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知课文内容,作者的感情;
2.品味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学习运用
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答案很简单:无人打扰。
记得小时候,可不是这样的情形。村前村后,稀稀落落的几根小树苗,鸟儿也少,偶尔能看见几只麻雀应和着南来北去的燕子,驱赶日深夜深的孤寂,用声音相互取暖。当然也有百年大树,不过,只有树桩。大树被人砍去,腾位置做新房,大材做梁,小枝烧火。
那时,村里家家人丁兴旺。欣欣向荣。
花开花谢,村庄像盛开千年的.花,终于开始凋零。
村人外流,始于20世纪90年
代初,三股潮流像抽水机
一样把村民源源不断地往外抽。一是读书潮,考上大学留在城里工作;二是经商潮,到外面做点生意,过好日子;三是打工潮,也许缺本钱、少文化,但总有力气的,于是,少年不读书,长大一些,就去城市打工。
人们欢快地背井离乡,身在城里,心恋繁华,不愿复返。
人一走,村就空了。1994年,我高中毕业,当时全村人口多达二三百。而今,做红白喜事,把村里所有常住人口都叫上,还凑不齐三桌,减少了足足十倍。人少,田荒地芜,草树迅速占据,欣欣然,长势喜欢。留守农村的人们烧饭改用煤气灶,村巷内的杂草枯枝便无人问津,显得荒凉清寂。
短短20年,村前村后的树大了密了,草杂了厚了,绿染大地,生机勃勃。
懂林业的人士对我说:“保护森林,其实是很简单。它本不需要人们刻意去保护,自有生长规律。人类对森林的最好保护,就是不要去打扰它。”
由此,我联想到我们教育孩子。很多父母唯恐自己的孩子玩掉大好光阴,以至于输掉未来的幸福,往往会以爱的名义,让孩子要这样,不要那样,这个不做,那个不许。其实,每一道指令,都是十足的打扰,每一次打扰都在挤压孩子正常的生长空间。
晚饭后,一家长在网上跟我留言,大概意思是:孩子第一批入队没有她很失落;运动会接力赛因在试演中掉棒而没机会参加失落;六一汇演没被选上更失落。最后该家长“告诫”我:不是所有的比赛都要的第一的,心态很重要。
看到一大段一大段的振振有词,本想告诉他:入队的人选是孩子们民主选举选出来的;运动会接力赛我是做好了第三名的准备,因为其他班级的孩子身体素质是有目共睹的;六一汇演是健身操教练的设计与选拔,后因考虑到孩子们第一次过六一,我和她们长久的商议后,决定全班参加,不仅如此,还特邀家长参加-----但转念一想:有这个必要吗?虽然看到家长对自己的误会也有些失落,但又想想:高智商不等于高情商,有这样的想法很自然。站在家长的角度想自己孩子、维护自己的孩子,天经地义;站在老师的角度来谈,肯定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优秀、个个精英、个个出类拔萃,就像这个孩子的家长一样(听说他是个博士、副院长),但事实就是这样,该开花的自然开花,该发芽的'自然发芽,参差不齐的状况叫我时不时哑然。三思而后,我慎重地在键盘上敲下了这样两行字:孩子的失落不等于大人的失落;家长的心态好,一切都好办!
对于失落,不仅是孩子,就是大人,也不常常经历么?然而,我们面对工作、生活中的种种失落,我们会是怎样的心态呢?抱怨?痛恨?自省?奋进?-----想想各自站在一定的立场都会有吧。然而,对于孩子的失落,我们又应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呢?聪明的家长会告诉我:人生八九不如意,小时受点挫折又算什么?不经历风雨又怎见彩虹?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是敏感的、脆弱的、有自尊心的,他们应该受到我们的呵护与鼓励。当然,呵护是必然的,鼓励更是必须的,但要看在是什么事什么时候。一个人的成长,不仅要看到他开会大笑的时候,同时还应该接受他悲观、失落、痛苦之时。如果在他失落时搀扶一把,真诚的告诉他:这次失败、这次落选,算不了什么,以后有的是你的机会,只是你要把握好机会的到来!机会总是留根有准备的孩子身上,对此你要深信不疑!如果是这样,让一个孩子破涕为笑,并自信地说:好的,以后你就看我的!那样的家长就成功了。
应该说,有许多人在人生的过程中,虽很努力但也常常失落,常常抱怨:为什么我没有得到什么什么?为什么评优晋级的不是我而是他?其实面对这么多的“为什么”时,还不如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思量:得与失就是那一瞬之间啊!该得到的自然会得到,不该得到的争也争不来。道曰:一切顺其自然。说的就是这个理!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深刻地意识到了“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对于这样经典的文章,我们只了解了内容还远远不够,这节课我们要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及语言艺术做一番探究或品味。
1.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品味:
例:
(1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理解: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灾难,危及人类自身。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
(2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3宇宙到处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4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理解:此二句说明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种形式。
(5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理解: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6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理解:用了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2.学生齐读这些句子,再次品味语言的形象性。
激趣:读着本文精辟的论述、理性的分析,你将如何把“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最实际的行动?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条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可每一小组拟一条展示交流
参考:
1.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2.地球不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
3.自然界的法则就是合作;我们不应只求改变世界,而应力争改变自我。
4.但愿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我们的眼泪。
5.我们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
齐读最后一段,感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再读课文,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⑴作者为什么提出“敬畏自然”?
⑵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分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要求:阐述观点,有理有据,一定要结合课文内容,不能脱离文本。
教师归纳:
⑴因为人类常常与自然对立,有时违背自然规律,受到了自然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爱护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所以作者提出要“敬畏自然”。
⑵人类与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组成部分,都是平等的生命,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1.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明确:“敬畏”。
2.解题:“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
明确:“敬畏”有两层含义,一层为“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二层是“畏惧”,但不是简单的害怕,而是说破坏大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
3.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明确:作者以散文的笔触,深入浅出地为人们展现了大自然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先天不足”,流露出对人类现状的深深担忧,告诫人类要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点明观点的是最后一段。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