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中提到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做到因材施教,要在课上和课下落实分层教学,分层作业等要求。大部分老师也都是在按照这些要求去寻求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策略。读了这段话,让我觉得我们从一开始对学生都是一个尺度,备课设计的是同样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是同样的情境活动,同样的课后作业,就连平时测验也是同一张试卷。久而久之,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导致目前大部分学生破罐子破摔,对学习无动力可言,课堂上找不到存在感,遇到严厉的老师就默不作声,低头盯着课桌。遇到稍微宽松的老师就在课堂中大声接话,引起其他同学注意,逗全班同学大笑,以此找寻在同学心中的存在感。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节能型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这一点就是让我们老师从一开始备课环节,就要把诸多情况都得考虑进去,不是单一按照理想化的.设计进行教学,教学活动只是针对部分学生而设计,而非面向全体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提到,在课堂中给一个学生布置两三道甚至四道题目,而给另一个学生只布置一道。这个学生布置复杂的题目,而另一个布置简单的题目。这个学生完成创造性作业(写作文),而另一个学生学习文艺作品的片段。在这种方法下,所有的学生都在前进。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学习给他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和有所发现的快乐。
在第二条中讲到读书的重要性。一位历史教师上课,领导和同行都听得非常入迷,课后问他花了多长时间来备这节课,该老师回答是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都准备了一辈子。怎样进行这种准备?那就是读书,每一次的阅读,没一点积累都是为上课而准备的,因为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想让自己的课堂丰富,不仅靠单纯的课内知识,还需要教师丰富的课外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第三条建议中提到,低年级要教会儿童学习,是教师主要操心的事情之一。要教会学生读和写,强调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越大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越精细。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也是我们所要培养学生的一项重要技能,同样也是我们教师需要掌握的技能。苏霍姆林斯基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同样,在第六条里提到,儿童学习越困难,就应当越多的进行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能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死记硬背是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然而对付这个敌人最强有力的手段就是读书以及由书籍激发出来的活的思想。
第四条中提到任务分解学习,如他把2500个词分解到每节课中,上课之前把三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记录下来,这些词汇本记录整个低年级阶段(三年)。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趣味性活动,使学生乐于学习。如提到作业布置要带有游戏性质。拿低年级作业为例,让学生在回家的路上想一想今天学习的词语的模样,早上醒来后再回忆一下,靠记忆把它们默写下来。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一方面增加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乐学的第二点提到游戏成分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把童话用的词和学生一起画出几十幅童话式图画,增加趣味性。最后还强调在教学中要反复练习,以此巩固所学知识。
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不,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如果把教学变成单纯的记忆活动,那么它就变成了无的放矢的教学,因为只有在把记忆的努力和思考的努力结合起来,只有在对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性深入思考的时候,才可能有真正的智力发展。
要使小学生的智力生活丰富多彩,就必须保持思考和记忆的和谐。
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思维是从惊奇开始的。大家知道,儿童对于从周围世界里以及日后从他本身里所揭示出来的东西的强烈兴趣,是他渴望知识、追求认识真理的志向的源泉。
为了创造思维和记忆之间的和谐,需要到自然界里去上一系列这样的思维课。……就要使儿童通过亲身体验认识到:知识能变成他的思维和劳动的工具,他可以通过运用知识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表现自己的为人。
我们教给儿童观察自然界,是为了教会他读书。
现在,书籍正面临着跟其他的信息来源(电影、电视、录音带等等进行竞争的局面。因此,即使在那些有好书供学生阅读的地方,书籍也会经常摆在书架上,成为“沉睡的巨人”。
我们认为,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这场竞争中,要使书籍始终成为胜利者。只有在书籍成为学龄初期儿童的最有吸引力的精神需要的地方,才会有学习的愿望,这种愿望才能确立起来。
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尝到这种航行的幸福,感到自己是一个敢于独自闯进人类智慧的无际海洋的勇士。
如果一个人没有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欢乐,那就很难设想会有完满的教育。阅读之所以能成为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是因为人在赞赏英雄人物的道德美和努力摹仿的时候,就会联想到自己,用一定的道德尺度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为人。
我们学校低年级的每一位教师都经常举行儿童创作的晨会。儿童在会上朗读自己写的故事和诗歌。这基本上就是让儿童用艺术的形式,把自己所看到的,以及感到有趣、惊奇和激动的事物表达出来。思维的火花在于它的情感色彩。使一个人感到激动的事,也会使别的人感到激动。
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求有巨大的耐心和对儿童的创造力充满信心。
“叮铃铃”上课的钟声把我们“引”进了教室,拿出书法用品。噢,原来这一节是书法课!不一会儿,书法老师来了,他让我们练习写书法字帖。
我开始磨墨。我先往砚里到一点水,然后把墨放在砚上一点一点地磨。一会儿,墨磨好了。我用清水湿润一下毛笔,接着把毛笔蘸上墨水,便开始写字帖上的字--虑。刚写下去第一笔,咦?墨水的颜色怎么这么淡呀!
我又拿起墨在砚上一点点的吃力地磨呀磨,终于,墨磨好了。我又把毛笔蘸上墨水,又开始写了。可是墨水的颜色依然是一样的。这下,我没有法儿了。只好向同桌借墨水。
墨水的问题终于解决了,可字写得不好。真是“一波刚停一波又起”。我急忙请教书法老师,他教我把这个字写好了。书法字帖练完后,老师替我改分。改完分后,我接过字帖,上面的分数可真令我惊讶:85分!这可是我至今拿过的高分。
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学习书法并不难,只要“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一定能成功。
今天是书法的最后一节课了,我很舍不得和陈老师分开,所以,我觉得在这节课我要表现的很出色哦。
上课啦,这课节的内容是什么呢,哦,还是写作品,我们这次写作品的'纸不一样哦,是专门写作品的,陈老师跟我们说,在这张纸上写三字经,怎么写呢,这张纸有两半,一半有四列,一列有好几排,格式就是从右上角开始写,一列一列的写,写到最后一列的时候,要注意了,从下面往上数,留八个格子,这八个格子里面写:庚寅年某某某学书,接着,我们就开始写了,我们在写的时候呢,陈老师也在写,我们是用铅笔写,陈老师是用钢笔写的,所以我们很羡慕陈老师,我很认真的写了起来,我们快写完了,我就和几个同学到陈老师的身边看他写,我们都觉得陈老师写的很好,都夸奖陈老师,陈老师对我说写每个字都要一笔一画的写好来,我明白了,就回到了我的座位上,继续写我的字,过了一会儿,我们都写完了,我们又再看了看陈老师的字,写的超好,我好喜欢,我想只要我认真的写将来我也能写的和陈老师一样的好。后来陈老师写了他的名字,都是繁体字,我们都看不懂,最后我把我的作业交给了陈老师,陈老师对我们说这份作品是要放在我们学校展览的。快要下课了,陈老师祝我们字写的越来越好。写完的同学就可以走了,没写完的继续写,我们就各自回家了。
当然,现在我要总结一下我上书法课的课程啊,首先呢我们刚开始是先学笔画的,它们分别是:横、竖、撇、捺,我觉得其中的捺最难,接着呢,我们又学了很多字,包括写作品,我觉得我在这些课上我表现的还是挺好的,老师也时常表扬我,我希望可以给老师呢,同学呢一个好的印象。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