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姑娘这个画家又来了。她用她那衣袖拂去了寒气,给大地换上了绿装,使这个世界又焕然一新。这时小燕子从南方飞来。小鸟叽叽地叫着,好像在歌唱美丽的春天。春姑娘的步伐是多么轻迈,它悄悄地来到田野。把小草染绿了,把桃花染红了,油菜花也开了,金灿灿的,远远望去,田野里一片金黄。春姑娘又来到了小河边,水更清了,更暖和了,小鱼欢快的游着,小鸭子拍打着翅膀,好像在说:“春天来啦!春天来啦!你们看,我玩得多开心呀!“春姑娘来到了校园,校园里五颜六色的鲜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蝴蝶在花坛里翩翩起舞,学校里洋溢着春的气息。同学们换上春装,快乐地在操场上奔跑、玩耍。叮叮!叮叮!上课铃打响了,同学们飞奔教室,读书声在校园里回荡,鸟儿停住优美的歌声,风儿停住匆忙的脚步,细细地听着书声。过了一会儿,下春雨了,春雨浇着花儿,浇着树木。植物身上的灰尘洗掉了,空气清新,花草美丽了……校园里一片红绿。春姑娘又来到公园,这里变得一片生机勃勃,你看,运动员围着花园跑的满头大汗,老人在草坪上挪动着脚步,轻轻的把手中的扇子扇动,连小草也跟着跳舞呢!小朋友们奔跑着,嬉戏着,脸上有着一丝真诚的笑容。
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色彩斑斓的季节。
我们爱你,美丽的春天!
今年寒假,我和范布宁等三个小朋友一起去报了一个“素描班”,除了画架等材料,学费全免,连“学生”也是“老师”组织起来的。哈哈,其实是我想学素描,妈妈帮我组织的,因为她就是老师。
第一节课是教画圆柱。在正式画之前,先需要整理用品:铅笔要削好,画架要搭好,纸要铺好……我高兴得不得了,恨不得直接动手画,还得先看示范吧。先打一个框架,再打线条,深深浅浅……转眼间,一个漂亮的圆柱就诞生了,好像是放在纸上的,超有立体感。因为素描有高光点、亮面、灰面、阴影、明暗交接线五调子,把这五调子表现出来就有立体感了。看着妈妈画,我想:“这简单,看我的!”于是开始学妈妈的样子打框架。但有句话说的好:看事容易做事难。
刚开始打圆柱上面的那个扁圆时就发现:原来这么难!笔好像故意在和我作对似的,怎么也打不圆。而妈妈要求用直线组成圆,我却直线画成了圆弧。这时我一开始的高兴劲全像天边的云被风吹走了一样,无影无踪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勉强画好了我的框架,但“不幸”还是发生了:妈妈说我画得:1、太小;2、结构不对。两个原因就把我的这幅“佳作”PS掉了,并让我在反面重画。这真让我“欲哭无泪”啊!我只好老老实实地看妈妈是怎么画的,然后学着妈妈样用心去临摹,终于又一次勉强把框架画好了。看看范布宁:哇,她画得真快!但我告诫自己:不能急,画得太快会把好不容易搭起来的框架搞糟的。
接下来是在框架里用线条画出明暗,这样就有立体感了。打线条也是有讲究的,线条要打得两头一样粗细,做到“两头轻,中间略粗”为最高境界。但这种线条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练出来的,这是一点;第二点更重要的是打线条千万不能乱,打出来要一组一组的,并要有在角度的交叉。如先打横着的一组,再打斜着的一组;第三点是线条的深浅关系,如果要浅,则既可以减少线条数量,也可以把线条加深或变浅,除了手上用力不一样,加深或变浅可以用不同软硬度的.铅笔。
最后,我完成了那张作品。看着有些模样的圆柱,我颇有些自豪:这可是我的第一张作品哦!当时自以为画得不错,等到“培训班”结束,看看真是实在比较糟糕的。我的素描旅程作文青春人物素描作文课间十分钟素描作文
早春二月。热闹喧嚣的正月迎新已经远去,而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还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迟迟不肯到来。阴冷而又绵绵不绝的细雨让人心烦,接连多日的阴霾笼罩那更是常事,不期而至的冰雪又仿佛把人拉回到数九隆冬之中。料峭春寒之中,一种黄色小花悄然开放,格外引人注意。她们一丛丛,一列列,从枝头到枝尾,里里外外,星星点点,开得是那么热烈,那么俏丽,那么惊艳,在万物萧瑟之中一花独放。哦,那就是迎春花。
唯有迎春花在乍暖还寒的早春给人惊喜,在漫长的严冬过后,是她率先萌发出勃勃的生机,是她把春回大地的消息带给了人们。“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我们深知,春暖花开是自然界固有的规律,万事万物皆局限于他所处的时空位置。我不禁感叹,究竟是什么力量能使迎春花敢为天下先,而不畏严寒的摧残,甘于寂寞,而不畏一花独放的孤独。她敏锐的感受到了春天,她给人带来春意萌生的喜悦。我不禁叹服,前人之所以把这种花命名为“迎春花”而不是“报春花”或者其他什么花名,真是太精妙了啊。
江南三月,草长莺飞。繁花似锦,春意盎然。然而在鸟语花香的满城春色中,你很难再找到这种叫迎春花的植株了,她是那么的矮小,那么的不起眼,只有零星几朵晚谢的黄花提示着她曾经那么灿烂奔放地开过。
在素描绘画当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结构。
现实中很多画家,由于对人物或物体结构缺乏了解,最后只能走形式的路子,在创作中很难拿出具有深度的力作。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方便的照相机(现在都使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可以在电脑中处理图形,能够省却很多造型的麻烦,但是,形是形,结构是结构,并不是一个概念。对绘画的过程而言,形是附着在结构之上的表象,而结构才是对象的支撑;外在形的轮廓无法真正表现对象的内在美。
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外形,那是一种表象,一种轮廓。当对象一旦变换位置,而我们又缺乏对结构的了解,就很难着手。在初学阶段,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利用稳定的三角形来确定形体的大体位置和构图,然后再用小的虚拟的三角形、方形等分解被画对象局部的位置,这样的方法最后只能是比葫芦画瓢,照相般描绘对象。
就像我们已经走过了充饥的年代一样,我们已经走过了缺图的年代,正跨入一个读图的时代。各种图形、图像、图库层出不穷,再用照相的方法——抄照片去再现对象,倒不如干脆去搞摄影算了,那我们还不如照相机来得客观。对画家来说,最难以接受的便是被人夸奖为:看画得多好,像照片一样。也就是说,那些个作品没有强烈、强调和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少画家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和对对象的内涵表现的创意,这又怎么能算得上绘画的艺术作品呢?
艺术的真实,并不是纯客观的真实,而是画家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手,表现画家内心的感受的一种艺术的真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刻画与刻划。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