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后,老校长因病去世了,主角和一位老师去城里领骨灰盒,结果领回骨灰盒的半路上指南针丢了,两人迷了路,积雪很深,指南针无处可寻。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山洞过了一宿。孩子们见到老师早上还没有回来,就敲响了铁钟,让钟声传的很远,使迷路的老师和主角顺着钟声找到了方向,走出了大山,回到了学校。
由于在东北,一年大多数都是冬天,很容易下雪,通往学校的山路被大雪覆盖,山路湿滑,老师和同学们去扫雪清路。可是山路陡峭,很容易摔跤,有两位同学在山路上摔倒了。“铁匠卢”为学生们的鞋底打上了鞋掌,让同学们扫雪走路更容易了。
除此以外,铁匠卢还送学校钉子,把教室的门窗钉的结结实实,风雪不进。还发挥聪明才智,把容易扭脚的单刃冰刀改成了双刃的冰刀。还给校长换了新铁桶。
本书以校长“我”的视角,通过描写铁匠卢这一系列事情,勾勒出了一个不善言辞,却热情、聪明、善良、乐于助人的一个平凡人。本故事发生在东北的一个山村,实则反应的.是整个山村人民的淳朴和善良。以钟声不止为题,原意是指铁匠卢的真善美精神,像钟声一样传了很久,很远……
联想一下我们,我们虽然住在繁华的城市,人口众多,每天街上车来车往,公共场合里的人摩肩接踵,但是,人和人之间却那么冷漠和陌生。我想到一个新闻:一个老太太在街上摔倒了,围观的拍照的人很多,却没有人敢上去扶起她,最后还是几个小学生去扶起了老太太。归根究底,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信任,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自私。
我们该如何是好呢?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病、残让座。如果遇上流浪的猫、狗,我们即使不能收养或者喂食,至少能做到不去欺负它。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不乱扔垃圾,不给保洁阿姨添麻烦……
我们要学习铁匠卢,淳朴、善良、乐于助人,在生活中做到真、善、美!并且像该文章的标题——钟声不止一样,把真善美的精神传播下去……
河边的青草地,已经齐刷刷地长出新嫩油绿的小草,一根根拔地而起,上面布满了露珠,缓缓从上方滑下。许多五颜六色的不知名的小花,点缀着绿色的草地,远处看,就像五彩缤纷的钻石镶嵌在绿色的手镯上。岸边的柔柳,鸟儿在这绿色的迷宫中迷了路,许多贪玩的家伙不小心将自己绑在了柳枝上,知趣的大人们撩拨着柳枝,垂到湖面上泛起了一圈圈的涟漪。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春风三四声”。小河畔,一阵清扬悦耳的笛声在浓绿的草地上掠过,那么欢快,那么柔美,那么悠扬。莫非这就是一千多年前吕岩走进的那幅乡村画卷?不知什么时候,田野里的油菜花开了,远远望去,就是花的海洋,一层接着一层。走近了,你才发现一片片花瓣竟如此饱满,一株上有许多朵,每朵的圆锥形花瓣都是纯黄色的,空隙虽多,但又不是很稀疏,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就在这片金色的花海里,一个扎着红头绳的小女孩正在追蝴蝶,辫子抖动着,一点一点将花粉采集。颤动的刘海,使她在花海中格外醒目。蝴蝶扑闪着翅膀,停在了一朵油菜花上。恍惚之间,我仿佛穿越到宋朝,闯进了那道篱笆。看到了杨万里曾看到的那个童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春去夏来,池塘里的荷花竞相开放。一朵朵里粉外红,偶尔有一些保护着莲子的黑色莲蓬。池塘边,两个小娃坐在船中,撑着小艇,影子因为船激起的微波而浮拂不定。玩累了,他们误入荷塘,你看,他们左顾右盼,前瞻后顾,在确保无人之下,小心翼翼地采下一朵朵莲花,一个个莲蓬。“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杨万里笔下的童年已然成了我心头的梦想。我也是水乡的孩子啊,却只能在古诗中感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的那份窃喜。落日熔金,晚霞染红天际。牧童牵着缰绳,起身回家了。牧童骑在牛身上,四周的树木上有许多蛐蛐在鸣叫。随手折下一小根竹子,赶着牛,横穿过大河,回到家中。
倦鸟归林,暮云合壁,“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这便是诗中的童年。放牧,吹笛,捉蝶,采莲,撑船舶,捕蝉,卧月……这便是我羡慕的诗与远方。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同样的雨,有人看到的是愁绪万千,有人看到的是润物无声;同样的落花,有人欣赏它的缤纷美丽,有人怜悯它的柔美无助;而同样的豆浆,当你以不同的心情去品尝时,其味道也并不始终如一。
是的,生活在物质之间,而又在物质至上,是选择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只取决于心灵的选择。
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生充满劳绩,却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是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总要与物质打交道,总要为物质而辗转奔波,没有人能高居于物质至上,甚至脱离物质而生存,但我们可以选择诗意地生活,以优美的姿态去完成宿命给予我们的任务,去跋山涉水、去翻山越岭、探索生命的终极意义。
物质是生活的基础,而诗意和远方是生活的本质。生活并不等价于生存,“活”有生命本身所具有的清新优雅以及其所带来的愉悦鲜活的之感;而生存是栖居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切生物的状态,它是生命的基本状态,并不需要任何心理素质或是更高的精神追求。然而,反观今日的人们,却有无数的“生存者”,在物质之间流离失所,无所皈依,本已心力交瘁却仍不知疲倦地耕耘着,成为一种常态的存在,岂不悲哉?
总是记起慧能祖师那首小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难道不是对那些热衷于物质而执迷不悟的芸芸众生的告诫吗?佛曰:破我执,破法执破无明。诗意才是甘霖,远方才是归宿。物质带来的是枯燥与沉沦,心灵永远不需要物质来喂养,恰恰相反,在缺乏物质的世界里,心灵才能茁壮成长。
在我看来,在生活的各个维度中,总能找到一维,那是梦想的领地,是诗意的栖息地,他超脱了物质的三个维度,是心灵生长的净土。
《华严经》有云: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请不要忘记,还有诗意的梦想,和美丽的远方!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