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里,吃得最多的要好数红薯粉了。故乡的红薯粉不同与其它地方的,故乡的红薯粉是纯手工制作的,红薯粉的制做是漫长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不能了出一丁点儿差错,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奶奶做的红薯粉十分“脆”,因为原料只有红薯淀粉,晒干后很脆,用手轻轻一抓就断,而且晒干后不容易返潮。记得儿时,我和哥哥十分顽皮,总爱给忙得不亦乎的奶奶捣乱。我和哥哥总会趁奶奶不注意,一根一根地把红薯粉抓断。抓断时那“吱”的声音让我觉得心里特痛快。要是奶奶发现我和哥哥***这种“好事”,奶奶总会拿着鸡毛掸子追着我和哥哥满院子打。我和哥哥只好乖乖地承认错误,并且保证下次不会了,可保证了又有什么用呢?我和哥哥下次照样会拿红薯粉当我们的“发泄工具”,奶奶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过年了,当长年有外奔波的大人们回来时,奶奶就会将做好的红薯粉放入锅中。一开锅,我们这样小孩就会争先恐后地去夹,就算夹了满满一碗,还不死心,仍要继续去夹。大人们看见我们这样子,笑得合不拢嘴,说:“你们少吃点,我们还要呢!”而我们听了后,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变本加厉”,生怕被大人抢走了……一顿美味的\'年夜饭就在我们的笑声中度过。
春节过后,奶奶总会将剩下的红薯打好包给即将到外地工作的姐姐。姐姐这时总会说:“姥姥,以后不要再这么多了,会累倒的……”奶奶会笑意说:“没关系,你从小就喜欢吃,一个姑娘家在外地工作会想家的,吃着红薯粉就会想到家,就不会伤心了……”
如今,我偶尔也会点一碗红薯粉吃,但终究不是地地道道的纯手工红薯粉,终究不是记忆里家乡那熟悉的味道。但一看到它,我就会想起故乡,想起奶奶的那句话“红薯粉是家的味道啊!”
和煦的阳光照在了香樟树上,从叶片中透下一块块光斑洒在地上。一位老人做在木制板凳上晒太阳,她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那位老人就是我的阿太,她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一头短发如同罩了一层银霜,一双大眼睛深深地陷进了皮肤里,眼睛有些浑浊,好似蒙了一层薄薄的雾。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皱纹。一双粗糙的手上爬满了蚯蚓似的.血管。此刻,她眯着眼在享受阳光的沐浴,在她脚边,一只可爱的小狗在那里窜来窜去地捉蝴蝶。
厨房里飘出阵阵香味,中饭时间到了。我走到阿太身边,对她说:“阿太吃饭了!”“好的!那……你爷爷呢?”阿太缓缓站起,慢悠悠地说。“我爷爷今天上班,应该会在他的公司吃饭。”我耐心地解说道。“哦……好的。”阿太微微一笑。
我扶着阿太,她拄着拐杖,双脚用极慢地速度,小心地向前挪动。我们慢慢走进了餐厅。阿太又问到我:“你爷爷呢?”年迈的阿太,阿尔茨海默症日趋严重,记性越来越不好,我再次回答:“爷爷上班去了。”阿太也再次重复她的回答:“好的。”
我扶着阿太入座,帮她盛好饭,放入她手中。奶奶烧了阿太喜欢吃的豆子和红烧肉,为了方便阿太咀嚼,菜都烧得熟透了,糯糯的。“妈,你吃。”奶奶将一大块红烧肉夹入阿太碗中,阿太抬头对着我问:“你爷爷呢?他中饭吃了吗?”阿太的神情仿佛刚才的事情完全没有发生过。“哎,我的阿太呀,你都问我了三遍了,”我心里默默念道,“不过,我发现虽然她记性不好,但始终惦记着自己的儿子。”于是,我再次回答:“我爷爷今天上班,应该会在他的公司吃饭。”“好的。”阿太放心地捧起饭碗吃饭。
晚餐时分,爷爷下班回家了。一家人围着饭桌吃饭,我将阿太中午的事情说给爷爷听,爸爸笑着对爷爷说;“有妈的孩子,无论多大,都永远是妈妈心中的宝宝。”爷爷会心地微笑,起身夹菜给阿太。弟弟在边上乐呵:“哈哈,爷爷还是宝宝。”“哈哈哈……”全家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中,阿太也开心地笑起来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眼睛里透露出温暖的目光。
是呀!年迈的阿太会遗忘事物,哪怕是刚刚做的事,刚刚说的话,也会忘记。但她从来都不会忘记家人,不会忘记自己的孩子。
惦记,就是家的味道。
当时余震还在,我从彭州通济的山里出来,转场到鸡冠山。已经吃了几天方便面了,特别想找一个打牙祭的地方。恰巧路边竹林旁有间房子,门框上用油漆写着“三妹子酒家”,没犹豫,停车钻了进去——整个饭馆没有菜谱,所有的原料都摆在明面上,大厨是个粗壮的中年汉子,胡子拉碴,手里攥着菜刀拍拍打打给我们点菜。我们要了一个耙耙菜、一个老腊肉,便坐下等着。
不一会儿,菜端上来(叫扔上来更准确),第一口下去,不由转身对老板说:“伙计,你家腊肉太咸。”
正在刷锅的老板头都不抬:“只有这个。”
什么态度嘛,我心里想。第二口,却吃出了一股奇香,仔细再看筷子尖上的物事,大片的腊肉,由外至内,从深褐到鲜红——显然是暴腌暴晒的。
旁边搭车的一个彭州哥们儿说:“这家的腊肉是方圆几十里最有名的。要不是地震,还可以吃到他家的风干鸡。他家的鸡更巴适,晾在大山里,路还没有通……”一边吃着菜,再看那位中年汉子,隐隐地在心里生出了“世外高人”几个字,这,就是所谓的江湖菜吧。
江湖菜称呼是相对于官府菜的,无论是原料还是做法,都不按常理出牌。当年,刚刚认识黄珂,吃了他做的黄氏牛肉,不由心生景仰,他听了哈哈大笑:“锤子,我算啥子高手撒。真正的高手都在乡下的院坝里头……”
我知道,每年开春,黄珂都会去四川重庆一带的山里,走村串寨,看到哪家饭食好吃,就花钱住下,趁做饭时在一旁偷窥默记——他自己称之为“采菜”,听上去像采风,有点儿故意跟艺术家混淆的意思——其实就是偷菜嘛,玩过开心网的人都知道的。
每次黄珂回京,就会把我们召集起来,当成味觉小白鼠,验收他新“发明”的江湖菜。说来也怪,黄老学的很多菜,回到北京却没有办法正常实现当初的原汁原味,起码没有他吹的那么好。黄珂只有在自己的“川菜实验室”继续埋头鼓捣,加点这个,换点那个……那个认真劲儿,只有中关村破解正版软件程序的人才能相提并论。
其实黄珂说的没错,要吃到真正的江湖菜,肯定不在都市的钢筋水泥丛林里,而是在乡野小店,这个道理说起来就像马拉多纳不会竞选国际足联主席,格瓦拉不能出任联合国粮食组织总干事一样简单。我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形:一个小土菜馆菜做得好,顾客盈门,换到城里扩展店面,却没几天就***了。
店主人迷信风水,我的判断却是最好的菜肴一定在它的发源地。就像北京开了无数家四川、重庆火锅连锁店,尽管人也很多,但味道,永远没有办法和原产地相提并论。
我仔细做过研究,原生态饮食一旦离开故土,原料、作料的供应都不可能有以前充足地道;另一方面,在陌生的环境,面对全新的客人,下手时不免要多看看顾客的脸色,做很多让步。众口难调,菜不免中庸起来,原先支撑做菜的某种理念也开始动摇,在城市餐饮激烈竞争的环境里,大厨的脸色,很难像彭州乡间的那位汉子一样自信。
社会信息化程度愈高,大众的`趣味愈发趋同。原生态个性饮食本应显出它独特的价值。
然而,菜肴个性化和餐饮业利益最大化的需求永远无法同步。厨师往往又都不是经营的决策人,真正要赚钱的老板,会根据顾客的普遍反映要求厨子做这样那样的变化。
我们能够看到的一些以江湖菜扬名立万的馆子,慢慢地,江湖两个字只剩下商业意义上的招牌意味了。
更可笑的是,有些乡间草根食物,却打肿脸冒充贵胄血统,编排出各种“中山靖王之后”的不靠谱名号立足,原先的乡野之豪气全都淹没在燕鲍翅之类面目可憎的菜单里面。
如果把烹饪比作江湖,我最喜欢的厨艺高人当如风清扬——背负绝学,遗世独立。
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三两个知己,绝不会参加武林大会之类的有套路规则的选拔。他们做的菜永远是小众的:有性格,意气风发,绝不会考虑劳什子评委渐渐迟钝的味蕾和已经退化的牙齿。
山脚下,大河边,是他们揣摩和历练武功之所,偶尔遇到知音,他们会停下手里的活计,从后院搬出一坛陈年老烧,过来跟你连干几杯,仰天长笑……那才是完整的美食体验。
当然,这种念想实现起来越来越难。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间烟火人间路-写生活的作文18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故乡小城坐落在山脚下。
当清晨第一缕薄雾散尽,小城的千万人家,不论身处城市的哪个角落,却总能在自家窗前望见远山的倩影,那隐在水泥钢筋后的背景,如信笺上印着的几朵淡淡墨梅。满目苍翠如一池春水浸润着人们冬眠了数月的心田,青山正妩媚,春明万物朗,每当这时,故乡人和一些慕名前来的异乡人总能被这无声的魅力吸引到山脚下。
可打我记事起,通往山顶的路是不好走的。
山路不算崎岖,却也蜿蜒至远方;不算羊肠小径,却也仅能容游人和一辆车通过,而当这种微妙的“仅仅”被路两旁各式各样的地摊小车所打破后,原本设想好的“山行健道”的规划图就这样被小商贩们丢进了沿山路形成的“污水小河”中。涓涓细流,却散发着促使游人不禁捂鼻快速逃离的味道。
我费了一番力气,才从人群包围的圈子中找到熟悉的烧饼摊。摊主是一位个子高高,脸颊瘦瘦的中年大叔,他经营的烧饼摊似乎与这景区的年岁相差无几,而我对这山的记忆,似乎也是带着葱香烧饼味的,每每游山,必光顾他的摊子。
我在一旁耐心等待着大叔招呼前面的客人,烤炉的热气和炙热的太阳已将他的脸烤得通红,而他却丝毫没有停下喝口水的意思,依旧用不紧不慢的语气询问每位顾客的订单,口味偏好——这也是我常光顾的原因,不仅因为烧饼,更因为大叔的脾气。终于轮到我,接过烧饼,我朝他笑笑,他脸上晶莹的汗珠闪耀的太阳的光芒,顿时,我心中升腾起一种莫名的同情,一句“谢谢”脱口而出。
行至山腰,依然能看到几家零星的摊位,回望山脚的路,那里依旧人山人海,黑压压一片,堵塞了上行的道路。蓦地,我又想起大叔通红的脸庞。春光明媚,太阳高照,又有谁不想轻装出行,四处踏青?又有谁想在嘈杂的人声和城管的驱赶中辛苦谋生,毫无体面?他们,那些陌生的面庞,被肩上的重担拖住了步伐,被谋生的摊子限制了去处,被岁月的沧桑刻下了皱纹,他们,终究只是在努力生活的人啊。
可是,我又不能忘记,那整洁的山路不知何时已是疮痍满目;我又不能忽略,那条初衷被命名为“健康之路”的山路不知何时开始,被浇上了第一桶污水,我更不能忘怀,那些平日里热情泼辣的面孔,不知从何时起,会因为一个摊位而争得面红脖赤,争执声与汽车的鸣笛声格外聒躁……
夕阳在山,人影散漫。步下山顶,我看见拥堵的路开始畅通,拥挤的人群开始散去,两排摊位连成的昏黄的灯光一一熄灭,如一群蝼蚁无声地顺着山路离去。不用说,是城管来了,他们疲惫的一天被这样画上了句号。
矛盾交织着同情,我不忍再看,更不愿在人情与规则之间判出高下。
后来背井离乡去外地求学,一恍,再回故乡,已是几年之后。
刚踏上故土,我便迫不及待地寻找通往山的路。山路还和以往一样吗?那些人,那些花花草草,可否安好?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再次上路。
可眼前的\'景色却令我惊喜——山路两旁,不见垃圾,不见污水,不见拥挤的人群,占道的小摊,只见沥青路面被涂上新漆,颇有考量地划出两个车道,只见路边小摊退至路旁,沿路搭起了徽派小房,每幢房子上挂上了牌匾,隶书写就的“葱香烧饼”“豆腐脑花”竟别有一番风味。屋舍俨然,精致错落,不由得让游人有步入江南水乡街市的错觉。
顺着门牌,我毫不费力地找到了卖烧饼的大叔。他还在这里,个子高高,脸颊瘦瘦,不同的是,他再无当年谋生的疲倦感,而是满脸洋溢幸福的微笑。
见我来,他连忙起身招呼。
接过烧饼,我同他攀谈起来。
“大权,这路的变化还真不小呢,第一眼见到,还以为是一处景点哩!”
“可不是嘛”,他咧开嘴,露出了自豪的纯朴的笑,“这几年啊,政府搞‘美食街整治’,起初我还不同意,以为是要把咱全赶跑了,那俺咋吃饭啊?一家老小,全靠我这个小摊子呢!后来一了解,还真不是我想的那样,你瞧,还给咱盖了小房子,连排的。还带顶儿,又能定点又能不愁雨天,你说快不快活?”
说罢,他又想起什么似的,给我指着身后挂着的机器说:“政府还给俺们装了抽油烟机,说是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保护身体。你别说,还真是!照这样干下去,再来二十年也没问题啊!不过,还是多亏政府,咱们干生意的才能像现在这样!景区风景好,我们身体好,顾客才多,生意才红火啊!”
告别老板,我又朝着山顶走去,内心充盈着不可言说的快乐。要问我这条路什么时候最美,我的回答必然是——现在,还有未来。
夜幕降临,山行一半。眺望远方,山顶亭阁遗世独立;回首山脚,人间烟火落地成河。这条氤氲着温情的路,终于苏醒,而我也可以做出选择:规则与人情,竟可以同时成全。
万里河山万家灯,人间烟火人间路。
说到底,通往山顶的路,不正是由这踏实的人情味铺就而成的吗?
我很小的时候,就是一个小馋猫,总是缠着大人买这买那的,棒棒糖、炸薯条、冰激凌……一听到吃,我的口水禁不住会流出来,但令我最喜爱的还是那外婆亲手做的龙须糖。
听外婆说龙须糖的名字的由来还有这么一个故事:传说正德皇帝到民间去游玩,发现民间竟有此糖,当时民间命名它为“银丝糖\",正德皇帝对此物正有好感,于是把这糖带回皇宫,命名为“龙须糖”及后再传入民间,亦叫“龙须糖”。
听着故事,我对着龙须糖也充满了兴趣,于是忍不住一口尝下去,“哇——”那入口口感的细腻,越嚼越有劲道,甜甜的味道,流入你的胃里,仿佛流入了身体的每个角落,顿时心情也变得美美哒。
龙须糖也承载了外婆对我满满的爱。记得那是一个炎炎夏日的午后,我的嘴巴又馋了,于是就嘟嘟囔囔地对外婆说:“外婆,你给我做龙须糖好不好?你做的龙须糖最好吃了。”外婆眯缝着双眼,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好好好,外婆这就给你做。”说完,她就去忙活了。
这龙须糖当然是得要麦芽了,她就去田里采了一大把的麦芽,绿绿的,甚是好看。我跟在她身后,想看看麦芽糖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之后我看到外婆又拿来了米饭,做龙须糖还要米饭?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特别好奇。之后的做法更令我目瞪口呆:她把麦芽切碎和剩饭搅在一起,用漏斗把麦芽和剩饭过滤出来。只留下那灰灰的水。我歪着脑袋,忍不住问她:“我们不是要做麦芽糖吗?但是怎么做成一锅水啊?”外婆又笑了,冲着我一脸神秘:“你待会就知道了。”
只见她拿上来了一口锅,我心想:难道这要把这个水给煮了?那不就煮干了?但接下去的一幕可让我真长了见识,只见那锅灰水随着高温的变化,变得越来越浓稠,像什么呢?可不就是麦芽糖啊,真是太神奇了!
熬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外婆就打开了她祖传的黄豆粉,让麦芽糖充分沾上黄豆粉。可你想想看,刚出锅的麦芽糖有多么烫,她要用手去抓,见状我着急地说:“外婆还是带双手套吧!”但她不以为然,又笑了:“带了手套就没那个味儿了,做不好龙须糖。”看着外婆被烫红的手,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可外婆却满脸笑容,好像一点事都没有。
看着麦芽糖,一点一点地做好,就知道麦芽糖该变成龙须糖了,这是一个很繁琐的过程,龙须糖标准是必须要拉到跟人头发丝一样的细。外婆从下午三点拉到了下午四点,就这样重复着左边一下,右边一下,我在旁边看着都不耐烦了。当时想到外婆拉了这么久,手该有多酸啊。我想帮忙,可她却不让:“你小孩子家不要捣乱,等下有的吃就好了。”说完,她又陷入了忙碌中。终于,龙须糖变得超级细,就像人的头发丝一样细,甚至比人的头发丝更细。一口下去超好吃,那味道真是回味无穷。
现在,外婆年岁已高,不能做龙须糖了,但她还是托人送我吃,她逢人就说:“我们菲菲最喜欢吃龙须糖了。”每次收到龙须糖,我也像小时候馋嘴的样子,迫不及待一口咬下去,甜甜的味道,一直萦绕在心间……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