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2007年,文化不多,文化事件却倒不少,不管你是走马观花回眸一瞥,还是“侧目而视”仔细打捞,映入眼帘的大抵是“一地鸡毛”而已。漫长360多天沉淀下来的文化积累,如果用“没文化”来形容,那大概是最合适不过的,而就拿这些“不能称化”的“文化”来说,它们既不像“鸟巢”那样有个“骨架”,也不像“水立方”那般有张皮肤。
盘点2007年的“文化”,虽说寥然甚亏令人寒碜,但说头儿多少有一点:“快乐男生”一成功举办电视台就笑了,作协副主席陈忠实书会受骗就哭了;博客点击突至网络第三当年明月就笑了,众歌星的演唱会票价都超过2000元许多追星族就哭了;于丹一走上“百家讲坛”就笑了,“超女”们一看到“超级男生”举办就哭了;“嫦娥一号”成功飞入太空中国人民就笑了,韩寒看到了郭敬明被破格批准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就哭了……笑了哭,哭了笑,或真实,或虚拟,2007年中国的文化“历程”就这样了。
不过也的确,现在的我们,真的就是“没文化”;如今的中国,也就是“缺文化”。看看电视上被众人所津津乐道,且每个参赛选手个个都自称是“江湖中人”的“武林大会”,你就会明白:三分的舞蹈“干货”,原来是可是被稀释成一档30多分钟的名牌节目来做的。不愧是武术“原产国”的做法。再看看《红楼梦》再拍的准备“花絮”,其间的“龙套”走得百姓果真是“眼花缭乱”没有一点“头绪”,光一个林黛玉的扮演者都能“如火如荼”上这么长时间,在众人都把它作为一个成名机会的情况下,有关单位还像搞“学问”似的举办了一个“选秀大赛”。这作为四大名着之一的《红楼梦》也着实是名副其实的够“红”的,不仅带动了其间的演员“红”了起来,而且还带动了其相关的投资商家的钞票“红”了起来,真的是落实了“共同富裕”的伟大宏旨。如果曹雪芹先生九泉有知,不知道会不会“红”得给“乐”活过来?另外,同为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传》,那也是“巾帼不让须眉”!准备重拍的剧本连一个字都还没有“加点”,宣传的“新闻”却都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了。可是“言立”半年后,却还没见到这些爱“临时抱佛脚”的炒作者们有所“立足”。如此接二连三的“蛊惑”民心,“欺诈”百姓,不知道这些被金钱遮蔽了双眸的“鼓腰包”们到底想干些什么?中国有句俗语叫:“流言止于智者。”但屡次被“诈”之后为什么类似的“流言”还没有停止呢?可见那些自称是“文化人”的“文化人”并不是所谓的“智者”。
再看看如今被人高度追捧的“百家讲坛”,那可是独领着中国国学教育“文化”,“名家云集”的名台,别看是一座和老师上课教学并没有什么区别的三尺讲台,可那上面站的都是所谓的“名家”。“名家”们只要能站在上面“啼笑皆非”般的把孔子说成丧家狗,把庄子说成处处求人等米下锅的“乞丐”,然后再加上自己满腹经纶般的长篇大论,给台下的观众讲上几个已经“生米煮成熟饭”的`故事,然后就大功告成,名利双收。如此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风水宝台”,可想而知台下那些其它的名家对这座“台子”觊觎的颈项伸得有多么不可高攀。然而就是这种有悖于人类正常思维导向的“导举”,“名家”给“吹口气”还能在百姓中间“刮阵旋风”,这可见我们骄傲无知的现代白领人对中国家传统文化熟知的“白领”化。也可见在文化可陈的今天,“娱乐圈”都已经被我们拿来充当“文化圈”了。而单就从“文化人”的角度看,著名学者钱理群都豪不客气地说“我们这一代最没文化”,可想而知我们“君子固穷”的程度。其实,他说的“这一代”,也多包括了比他年轻的一代又一代。
美术家韩美林说过:“没有文化的文化是可怕的。”而文化和经济又是相辅相成,彼此融合的,所以说我们现代的经济也是“没文化”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许嘉璐不是说过吗:“没有文化的经济再发达也是建在沙滩上的高楼大厦。”这句话形容现在的中国经济那可是“天衣无缝”。现在中国的楼房耸立得是够高的,可那是终究只是建立在“沙滩”之上的高楼大厦。一句真话的力量,抵得上整个世界。
透过“真话”和2007年的文化“足印”可以“以管窥豹”,看出在人心浮躁的现代社会,所有人都已被名利蒙上了“海市蜃楼”般的面纱,生活在世俗的假像和权力的保姆的怀抱之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文化体制存在着种种死穴,我们的文化基因也存在着种种缺陷,但是对于那些爱管文化的“文化官”却春风得意的满以为“文化风景这边独好”的状况,我想起了马季先生的一句相声来形容当今中国的“文化”和“文化人”:吹牛的人,上嘴唇着天,下中嘴唇接地。
事实上,在这个一见噱头、一听炒作,“fans”团们可就会喜滋滋乐呵呵屁颠颠地掏出上百元钱去影院观赏“大片”的年代,谁还可以被称为真正“有文化”的“资深”者呢?
写这篇文的初衷不是为了黑谁,也不是宣传,旧账不新翻,是我的原则,这件事已过了很久,而对于我来说是件新事。对于百度来说是件不能忘却的大事。
当今世界,二次元三次元的标签已极为正常,它们成为了人类社会正常运行的核心,它们互补互助,无冲突无矛盾,而有人不明所以,自以为是大义凛然惹来众人非议。
如果你很早就开始关注“二次元”,仰或者是喜爱,“二次元”范围很广:小说,漫画,网络游戏,翻唱,cv,cosplay……想必你一定知道前几年的广州漫展事件,总称“广州漫展脑残粉事件”,一件真实到心寒的事件。
前几年广州漫展,漫展主办方邀请了许多cos以及当时很红的少年组合——TFBOYS,在进会场时所有的cos被TF粉拦在场外,说他们不是来看他们的,是来看TF的,公共场合骂那些cos难看,丑,话语特别难听,不忍耳闻,不知如此,甚至还动手殴打,进行泼饮料,颜料,扇耳光等人身攻击,漫展中的所有大型道具都被破坏,看不下去的人想用手机视频,却被粉丝砸碎,在场大部分人的手机都无一幸免。在这之后,许多cos受伤进了医院,其中一名业余cos女大学生眼睛因戴美瞳被可乐泼伤导致视力下降,戴高度眼镜,情况很糟糕,然而来自TF粉到抵辱依旧不休。这是多么惨绝人寰的事情!
请问大家能想象出那些戴着重头饰,穿着厚长衣的cos在大太阳下在人群中站着一直进不了会场的场景吗?能想象那些脸上涂有浓状,戴假发,只为了完美cos出群众心里憧憬角色的cos们被各种颜料,饮料泼,服妆毁得不成样子,脸上头上都是那些东西的场景吗?请问大家能忍受这样一群莫名其妙的人不分青红皂白的干这种事吗?更何况是那些称职称业的cos们。我是个路人,完全不在其中的路人,我已经不能容忍,主办方为了利益邀请了TF,把仅几百的门票卖的很贵;粉丝无缘无故的人身攻击与之毫不相***cos们,为什么要干这么没道德没良心的事,给整个漫展和在场的人带来巨大损失和伤害?
后来,有人强烈要求TF粉公开向在场的cos道歉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甚至那些粉丝还在cos吧和cos网上刷屏式辱骂,更是激起了二次元的愤怒。
如果事已至此,唯一能挽救局面的是艺人,而艺人的表现太令人失望,对于这件事在场的他们不作任何表示,只是一味的为自己辩解,给人一种粉丝的所作所为与他们毫无干系的错觉,给他们的粉丝一种自己也是心甘情愿为自己偶像付出,不准许他人有任何异议的错觉。若艺人为粉丝公开道歉也是另一个模样。
身为艺人,无论年龄大小,无论经验多少,都应该要懂得自己的表示多么重要。艺人是需要粉丝捧红的,粉丝的作为与艺人密切相关,艺人的`动态粉丝更是时刻关注。
著名艺人+cos汪东城就曾在某个节目当了嘉宾,观众台举满了关于他的萤灯牌,事后他表态告诉粉丝他不喜欢并非他演出的节目有人举牌,那不尊重选手,那以后粉丝在这种情况下只举手写的横幅,只为他挥荧光棒。他作为一个cos,他表态说在cos舞台上,他不是艺人汪东城,而是cos汪东城,在cos圈里他完全没有作为艺人的包袱,漫展来看他的粉丝就说我是来看cos汪东城的,而不是艺人汪东城。
还有很出名的exo组合也曾经在一些方面表过态,制止了粉丝的一些无礼举动。
有过这些举动的何止是他们,作为艺人,就要敢当敢为只要认准是对的,就不怕遭人非议,比较群众的眼睛大都是雪亮的,这比不做表示或含糊了事更有效。
一个艺人的缺优影响这粉丝,而粉丝的行为影响着艺人,一个艺人要想受大家真正喜欢,不是无动于衷,不是撇清干系。你做对了,任何一个艺人,一个组合都不会被人唾弃。
还记得那是我上小学的时候,脾气任性又有点儿得理不让人,为此爸爸经常给我“上课”。我知道这样不好,尽量克制自己,想改掉这坏脾气。一天课间,同桌小a在挪桌子的'时候,把我的钢笔碰到地上摔坏了。当时我很生气,那是妈妈送我的礼物,可转念一想,宽容从现在做起吧,别为了一支笔伤了和气。只要他道歉,我就原谅他了。可是没想到,都中午放学了,小a仍像没事人一样,一句话也没说,更别提道歉,一溜烟跑了。我的火直往外冒,暗暗想:下午一定要找他理论理论。
到了家,我余怒未消,跟爸爸讲了“钢笔事件”。“嗨!我还以为什么事呢,把我宝贝女儿气成这样…”爸爸乐呵呵地说。“停停!后面的话我替您说‘做人要大度,吃亏是福’。对吧?”看着爸爸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我赶紧打了个暂停的手势。“呦!还是女儿了解我,我就是这意思,人家也不是故意的,别计较了。”爸爸依旧温和地劝我。“您怎么老向着别人呀,不行,我得让他赔我钢笔!”我气呼呼地说完,一转身,回屋睡觉去了,把爸爸一人晾在了客厅。
午睡起来,我的火气已经消了大半,想想爸爸那句常挂嘴边的“吃亏是福”,似乎也有些道理。枕边有爸爸留的字条“闺女,别生气了,爸爸不是在帮他说话,是觉得这点小事不值得。也许他是一个羞涩的孩子,不好意思跟你道歉。多些宽容你就多些快乐。”爸爸的话像一股暖暖的风,把我心中仅存的一丝怒火吹散了。我决定原谅小a了。
到了班里,让我很意外的是,课桌上赫然放着一支新钢笔,还有一张字条,那熟悉的字体写着“对不起”。多亏没急着找人理论,要不就冤枉人家了。我心里想。偷偷瞟了一眼小a,他正装模作样地看着书,我潇洒地写下“没关系”,连同那支笔推给了他。小a笑了,我也笑了…
播种宽容,收获快乐!爸爸影响了我,改变了我
____题记
在这繁华喧嚣的环境中,充斥着一种叫文化的东西。觉得迄今为止,文化生活犹如洪水猛兽般泛滥,其中不乏有庸俗之风,亦可谓文化生活之糟粕者。我们生活在这个以“酷”为时尚趣味的年代里,言情,武侠小说人气指数,蓦地,狂飙,这也是情理之中的`,悲欢离合怅惘缠绵被融溶在其中,它们让不计其数的少男少女“飞“至“理想”的极限,不能自制,最终跌至谷底。人性的弱点,往往是低俗文化的切入点。
当今文化需重新审视,用更为严格的眼光去辨析它们,屏弃那苟存中芜杂。我们有着一脉相通的文化底蕴,却不断为现代那庸俗文化所覆盖,该类文化之所以肆无忌惮地传播,原因在于有某些可怜的人类不厌其烦地充当着其中的牺牲者,竟然还乐在其中,呼吁现在的年轻人,千万不要做“垮掉的一代”。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我们要正确地辨别当今文化,不要盲目地随波逐流。人要有艺术地,有品位地生活,时间照样流逝,世界照样运转,一切都将不再重来。
文章开头以题记入手,点明了当今文化以丢魂的文章主题,形式新颖。小作者对文化需要审视进行了论述,列举了言情小说等无营养小说人气之高的现象,表达了“要正确地辨别当今文化,不要盲目地随波逐流”的愿望。
前面也说了,作为桥梁的舆论,连结的是真实的意见表达者,而这种真实,则是每天面对面交谈实现的。
所以塔尔德暗示了新闻业蓬勃发展下的舆论,虽然是一种社会合意,但仍要回到微观的个体互动之间去观察,也就是要回到面对面交谈中去。
报纸只是一个传播的源头,而“交谈是一种经久不衰、无所不在的媒介,是一条看不见的涓涓细流。它渗透在一切时代,一切地方,虽然它未必很有规律。”
虽然交谈包含一切可有可无的讨论,但是塔尔德强调“如果没有交谈,报纸就没有用武之地......如果没有报纸,交谈也不会对任何人的头脑产生影响。”。
这里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报纸中蕴含着许多社会中反映出来的信念、态度等,如果看了报纸的人不在交谈中反映出其中的判断,那么报纸的传播就没有意义,因为发明没有被模仿,也就没有进步可言;反过来,当人们心中的判断,没有媒介得以扩散,也是没有什么进步可言的,因为同样得不到模仿,无法在对立中调和,影响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如此看来,塔尔德把交谈、会话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
他认为“会话是强大的模仿动因,也是传递情感、思想和行为方式最强大的动因......交谈着在近距离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也许这就是塔尔德最愿意看到的模仿以及调和的过程吧。
塔尔德给交谈做了很多的分类,最值得去整理的分类是以下两种。
一,舌战和交互式谈话;二,义务性交谈和自愿性交谈。
第一种中,可以类比为吵架与和解。无疑,塔尔德看到了其中的思维碰撞,以及碰撞后的和谐。社会中的人们确实是在避免矛盾,但总会发现有着新的矛盾出现,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种中,义务性往往体现着地位的不平等,和仪式性生存的存在。而自愿性交谈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而这种平等性是自古以来都难得一见的,相比之下仪式化、带着社交目的的义务性交谈更加常见。但是平等性的交谈是更加现代、文明的交谈形式。这里体现现代性的就是报纸了。
报纸具有强大的力量,“使人们在交谈内容上统一,使交谈更加活跃,使之在空间上异质,在时间上多样。”
塔尔德列举了很多学科领域所认为的.交谈的结果,并指出社会学中,交谈的结果和其他学科的区别,即交谈的运作和舆论的变化会改变社会结构。
人们的地位、威望、权力都会被其改变。在舆论的关注下诞生了一种特权,可以参比王室的特权。
人们都对“至高无上”有着一定的追崇,底层的人民也会使用书信给报社投稿。书信文学在报纸中蓬勃发展,这其中就有一种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原本在个体之间的交谈,通过报纸变成了个体面对群体的交谈,当这实现并且成为长久可靠的事实,那么无疑,这个个体的威望是不断上升的。
所以塔尔德也指出,“报纸是一种公共的书信,公共的交谈;它来自于私信和交谈,正在成为私信和交谈的最大的调控力量,正在给它们提供最丰富的营养。”
那么最后再重新回顾一下塔尔德的舆论观。
报纸,造就了一个庞大的、抽象的和独立的群体——公众,也就是舆论参与者们。舆论始于交谈,在通信的技术支持帮助下得以延申。舆论中是诸多个人意见的融合,逐渐扩大地域影响的同时形成了公共头脑。公共头脑其实就是一种反应判断和需求等社会信念的集体心理,个体要与集体保持一致。随着人数增加,舆论的强制力就越强,人们就越难抗拒。
所以舆论在塔尔德看来不仅是一种社会控制,更是社会偏离的主要推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