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奶奶家的狗生了四只狗宝宝,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决定这个星期天去奶奶家。到了星期天,我和妈妈坐着回乡下的车,来到奶奶家。刚下车,我就问奶奶小狗在哪里,奶奶指了指,我顺着奶奶手指的方向飞奔过去。
我跑过去一看,不由得叫起来:“哇,一窝黑乎乎的团在一起,我数了数一共有四只。”其中只有一只背上有一小撮白色的毛,看上去特别可爱。这时奶奶让我们吃饭了,我只好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我狼吞虎咽的吃完了饭,又跑过去看可爱的小狗了,可当我跑过去看的时候,糟糕,只剩下三只狗了,还有一只狗去哪里了呢?我左找又找就是没找到,我决定叫那只跑出窝的小狗——小顽皮;那只背上有一撮白毛的小狗,我叫它小白。过了一会儿,我再去看的时候,那只小顽皮正偎依在狗妈妈身边吃奶呢,而躺在窝里的三只小狗正在睡觉,时不时还砸巴着嘴,好像在喝奶,可爱极了。狗妈妈见我一直盯着它的宝宝看,眼睛瞪得圆圆的,还时不时的发出:”呜——”的声音。
看来狗妈妈特别爱它的孩子们,对它们非常关心,母爱如山,世上只有妈妈好,狗妈妈生怕自己的孩子会受伤,会被带走。以前的那只狗妈妈为了自己的孩子,还丧了命。
看来,“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我们要对妈妈的付出表示感谢。
没办法,我只能给花花洗澡,太可气了,它洗澡时还要把水朝我脸上弄,非弄的我全身是水方可罢休。现在花花长大了,慢慢能跑过我了,饭量也长了,花花看我吃东西时,会站起来把两个爪子放在一起上下摇晃,我会给它一些好吃的。现在花花每次和我出去时都能捉好多虫子了,好带回家给我们的八哥吃。我骑在花花身上的时候,妈妈还用录影机录下来了呢。望着录影机,我流出了泪水,那是去年的一件事,让我深深地记在了心中。去年姥姥家那里流行狂犬病,打狗队再次出现。说所有的狗必须打死,一天花花出去找食吃,过了很久也没回家,等我出去找它时,我看到了花花身上流着血,它已经死了,我悲痛欲绝,我为它感到委屈和无奈。
今天我们去了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我们到那里买了票,就进去了,但我们还要排队坐电梯才能上去。电梯一停,我们就看见很多石头一样的柱子悬挂在天花板上,有些柱子下面还有电视机在播放。再往里面走就是一个电影院,讲的是中国原来的经济发展和现在的变化,看完后出来就看到一幅巨大的清明上河图,里面的人、船、河都在动,真是栩栩如生啊!然后,我们又坐了小火车,进入了隧道,里面讲了石头城、还有古时候建房子用的柱子等,就出来了。进入另一个展馆,我们还看到了太阳能车、喷出有字和海宝图样的喷泉。最后我还买了个中国馆的徽章就回家了。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就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窗花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