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妈妈带我去南京市美术馆看了一次书画展,这使我深有感触。那一天,细雨蒙蒙,可我和妈妈去看书画展的兴趣依然不减,这时我因为树木的遮挡,使我朦胧间看见了南京市美术馆,我兴奋的大叫:“到了,到了,到南京市美术馆了!”一会儿,妈妈停好了车,我们便走进了雄伟的南京市美术馆。我们来到了展厅里,先是由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王慧芬的讲话,她激励我们要加强新一代人的文化水平,我听了连连点头。接下来是那些获奖的小 选手来露一手了。
这时我们发现有一大群人,原来,他们是少年美术队、儿童美术队、少年书法队、儿童书法队的队员。妈妈对我说;“我们跟着少年美术队走,去看看他们的作品,好吗?”我高兴的说:“好的!我们走!”说罢,就向少年美术队走去。我们来到跟着少年美术队来到另一个展厅,只见他们每一个人都走到自己的坐位上,坐了下来。我悄悄的来到第一张桌子旁看小队员们画。有一个小队员用毛笔先沾上黑墨,再在一张黑呼呼的板上画一些芦苇,然后撒上一些五颜六色的沙子,一片芦苇就画好了,真实神奇!这个小选手总共画了好多芦苇——一大片芦苇荡!真的非常的漂亮。我小声问道:“这叫什么画儿呀?”“哦!这叫‘漆画’!”她说。我连忙道谢,原来画画也有这么多学问。接着,我们又走到了儿童美术队的展去,看到有一个队员先用“大头笔”画了一个“外星人”接下来可难了——她要把撕碎了,再在画好了的纸上先抹上胶,用夹子把各个颜色的纸夹着放在抹了胶的画上。我想:这可多难呀!而且还要多少耐心呀!我也满怀崇拜的问她:“请问,这是什么画呀?”“这个呀,这个叫‘剪贴画’!”“哦,我明白了,谢谢你。”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漂亮的画,比如:《中华龙》,小作者把龙画的栩栩如生,画的都如同电脑画的一样了,真是了不起;又如《奶奶的花瓶》,画的几乎是真的一样了,最后还得了“优秀奖”呀!通过这次画展让我长了很多的见识,画画其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看到这么多和我同年龄的小朋友竟然可以画得这么好,还有一个小选手只学了15天已经可以参加比赛了,作品还得奖了!我暗暗下决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简评:有梦想才有可能,利用平时时间多去练习,也许有一天你也能展示自我。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鲤鱼小学参加我们重庆市第十九届书画大赛复赛现场!请大家依次到操场就做,虽然有点小雨,也不是很碍事啊!我是主持人,黄博士!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来自广安书画家张洪杯博士。来自……”
“请四川省的李博士讲话。”主持人说道。
“喂喂喂,”李博士调着话筒,同时同学们发出嘻嘻的笑声,李博士面容看起来很尴尬,又继续说道,“漆黑(亲爱)的假帐(家长),童鞋(同学)们好!”李博士深深的鞠了一躬。
人群中不知谁冒出了一句:“首长好!”
李博士看起来是个善于和孩子沟通的人,又说了一句_“童鞋们(同学)辛苦了!”
刚才那个人又接了一句:“为人民服务!”
突然,屏幕上出现了一群孩子,我也是其中之一。原来是我前面的摄像叔叔在摄。我旁边做着一个小弟弟,他看见屏幕上有他身影,就调皮的举起手来,又马上放下。还时不时的站起来,做了个鬼脸。这时我在屏幕上看见一个姐姐头上有个“牛角”,突然冒出第二个头来。又是那个弟弟在别人姐姐头上比了个牛角,还把头露出来。
摄像叔叔看见这个调皮的小孩特别引人注目,赶紧把镜头转向另一个方向,把我的'都给忽略了。
来这里的前一天老师说让我们带着刻好的版画,到现场直接涂颜色就行了。还叮嘱说出的命题不用管,直接画就行了。
比赛正在进行,我右手旁边的姐姐是个我的画友。一个监督的老师走过来看了她的画说:“这个命题是:开学了,你怎么画山坡呀!”
姐姐抬起头有点害羞的说:“不管。”
“什么不管?”老师很疑惑。
姐姐不知道怎么回答,憋了半天,只得回答道:“老师说不管。”
“啥?”老师完全没搞明白
“这个……”姐姐呆呆地望着老师,机械地回答道:“老师说不用管啊!
“哦~”老师似懂非懂,然后果断的说:“还是没听懂!”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张永初老人书画展。一进门,几幅大字跳入眼帘,纸上有一些我从来没见过的字,有的像鱼,有的像花,有的还像长了翅膀似的……正当我一脸茫然,突然看到了桌面上还摆了几本书,专门是介绍这些字的。我随手翻了翻,哦,原来它们是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契文” “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它是中国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系体的文字,现代汉字即甲骨文演变而来。原来甲骨文这么重要。看来,我还要多读点书。我们欣赏的这些甲骨文,都是张永初老人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翻译并书写的。
张老不仅在书法上独树一帜,他对吴文化也颇有研究。
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文化的简称,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张凤鸣老人已经80高龄有余了,但是如今依旧孜孜不倦地研究吴文化的历史渊源,对现代城市发展的影响。他还将研究成果介绍给我们小朋友,就是希望我们能对家乡有更多的了解,对祖国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多么令人尊敬的老人啊,耄耋之年,依然如此不懈研究,不正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吗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师生书画展观后感。2月14日,岐山关中大厦门前彩门夺目,鞭炮齐鸣,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曹宇先生从艺五十年暨师生书画展隆重开幕。来自社会各界的书画名家、曹宇先生弟子及省市领导约千余人汇聚西岐,于关中大厦八楼展厅内观赏作品,畅谈艺术,座谈交流。此次展览嘉宾之盛,规模之大,氛围之浓,让我深受感染,不由生出感慨和敬佩之情。
因为自己是书画圈外的人,也不懂书法艺术,却无意中认识了一些圈子内的老师和朋友,和书画结了缘,观后感《师生书画展观后感》。这次,承蒙赵老师邀请,我这个即不会写毛笔和硬笔书法,又不会画画的人,也充当了嘉宾中的一员。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深深的敬意,参加了曹宇老师从艺五十年暨师生书画展座谈会,参观了这次不平凡的展览。虽然对曹宇老师的篆刻、书法、绘画、剪纸已早有耳闻,却迟迟未能谋面。通过这次展览和座谈交流,让我对曹宇老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艺术的力量和执着的追求,让我这个不是艺术圈的人也深受感染,顿生钦佩和敬仰之情。
当日展厅内,热烈的氛围,激情的场面,涌动的人群,这无疑是对曹宇老师从艺五十年艺术生涯的总结和定位。尤其是,艺术界老前辈们专业的评论和点评,让我感受出了有一种自然的原始光芒在曹宇老师身上闪闪发光。正如大家所说,曹宇老师他即是一位思想家、艺术家,同时,又是一位学者、一位奇人。他献身艺术生涯五十载,追求真实、自然、平淡、永恒,这是他的一种境界、一种作为、一个文化人的心态。
此次展览取材丰富,风格迥异,作品大多都是出自曹宇老师和他的学生之手,而且参展的作品都是经过统一装裱,皆为新作。因为自己不懂书法,对专业的评论术语更是陌生。因此,只能欣赏各位老师的佳作,却不敢妄加评论。以上所述,也就个人的观后感,用外行话做以总结,不到之处,还请曹老师多见谅!
书者,抒也,笔飞墨舞,以抒其情。画者,化也,随心点染,巧夺化工,寄情于丹青。至于琴,擒也,抚弄以传情;棋,齐也,对局以交情。文艺皆因情而起,缘情而作,以艺达情,以情动人,于是无情者心动,有情者肠断矣!深于情而长于艺者,其人生亦必多色彩、韵味、情趣和光华。
才女向玉娥氏,乃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小教大专定向班应届毕业生,德艺双修,才貌双全,负笈鳌峰,问道,焚膏油以继晷,桓兀兀以穷年,五年辛苦不寻常,于书画琴棋无所不窥,已经小有成绩。氏本茶乡古丈岩头寨苗家寒门之女,深谙艰苦奋斗之真谛,更明报效祖国之大义,今学成返桑梓,献身教育,服务社会,这般羊跪鸦哺,知恩图报,传统美德,可称佳话。
承蒙领导、师长和友人之大力帮助,向玉娥书画习作汇报展成功举行。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诚教坛艺坛之大快意事,欣喜之余,聊书数言以充小引。再接再厉,更上层楼,是所望焉。向姑娘其勉乎哉!
比赛开始了,教室里静静的,只能听到笔走龙蛇的沙沙声和监考老师那有节奏的踱步声。教室的玻璃窗外,挤满了一个个小脑袋,当然,我也是这些好奇观众中的一个。观众们时而凝神观看,时而喷啧称赞,又时而指手画脚地讲着自己的看法。一时间,窗外的人群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和教室中宁静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看!书法组里最后一排,手握大笔,正凝神写字的,不就是我们班的小书法家包举吗?只见他提笔在手,正在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写字。笔锋过处,字迹挺拔秀丽。不一会儿,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便展现在我们眼前:学无止境。“好!”观众们不约而同地叫起来。我也暗自想到:“看来这次书法比赛的'头奖非他莫属了!”
而绘画比赛这边却别有一番风味。只见我们的小画家刘夏,正伏在桌上作画。他已是一位久经画场的“老将”了,虽说这么多观众,他却沉着应战,将外界干扰置之度外,只凝神静气地作画。他手提画笔,略一沉思,便在雪白的纸上画了起来。笔杆晃动,丝毫不缓,终于一气呵成。立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色彩明艳的《葫芦图》。只见黑色的叶子明暗分明,绿中透黄的大葫芦水灵灵、活生生地挂在藤上,仿佛真葫芦挂在那葫芦架下一般。我暗想:“这样的佳作,一定能在绘画比赛中独占鳌头。”
不一会儿,比赛的选手们都陆续交卷,比赛在一种欢快的气氛中结束了。我们这些观众都进人室内观看了选手们的作品。只见书法组的许多作品上写着“精忠报国”、“我爱中华”,充分体现了同学们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来到画展室,好一幅幅山水画、花草画、动物画,活灵活现,真是琳琅满目。突然,一只猫向我扑来,我吓了一大跳,定睛一看,原来是画上的猫。我不禁暗暗佩服这位年仅六岁半的一年级小画家的超群技艺。
走进这展室,真像走进了书法的海洋,图画的世界,使人赏心悦目,如醉如痴。
这次比赛,不仅一览书画小将们的精湛技艺,也使我懂得了“天外有天,楼外有楼;人上更有人上人,强中自有强中手。”这句格言的真正含义。平时心骄气傲的我,这时真是自愧不如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