会造成交通、输电通讯线路中断,自来水管冻裂,越冬作物茎叶严重机械损伤
有人认为气候变暖雨凇会减少,其实不然。湖北省气象局乔盛西研究员等分析,雨凇形成的典型气象条件并非是严寒,而是微寒有雨。武汉与荆州市的雨凇,通常在0℃到零下3℃的微寒天气条件下出现,其频率占84%,而其中在0℃到零下1℃之间出现的频率的占42%,在零下3℃以下的出现频率只11%,即使气温高于0℃,在0.1℃到1.0℃之间出现的频率还占5%。可以说气候变暖不至于减少雨凇的危害,因此要防患于未然。
(摘自2014年2月11日《科技日报》,有改动)
18.请分别从说明的对象和说明的语言角度指出这篇文章是哪一种类型的说明文。(2分)
19.文章从哪两大角度介绍了冻雨形成的原因?(2分)
20.细读第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2014年立春过后为什么还会有下冻雨的现象。(3分)
21.根据括号中的相关提示回答相应问题。(4分)
(1)不少公众质疑,在气候变暖今年1月冬暖的背景下,立春后怎么还出现这类冻害?(提示:这句话在文中起何作用?)
(2)如武汉市年平均雨凇为2.8天,最多年达19天。其冻结在电线上的厚度较大,直径一般可达2540毫米(荆州2014年2月6日为26.8毫米)。(提示: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8.从说明对象上来看,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从说明语言上来看,这是一篇平实说明文。
19.从气候意义、天气条件两个角度介绍了冻雨形成的原因。
20.气温在零下十几度5500米上空冰晶云层中的雪花,在下降中遇到3000米左右高于0℃的气层,消融成为雨滴;但当雨滴以重力加速度下降到1500米以下时,再度进入了低于0℃的近地层,一部分雨滴再度冻结成冰粒,另一部分来不及冻结,成为低于0℃过冷却雨滴,落在低于0℃的地物上冻结而成为雨凇。
21.(1)运用设问句,引起读者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2)运用了举例子、列数据的说明方法,显得具体可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