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寸感和界限感的作文(以分寸感为话题的作文500字)

关于分寸感和界限感的作文(以分寸感为话题的作文500字)

首页大全更新时间:2022-10-07 07:34:50
关于分寸感和界限感的作文(以分寸感为话题的作文500字)

关于分寸感和界限感的作文【一】

似乎是有些自大的话。我本平凡,而他,谈吐文雅,星光环绕,我与他,天壤之别,一条湍急汹涌的急流横跨我们之间,我又如何读懂他?

肖邦的光环源于他在音乐上的造诣。故园是他的精神寄托,自然地,他的音乐中融入了他对故园的爱,而他的音乐,也因他坎坷的经历,拥有了不用于故园的朴素的另一种激昂的特点,展现出了另一个肖邦。

肖邦对于音乐的敏感程度,我不曾拥有;他坎坷的经历,我从未体验,他如此热烈的爱国之情,我自愧不如……如此而言,想要读懂他,似乎难于上青天。只是,他能够在音乐上有如此高的成就,定是因为他对音乐的不懈追求,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因而,我可以肯定地说:我可以读懂他,至少能明白他对艺术的执着。

起初,我并不理解一个音乐家为什么能够为了一个音符废寝忘食,不明白一个画家为什么能够为了一块色彩忘我工作。总以为他们的行为过于疯狂,非常人所能理解。

一次偶然,我注意到了房间角落里那个落满灰尘的画板,它孤寂地躺在地面上,不声不响,似乎是被抛弃后无声的抗议,陪伴它的,只有一支笔,一块橡皮,还有一幅未完的画。

已经不记得有多久没碰它了。起初,因为一时兴起而报名学画,却在中途放弃,本以为已经不再对之感兴趣,却不想再次拿起画板的时候,竟有种莫名的兴奋,就像与久别的好友重逢一般。

重拾画板,便不愿再放下。繁重的课业并不允许我花费过多的时间在美术上,我便对每一个长假充满了期待,因为只有那时,才可以尽情享受绘画的乐趣。学习之余,我也会欣赏一些名家作品,徐悲鸿的《奔马图》,凡高的《向日葵》,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炫丽的色彩中,我仿佛感受到了作者或澎湃、或素雅的.情感。美术,似乎已融入我的生活。

有人问过我:“连续三、四个小时一直在画画,不会烦躁吗?”

我笑答:“怎么会觉得烦,画完一张画,会觉得很快乐。在绘画时,完全不会想到其他事情,只一心扑在上面。”

绘画,确有这种功效,让人抒发情绪,我可以在生气时,涂鸦出血盆大口的狮子;可以在开心时,描绘出春暖花开的景象;可以在烦闷时,随意在纸上涂画;就算是一只笔,也能供我在无聊时随意把玩。

之前的疑惑似乎得到了解答。艺术,真的可以成为一个人的精神寄托。对于艺术的追求,是一个永远得不到满足的过程,却也是一个充满收获的过程。收获快乐,收获美。

从未敢将自己与那些伟大的艺术家相提并论,但确是能够通过那些艺术创作品与创作者进行精神上的交流。

艺术,是没有界限的,不是吗?即便是平凡人,也可以享受艺术。

关于分寸感和界限感的作文【二】

丹青之妙,花敛容,日藏光,月遮羞,墨分五彩,化在渐染之间。

分寸之间,便是大美。

人是有灵魂的躯壳。分寸,便在这躯壳之间。

诸葛孔明,烧博望,排八卦,演七星,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收姜维,服关张,西坐荆蜀,南和孙吴,北拒曹操,极尽人臣之能事,却没有失去身为人臣的分寸。先主痛哭,白帝托孤,若是小儿禅不济,汝可取而代之。诸葛敛容,吾当肝脑涂地!人臣的分寸就在这一句“肝脑涂地”罢了。

我羡慕圣埃克苏佩里的决绝,却不爱海子的凉薄,同样是死,一个如秋叶之静美,一个如落红之霓裳。海子说,我要熄灭生铁的光、爱人的光和阳光,寻一方寂寞。我恐惧黑暗,我宁愿在黑色的窗子里挂上帷幔。海子的死宣告他的一生横卧在分寸之外。

这样凉薄而冷酷的人生,便在分寸之外消失殆尽了。

人生的分寸,又岂止海子的春暖花开?

萨尔瓦多·达利一生缄默于与同性诗人洛尔迦的不伦之爱。达利曾为洛尔迦画过一幅画,躯体化为四处游荡的无可名状之物,这幅画叫做《微尘》。我想我们无法用世俗的眼光去评判沉沦在微尘之爱里的达利。他活在分寸之外,他颠倒了世间的黑白,他最终用同样炽热的火把自己烧死了。

分寸之外的人生,让人欷歔与动容。达利之死,死于分寸之外的热火。被烧死的还有梵高,在用金黄大肆渲染的麦田里,他自***了。

失了分寸的人生是可悲的。

四时之景里,层林隐钟声,云海掩清泉,深山闻吹笛,抑或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静美。分寸间的'美,便是半遮半掩,犹抱琵琶半遮面。

我想起鲁迅和他独特的叙述方式,那是对把握分寸极精妙的诠释。

在《孔乙己》里,大师这样写道:“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后面便是神来之笔:“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短短一句,便已足够。这样精准的文字只能在鲁迅的作品里找到,这便是大师留给我们最宝贵、最有益的东西。

无论诸葛亮诠释忠的分寸,还是海子与达利分寸之外的人生,抑或鲁迅将分寸把握得极好的文字,都体现出了分寸的重要性。分寸就是姑苏城外的钟声,是谪仙掬起的美酒,是八大山人的一幅泼墨,淡定深远,恬静柔软,又蕴涵脉脉温情。把握分寸,把握硬朗与柔软间隙里的一丝精妙。

关于分寸感和界限感的作文【三】

“母女两别抱了,还得赶在天亮前回去呢!”男人歉疚地看了看她,张了张嘴却也没说什么。

送走父母,她一个人又踏上了这条小路,一个人失神得回味着母亲的拥抱,父亲的宠溺,却又不得不想到父亲的那句话。从小,她就是一个懂得知足的孩子,就算年轻的父母从小把她交给了爷爷奶奶,就算一年里也只会来看她五、六次,而且每次都很匆忙,就算别的孩子从来就把她当成父母不要的孩子。可她却还是一个很乖的小孩,在面对爷爷奶奶和好久才来一次的父母时,她是会微笑、会感动。

失神的.她没有注意到周围忽然的安静,静的可怕。一瞬间,躲闪已来不及,电光石火当中,她仰倒在一片血泊中……

再次醒来,一阵疼痛向身上每个角落袭来,她开始努力回想,回想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目光扫到病床边,一个纤瘦的身影刺痛了她的眼睛,嘴里不由得喊出:“妈!

那个身影闻声醒来,一脸焦急地问她哪里还痛,见她久久不说话,女人急了,怕她有什么闪失。

下一秒,她紧紧抱住了她,哽咽着在她怀里说道:“妈妈,不要丢下我一个人好不好?”

“宝贝,你……”

犹豫的声音传来,她仿佛丢了魂般收回了手,看向门口那个刚刚走进来的俊朗身影。

“好啊!看来以后想丢下你你也会粘上来了!”她先是一愣,刚才爸爸的意思是不会丢下她了是么?

“为什么?”她强忍内心的激动,平静的问:“你们两个不是还有梦想么?”

“哎,没办法,谁让那些梦想在我女儿面前都自动让步了呢!”他耸耸肩膀,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她的心重新恢复了跳动。

那一瞬,她相信,她的幸福回来了,在她等待了十几年之后完整的回来了,那一天,仿佛所有的阳光又照在了她的周围。

关于分寸感和界限感的作文【四】

语文该教些什么?很多语文老师教了一辈子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思考过。一辈子都靠着教参与,靠着指导老师,于是教出来的学生(指走出课堂而未走上社会能自学的)你问他一节课下来的收获,他们只会重复课文内容和教师教给他们的中心思想或说主题意义的收获,偶尔还会说出几个词来,语文失去语文之意义,不知所教又怎么让学生知其所学。肖川老师板书的语言目标、章法目标、认识目标却让许多老师窃笑,我不知老师们笑什么?为什么笑?或许他们没有看到肖老师在用自己的思想与学生交流。肖老师的执教背后有着他个人的文化底蕴,有着他对语文教学的独特见解之背景,他在贯彻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是生命在场的有灵魂教学。 不知有多少教师有反思过语文教师与其它教师差别在何处?语文课堂的凸显意义在何处?做为教师有着教师共同特质相似之外,走进课堂因为学科之异,教师也就异了。语文教师更应人性、人道,更有人文精神、更善灵魂交流,因为语文教师更多别于其它教师的与作品灵魂交流的机会,其它学科教师看课文,看到的可能是情节,是思想主题,而语文教师看到的更应当是作品之灵魂在于自己对话。教学是让自己的灵魂注入课文中,使"一部分作品有了生命"得以复活,复活的灵魂流入教师心灵而提升自己的精神生命,因而语文教师对语文的目光应是更深邃的、更全面的。肖川博士教学中归纳的几点:

①生活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当冲突发生时我们应当怎么做?《争吵》告诉了我们什么?这一总结来自对孩子们答案的归纳与提升。学生都说:"同学之间不应斤斤计较","朋友之间不能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伤友谊","我们要宽容别人的缺点"这些感悟听起来很动听,但这些都不是出自内心的,是缺少情感注入的语言,可以说不是对课文的真悟,而是生活中听来的语言搬用,事实上一到现实中,说这些话的孩子没有几个不斤斤计较的,没有几个能宽容别人的',如果仅停留在孩子们的这种认识则教学就是肤浅的。所以肖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为"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在冲突发生时,我们应当怎么对待,怎么化解日常不可避免的冲突?这就是现实,就是活生生的人的生活(孩子生活),从《争吵》中获得什么感悟?这就从逃避问题到怎样正确面对和解决问题,因此学课文的意义就升华了。

②我非常羡慕安利科有一个这样的好爸爸,他有这样好的教育思想;"我非常羡慕"带着老师的情感,也带着老师的感悟去默化学生,把学生带向文中的崇高人物——引导学生感悟人格的高善,严已宽人。朗读安利科爸爸的话,引导学生感受人性的真,没有人文意识的教师是挖掘不出这样的思想的。

③孩子当我们成为爸爸妈妈的时候,我们将怎样教育自己的子女呢?一听此言,老师们又笑了,我听不懂这笑背后的含义,但我认为这就是语文老师的独特慧眼,这慧眼的背后蕴蓄的是肖老师把孩子看着人,看着是一个个生命,只有心中装着生命意识才有这样的人性教育思想,教育是对现实的负责也是为将来而准备(斯宾塞满生活说观点),教育自己的子女这是任何人(独生主义者除外)都要面对的,这亦是生活,这一问表面看来是对将来生活的预设,而实际这教学的背后深藏着人文、人性教育,是极富现实意义的。 他摒弃了一般教师要向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不知高了几等,这是真正的人的教育,是从灵与性的高度进行的教育。 尽管课堂并不热闹,学生也不显得聪颖,教师也无惊人的出奇表演。但却让我心灵为之一震,感受一种语文教学人性的享受,不由心中反复言叹,这就是"有灵魂的教育"。

关于分寸感和界限感的作文【五】

生活中的界限我们要遵守。在社会、生活中会有许多国家定的规则,这些规则看起来非常反感,为人们规定了界限,不能自由的在社会上活着,实则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就拿红绿灯来说吧,似乎本可以畅快的从起点到达终点,可是这些红绿灯限制了你,似乎每一个路口都要听下来,可是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红绿灯这个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不堪入目。所有的.车辆会同时堵在路口,谁也无法通过。谁都想快点过去,结果越挤越严实,等待的时间比有红绿灯还要长,这不但不能起到加快通行,却事得其反。这种界限其实是便捷我们的生活,方便了我们。

那些令人不愉快的界限。难免我们会在生活中遇到那些不愉快的界限限制了我们,那些有可能是一些道路工程令我们无法通行,又有可能是奸商给我们下下的圈套,让我们恼怒不已,总之这些问题干扰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看到这些界限,首先要放平心态,不能就此事而恼羞成怒,心平气和地想一想别的解决方法,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这些界限都不成问题,统统会被解除。

既然生活中的界限都不成问题,我们应该为自己定制一些有用的界限,监督和对自己有着提高的作用的界限,这样我们在被界限监视的过程中进步了自己,这是未尝不可的事情。

界限,它的好处却是很多,生活中无处不是界限,只要通过了那些并不好的界限,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的!

关于分寸感和界限感的作文【六】

把一切混合在一起,抹消它们的界限,这种梦金默作过很多。抹消四季,抹消日月,抹消南北。在《红书》里荣格问一个“彼岸”的人如何度过时间,那人说:“对我们而言没有所谓的时间,所以也不必度过。”“彼岸”是了无色彩的`绝对的空无,因为“有趣”与“无趣”的界限也已被抹消,那里“只有移动,一切都不过像影子般浮沉涨落,个人的完全不存在。”抛弃“时代精神”,追寻“深层精神”,随着下得越来越深,道路越来越宽广,随后消失,不再存在个人的道路,最后不再存在个人——迷路,然后迷失自己。因为你永远不能以绝对的生命把个人的生命带到和谐之中,倘若你要找到和谐,就必须与自己的祖先相认,与神话相认,与集体相认,抹消自己。

听起来像不像人的异化,像不像精分患者的自说自话?请抹消界限。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