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的是,其实喝了咖啡,无疑今夜又要失眠了。可即使这样,也阻挡不了我内心对它的喜欢,之所以喜欢,是因为它散发的味道和微微的苦,以及苦后带来的香甜。与人生颇有几分相似,为自己喜欢的味道失眠,我想,是值得的。
在安静的夜晚,可以写写作、想想事、发发呆:寂静的夜晚,聆听自己的心,我想,在适合不过了。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些事情一些看法,都有些许的片面,正如喜欢,有时候因为一句话、有时候因为一个笑、有时候因为外在条件或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总之这种喜欢,并不完全。正如有时你看到或感觉到的一些事情,其实大都隐藏着真实的另一面,并不被人们所知。很多的.时候,不敢细想,因为那样会让我觉得除了家人和我的先生,不知道在去相信谁。也许不该细想,因为生活就应如此,喜忧参半,患得患失,这才是生活,不是吗?
看来对于生活,我们能做的,就是细细品,好与坏,并非我们能选择的,比如生活环境,比如生离死别,比如事过境迁,比如岁月流逝,带走容颜…..我们能做的,唯有默默接受,适应并学会承受。聪明的人会接受后为自己创造快乐。我希望我是个聪明人。
有时也会有想放弃快乐和希望的念头,没尝试过快乐,也就无所谓痛苦。没有希望,亦不存在失望。可是,不由己心,不由己愿。唯有懂得放下,方可释然,在社会生存,要学会冷暖自知,随遇而安。
人的世界大都不如花草的世界简单,纯粹,我相信万物都有灵性。忘了告诉你们,最近我养的一盆花死了,我是如此小心翼翼的灌溉着它,它感受到了,所以,它努力的为我绽放了它的美丽,对我做出了回报。它开出的花朵,是那样醉人的美,它的美,让人看上一眼变倾心:这种美,如此绚丽绝美,这种美,与环境无关。花亦有它的感情,它的绽放,最终敌不过时间,终被时间带走,我与它的缘分也只有这短暂的十五天。我默默的看着它过了短暂的花期,任由它默默枯萎,无能为力。缘起缘灭,花开花败,原本就不是我所能左右的。
从哪里看过这么几句话,说每个人都在坐自己的一列火车,始终前行,目的地都是到达坟场,这个过程你会遇到许多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上车,陪你一段在下车,只不过是你人生的插曲,接着你还会陆续遇到新的人,只是没人陪你走到终点。只是有人陪你时间多一些,有人陪你短暂些,转眼才发现,不由叹一声:繁华都市,而我们都在孤单的行走着,谁与谁,能真正走向永恒?
我多么希望,一切可以随心,那该多好。这样我希望只有聚,没有散,只有笑,没有哭,愿我在意的人不要那么辛苦,愿现在的人不要那么惟利是图,可是一切的一切,都不能随心。随心,是我追求和向往的生活,随心,是只有欢笑,没有悲伤的代名词。可是只能是一个梦想,那样的谣不可及,那样的力不从心。
但是有些希望,还是我所能够掌控的:比如善待自己和家人,善待周围的朋友,这些都是我可以随心去做的,也可以做好的。人生短短几十年,对的起自己,开开心心,随心而活,尤为重要。
我只想写出简洁而生动的文字,让读的人可以悦心。正如我只愿明月长存,心静即安。如果可以,愿我在意的人,你们一切都好。
我最喜欢的事,莫非看爷爷电脑里的幻灯片。爷爷有许多老同事、老同学都经常发来幻灯片,爷爷都保存在电脑的“文档”里,并把它分类:人生、政治、科技、风景名胜、教育与艺术、朋友与健康等等,风景名胜中又分国内名胜、异国风情和千奇百怪等,分门别类,井井有条。我最喜欢看的就是千奇百怪。
我有空,就打开“千奇百怪”,我已经看了很多遍了,真是百看不厌。“千奇百怪”中又分“奇石篇”“怪树篇”“异房篇”等。
“奇石”就奇在形态上:有的像乌龟,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猴子,有的像女人,有的像老人,惟妙惟肖,活龙活显;
“怪树”就怪在大树的躯干上:虽然大树都非常茂盛,但它们的躯干形态各异,千奇百怪。有的像仙女跳舞,有的像双鸟自由飞翔,有的像婴儿哭啼……
“异房”就异在房子的结构和正统的不一样上:如英国的人体大厦,建筑的外形就是人的脸,有眼睛、鼻子、牙齿;又如美国西雅图的牛仔靴浴室,外形就是一双靴子;还如波南的弯曲房,房子中所有的房门和窗户都是弯曲的,我想里面应该是方正的;还有如荷兰的立方屋,正个建筑都是由很多立方体堆积而成的;更稀奇的如温哥华的除邪恶的装置,正个房子就建在方形桩上而桩是尖端着地的,如果我住在里面,会怕死的。还有如新西兰的羊建筑,外形就是一头羊,等等。
“千奇百怪”是把全世界最奇特的东西汇集在幻灯片里,经常看,使我长知识、开眼界、饱眼福。周游世界也不一定能看到这些奇形怪状的物体呢!
从小不缺爱的我,童年是快乐的,而我也从未去留意它。我可以吹着泡泡,再看着它们被徐徐清风吹上天空,从变幻的彩色渐渐地透明。“眼如何再搜索……”如何呢?我怎么再将那些一碎不返的泡沫回来呢?听到这里,我的心猛然震撼了——童年已将逝去了,犹如泡沫般地逝去了。我站起身来,仔细地端详着眼前的一切——熟悉了十二个春秋,我开始再用我的目光,熟悉那些所谓熟悉的事物——花、树、房子“扑棱扑棱”的鸟飞过……
童年是颇令人寻味的一段时光。
我的童年,是《泡沫》让我重新认识了它——学会爱童年吧!“再美的花朵……盛开过就凋落……再亮眼的星星———闪过就掉落……”眼前的树,从枝叶茂密,高大魁梧,叶子的表面犹如涂了一层蜡一般闪闪发光——再到满树的叶都黄了,叶子在空中彼此擦身而过,发出沙沙的声响;被吹落在地的叶片,被风追赶着,不知跑哪里去了……还记得小时候,快速地踩着自行车,在那棵树下疯狂地玩着,把布娃娃当作我的小宝贝,放在车兜里,带着它骑着车,一个人玩起了“过家家”的游戏,还玩得不亦乐乎,从晌午玩到天黑,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我很幸福,爸爸妈妈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身边的朋友也越来越多,我们一起成长,快乐地玩耍,去各地景点游玩;聚会时,一起狼吞虎咽地吃着桌上的美肴,彼此看看吃得满嘴流油,都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我突然觉得和好朋友闹矛盾是一个多么不理智的做法。和朋友在一起,那么多美好快乐的时光,却被这小小的矛盾给打破了……
扶在栏杆上,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不舍,舍不得漫天飞舞的.五彩缤纷的泡泡飞离我身旁,它们容易飞去,却不容易被回忆的风吹回来。它们也许是去给鸟儿捎信了吧?我曾天真的想过。我也舍不得童年那么快就离我而去。最自由的“六一”节是我的最爱,可以和朋友们一起分享那精致的礼物,一起“嗨”到很晚,享受自己的节日带来的欢乐与幸福。
珍惜童年吧,也许《泡沫》并不是为了珍惜童年而唱,我却想到童年在人生中只有这么一次。因此,高尔基才会有了他的《童年》,列夫托尔斯泰才有了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鲁迅才有了他的《朝花夕拾》。
我望着湛蓝的天空,天上静悄悄的,云朵悠然自得地掠过,似乎童年不曾来过,又不曾离去……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兴趣和爱好取决于一个人年龄的大小和身份,以及其生活的环境因素和教育情况。简单地说,兴趣和爱好就是自己喜欢做的事。
年龄的异同,兴趣当然有所不同。像我们12—17岁最大的兴趣无非是打电脑游戏,当然,也有例外的,如:喂养小动物,旅行等。但真正说到喜欢读书的却寥寥无几,因为,儿童的最大兴趣就是玩,没有什么比玩更好事了。许多父母总是以为玩就是浪费光阴,浪费生命,认为读书学习便是最有意义的事,他们不知道,许多儿童在玩中也得到了很多启发。父母们为了让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而让他们一天到晚拼命地啃书,孰不知童年只有一次,这样的童年只会充满枯燥、烦闷。孩子们真正想做的事是冲破知识的重重禁锢,放飞在自然之中,在自然中,我们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所以请父母们不要把它视为不务正业。
凡事都有益害两方面,我们不能妄加批判,别人喜欢做的事情。正如,我的表哥,他喜欢看小说,父母亲戚们都很反对,认为他这样成天看小说是虚度年华,浪费时间。可我不这么认为,俗话说:书多人贤。喜欢看小说并没有错,就算是武侠、玄幻这类凭空设想、漫无边际的小说中也是有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如许多好的语句,段落或是中心思想,写作方法,这些都可以学习。每次我向表哥请教写作的一些技巧,方法时,他总是滔滔不绝,这些不都是来自平时看小说的积累。或许我们是同病相怜,前一段时间我总是一天到晚地打游戏,遭来家人亲戚的许多责骂,不满。但在游戏中,我找到了寻求已久的刺激,更锻炼了我的反应能力。我认为凡事只要有个度,一切就都好说了。
平平凡凡,快快乐乐地过完一生,无金钱名利所求,并不是胸无大志,这正应了老子的无为,而为无所不为。
人生就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不因为碌碌无为而愧疚,也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懊悔。我的感悟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快快乐乐地生活,也就无愧于人生。
儿时,因为亲戚中有长辈的去世,随着母亲前去为逝去的亲人送行,那时听到的乐曲时是大喇叭里播放的一些笛子独奏,如《扬鞭催马送粮忙》。只是那时还不知道这支笛子曲的名字。也没觉得曲的优美。并且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不愿在听到这曲子,就像以后不愿再听到那唢呐曲子一样,如《百鸟朝凤》等,因为一听到这些曲子,就知道又有一个人不在人世了。因而,尽管这些乐曲再好听,我也不愿也不愿听。只希望我的亲人或朋友以及每个人都健康长寿!平安快乐!
那时也常听马玉滔的《众人浇开幸福花》《马儿呀你慢些走》;李双江的《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红星照我去战斗》,还有那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以及《人说山西好风光》《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等。随后家中有了收音机后,不由得也听了一些曲子,虽然还不是多懂,但这些曲子已深深印在脑海。如刘天华演奏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还有陈刚、何占豪创作,李德伦指挥、俞丽拿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及那些外国曲子《哈巴涅拉舞曲》单簧管独奏《青春波尔卡》,以及后来才知道名字的《寂静山林》世界名曲《天鹅湖》组曲,还有那些世界名曲《溜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春之声》圆舞曲等,虽然那时还不知道什么是圆舞曲,但是那熟悉的旋律却早已印在脑海。
三十年前,不断地听那卡伦。卡朋特《昨日再来》以及美国歌星约翰。丹弗的乡村音乐,那时,从收音机里也常听到美国黑人歌星迈克杰克逊的歌曲《JUSTBEATIT》《YOUARENOTALONE》等歌曲。还有那听不懂歌词的意大利拿波里歌曲《我的太阳》《重归苏莲托》《西班牙女郎》以及那西洋歌剧《费加罗的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饮酒歌》、《胡桃夹子》等。由此也知道了一些著名歌唱家的名字如帕瓦罗蒂、多明戈、卡拉雷斯等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以及我国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施鸿鄂、吴雁泽、李双江、李光羲、胡松华、贾世骏、吕文科、张振富、蒋大为、关贵敏等,还有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苏珊娜、迪丽拜尔等。
1984年神州大地经久不息的歌曲,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主题曲,只是那时好似还不知道什么是粤语。还有随后的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主题曲《谢谢你》,虽然不会说日语,但是那首歌却因为听得多了,也会跟用日语唱几句那首乐曲后来,在大学校园里时常听到的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水边的阿迪丽娜》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肖邦的《G大调F奏鸣曲》,还有那法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萨拉萨蒂演奏的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卡门主题幻想曲》以及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帕格尼尼演奏得《二十四首随想曲》《威尼斯狂欢节》的等等。
大学毕业后,因为工作的不顺,很长时间内我处于人生的孤独忧郁的青年时期。脑海中时常回想起那些曾经被接受的'乐曲,时常的骑着单车,去散心的路上也会哼起这些乐曲。那时,才感受到曾经被接受的乐曲给自己心灵莫大的帮助。自己不由得想法去听了。随后,自己买了部收音机,时常的让自己主动地去接受一些乐曲。那时也接受了一些手风琴伴奏的前苏联的歌曲如《三套车》、《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儿开》、《小路》、《客秋莎》等,还有那些用曼陀铃演奏的乐曲还有那意大利拿波里歌曲《我的太阳》、《重归苏莲托》、以及《夏日最后一朵玫瑰》《乘着歌声的翅膀》也陶醉在邓丽君的一些歌曲中,同时也了解了更多的国外音乐名家及他们的曲子:莫扎特的《小步舞曲》,舒伯特、古诺《小夜曲》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格什文的《蓝色狂想曲》、以及海顿、巴赫、德彪西的作品,时常地通过收音机听听管平湖老师演奏的古筝曲《流水》《阳关三叠》等以及口琴演奏家程明德老师演奏的口琴曲,也经常听那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由著名奥地利著名指挥家卡拉扬指挥的交响曲。
我国著名指挥家李德伦、卞祖善、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等指挥的乐曲。也曾醉心于吉他曲帕格尼尼的《浪漫曲》塔雷加的《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斯卡布罗集市》。多少个孤独的夜晚,自己抱着收音机,听着经典的流行的歌曲、多少个黄昏自己拿着口琴,独自走进树林,在那幽静的河边去吹那些曲子。也曾陶醉于如泣如诉的萨克斯名曲中,如《回家》《绿袖》《鸽子》《友谊地久天长》等还有一些不知道曲子的名字的乐曲。也曾醉心于美国乡村音乐,也曾整晌坐在电脑前,听古筝演奏家袁莎演奏的《天山之春》。
音乐就像一股股清泉,洗涤着我的心灵,抚慰着我那曾孤独的心。感谢生命中有那么多那些难忘的乐曲,让我忘却生活中的烦恼,抚平我心头的忧伤,带给我心灵的震撼,让我为之痴迷、为之倾倒。
看过一个国外的故事:有两个少年在厕所相遇,其中一个找另一个戴帽子的借了点儿手纸。等出了厕所借手纸的给戴帽子的上了根烟,以示感谢。于是俩人边走边聊。戴帽子的说:“最近家里逼着我学钢琴,可我怎么都弹不好,郁闷啊!”借手纸那位诧异地说:“钢琴有什么难学的?我从五岁开始弹,现在越弹越溜。倒是我们家里人老逼着我写诗,烦呐!”戴帽子的一听乐了,从背着的挎包里拿出一沓稿纸:“哥们儿就爱写诗,喏,这都是,不行你拿走回家交差去。”
关键在结尾处,原来这个不爱学琴的就是大诗人歌德,不爱写诗的则是莫扎特。故事讲完了,可能多少会有些出入,但是不赖我,是翻译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翻译的水平总是有高有低。
于是,道理就出来了:人,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话虽然如此,我也知道有时候做起来不像说着那么容易。但是起码应该去争取吧?人只活一辈子——我不相信还有什么来世——所以更值得去好好珍惜。而且,人只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从中得到快乐——能快乐地活着恐怕是绝大多数人所追求的。
就拿写作举个例子。略萨曾经说过:“我敢肯定的是,作家从内心深处感到写作是他经历过的最美好的事情,因为对作家来说,写作是最好的生活方式。”还真是这样,我之所以喜欢写作,主要的原因是它能给我带来乐趣,能让我沉醉其中并乐此不疲。金钱和名誉,只不过是一些可有可无的附加价值而已。
说是这么说,但是我相信:如果你正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付出了不懈的努力。那么,请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天道酬勤,付出和回报基本上是成正比。只是有一点,你想做的这件事首先应该正确而且是适合自己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