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写作议论文往往言之无物,容易陷入假、大、空的泥淖,文中无“我”,没有自我真切的感受与思考,因而以联系自我现实的方式作结,进行心灵剖白,就显得极为可贵,既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又能引起读者对自我观点的肯定与共鸣。
【示例】
①蝴蝶在黑暗中的栖息是静谧的,莫用蜡烛的光去打扰她们。花朵的绽放是自然的、宁静的,莫用照相机的闪光惊扰她们。我多想告诉每一个脚步匆匆的看花人,轻一点,慢一点,远远看着就好,别让你的影子,挡住了那一片花瓣的阳光。(江苏考生《静静呵护一朵花开》)
②我只愿成为一个不断长大的孩子,我有我的思想,我亦有我的童真:我不放弃纯粹,我亦追求缤纷。像那个诗人所言,我在我的世界里,保持着初放时安详的模样。听风涌起,待雨来过,我只是世界小小的婴孩。(浙江考生《最是那初放的安详》)
【点评】例①结尾回扣材料,以自我的感受作结,并把这种感受化为对世人的美好企盼,不矫情做作,让人易于接受;例②借心灵独白解剖自己的内心,紧扣文题,重申观点,强化自己甘做“世界小小的婴孩”亦即“保持童真”的执著和坚定。
当然,文无定法,结尾亦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卓越的语言永远属于卓越的心灵,离不开善感的心灵对生活的体悟,离不开敏锐的触角对生命的感知,更离不开独立的个体对世界的思考。只要考生自觉培养“文章”意识,细心揣摩精彩篇章,拓宽备考的大视野,就一定能在高考竞技场上稳占半壁江山。
教学生“会学”,不是把书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呆读死记,把活泼的学生变成“书架”,而是要教育学生懂得为什么学习和怎样学习。前者是动机教育,是向科学高峰登攀的能源;后者是方法教育,是通向科学知识高峰的阶梯。学生“会学”主要是会思考,懂方法。
善教者,正是要教人研究的方法。教方法绝不是拿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把自己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剖给学生看,或把自己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使他们学会思考,掌握解决一般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早在1919年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话之所以颇有见地,是因为他把师生这两个积极性科学地统一到“教会学生”上。吕叔湘先生也曾说:“教学,教学,要教会学生学。”
经验告诉我们:变化是客观生活的规律,知识在不断地更新,学生只有“会学”,才能产生应变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目的。那么怎样才能教学生学会学习呢?
议论文写作总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作文材料揭示的问题或来源于现实生活,或来源于自我困境。考生在提出自己的见解之际,结尾或强烈咏叹,或呼吁号召,以促使人们自我超越。这样的结尾,铿锵有力,能给人以激励和鼓舞,彰显文章的现实意义,极富感染力量。
【示例】
①我不怕黑,不怕疼,我愿意燃烧我的青春去闯去拼,去尝试去经历——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天津考生《痛而知之》)
②童心之贵,贵在其真、其柔、其善。人的成长会失去许多,却不应失去最本真最纯净的赤子之心。就像埃斯蒂斯所说的:“我们不是能拯救整个世界,但我们可以伸出手去挽救触手可及的部分。”我愿这赤子之心,长存你我周围,更长存于你我心间!(浙江考生《愿赤心长留》)
③莫让“双向的爱”缺失,让爱传递下去!(广东考生《让爱双向流动》)
【点评】例①用慷慨激昂充满智慧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痛”的理性思考,并大声呼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感情充沛,富有力度。例②重申“童心之贵”的内涵,并借埃斯蒂斯的话表达自己“愿赤心长留”的美好祝愿。例③作者提出了“让爱双向流动”的观点,结尾直抒胸臆,铿锵有力。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她16岁,是一名小儿麻痹症的患者,在一所中学读书。她默默无闻,坐在教室里的最后一排。没有优异的成绩,没有显赫的家世,更没有如花的美貌,外加身体的缺陷,使她成了全班同学的取笑对象。面对同学们嘲讽的话,她从不还口,而是以“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对待它,也许她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话,有了一定的承受力,但是16年的生活并不是那么顺利,可想而知,这一定会给她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那个星期二,又轮到她们组值日了。几个调皮的男生欺负她,让她自己去那个硕大的篮球场值日,她没说什么,只是拿着扫帚默默地去值日。然而,行动不便的她一瘸一拐地走了大约5分钟才到。她的泪顺着脸颊滑下来,流到嘴里,她马上用手擦干,低下头扫地,就在她扫到最后一个篮球场时,远远地看到篮球架旁边有一个红色的纸片在地上躺着,她走过去,想扫走它,没想到,走近一看却是一百元钱,她小心翼翼地拾起,打开一看,原来里边还裹着一个20元和几个硬币。她想:丢钱的同学一定很着急,我应该赶紧把钱交给老师。她又一瘸一拐地向政教处走去……不一会,一楼的黑板上就出现了一段话:八年一班的'同学XXX拾金不昧,丢钱的同学请到政教处领取。结果,丢钱的同学很快拿到了自己丢失的钱,他很感谢她。
她的同学们都很不解,她为什么会把钱还给丢钱的人,120多元对她那不宽裕的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她毫不犹豫地说:“虽然我家很贫困,但是那些钱是别人的,我们千万不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迷失了自己啊!”说完,教室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她,早已泪流满面……
虽然她长得并不美,但是她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内在美。能够做到拾金不昧,这也是一种美啊!
假期里,我无意中发现一本《教师教出好成绩的十大技巧》这本书,它主要是探讨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才能更好更快地找到教出好成绩,有何技巧呢?看到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教出好成绩这几个字,对于教师来说,班级考试成绩好,就说明自己教课有方;对于学生来说,考出理想的分数,也就是一名好学生。在这样殊途同归的思维定势下,分数、考试成为各方关注的话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本书共分十个章节,每个章节又都有很多个不同的小标题,在第一章节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中,“没有差生,只有差异这个小标题我很赞同。我们平常所说的差生,只不过是他们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
在学生的随笔中,有一个孩子这样写道:”我原是一名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我的最高成绩也只不过在40-50分之间,但上了初中之后,我非常喜欢听您上的课。现在我竟然上课敢举手来回答问题了。在小学里,这简直是太难了。一个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不爱语文到热爱语文,让我们感受到了学生思想上的飞跃,比看到他得到100分更高兴。在教学中只要能够抓住闪光点来改变学生,后进生的队伍一定会越来越小的。
第十个章节写的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在钻研中开发教材;有充分的准备,才会有自如的应对;要精心备课,更要精心设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会不断加强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好的文章,总是既重视思想与文采,又重视结构的匀称和谐。结尾如果能巧妙照应开头,一呼一应,首尾圆合,便能使文章读来气韵流畅,既能体现视觉上的和谐对称,又能体现思维上的起承转合。可直击标题,点题点旨,使文题有落脚之处,也可照应论据,一材多用,让所用论据充分燃烧。
【示例】
①生活就是供给与需求的一种平衡关系,尽管在很多人的生活当中,并不平衡,但这毕竟只是一种趋近于平衡的一种趋势。通过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简单分析,我们其实不妨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整个生活,其意义可想而知。(四川考生《过一个平衡的生活》)
②还是那句话,手机像魔鬼,千万莫沉迷;千万别让我们的生活,被手机所操控;千万不要让我们的灵魂,沦为手机的奴隶。(北京考生《手机像魔鬼,千万莫沉迷》)
③莱特兄弟、***、迈克尔……他们的故事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满怀憧憬,让心中的梦想播种;翘首企盼,让梦想的种子发芽;辛勤浇灌,梦想之花就会绚丽斑斓。(湖南考生《梦想在开花》)
【点评】例①文章开头提出“生活是什么?”这一论题,结尾与开头呼应,结合材料对这一论题作了个性化的解读。例②结尾直击标题,并提出“不要让我们的灵魂沦为手机的奴隶”这一宏旨,警策人心。例③从人要有梦想生发开去,运用三个因为梦想而成就精彩人生的经典事例,结尾回扣前面的论据,点明中心,结构谨严。
假期里,我无意中发现一本《教师教出好成绩的十大技巧》这本书,它主要是探讨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才能更好更快地找到教出好成绩,有何技巧呢?看到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教出好成绩这几个字,对于教师来说,班级考试成绩好,就说明自己教课有方;对于学生来说,考出理想的分数,也就是一名好学生。在这样殊途同归的思维定势下,分数、考试成为各方关注的话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本书共分十个章节,每个章节又都有很多个不同的小标题,在第一章节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中,“没有差生,只有差异这个小标题我很赞同。我们平常所说的差生,只不过是他们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
在学生的随笔中,有一个孩子这样写道:”我原是一名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我的最高成绩也只不过在40—50分之间,但上了初中之后,我非常喜欢听您上的课。现在我竟然上课敢举手来回答问题了。在小学里,这简直是太难了。一个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不爱语文到热爱语文,让我们感受到了学生思想上的飞跃,比看到他得到100分更高兴。在教学中只要能够抓住闪光点来改变学生,后进生的队伍一定会越来越小的。
第十个章节写的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在钻研中开发教材;有充分的准备,才会有自如的应对;要精心备课,更要精心设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会不断加强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