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美食,世界各地都有。中国,更是数不胜数,像:北京的烤鸭、天津的包子、陕西的泡馍、四川的火锅……,个个堪称人间美食,个个都被世人赞赏。可最令我流口水的,还是我家乡的特产——灯影牛肉。
首先,我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做灯影牛肉。“牛肉”,大家肯定知道,说明这个美食是用牛肉做的。但“灯影”,可就不一般了。因为,灯影牛肉非常薄,厚度还不及一张纸,只要你拿下一片牛肉对准灯光,就会折射出黄色的灯影,所以,“灯影”二字,由此而来。
接下来,就让我来给你们讲述灯影牛肉名字的由来吧:“相传,灯影牛肉是由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命名的。当年元稹在通州(今四川达州市一带任司马。一天,他到一家酒肆小酌。下酒菜中有一种牛肉片,色泽油润(鲜)红灯影牛肉亮(去掉),味道麻辣鲜香,使元稹赞叹不已。更使他惊奇的是,这牛肉片肉质特薄,呈半透明状,用筷子挟起来,在灯光下,红色牛肉片上丝丝纹理会在墙壁上反映出清晰的红色影像来,极为有趣,元稹当即唤之为‘灯影牛肉’”。于是达州市的'这种牛肉片就以“灯影牛肉”之名盛传开来,成为四川的一道名菜。
灯影牛肉外形独特,味道自然诱人。灯影牛肉入口即化,麻辣鲜脆,细嚼之,回味无穷。不少品尝过这道美食的人,都对它赞不绝口。而且经过这几年来的革新,灯影牛肉彻底“脱胎换骨”,味道越来越棒,仅以(令)无数游客尽“折腰”。而且牛肉富含肌氨酸: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任何其它食品都高,这使它对增长肌肉、增强力量特别有效。
灯影牛肉非常美味,但制作过程极其复杂:一头牛被宰***后,只能取其腿键肉、里脊肉十几块,共才十几公斤。用长片刀切成十分薄的肉片,配上注草、丁香草果及其它十多种香料,拌匀后将肉片铺在竹筲箕上,经曝晒去除水分,放进特制的烤炉中,控制湿度烘烤至熟,装入用油纸衬里的竹筒或纸罐里,掺满纯香麻油,撒上少许花椒粉,密封而成。
有人说:灯影牛肉继承了达州人的所有气质,这话真不假,那牛肉的麻辣,就是达州人的火辣、那精巧的做工,就是达州人的一丝不苟、那比纸薄的厚度,就是达州人的豪爽。这才是一个真正可以代表一个地方人的美食,不,应该是艺术品。
我的家乡——车头,有许多特色小吃。我记忆最深莫过于家乡的米果了。
我最喜欢做米果的这一天了。我盼呀盼,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早上太阳公公与我招手见面,我到了奶奶家,便看见桌子上有大团像球似的米果。小姨、姑姑她们围在一起,我见她们每人从那大团米果里挖了一小团,搓了几下后,就捏成一个个圆圆的球,再用那个“机器”一压,就压出一块块铰子皮似的小圆饼来。我见小姨做了一个好像鞋子一样的米果,我就把它称为“鞋子米果”。还可以把米果搓成一根根手指模样。全部做好了,就可以放在灶上蒸了。
我最感兴趣的还是炸的米果。是用香芋磨成的。外婆最爱做炸米果了。一进她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外婆手里提的桶,里面是像泥浆一样的米果浆。只见外婆用手捏到再用手用力舀一下,那个泥浆似的小球就会掉到锅里炸了。
两家的米果非常快就熟了。我吃着又软又香的米果,心里有说不出来的快乐。一边吃一边想:“真好吃,我还想再要一点儿。”
虽然米果不是最好吃的,但是,米果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了。还听说过年吃了米果可以消除你在以前的所有倒霉事,可以把它们吃得干干净净!
客家美食中的酿豆腐、梅菜扣肉和盐焗鸡是“统领”客家美食的“三大王者”,只要有客家人的地方就会有这三样菜。对于客家人来说,它们既是小吃又是在宴席上用来招待客人的佳肴。我最喜欢的是酿豆腐。
千年古城梅州,有“客都”之称,中原人“衣冠南迁”到这里,不但带来了读书皆上品的`风气,也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化客家菜。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炸成金黄色,把猪肉、鱼肉做成的馅“酿”入其中,放进葱花、香油,盛在鸡汤瓦煲内焖着,直到香气四溢。这是来到了梅州的客家人一时无麦面可包饺子,才创出如此美味。
豆腐必须得内软外脆,在人的味觉上给予人享受;而馅,则必须香甜美味,柔滑不腻才好吃。我认为不仅仅要给予人视觉、味觉上的享受,更要给人一种幸福的感觉,一种只有吃的时候才有的幸福。才能成为一道成功的料理。
酿豆腐所属菜系是粤菜,基本材料有豆腐、瘦肉、鱼肉、虾米、白菜、葱、姜、麻油、胡椒粉等。酿豆腐不仅好吃,而且容易做,只有四个步骤。
先瘦肉、鱼肉分别剁烂,虾米浸软切幼,咸鱼切幼,葱切粒。将各材料放大碗中,加入调味料搅至起胶待用;然后把白菜摘好洗净,放入油、盐、滚水中灼熟盛起;再把豆腐冲洗 滴干,一开四件,用匙羹挖去少量豆腐,洒上少许生粉,酿入鱼肉,放入油镬中煎至微黄色盛起;最后烧热瓦锅,下油爆香姜片,加入上汤煮滚,放入白菜、豆腐滚片刻,下汁炒煮,煮滚了便可原煲上桌。
很简单吧!可正是这简单的菜色,吸引了千千万万的外国友人前来品尝。
这是我始终都忘不了的美食——酿豆腐
我的家乡在河北正定,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当然,我的家乡也有特色美食-----正定八大碗。
正定八大碗的代表“宋记八大碗”制作技艺已被河北省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实际上主要是由猪肉制作组成的八碟八碗十六道菜。因当时儒家与道家文化盛行,人们崇拜“八”这个数字。当时酒家讲究上八仙桌,每桌坐上八个人,上八道菜,都用清一色的大碗。主要由四荤四素组成。四荤:方肉、酥肉、扣肘、肉丸子等,材料精选肘子肉,后臀肉;四素:豆腐(炸豆腐或白豆腐、海带、粉条和农家时令菜蔬(如萝卜、白菜、茄子等。其荤菜均是运用独特工艺先煮后蒸,按照严格的程序和工序。其技艺主要在选料、刀功、火候的掌握以及配料的选择上下功夫。
八大碗的作法有粗细之分,细八大碗指:熘鱼片、烩虾仁、全家福、桂花鱼骨、烩滑鱼、川肉丝、川大丸子、松肉等;粗八大碗有:炒青虾仁、烩鸡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家常烧鲤鱼等。由此制作的菜肴八大碗,制作精良,选材考究,经济实惠,肥而不腻,老少皆宜,且具色、香、味、型俱佳兼具显著北方菜系特征,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吃法讲究,现已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工艺流程和技艺标准,不断被不同食用人群所接受和喜爱。同时,也被不断的发展完善。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你看:北京的烤鸭、西安的羊肉泡馍、内蒙古的小羊、云南的过桥米线、山西的刀削面……从宴会上的正餐大菜到街头村边的风味小吃,可以说举不胜举。
鱼香肉丝是我们这儿著名的风味小吃。
鱼香肉丝的味道好,看相也不错。一个盘子中有绿油油的青椒,红艳艳的萝卜,黄澄澄的肉丝格外显眼,再浇上火红的辣汤,真令人垂涎三尺。
鱼香肉丝的做法非常简单,把肉,胡萝卜。青椒都切成丝备用。在锅内倒入少许油,放入肉丝炒熟,让后倒在盘子里,再往锅里放入生姜,葱,辣椒,番茄酱,料酒等调料爆炒片刻,然后放入萝卜,青椒,翻炒,几分钟后一盆色香味俱全的鱼香肉丝便做成了。
吃鱼香肉丝也挺有趣的,吃胡萝卜时,我总爱先用舌头舔一舔上面的辣汤味。然后再放进嘴里,慢慢品味它内在的味道。有一次,妈妈回来晚了,但还是烧了我百吃不厌的鱼香肉丝,一端上桌,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筷子,便香喷喷的吃起来,真香啊,辣中带着微甜,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就这样,不一会儿,满满一盆鱼香肉丝就到了我肚子里,弄得满嘴都是辣汤,爸爸妈妈看我这副“狼狈”样,都哈哈大笑起来。
河南,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一谈到河南,我就有许多话要说,特别是河南的美食。
一谈到河南的美食,我就想到了烩面。
烩面是河南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洛阳的水席、开封的包子、郑州的烩面,是河南齐名的三大小吃。
每天中午、晚上,街上大大小小的面馆都会开张,店里面烩面味香飘四溢,令人忍不住吃上一碗。当烩面上来的时候,顾客接过面,拿起筷子,把面拌匀了,“呼呼啦啦”的吃起来,不一会儿,一碗烩面被吃得干干净净。
烩面的味道好不好,取决于它的汤、面和辅料,汤用上等嫩羊肉、羊骨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骨头油都熬出来了,煲出来的汤白白亮亮,犹如牛乳一样,所以又有人叫白汤。
面则是用优质高筋白面粉,兑以温开水和成很软的面团,反复揉搓,使其筋韧,放置一段时间,再擀成四指宽,二十公分长的面片,外边抹上植物油,一片片码好,用塑料纸覆上备用,等要吃的时候,就把它拉成面条,这样吃起来才会有口感。
辅料以海带丝、豆腐丝、粉条、香菜等,上桌时再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菜。一碗香喷喷的`烩面就是这样做出来的。
我爱吃河南的烩面,更爱河南那豪爽的味道。
我的家乡在宁夏,这里以回族居多,信仰伊斯兰教,所以我的家乡菜就以回族风味菜为主体。它汇聚回族饮食之精华,崇尚清真,尤其讲究卫生,处处突出“洁净”二字。回族清真饮食忌食猪、驴、狗、猫、鼠等穆斯林认为不洁的动物,不吃自死的动物及动物的血液。选取的肉食必须经过宰***并以真主的名义咏经,宰***的牛、羊、鸡等确保了品质。宁夏小吃多以牛羊肉为主,品种多,风味独特。主要有:手抓羊肉、糖醋黄河鲤鱼、鸽子鱼、清蒸羊羔肉、羊杂碎。
回族面食也非常讲究,油香、馓子等香脆可口、颜色金黄;羊肉臊子面、羊排小揪面、粉汤饺子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极具特色。
回族人一般在吃完主食后,还要喝上点盖碗茶,这个盖碗茶可不是普通的大碗茶,而是用一种特制的茶盅,里面盛上清茶、冰糖、红枣、桂圆、葡萄干、枸杞、核桃仁、芝麻等八味原料冲泡而成。茶香浓郁,使人回味无穷。怎么样,馋了吧!有机会来我的家乡宁夏吧,到时一定让你大饱口福。
各个地方都有自己当地独特的饮食。像兰州的拉面,东北的馄饨,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而三大火炉之一的重庆呢,除了火锅,与重庆人形影不离的就该是小面了。
今天又来到街角的一家小面馆吃面。和重庆大多数小面馆一样,这里不足十平米,装修也不算豪华,就马马虎虎吧。其实重庆人并不喜欢面馆装修太好,反而喜欢坎儿上路边儿简陋的面摊,不为什么,就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吃面才有味道,才有纯朴新鲜的感觉。我点了二两素小面后,就等待着面上桌的那刻。说实话,尽管有杂酱面、牛肉面等,我还是钟情于小面;就如同方便面,几十种新口味还是赶不上最初的红烧牛肉面。新的不一定是好的,在吃面这一点上的确如此。而我对小面的印象就像对重庆人的印象,朴实、耿直、豪爽。
师傅先往锅里丢了一把水面后,接着放了一点儿藤菜。趁面还未烧好的时候,师傅就开始打佐料。重庆小面对佐料是很讲究的,辣椒、花椒、大蒜水、花生米、咸菜……一共要放十余种配料。据说辣椒要当天用完,以保持其鲜味。最后,师傅把面从锅里捞起来,我就远远闻到小面独特的香味渐渐飘来。
重庆人天生爱吃辣。这与重庆潮湿的气候分不开。在重庆住久了的人,总觉得嘴里少点什么味儿,而火锅和小面就满足了重庆人的胃口,也造就了重庆人豪爽耿直的性格。重庆的辣不像湖南那带的,重庆的辣是麻辣,而不是一味的干辣。倘若你哪天来到重庆,不要只把眼光停留在火锅上,最好来亲自品尝一下重庆的小面。要知道,重庆人吃火锅很频繁,但总不能天天吃;而小面就不同了,只要你什么时候想念小面了,或者抵挡不住街边面馆散发出的香气了,都可以从包里掏两块五角钱解解馋。难道你还怕在重庆街头找不到面摊?不会的。重庆人对小面的爱是难以言喻的。
我还依稀记得年前,小面只卖一块二,不到十年,面钱就翻了一番。而居民的收入在这近十年间,也翻了一番,更说明了重庆小面同重庆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